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3974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基站信号的覆盖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并根据所述覆盖区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根据所述地形地貌信息将所述覆盖区域划分为多个模型校正区间;对所述覆盖区域进行覆盖测试,获取每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利用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对传播模型分别进行仿真预测,得到各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本发明通过对覆盖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分析前提下,将覆盖区域划分为更小的区域单独进行传播模型校正,更能真实反映实际场景的覆盖特性。
【专利说明】
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电波通常在非规则非单一的环境中传播。在估计信道损耗时, 需要考虑传播路径上的地形地貌,也要考虑到建筑物、树木、电线杆等阻挡物。不同的传播 模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有些是用于城市环境,有些则是用于郊区。而且,每个传播模型仅 在一定的频段、距离及天线高度范围内才适用,脱离这一范围就会影响预测精度,针对同一 场景,一个传播模型未必能真实反映该场景下所有场景特性。因此,为特定的环境选择合适 的传播模型就显得十分重要。
[0003] 目前,现有的模型校正方式是通过对测试区域进行路测,获取大量的测试数据,并 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后与仿真计算数据进行对比计算,进而进行传播模型校正,通常针对 一个覆盖场景校正得到一套传播模型校正参数,而一个覆盖场景中的地理环境可能比较复 杂,即可能包含多种不同的子场景类型,因此,一套传播模型可能只适用于其中的部分子场 景,不能有效地反映所有子场景的覆盖特性。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真实反映实际场景中多种不同类型 的区域覆盖特性的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和系统。
[0005] -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获取基站信号的覆盖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并根据所述覆盖区域建立空间直角坐 标系;
[0007] 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根据所述地形地貌信息将所述覆盖区域划分为多个模 型校正区间;
[0008] 对所述覆盖区域进行覆盖测试,获取每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
[0009] 利用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对传播模型分别进行仿真预测,得到各个模型 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
[0010] 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系统,包括:
[0011]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信号的覆盖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并根据所述覆盖区域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0012] 划分模块,用于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地形地貌信息 将所述覆盖区域划分为多个模型校正区间;
[0013] 测试模块,用于对所述覆盖区域进行覆盖测试,获取所述划分模块划分的每个模 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
[0014] 校正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测试模块获取的模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对传播模型分 别进行仿真预测,得到各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
[0015] 上述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和系统,根据基站信号的覆盖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建立 空间直角坐标系,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对覆盖区域划分为多个模型校正区间并进行覆盖测 试,利用每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对传播模型分别进行仿真测试,得到各个模型校正 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通过对覆盖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分析前提下,将覆盖区域划分为更 小的区域单独进行传播模型校正,更能真实反映实际场景的覆盖特性。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流程图;
[0017] 图2为实施例的覆盖区域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投影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传播模型的校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和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 述。
[002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适用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 球移动通信系统)、TD_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 分多址)及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制式。以下具体实施例以LTE制式为例。
[0021] 参考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0022] S10:获取基站信号的覆盖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并根据所述覆盖区域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
[0023] 在本步骤中,需要获取进行测试的基站信号覆盖区域,信号覆盖区域可能包括多 种不同类型的场景。
[0024]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可以包括如下:
[0025] 获取基站信号的覆盖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针对所述覆盖区域设置XYZ轴的空间 直角坐标系,以基站位置为坐标原点;根据覆盖区域的场景选定分辨率;其中,所述分辨率 为测试及仿真点的最小精度。
[0026] 例如,针对覆盖区域进行地形地貌分析,记录下典型的地形地貌特征,例如室内区 域的办公室、洗手间或阻挡墙体较多的区域等;在室外覆盖区域也是如此,一般可记录下在 覆盖区域内非视距区域,例如大型建筑物、山体等。
[0027] 针对该覆盖区域设置直角坐标系,结合覆盖场景的大小设定分辨率的大小,其中 分辨率即测试及仿真点的最小精度。如分辨率大小取值为lm,即表示测试及仿真点都为lm* lm的区域,分辨率取值越小,计算复杂度越高,一般建议可结合场景大小,选取不同的分辨 率大小,针对同一场景,可以设定分辨率大小是固定的,也可以结合实际应用(地形地貌、水 平方向/垂直方向等)进行分别设置,例如在水平方向上分辨率设置为lm,垂直方向上设置 为5m等。
[0028] S20: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根据所述地形地貌信息将所述覆盖区域划分为多 个模型校正区间;
[0029]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0可以包括如下:
[0030] S201,根据所述地形地貌特征将所述覆盖区域进行类型划分;优选的,可以根据所 述地形地貌特征将所述覆盖区域划分为典型覆盖区域和一般覆盖区域;其中,所述典型覆 盖区域为在覆盖区域内,接收点与基站之间有明显阻挡物的区域;所述一般覆盖区域为典 型覆盖区域外的其他区域;
[0031] 例如,覆盖区域分为典型地形地貌覆盖区域和一般覆盖区域,其中典型地形地貌 覆盖区域可以选取为阻挡信号覆盖的区域。例如室外的山体,大型建筑物等,室内场景的会 议室、柱子等;其余区域则定义为一般覆盖区域,主要是指室内及室外区域视距区域。
[0032] S202,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上将各个类型的所述覆盖区域分别进行水平方向和 垂直方向上的投影;
[0033] 如图2所示,图2为覆盖区域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投影示意图。
[0034] 当考虑典型地形地貌覆盖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时,是考虑典型地形地貌覆盖 区域在X-Y平面上的投影;当考虑典型地形地貌覆盖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时,是考虑典 型地形地貌覆盖区域在X-Z或Y-Z平面上的投影。
[0035] 选择覆盖区域中一个典型地形地貌覆盖区域为例,记为第i个典型地形地貌区域, 进行水平校正区间和垂直校正区间的划分,可以如下:
[0036] 将该典型地形地貌覆盖区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投影,连接基站与水平方向上投影 图形的两点(其中点的大小以分辨率大小而定),将能获得投影图形最大时,两点与基站连 线所构成的角度是模型校正区间的角度,定义为水平区间角度,该两点与基站的连线与X轴 正方向的角度定义为该区域的水平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水平区间角度包括的区域是 模型校正区间,定义为水平校正区间,水平校正区间的大小因地形地貌不同而不同,其中第 i个水平校正区间定义为ZoneHi,校正区域的水平区间角度定义为αι。
[0037] 通过上述对该区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投影,接下来将该区域进行垂直方向上的投 影,连接基站与垂直方向上投影图形的两点(其中点的大小以分辨率大小而定),将能获得 投影图形最大时,两点与基站连线所构成的角度是模型校正区间的角度,定义为垂直区间 角度,该两点与基站的连线与Υ轴正方向的角度定义为该区域的垂直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 角度,垂直区间角度包括的区域是模型校正区间,定义为垂直校正区间,垂直校正区间的大 小因地形地貌不同而不同,第i个垂直校正区间定义为Zonel,垂直区间角度定义为 [0038] S203,连接基站与水平方向上投影图形的两点,并获取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校正 区间、水平区间角度和水平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其中,在投影图形最大时,两点与基 站连线所构成的角度为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区间角度,该两点与基站的连线与X轴正方向 的角度分别为水平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所述水平区间角度包括的区域为模型校正区 间的水平校正区间;
[0039] S204,连接基站与垂直方向上投影图形的两点,并获取模型校正区间的垂直校正 区间、垂直区间角度和垂直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其中,在投影图形最大时,两点与基 站连线所构成的角度为模型校正区间的垂直区间角度,该两点与基站的连线与Y轴正方向 的角度分别为垂直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所述垂直区间角度包括的区域是模型校正区 间的垂直校正区间;
[0040] 下述针对覆盖区域内的一般覆盖区域进行区间划分,选择一个一般覆盖区域为 例。
[0041]将覆盖区域内的一般覆盖区域,分别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进行选取一定的角 度进行划分,该角度定义为一般覆盖区域的水平角度及垂直角度,得到的区域为水平校正 区间和垂直校正区间,获得区间的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其中该区域的水 平区间角度定义为α,垂直区间角度定义为β,α及邱勺取值取决于均分的粒度。例如α取值为1 度,一般覆盖区域的水平角度为10度,则针对该一般覆盖区域的水平方向上,区分为10个模 型校正区间,每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区间角度为1度。
[0042]除了划分模型校正区间,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角度及垂直区间角度,为方便后续 记录测试数据,需要将各个模型校正区间的具体角度位置记录下来。记录模型校正区间的 具体角度位置,如下表所示。
[0043] 表1水平校正区间记录表
[0046] 表2垂直校正区间记录表
[0044]
[0045]
[0047]
[0048] 其中,上述表中(ai-start,ai-end)指示第i个水平校正区间在直角坐标系下的水平方 向起始及终点位置,(i3i-start,i3i-end)指示第i个垂直校正区间在直角坐标系下的垂直方向起 始及终点位置,Zone表示模型校正区间。
[0049] S205,分别记录各个类型覆盖区域的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校正区间的水平区间角 度及水平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和垂直校正区间的垂直区间角度及垂直方向上的起始 及终点角度。
[0050] S30:对所述覆盖区域进行覆盖测试,获取每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
[0051] 在本步骤中,对覆盖区域进行覆盖测试,导入测试数据,结合模型校正区间处理测 试数据。
[0052]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可以包括如下:
[0053] S301,针对覆盖区域的测试点进行覆盖测试,获取测试数据;其中,若测试点的坐 标是经炜度,则将经炜度转化为直角坐标;
[0054] S302,根据测试点的位置与各个水平校正区间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得到测试数据 对应属于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校正区间,获取各个水平校正区间内的测试数据;
[0055] S303,根据测试点的位置与各个垂直校正区间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得到测试数据 对应属于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垂直校正区间,获取各个垂直校正区间内的测试数据。
[0056] 上述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对覆盖区域地形地貌分析后,对覆盖区域从水平方向及 垂直方向上划分成单个模型校正区域,然后在整个覆盖区域内进行打点测试,测试完成后, 分析测试数据,测试数据可以记为(X,y,Z,RxPower)或为(Longi tude,Lat i tude,RxPower), 其中,x,y,z是三维坐标系的坐标,Longitude(下文简写Longi)表示地图的经度,Latitude (下文简写Lati)表示地图的炜度,RxPower表示接收功率,将测试数据分别对应到每个模型 校正区域内,记录方式可以如下表所示:
[0057]表3水平校正区间内测试数据记录表
[0058]
-
[0059] 表4垂直校正区间内测试数据记录表
[0060]
[0061 ]如上述两表所示,在模型校正区间内获得测试数据,另外,当测试点位置是以经炜 度形式给出来时,可以经过经炜度转换为直角坐标,下述简单描述转化方法:
[0062]假设直角坐标以地球球心为原点,原点到北极为正Z轴,那么炜度a,经度b的空间 直角坐标为:
[0063] 先计算地图原点的经炜度取值,如下所示:
[0064] Longi0 = l/2氺(minLongi+maxLongi);
[0065] Lati0 = l/2*(min Lati+max Lati);
[0066] 下述计算坐标点的坐标值,如下所示:
[0067] x = geoDistanceJW(cellLongi,cellLati,LongiO,cellLati);其中, geoDistanceJW为利用两点距离计算经炜度的matlab程序;cellLongi表示服务小区经度, cellLati表示服务小区炜度;
[0068] y=geoDistanceJff(cellLongi,cell Lati,cellLongi,Lati 0);
[0069] geoDistanceJW(Longil,Lati l,Longi2,Lati 2)函数如下所不:
[0070] Longil=Longil*(pi/180);其中,pi/180表示用弧度制表示角度大小;
[0071] Lati l=Lati l*(pi/180);
[0072] Longi2 = Longi2*(pi/180);
[0073] Lati 2 = Lati 2*(pi/180);
[0074] beta = acos(cos(Lati 1).*cos(Lati 2) .*cos(Longil-Longi2)+sin(Latil) sin(Lati2));
[0075] dist = R.*beta;
[0076] 其中,beta表示因子,dist表示距离函数,R为地球半径,上表中RxPower针对不同 制式,可以定义在LTE制式下记为RSRP,在TD-S⑶MA制式下记为RSCP,在WCDMA制式下记为 RSCP,在GSM制式下记为RXLEV等。
[0077] S40,利用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对传播模型分别进行仿真预测,得到各个 模型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
[0078]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0可以包括如下:
[0079] S401,第一次传播模型校正:
[0080]利用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各个水平校正区间内测试数据,对选用传播模型进行仿 真预测,得到各个水平校正区间内的仿真数据;对每个水平校正区间分别进行传播模型校 正,得到每个水平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
[0081] 获取水平校正区间内测试数据及仿真数据,进行水平校正区间内传播模型校正, 校正策略如下概述:
[0082] 传统传播模型中路径损耗公式可以简化为y = a+b*x,其中y为路径损耗,a为模型 中除与距离相关值的其它模型值总和,b为距离相关系数,X为logl0(d),d是距离取值。
[0083] 设理论直线为y = a+b*x,有η组实测值为(Xi,yi),(X2,y2)......(xn,yn),它们在平面 坐标上呈近直线分布。
[0084]若各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的平方和为最小,那么,这理论直线就是最能反映实测 值的回归直线。
[0085] 因此,
[0086]
[0087]用偏导数法求出回归系数a,b可得:
[0090] 解方程(1)及(2),求出回归系数a及b,得到
[0088]
[0089]
[0091]
[0092] 求出b后,代入(1)式可求出a,其中a和b为传播模型校正参数,定义为水平区间模 型校正参数。
[0093]表5水平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
[0094]
_5]~校正的参数如表5所示,表5为水平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 '
[0096] S402,第二次传播模型校正:
[0097]利用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各个垂直校正区间内测试数据,获取与垂直校正区间关 联的水平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进行仿真预测,得到各个垂直校正区间内的仿真数据; 对每个垂直校正区间分别进行传播模型校正,得到每个垂直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 [0098]获取第一次传播模型校正得到的水平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将模型校正参数 代入传播模型中,对覆盖区域进行覆盖预测,得到覆盖预测值。
[0099] 上述获得新的覆盖预测值,通过对垂直校正区间的划分,得到垂直校正区间内测 试数据及预测数据,进行垂直校正区间内传播模型校正,获得模型校正区间模型校正参数。 [0100] 经过上述模型校正后,得到各个模型校正区间内的模型校正参数,记录如下表: [0101]表6模型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
[0102]
[0103] 如上表所示,(ai,b〇为第i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
[0104] 经过上述传播模型校正后,针对每个传播模型校正区间都各得到一套传播模型校 正参数,利用新的传播模型校正参数进行覆盖预测,将覆盖预测值及仿真值进行对比分析, 计算两者差值的均值误差Mean Error及均方差误差RMS Error,当计算得到的Mean Error 及RMS Error分别小于或等于MeanErrortarget和RMSErrortarget,则认为该次校正满足要求; 其中,MeanError target表示均值误差目标值,RMSErrortarget表示均方差误差目标值。
[0105] 通过上述MeanErrortarget及RMSErrortarget两个指标对上述校正结果进行评估,取 值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0106]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获得针对覆盖区域的多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利 用新的传播模型校正参数进行覆盖预测,根据覆盖预测值及仿真值的均值误差及均方差误 差,并校正到预定的均值误差及均方差误差目标范围内,能更好地预测场景内覆盖特性。
[0107] 参考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的传播模型的校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0108]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信号的覆盖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并根据所述覆盖区域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0109] 划分模块,用于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地形地貌信息 将所述覆盖区域划分为多个模型校正区间;
[0110] 测试模块,用于对所述覆盖区域进行覆盖测试,获取所述划分模块划分的每个模 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
[0111] 校正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测试模块获取的模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对传播模型分 别进行仿真预测,得到各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
[01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可以进一步用于获取基站信号的覆盖区域的地 形地貌信息,针对所述覆盖区域设置XYZ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基站位置为坐标原点;
[0113] 根据覆盖区域的场景选定分辨率;其中,所述分辨率为测试及仿真点的最小精度。
[011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划分模块可以包括:
[0115] 类型划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地形地貌特征将所述覆盖区域进行类型划分;
[0116] 投影单元,用于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上将各个类型的所述覆盖区域分别进行水 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投影;
[0117] 水平划分单元,用于连接基站与水平方向上投影图形的两点,并获取模型校正区 间的水平校正区间、水平区间角度和水平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其中,在投影图形最大 时,两点与基站连线所构成的角度为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区间角度,该两点与基站的连线 与X轴正方向的角度分别为水平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所述水平区间角度包括的区域 为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校正区间;
[0118] 垂直划分单元,用于连接基站与垂直方向上投影图形的两点,并获取模型校正区 间的垂直校正区间、垂直区间角度和垂直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其中,在投影图形最大 时,两点与基站连线所构成的角度为模型校正区间的垂直区间角度,该两点与基站的连线 与Y轴正方向的角度分别为垂直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所述垂直区间角度包括的区域 是模型校正区间的垂直校正区间;
[0119]信息记录单元,用于分别记录各个类型覆盖区域的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校正区间 的水平区间角度及水平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和垂直校正区间的垂直区间角度及垂直 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
[0120] 优选的,所述类型划分单元,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地形地貌特征将所述覆盖 区域划分为典型覆盖区域和一般覆盖区域;其中,所述典型覆盖区域为在覆盖区域内,接收 点与基站之间有明显阻挡物的区域;所述一般覆盖区域为典型覆盖区域外的其他区域。
[012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模块可以包括:
[0122] 覆盖测试单元,用于针对覆盖区域的测试点进行覆盖测试,获取测试数据;其中, 若测试点的坐标是经炜度,则将经炜度转化为直角坐标;
[0123] 水平测试单元,用于根据测试点的位置与各个水平校正区间的起始及终点角度, 得到测试数据对应属于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校正区间,获取各个水平校正区间内的测 试数据;
[0124] 以及
[0125] 垂直测试单元,用于根据测试点的位置与各个垂直校正区间的起始及终点角度, 得到测试数据对应属于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垂直校正区间,获取各个垂直校正区间内的测 试数据。
[012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校正模块可以包括:
[0127] 第一校正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各个水平校正区间内测试数据,对 选用传播模型进行仿真预测,得到各个水平校正区间内的仿真数据;对每个水平校正区间 分别进行传播模型校正,得到每个水平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
[0128] 第二校正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各个垂直校正区间内测试数据,获 取与垂直校正区间关联的水平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进行仿真预测,得到各个垂直校 正区间内的仿真数据;对每个垂直校正区间分别进行传播模型校正,得到每个垂直校正区 间的模型校正参数。
[0129] 本发明的传播模型的校正系统与本发明的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一一对应,在上述 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的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特征及其有益效果均适用于传播模型的校正系 统的实施例中,特此声明。
[013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3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 一种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基站信号的覆盖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并根据所述覆盖区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系; 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根据所述地形地貌信息将所述覆盖区域划分为多个模型校 正区间; 对所述覆盖区域进行覆盖测试,获取每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 利用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对传播模型分别进行仿真预测,得到各个模型校正 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基站信号的覆盖 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并根据所述覆盖区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步骤包括: 获取基站信号的覆盖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针对所述覆盖区域设置XYZ轴的空间直角 坐标系,以基站位置为坐标原点; 根据覆盖区域的场景选定分辨率;其中,所述分辨率为测试及仿真点的最小精度。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 系中根据所述地形地貌信息将所述覆盖区域划分为多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地形地貌特征将所述覆盖区域进行类型划分; 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上将各个类型的所述覆盖区域分别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上的投影; 连接基站与水平方向上投影图形的两点,并获取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校正区间、水平 区间角度和水平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其中,在投影图形最大时,两点与基站连线所构 成的角度为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区间角度,该两点与基站的连线与X轴正方向的角度分别 为水平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所述水平区间角度包括的区域为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校 正区间; 连接基站与垂直方向上投影图形的两点,并获取模型校正区间的垂直校正区间、垂直 区间角度和垂直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其中,在投影图形最大时,两点与基站连线所构 成的角度为模型校正区间的垂直区间角度,该两点与基站的连线与Y轴正方向的角度分别 为垂直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所述垂直区间角度包括的区域是模型校正区间的垂直校 正区间; 分别记录各个类型覆盖区域的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校正区间的水平区间角度及水平 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和垂直校正区间的垂直区间角度及垂直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 度。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地形地貌特 征将所述覆盖区域进行类型划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地形地貌特征将所述覆盖区域划分为典型覆盖区域和一般覆盖区域;其中, 所述典型覆盖区域为在覆盖区域内,接收点与基站之间有明显阻挡物的区域;所述一般覆 盖区域为典型覆盖区域外的其他区域。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覆盖区域进行 覆盖测试,获取每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的步骤包括: 针对覆盖区域的测试点进行覆盖测试,获取测试数据;其中,若测试点的坐标是经炜 度,则将经炜度转化为直角坐标; 根据测试点的位置与各个水平校正区间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得到测试数据对应属于所 述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校正区间,获取各个水平校正区间内的测试数据; 以及 根据测试点的位置与各个垂直校正区间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得到测试数据对应属于所 述模型校正区间的垂直校正区间,获取各个垂直校正区间内的测试数据。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播模型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模型校正区 间的测试数据对传播模型分别进行仿真预测,得到各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的步 骤包括: 利用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各个水平校正区间内测试数据,对选用传播模型进行仿真预 测,得到各个水平校正区间内的仿真数据;对每个水平校正区间分别进行传播模型校正,得 到每个水平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 利用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各个垂直校正区间内测试数据,获取与垂直校正区间关联的 水平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进行仿真预测,得到各个垂直校正区间内的仿真数据;对每 个垂直校正区间分别进行传播模型校正,得到每个垂直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7. -种传播模型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信号的覆盖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并根据所述覆盖区域建立 空间直角坐标系; 划分模块,用于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地形地貌信息将所 述覆盖区域划分为多个模型校正区间; 测试模块,用于对所述覆盖区域进行覆盖测试,获取所述划分模块划分的每个模型校 正区间的测试数据; 校正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测试模块获取的模型校正区间的测试数据对传播模型分别进 行仿真预测,得到各个模型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播模型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进一步用 于获取基站信号的覆盖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针对所述覆盖区域设置XYZ轴的空间直角坐 标系,以基站位置为坐标原点; 根据覆盖区域的场景选定分辨率;其中,所述分辨率为测试及仿真点的最小精度。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播模型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模块包括: 类型划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地形地貌特征将所述覆盖区域进行类型划分; 投影单元,用于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上将各个类型的所述覆盖区域分别进行水平方 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投影; 水平划分单元,用于连接基站与水平方向上投影图形的两点,并获取模型校正区间的 水平校正区间、水平区间角度和水平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其中,在投影图形最大时, 两点与基站连线所构成的角度为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区间角度,该两点与基站的连线与X 轴正方向的角度分别为水平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所述水平区间角度包括的区域为模 型校正区间的水平校正区间; 垂直划分单元,用于连接基站与垂直方向上投影图形的两点,并获取模型校正区间的 垂直校正区间、垂直区间角度和垂直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其中,在投影图形最大时, 两点与基站连线所构成的角度为模型校正区间的垂直区间角度,该两点与基站的连线与Y 轴正方向的角度分别为垂直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所述垂直区间角度包括的区域是模 型校正区间的垂直校正区间; 信息记录单元,用于分别记录各个类型覆盖区域的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校正区间的水 平区间角度及水平方向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和垂直校正区间的垂直区间角度及垂直方向 上的起始及终点角度。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播模型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型划分单元,进一 步用于根据所述地形地貌特征将所述覆盖区域划分为典型覆盖区域和一般覆盖区域;其 中,所述典型覆盖区域为在覆盖区域内,接收点与基站之间有明显阻挡物的区域;所述一般 覆盖区域为典型覆盖区域外的其他区域。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播模型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模块包括: 覆盖测试单元,用于针对覆盖区域的测试点进行覆盖测试,获取测试数据;其中,若测 试点的坐标是经炜度,则将经炜度转化为直角坐标; 水平测试单元,用于根据测试点的位置与各个水平校正区间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得到 测试数据对应属于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水平校正区间,获取各个水平校正区间内的测试数 据; 以及 垂直测试单元,用于根据测试点的位置与各个垂直校正区间的起始及终点角度,得到 测试数据对应属于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垂直校正区间,获取各个垂直校正区间内的测试数 据。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播模型的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模块包括: 第一校正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各个水平校正区间内测试数据,对选用 传播模型进行仿真预测,得到各个水平校正区间内的仿真数据;对每个水平校正区间分别 进行传播模型校正,得到每个水平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 第二校正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模型校正区间的各个垂直校正区间内测试数据,获取与 垂直校正区间关联的水平校正区间的模型校正参数,进行仿真预测,得到各个垂直校正区 间内的仿真数据;对每个垂直校正区间分别进行传播模型校正,得到每个垂直校正区间的 模型校正参数。
【文档编号】H04W16/18GK105898773SQ201610182555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5日
【发明人】李小山, 廖礼宇
【申请人】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