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处理器控制的调光防水防爆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1278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处理器控制的调光防水防爆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亮度可调的防水防爆灯具。
背景技术
防水防爆灯具一般是在特殊环境或恶劣条件下使用,如公安、消防、抢险、潜水、矿山等,因此,这种灯具的设计均着重于安全性能的改进,如专利号为95231044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爆手电筒,包括压盖、面镜、头体、连接筒体、开关总成、筒体和尾盖,其特征是在压盖与面镜联接处、头体与连接筒体联接处、连接筒体与筒体联接处,筒体与尾盖联接处均组装密封圈,开关元件采用电子模拟开关,且开关按键外部组装开关密封护套,达到了防水、防爆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有些灯具还增设了其他一些功能,如专利号为93246570的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通过开关电源电路及充电电压监测电路为电池充电,并可通过调光控制电路对灯具进行调光的交直流现场勘查灯,而专利号为00239907的实用新型设计的手提式防爆探照灯,除了具有防尘、防水、耐压防爆性能外,还能进行亮度调节,从而起到节约电能、延长使用时间的作用。它们的调光电路是采用传统的数字逻辑电路来实现,功能较为单一,不具备智能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防爆安全性更高、亮度调节更先进的防水防爆灯。
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微处理器控制的调光防水防爆灯,包括由透光前盖、筒体和后盖构成的灯筒,灯筒上设有手柄,后盖设有开关和充电插座,前盖与筒体、筒体与后盖之间均组装有密封圈,灯筒内设有由灯泡和反射镜组成的光源装置、可充电电池和调光控制电路,充电插座与可充电电池之间连接有整流电路;上述开关采用薄膜轻触式开关,调光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稳压电路、驱动电路、复位电路,可充电电池通过稳压电路为微处理器提供稳定电源,微处理器通过驱动电路使灯泡发光,开关与微处理器连接、以输入控制信号,复位电路用于在可充电电池低于设定值时关断整个电路。
由于采用薄膜轻触式开关,解决了开关转换操作时会产生火花的缺点,因而其防爆安全性能更高;以微处理为核心的调光控制电路,亮度调节更方便,可靠性、实用性更强。
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微处理器控制的调光防水防爆灯的结构图。
图2是微处理器控制的调光防水防爆灯的调光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智能化亮度调节防水防爆灯,包括由透光材料如玻璃、塑料制成的前盖1,由防爆材料制成的筒体2和后盖3构成的灯筒部分,手柄4的两端固定在筒体2上,后盖3设有薄膜轻触式三位开关5和充电插座6,前盖1与筒体2、筒体2与后盖3之间均组装有密封圈7,灯筒内设有由灯泡8和反射镜9组成的光源装置、可充电电池10和调光控制电路11。充电插座6与可充电电池10之间连接有整流电路Z1,可通过充电器对可充电电池10进行充电。
调光控制电路11的电路连接如图2所示,包括微处理器U1,可充电电池10通过由集成电路U2及电阻R8,电容C7、E1、E6组成的稳压电路为微处理器U1提供工作电源。图中的开关SW1、SW2、SW3代表薄膜轻触式三位开关5,当SW1闭合时,微处理器U1输出高电平,通过由电阻R1、R9及晶体管N1组成的驱动电路使灯泡导通、发出强光;当SW2闭合时,微处理器U1输出一个20HZ脉冲电压,驱动电路的晶体管N1输出瞬态脉冲信号,使灯泡发出弱光;当SW2闭合时,微处理器U1执行关断指令,进入低功耗状态。开关与微处理器连接、以输入控制信号,复位电路用于在可充电电池低于设定值时关断整个电路。由集成电路U3及电阻R2,电容C1组成的复位电路,连接于微处理器U1与可充电电池10之间,当电池电压下降到低于9V时,集成电路U3输出低电平,使微处理器U1关断。
权利要求微处理器控制的调光防水防爆灯,包括由透光前盖、筒体和后盖构成的灯筒,灯筒上设有手柄,后盖设有开关和充电插座,前盖与筒体、筒体与后盖之间均组装有密封圈,灯筒内设有由灯泡和反射镜组成的光源装置、可充电电池和调光控制电路,充电插座与可充电电池之间连接有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关采用薄膜轻触式开关,调光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稳压电路、驱动电路、复位电路,可充电电池通过稳压电路为微处理器提供稳定电源,微处理器通过驱动电路使灯泡发光,开关与微处理器连接、以输入控制信号,复位电路用于在可充电电池低于设定值时关断整个电路。
专利摘要微处理器控制的调光防水防爆灯,包括由透光前盖、筒体和后盖构成的灯筒,手柄,薄膜轻触式开关和充电插座,前盖与筒体、筒体与后盖之间均组装有密封圈,灯筒内设有灯泡、可充电电池和调光控制电路,调光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稳压电路、驱动电路、复位电路。该灯具解决了开关转换操作时会产生火花的缺点,提高了防爆安全性能,亮度调节更方便,可靠性、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H05B37/02GK2535655SQ01280109
公开日2003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8日
发明者吴胤熙, 廖生显 申请人:吴胤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