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向聚能型药柱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9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环向聚能型药柱壳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向聚能型药柱壳体,包括封顶盖、药柱体、密封底盖三个主要部分,主要应用于掏槽爆破方面,本实用新型在在圆柱形药柱上设置环向半球形凹槽,药柱爆炸时,药柱上环向半球形凹槽处的岩石在聚能爆轰金属流的作用下,在半球形凹槽区域形成沿药柱径向的裂隙面,未做半球形凹槽处理的药柱部分爆炸时,可进一步增加岩石裂纹的长度,在后续的炮孔爆炸作用下,将槽腔范围内岩体破碎,并抛掷出槽腔,这可以改善掏槽爆破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与同等长度和直径的传统药柱相比更节约炸药。
【专利说明】 一种环向聚能型药柱壳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柱壳体,尤其涉及一种环向聚能型药柱壳体。

【背景技术】
[0002]掏槽爆破中的不利因素有2个:一是自由面单一,岩石在破碎过程中体积膨胀,单一自由面无法提供充足的膨胀空间是造成掏槽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二是岩体的夹制作用,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在掏槽爆破中岩石块体之间的夹制作用显著增加,这是掏槽爆破的另一个不利因素。目前,为了实现岩石巷道快速掘进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循环进尺,但对如何克服掏槽爆破中的不利因素,提高炮孔利用率的研宄尚不够深入,在爆破药柱方面,就亟需研制出一种节约炸药,掏槽效果好的药柱。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目前掏槽爆破中自由面单一以及岩石夹制作用等不利因素,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向聚能型药柱壳体。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环向聚能型药柱壳体,包括密封顶盖(I)、药柱体(2)、密封底盖(3)三个主要部分,以下所说的“上下”是指说明书附图中的位置关系;
[0006]所述密封顶盖(I)为内凹式塑料盖子,盖子内壁上有两条环向凹槽,外壁上有两条环向凸起,底部为半球形,直接盖在药柱体(2)上部;
[0007]所述药柱体(2)为圆柱形空腔杆体,为PVC材质,杆体上分布有环向半球形凹槽
(4),既含有环向半球形凹槽的杆体直径小于不含凹槽处的直径,其上部内壁上有两条环向凹槽,下部内壁为内螺纹,在药柱体(2)下部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圆形孔(5);
[0008]所述环向半球形凹槽(4)内设有环向半球形金属聚能罩(6)壳体;
[0009]所述密封底盖(3),外壁上有两条环向凸起,底部为半球形,密封底盖(3)上部为外螺纹,密封底盖(3)与药柱体(2)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0010]工作原理:
[0011]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圆柱形药柱上设置环向半球形凹槽,根据聚能射孔的原理,药柱爆炸时,当爆轰波到达金属聚能罩面时,金属罩由于受到强烈压缩,内表面部分金属被挤出来,沿半球形凹槽高速向外射流,能量也最集中,具有更强的定向造缝能力,在半球形凹槽区域形成沿药柱径向的裂隙面,未做半球形凹槽处理的药柱部分爆炸时,可进一步增加岩石裂纹的长度,在后续的炮孔爆炸作用下,将槽腔范围内岩体破碎,并抛掷出槽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13]本实用新型在圆柱形药柱上设置环向半球形凹槽,这与同等长度和直径的药柱相比可以节省炸药,也可显著提高药柱的破岩能力;本实用新型按照“先切后掏”的爆破思想,药柱爆炸时,药柱上环向半球形凹槽处的岩石在聚能爆轰金属流的作用下产生许多裂纹,并在半球形凹槽区域形成沿药柱径向的裂隙面,药柱上没有环向半球形凹槽的部分爆炸时,爆轰波可加强掏槽孔周围岩石的破碎,继而在后续的炮孔爆炸作用下,将槽腔范围内岩体破碎,并抛掷出槽腔,这可以改善掏槽爆破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循环进尺。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向聚能型药柱壳体不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处药柱壳体截面示意图;
[0016]图1中:密封顶盖一 1,药柱体一2,密封底盖一3,环向半球形凹槽一4,圆形孔一5,聚能罩一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一种环向聚能型药柱壳体,包括密封顶盖(I)、药柱体(2)、密封底盖(3)三个主要部分,以下所说的“上下”是指说明书附图中的位置关系;
[0019]所述密封顶盖(I)为内凹式塑料盖子,盖子内壁上有两条环向凹槽,外壁上有两条环向凸起,底部为半球形,直接盖在药柱体(2)上部;
[0020]所述药柱体(2)为圆柱形空腔杆体,为PVC材质,杆体上分布有环向半球形凹槽
(4),既含有环向半球形凹槽的杆体直径小于不含凹槽处的直径,其上部内壁上有两条环向凹槽,下部内壁为内螺纹,在药柱体(2)下部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圆形孔(5);
[0021]所述环向半球形凹槽⑷内设有环向半球形金属聚能罩(6)壳体;
[0022]所述密封底盖(3),外壁上有两条环向凸起,底部为半球形,密封底盖(3)上部为外螺纹,密封底盖(3)与药柱体(2)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0023]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0024]如图1所示,密封底盖⑶上部为外螺纹,药柱体(2)下部内壁为内螺纹,将两者拧紧后,可在药柱里面依次装入主装药和起爆药,然后根据需要,若该药柱不作为炮头,则可直接盖上密封顶盖(I);若该药柱作为炮头,则需要在药柱上部起爆药内插入带脚线的雷管,并在密封顶盖(I)凹槽底部钻孔,便于雷管脚线穿过,将雷管放置好后再盖上密封顶盖(I);此时密封顶盖(I)外壁上的两条环向凸起进入药柱体(2)上部内壁上的两条环向凹槽里,以此来实现密封顶盖(I)与药柱体(2)两者之间的连接;
[00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向聚能型药柱壳体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当要采用多个药柱相连接时,即可将药柱首尾相连即可,此时药柱密封底盖(3)外壁的两条环向凸起进入密封顶盖(I)内壁的两条环向凹槽内,两个药柱之间连接方便;
[0026]用一根一定强度的钢丝依次穿过药柱体(2)下部两个径向相对的圆形孔(5),可以防止药柱掉出,则本实用新型即可在倾斜向上的掏槽孔内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环向聚能型药柱壳体,包括密封顶盖(I)、药柱体(2)、密封底盖(3)三个主要部分,其特征是:所述密封顶盖(I)为内凹式塑料盖子,盖子内壁上有两条环向凹槽,外壁上有两条环向凸起,底部为半球形,直接盖在药柱体(2)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向聚能型药柱壳体,其特征是:所述药柱体(2)为圆柱形空腔杆体,为PVC材质,杆体上分布有环向半球形凹槽(4),既含有环向半球形凹槽的杆体直径小于不含凹槽处的直径,其上部内壁上有两条环向凹槽,下部内壁为内螺纹,在药柱体(2)下部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圆形孔(5);所述环向半球形凹槽(4)内设有环向半球形金属聚能罩(6)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向聚能型药柱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底盖(3),外壁上有两条环向凸起,底部为半球形,密封底盖(3)上部为外螺纹,密封底盖(3)与药柱体(2)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文档编号】F42B3-08GK204268979SQ201420673623
【发明者】郑志涛, 徐颖, 汪海波, 王亮, 朱永, 邵彬彬, 陈佩圆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