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色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547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彩色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显示器,如彩色液晶显示器和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
场致发光层58布置在透明电极57与金属电极59之间。显示器51还包括薄膜晶体管56。各透明电极57电连接于一个薄膜晶体管56。因此,场致发光层58对应于透明电极57的部分用作有源矩阵场致发光元件。
场致发光显示器51包括颜色过滤器53。颜色过滤器53包括滤光元件53b,滤光元件将白色转变成红光,绿光,或蓝光。各滤光元件53b在场致发光显示器51的厚度方向(图4中的竖向)上与一个透明电极57对准。从场致发光元件发出的白光通过对应的滤光元件53b转变成红光,绿光,或蓝光。光然后通过基片52输出。
为了改善所示图像的对比度,通常在每对相邻滤光元件53b之间配置黑色基片53a。但是,黑色基片53a会降低场致发光显示器51的开口面积比。这是由于考虑到当颜色过滤器53安装到场致发光显示器51上时,透明电极57可能与对应的滤光元件53b发生错位,通常将黑色基片53a做得比较大。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No.10-255986介绍了一种如图5所示的场致发光显示器。在图5的场致发光显示器中,在透明电极57与半透明电极62之间设有场致发光层58。在半透明电极62的背面设置导电的黑色层63。
当使用者观看图4的场致发光显示器51时,由对应各场致发光层58不发射光部分的金属电极59的部分反射的光处于用户视线范围内。这使得用户难以观看屏幕上的图像。与此相反,图5的场致发光显示器就没有这样的缺点。但是,在颜色过滤器上的黑色基片会降低开口面积比。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No.2000-48964介绍了一种如图6所示的场致发光显示器和一种如图7所示的场致发光显示器。每一种场致发光显示器具有透明电极57,金属电极59,以及位于这两个电极57,59之间的场致发光层58。黑色层63布置在金属电极59的背面。在图7的场致发光显示器中,每个金属电极59配置一个辅助电极65。
在图6和图7所示的场致发光显示器中,对应于每对相邻场致发光层58的黑色层63具有黑色基片的功能。因此,与在颜色过滤器上配置单独形成的黑色基片的情况不同,开口面积比不会由于黑色基片而降低。但是,图6和图7所示的场致发光显示器是属于底部发射型的,底部发射将场致发光层58发出的光通过基部52输出。因此基部52必须是透光型的。与顶部发射结构相比,底发射结构很可能降低开口面积比,因为在顶部发射结构场致发光层58发射的光不需要通过基部52输出。
为了达到上述的和其他一些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设计出一种彩色显示器,其包括基板、黑色层、许多场致发光元件、许多有源元件、许多彩色控制部分和屏幕。黑色层配置在基板上。场致发光元件布置在暗色层上并排列成矩阵。在每对相邻场致发光元件之间留有规定的间隔。每个有源元件对应于一个场致发光元件,并且可有选择地将对应的场致发光元件在发光状态与不发光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彩色控制部分配置在场致发光元件上。每个彩色控制部分沿彩色显示器厚度方向与一个场致发光元件对准。当接收对应的场致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时,彩色控制部分控制接收光的颜色然后发射光。每对相邻彩色控制部分之间的界面沿彩色显示器厚度方向与相邻一对场致发光元件之间的间隔对准。屏幕布置在彩色控制部分上。从彩色控制部分输出的光通过屏幕在屏幕上显示出图像。
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彩色显示器,它包括基板、暗色层、许多液晶元件、反射部分、许多彩色控制部分和屏幕。暗色层配置在基板上。许多液晶元件布置在暗色层上并排列成矩阵。在每对相邻液晶元件之间留有规定的间隔。反射部分配置在暗色层与液晶元件之间。反射部分反射到达反射部分的光。彩色控制部分配置在液晶元件上。每个彩色控制部分沿彩色显示器厚度方向与一个液晶元件对准。当接收通过对应液晶元件的光时,彩色控制部分控制接收光的颜色,然后发射光。每对相邻彩色控制部分之间的界面沿彩色显示器厚度方向与相邻一对液晶元件之间的间隔对准。屏幕布置在彩色控制部分上。彩色控制部分输出的光通过屏幕在屏幕上显示出图像。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介绍,并以示例的方式阐述本发明的原理,对本发明的其它各个方面和优点将有清楚的了解。
图2是显示

图1所示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一部分的平面图;图3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彩色液晶显示器一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说明现有技术的场致发光显示器一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显示另一种现有技术的场致发光显示器一部分的示意图;图6是显示又一种现有技术的场致发光显示器一部分的剖视图;和图7是显示另外一种现有技术的场致发光显示器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所示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具有阵列基片25和布置在阵列基片25上的颜色过滤器23。阵列基片25包括基板12,电路层14,绝缘层15,多个像素电极17,场致发光层18,透明电极19,以及钝化膜20。
基板12可以由玻璃制成。电路层14布置在基板12面向颜色过滤器23的表面上并且包括薄膜晶体管13。薄膜晶体管13用作有源元件。薄膜晶体管13布置在基板12上面向颜色过滤器23的表面。这些薄膜晶体管13均匀地分布并排列成矩阵。每个薄膜晶体管13具有门极13a,源极13b,和漏极13c。
用作暗色层的绝缘层15布置在电路层14的面向颜色过滤器23的表面。绝缘层15属于电绝缘型,可以用光固化树脂制成。绝缘层15用颜料或染料弄黑。绝缘层15中形成一些接触孔21。各接触孔21布置在与一个漏极13c相对应的位置。绝缘层15的面向颜色过滤器23的表面是平的。
用作阳极的像素电极17布置在绝缘层15的面向颜色过滤器23的表面。每个像素电极17沿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的厚度方向(如图1中的竖向)与一个薄膜晶体管13对准。每个像素电极17通过一个接触孔21与对应的薄膜晶体管13的漏极13c电连接。每个像素电极17是铬制成的矩形板(见图2)并且可反射光。在两个相邻像素电极17之间留有规定的间隔。每个间隔由连接件22填充。连接件22是属于透光型的并且可以用合成树脂制成。
场致发光层18布置在像素电极17的面向颜色过滤器23的表面上和连接件22面向颜色过滤器23的表面上。场致发光层18含有有机场致发光材料。场致发光层18包括,例如,空子注入层,发光层,以及电子注入层。这些层按照叙述次序从面向像素电极17一侧朝颜色过滤器23的排列。场致发光层18对应于像素电极17的部分用作发白光的有源矩阵场致发光元件。场致发光层18属于透光型。
用作相对电极的透明电极19布置在场致发光层18的面向颜色过滤器23的表面。透明电极19还用作阴极。透明电极19属于透光型,可以用氧化铟锡制成。
钝化膜20布置在透明电极19的面向颜色过滤器23的表面上。钝化膜20属于透光型,可以用氮化硅,氧化硅,或金刚石碳制成。钝化膜20能阻挡水,由此可密封场致发光层18。
颜色过滤器23布置在钝化膜20的远离透明电极19的表面。颜色过滤器23远离阵列基片25的表面可用作显示图像的屏幕。
颜色过滤器23包括透明板23a和滤光元件23b。滤光元件23b用作彩色控制部分。透明板23a属于透光型,可以用玻璃制成。透明板23a和基板12的周边部分用粘合剂粘结在一起。滤光元件23b由有机材料制成,并且布置在透明板23a的面向阵列基片25的表面。各滤光元件23b将白光变换成红光,绿光,或蓝光。每个滤光元件23b沿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的厚度方向与一个像素电极17对准。每对相邻滤光元件23b之间的界面沿彩色荧光显示器11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与对应的连接件22对准。
当制造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时,电路层14和绝缘层15依次在基板12上形成。然后,在绝缘层15上对应于漏极13c的位置形成接触孔21。接着,向绝缘层15溅射铬,在绝缘层15上形成一层铬膜。然后,通过光刻法将不需要的铬膜去掉。因此,在绝缘层15上形成像素电极17。然后,在每对相邻像素电极17之间形成连接件22。接着,在像素电极17和连接件22上依次形成场致发光层18、透明电极19、钝化膜20。由此形成了阵列基片25。最后,将颜色过滤器23安装到阵列基片25上。这样就制成了彩色荧光显示器11。
现在介绍彩色荧光显示器11的工作。
当电压施加到一个薄膜晶体管13,薄膜晶体管13“接通”时,电压即施加给对应的像素电极17。此时,如果电压施加给透明电极19,对应于像素电极17的场致发光层18部分发射白光。发出的白光通过颜色过滤器23的滤光元件23b转换成红光、绿光或蓝光,然后从颜色过滤器23的远离阵列基片25的一侧输出。
第一实施例具有下列优点。
在图1所示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中,对应于每对相邻像素电极17之间间隔的绝缘层15部分用作黑色基片。因此,尽管没有在颜色过滤器23配置黑色基片,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亦能显示出具有良好对比度的图像。这就是说,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在显示具有良好对比度图像的同时不会降低开口面积比,如果在颜色过滤器23上配置单独形成的黑色基片就会降低开口面积比。
与配置黑色基片的颜色过滤器相比,颜色过滤器23容易制造。
像素电极17、场致发光层18、以及透明电极19布置在绝缘层15的面向颜色过滤器23的平面表面。这种结构可以防止像素电极17与透明电极19之间形成短路。如果像素电极17、场致发光层18、以及透明电极19在不平的表面形成,像素电极17与透明电极19之间经常短路。
包括薄膜晶体管13的电路层14布置在基片表面上,而像素电极17则布置在绝缘层15上。换句话说,薄膜晶体管13和像素电极17不在同一平面。与薄膜晶体管13和像素电极17布置在基板12的同一平面上的情况相比,像素电极17在基板12上所占的面积比增加了。换句话,用作场致发光元件的面积比在整个场致发光层18上增加了。
如果对应于像素电极17的场致发光层18部分发出的光不是白光,而是例如发出蓝光,则必须将颜色过滤器23换掉,代之以结构比较复杂的彩色转换层。但是,若场致发光层18发白光,颜色过滤器23就不需要用这种彩色转换层来代替。
场致发光层18由钝化膜20密封。因此,与场致发光层18由玻璃或合成树脂制成的透明壳体来密封的情况相比,可以将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做得薄些。
与无机材料制成的颜色过滤器相比,有机材料制成的颜色过滤器23具有优越的彩色再现性。
场致发光层18发射的光通过颜色过滤器23输出,不需要经由基板12输出。也就是,图1的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具有顶部发射结构而不是底部发射结构。这样可防止底部发射结构带来的开口面积比下降。此外,由于基板12和像素电极17不需是透光型的,顶部发射结构使基板12和像素电极17在材料选择上增加了灵活性。
像素电极17可反射光,因此,与像素电极17不反射光的情况相比,例如像素电极17是透明的,增加了通过颜色过滤器23输出的光量。
场致发光层18对应于像素电极17的部分,即场致发光元件,由有源驱动系统进行驱动。与场致发光元件由无源驱动系统进行驱动的情况相比,各场致发光元件之间的干扰受到了抑制。
在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场致发光显示器51中,薄膜晶体管56布置在颜色过滤器53上。但是,由于薄膜晶体管56工作时产生的热可能损坏颜色过滤器53,所以当薄膜晶体管56工作时需要有专用装置来防止颜色过滤器53受到损坏。与此相反,图1所示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的薄膜晶体管13不是布置在颜色过滤器23上,而是布置在基板12上。因此,当薄膜晶体管13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不可能损坏颜色过滤器23。因此,不需要专用装置。
在每对相邻像素电极17之间留有规定的间隔。因此,当颜色过滤器23连接到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上时,可以防止各滤光元件23b与对应的像素电极17发生错位。每对相邻像素电极17之间的距离最好大于将颜色过滤器23连接到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时产生的误差。
现在参考图3介绍本发明第二实施例。
图3所示彩色液晶显示器31具有阵列基片42,布置在阵列基片42的液晶层38、透明电极39、颜色过滤器40和偏振片(未示出)。阵列基片42包括基板32、电路层34、绝缘层35和像素电极36。
基板32可以由玻璃制成。电路层34布置在基板32的面向颜色过滤器40的表面上并且包括薄膜晶体管33。薄膜晶体管33作为有源元件的功能。薄膜晶体管33布置在基板32的面向颜色过滤器40的表面。这些薄膜晶体管33均匀地分布并排列成矩阵。各薄膜晶体管33具有门极33a,源极33b,以及漏极33c。
绝缘层35布置在电路层34的面向颜色过滤器40的表面。此绝缘层35属于电绝缘型,可以用光固化树脂制成。绝缘层35用颜料或染料弄黑。在绝缘层35中形成有接触孔37。每个接触孔37布置在与一个漏极33c相对应的位置。绝缘层35的面向颜色过滤器40的表面呈波浪形。
像素电极36布置在绝缘层35的面向颜色过滤器40的表面。每个像素电极36的面向颜色过滤器40的表面呈波浪形。每个像素电极36沿彩色液晶显示器31的厚度方向(如图3中的竖向)与一个薄膜晶体管33对准。每个像素电极36通过一个接触孔37与相对应的薄膜晶体管33的漏极33c电连接。像素电极36是用铬制成的矩形板,可反射光。在每对相邻像素电极36之间留有规定的间隔。
液晶层38布置在像素电极36的面向颜色过滤器40的表面,也就是布置在阵列基片42的面向颜色过滤器40的表面。液晶层38对应于像素电极的部分用作有源矩阵液晶元件。
用作相对电极的透明电极39布置在液晶层38的面向颜色过滤器40的表面。透明电极39属于透光型,可以用氧化铟锡制成。
颜色过滤器40布置在透明电极39的远离液晶层38的表面上。颜色过滤器40包括透明基片40a和滤光元件40b。滤光元件40b用作彩色控制部分。透明基片40a属于透光型,可以用玻璃制成。滤光元件40b由有机材料制成,布置在透明基片40a的面向液晶层38的表面。每个滤光元件40b可将白光变换成红光,绿光或蓝光。每个滤光元件40b沿彩色液晶显示器31的厚度方向与一个像素电极36对准。每对相邻滤光元件40b之间的界面沿彩色液晶显示器31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与每对相邻像素电极36之间的间隔对准。
偏振片(图上未示出)布置在透明基片40a的远离液晶层38的表面上。偏振片的远离液晶层38的表面用作显示图像的屏幕。
当制造彩色液晶显示器31时,电路层34和绝缘层35依次在基板32上形成。然后,在绝缘层35上对应于漏极33c的位置形成接触孔37。接着,向绝缘层35溅射铬,在绝缘层35上形成一层铬膜。然后,通过光刻法将不需要的铬膜部分去掉。因此,在绝缘层35上形成像素电极36。然后将制成的阵列基片42安装到颜色过滤器40。透明电极39预先设置在颜色过滤器40的滤光元件40b上。阵列基片42和颜色过滤器40的周边用密封剂粘结在一起,在阵列基片42与颜色过滤器40之间留有规定的空间。接着,在阵列基片42与颜色过滤器40之间的空间填充液晶,形成液晶层38。最后,将偏振片连接到透明基片40a上。由此制成了彩色液晶显示器31。
现在介绍彩色液晶显示器31的工作。
当电压施加给一个薄膜晶体管33,薄膜晶体管33“接通”时,电压即施加给对应的像素电极36。此时,如果电压施加给透明电极39,对应于像素电极36的液晶层38部分即转变成阻挡光的传递。像素电极36反射的外部光则通过允许光通过的液晶层38部分,并且被颜色过滤器40的滤光元件40b转换成红光,绿光或蓝光。光然后通过偏振板片输出。
第二实施例具有下列优点。
在图3所示彩色液晶显示器31中,对应于每对相邻像素电极36之间间隔的绝缘层35部分用作黑色基片。因此,尽管没有在颜色过滤器40配置黑色基片,彩色液晶显示器31亦能显示出具有良好对比度的图像。这就是说,彩色液晶显示器31在显示具有良好对比度图像的同时不会降低开口面积比,如果颜色过滤器40配置单独形成的黑色基片就会降低开口面积比。
与配置黑色基片的颜色过滤器相比,颜色过滤器40容易制造。
像素电极36的面向颜色过滤器40的表面呈波浪形。因此,进入彩色液晶显示器31的外部光被像素电极36的面向颜色过滤器40的表面有效地反射。
包括薄膜晶体管33的电路层34布置在基板32的表面,而像素电极36则布置在绝缘层35。换句话,薄膜晶体管33和像素电极36不在同一平面。与薄膜晶体管33和像素电极36布置在基板32的同一表面的情况相比,像素电极36在基板32上所占面积比得到了增加。换句话说,在整个液晶层38上,液晶元件的面积比增加了。
像素电极36反射的光通过颜色过滤器40输出,不需要经由基板32输出。也就是说,图3的彩色液晶显示器31具有顶部发射结构而不是底部发射结构。这样可以防止底发射结构引起的开口面积比下降。此外,由于基板32和像素电极36不需是透光型的,顶部发射结构使基板32和像素电极36在材料选择上增加了灵活性。
对应于像素电极36的液晶层38部分,即液晶元件,由有源驱动系统进行驱动。与由无源驱动系统进行驱动的液晶元件的情况相比,液晶元件之间的干扰受到了抑制。
图3所示彩色液晶显示器31的薄膜晶体管33不是布置在颜色过滤器40,而是布置在基板32。因此,当薄膜晶体管3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会损坏颜色过滤器40。
每对相邻像素电极36之间留有规定的间隔。因此,当颜色过滤器40连接到彩色液晶显示器31时,可以防止滤光元件40b与对应的像素电极36发生错位。每对相邻像素电极36之间的距离最好大于将颜色过滤器40连接到彩色液晶显示器31时产生的误差。
所属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不脱离发明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由多种其它形式来实施。尤其是,应该认识到本发明可以通过下列的形式来实施。
图1所示的像素电极17可以是透明的或半透明的。这样可以防止所显示的图像由于像素电极17的光反射而质量下降。
图1的像素电极17和图3的像素电极36可以用铬以外的金属制造。
在图1所示的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中,像素电极17不一定直接安装在绝缘层15的面向颜色过滤器23的表面。例如,可以在绝缘层15与像素电极17之间配置透明的中介层。在图3所示的彩色液晶显示器31中,像素电极36不一定直接安装在绝缘层35的面向颜色过滤器40的表面。例如,可以在绝缘层35与像素电极36之间配置透明的中介层。
图1的场致发光层18可以由发射蓝光的场致发光层来代替。在此情况下,颜色过滤器23可以用由蓝光来发射红色或绿色荧光的彩色转换部分来代替。或者,将这样的彩色转换部分位于场致发光层18和颜色过滤器23之间。在前一种情况下,彩色转换部分用作彩色控制部分。在后一种情况下,彩色过滤器23的滤光元件23b和彩色转换部分用作彩色控制部分。但是,与发射蓝光的场致发光层相比,发射白光的场致发光层18简化了获取三原色的结构。
场致发光层18可以用具有红光发射部分、蓝光发射部分和绿光发射部分的场致发光层来代替。在此情况下,彩色过滤器23的滤光元件23b用作彩色控制部分,但不转换光发射部分发出的光。
图1的绝缘层15和图3的绝缘层35可以用光固化树脂外的合成树脂制造。例如,绝缘层15,35可以用热固树脂制造。绝缘层15,35可以是黑色外的其他暗色。例如,绝缘层15,35可以是褐色或靛蓝色的。
图1的透明板23a和图3的透明基片40a可以用合成树脂制造。
图1的基板12和图3的基板32可以是不透明的。基板12,32可以是柔性的或没有柔性。基板12,32可以由陶瓷,金属或合成树脂来制成。
图1的钝化膜20可由玻璃或合成树脂制成的透明壳体来代替。
图1所示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的场致发光元件可以用由无源驱动系统驱动的场致发光元件来代替。也就是说,可以省去电路层14,像素电极17可以由平行的像素电极来代替,透明电极19可以由正交于像素电极的平行透明电极来代替。
图3所示彩色液晶显示器31的液晶元件可以用由无源驱动系统驱动的场液晶元件来代替。也就是说,可以省去电路层34,像素电极36可以由平行的像素电极来代替,透明电极39可以由正交于像素电极的平行透明电极来代替。
在图1所示的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中,像素电极17可以用作阴极,而透明电极19可以用作阳极。在图3所示的彩色液晶显示器31中,像素电极36可以用作阴极,而透明电极39可以用作阳极。
图1的钝化膜20只要能阻挡水、氧气以及传输光,钝化膜20可以用氮化硅,氧化硅,以及金刚石碳以外的材料制造。
在图1的示的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11中,薄膜晶体管13和像素电极17可以布置在同一平面。
图1的薄膜晶体管13和图3的薄膜晶体管33可以由薄膜晶体管外的有源元件来代替。例如,薄膜晶体管13,33可以由金属一绝缘体-金属(MIM)元件来代替。
图1的像素电极17和图3的像素电极36可以具有矩形外的其他四边形。例如,像素电极17、36可以是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或不规则四边形。此外,像素电极17,36可以是矩形外的多边形。例如,像素电极17,36可以是三角形或六角形。或者,像素电极17,36可以是非多边形,如圆形或椭圆形。此外,像素电极17,36还可以是不规则形状。但是,像素电极17,36最好具有对称的多边形。
以上的一些示例和实施例应该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不会局限于以上提供的一些细节,而是可以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等效范围内进行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布置在基板上的暗色层;许多场致发光元件,布置在暗色层上并排列成矩阵,其中每对相邻场致发光元件之间留有规定的间隔;布置在场致发光元件上的许多彩色控制部分,其中各彩色控制部分沿彩色显示器厚度方向与一个场致发光元件对准,当所述彩色控制部分接收到对应场致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时,所述彩色控制部分控制接收光的颜色,然后发射光,其中每对相邻彩色控制部分之间的界面沿彩色显示器的厚度方向与一对相邻场致发光元件之间的间隔对准;和布置在所述彩色控制部分上的屏幕,其中从所述彩色控制部分输出的光通过屏幕在屏幕上显示出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了许多有源元件,其中每个有源元件对应于一个场致发光元件,每个有源元件有选择地将对应的场致发光元件在发光状态和不发光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了多个像素电极和一个相对电极,其中各场致发光元件布置在一个像素电极与所述相对电极之间,每个像素电极电连接一个有源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电极比像素电极更靠近屏幕,且属于透光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和有源元件布置在不同的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暗色层位于所述有源元件与像素电极之间,并且设有许多接触孔,其中每个有源元件通过一个接触孔与对应的像素电极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钝化膜布置在所述场致发光元件上,其中钝化膜将所述场致发光元件密封。
8.根据前面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彩色显示器,当发光时,所述场致发光元件发白光。
9.一种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布置在基板上的暗色层;许多液晶元件,布置在暗色层上并排列成矩阵,其中每对相邻液晶元件之间留有规定的间隔;反射部分,布置在所述暗色层与液晶元件之间,所述反射部分反射到达所述反射部分的光;所述液晶元件上的许多彩色控制部分,其中各彩色控制部分沿彩色显示器厚度方向与一个液晶元件对准,当所述彩色控制部分接收穿过对应的液晶元件的光时,所述彩色控制部分控制接收光的颜色,然后发射光,其中每对相邻彩色控制部分之间的界面沿彩色显示器的厚度方向与一对相邻场致发光元件之间的间隔对准;和布置在彩色控制部分上的屏幕,其中,所述彩色控制部分输出的光通过屏幕在所述屏幕上显示出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分的面向所述液晶元件的表面呈波浪形。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了许多有源元件,所述各有源元件对应于一个液晶元件,所述有源元件有选择地将对应的液晶元件在光发射状态和光封塞状态之间转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了许多像素电极和一个相对电极,其中所述各液晶元件布置在一个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相对电极之间,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一个有源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电极比所述像素电极更靠近屏幕,且属于透光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布置在所述暗色层与所述液晶元件之间,且具有反射部分的功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和有源元件布置在不同的平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暗色层布置在所述有源元件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并且具有许多接触孔,所述有源元件通过接触孔与对应的像素电极电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彩色显示器,能在不降低开口面积比的情况下改善所显示图像的对比度。本发明的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具有布置在黑色绝缘层上的场致发光元件。在相邻各对场致发光元件之间留有规定的间隔。滤光元件布置在场致发光元件上。相邻各对滤光元件之间的界面沿彩色场致发光显示器的厚度方向延伸并与一个间隔对准。
文档编号H05B33/12GK1472995SQ0314585
公开日2004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0日
发明者内海彻哉 申请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