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材叉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745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石材叉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叉装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石材运输装卸的石材叉装机。
背景技术
石材是一种用途较为广泛的材料,特别是在建筑业方面,使用量巨大。石材在由采石场运抵加工场地的过程中,通常要将整大块的岩石运出,这样才便于石材加工企业进行各种规格的加工,但这却给岩石的装运造成了许多的困难,采用手工方式要将几吨重的岩石搬上运输车,这是难以做到的,早期采用的是桅杆吊卷扬机和滑轮组,但是,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危险性较大,出于安全考虑,我国在今年初已对此机械组合勒令淘汰。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电动葫芦、龙门吊,手拉葫芦、三角架等来实现吊装岩石的,但是,电动葫芦在变更作业面(如某处石头已采完)时通常需要重建,这大大增加了石材的采运成本,从而影响了产品的竟争力;而采用手拉葫芦则由于工作面小,致使生产效率太低。
叉车是一种用来装卸、搬运和堆码单元货物的车辆,它具有适用性强,机动灵活,效率高的优点,它不仅可以将货物叉起进行水平搬运,还可以将货物提升进行垂直堆码。因此,内燃平衡重式叉车被用来叉装石材,但是,由于内燃平衡重式叉车不能越野,在起重时不能变幅,难以适用于山区采石场,因此,该种类型的叉车在采石场的使用也将逐渐被淘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石材叉装机,既有较好的作业性能,又有较佳的作业效率,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对大块石材的叉装,特别适宜于广大山区的中小采石场配合于农用运输车进行石块的装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材叉装机,它包括一车体,车体设有前车架,前车架上装有叉装工作装置;所述的叉装工作装置由二动臂、二摇臂、一装载叉、二拉杆、二举升油缸和二翻转油缸构成;二动臂的尾端分别与前车架的两侧相铰接,二动臂的前端分别与装载叉的底部相铰接;二举升油缸的缸筒中部分别与前车架的两侧相铰接,举升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分别与对应的动臂的后部相铰接;摇臂的中部铰接于固接在动臂中部的固定架上构成其回转点,摇臂的上端与翻转油缸的活塞杆端部相铰接,摇臂的下端与拉杆的尾端相铰接,拉杆的前端与装载叉的上部相铰接,翻转油缸的缸筒尾端与前车架相铰接。
所述的装载叉包括一货叉架、二货叉、一高强度单腿链条、一卸扣;货叉架的前端与货叉相卡接,货叉架的后端的上部两侧分别与二拉杆对应相铰接,货叉架的后端的下部两侧分别与二动臂的前端对应相铰接;货叉为L型,货叉的L型的竖边与货叉架相卡接,并可沿货叉架两边移动,货叉的L型的横边设为承载部,承载部的上平面平直,下平面前段带楔进角;高强度单腿链条、卸扣装在货叉架的底端。
所述的货叉架为框架式结构,包括支承板、上横梁、下横梁、上横梁支承、下横梁支承、内支板、中支板、外支板、上连板、下连板、上筋板、下筋板、纵支撑;上横梁、下横梁分别与上横梁支承、下横梁支承固定相联接构成箱型梁;二支承板的前端面呈竖向排列分别与上横梁、下横梁固定相联接,在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还固接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纵支撑;二支承板的后端面由内向外依次固接有内支板、中支板、外支板;二内支板之间的上横梁支承上沿横向固接有上筋板,二内支板之间的下横梁支承上沿横向固接有下筋板;在内支板与中支板之间安装有拉杆轴座,拉杆枢接在轴座中,在中支板与外支板之间安装有动臂轴座,动臂前端枢接在轴座中;在内支板与中支板的顶部之间联接有上连板,在中支板与外支板的底部之间联接有下连板。
所述的车体为5T装载机同类型号的车体。
所述的纵支撑为14号槽钢。所述的车体的轴距为2810mm。
所述的货叉的上、下部各设有上、下卡钩,货叉通过上、下卡钩卡接在货叉架的上、下横梁之间。
使用时,装载叉通过拉杆、摇臂与翻转油缸铰接,用以装卸石块;动臂与前车架、举升油缸铰接,用以升降装载叉;装载叉的翻转通过操作翻转油缸实现,动臂的升降通过操作举升油缸实现,翻转油缸和举升油缸采用液压操纵。
由叉装工作装置的动臂、摇臂、拉杆、举升油缸、翻转油缸及各铰点的销轴和轴套组成了平面四杆机构,用以完成插、升、运、装作业,驾驶员对多路伐一个手柄的操作,通过液压系统,可以实现货叉的上升、下降、停止、浮动四个功能,并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可保持货叉基本平行于地面,而货叉的前、后倾斜是由多路伐的另一个手柄实现的。
在石块的外端打斜通孔,将本机所带的高强度单腿链条索具穿入孔中,拉出挂在索具的吊钩上,由卸扣锁死,而后升起装载叉将石块一头吊起,在石块下方放置垫块,装载叉再降下并沿地面插进石块的下方,直至货叉的L型的竖边与石块相接触,然后,操纵货叉后倾,使货叉架与动臂锁定,再升起至运输位,最后运到运输车处装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车体的前车架上装一叉装工作装置,且叉装工作装置由二动臂、二摇臂、一装载叉、二拉杆、二举升油缸和二翻转油缸构成,而装载叉则由一货叉架、二货叉、一高强度单腿链条、一卸扣构成,通过叉装工作装置的动臂、摇臂、拉杆、举升油缸、翻转油缸及各铰点的销轴和轴套所组成的平面四杆机构,可以完成插、升、运、装作业,进而实现了货叉的上升、下降、停止、浮动四个功能,既有较好的作业性能,又有较佳的作业效率,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对大块石材的叉装,特别适宜于广大山区的中小采石场配合于农用运输车进行石块的装运;由于采用了在5T装载机的基础上,经整机各部质量重新布置,适当加大前后桥的距离,增加配重,使整机质量中心后移,在不增加原机质量的前提下,与农用运输车配合使用,使5T装载机能叉6~8吨的整块石,兼具了装载机及平衡重式叉车的功能,并增加了平衡重式叉车所不具备的越野功能和变幅功能;由于采用了框架式结构的货叉架,既可以保证叉架在作业过程中的强度和刚度,又可以使驾驶员便于看见被叉装的整块岩石,以利于驾驶员的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石材叉装机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叉装工作装置的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叉装工作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载叉的构造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装载叉的左视图;图8是沿图6中A-A线的剖视图(加挂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石材叉装机,它包括一车体10,车体10设有前车架20,前车架20上装有叉装工作装置;叉装工作装置由二动臂11、二摇臂12、一装载叉2、二拉杆13、二举升油缸14和二翻转油缸15构成;二动臂11的尾端分别与前车架20的两侧相铰接,二动臂11的前端分别与装载叉2的底部相铰接;二举升油缸14的缸筒中部分别与前车架20的两侧相铰接,举升油缸14的活塞杆端部分别与对应的动臂11的后部相铰接;摇臂12的中部铰接于固接在动臂11中部的固定架16上构成其回转点,摇臂12的上端与翻转油缸15的活塞杆端部相铰接,摇臂12的下端与拉杆13的尾端相铰接,拉杆13的前端与装载叉2的上部相铰接,翻转油缸15的缸筒尾端与前车架20相铰接。
装载叉2包括一货叉架3、二货叉21、一高强度单腿链条22、一卸扣23;货叉架3的前端与货叉21相卡接,货叉架3的后端的上部两侧分别与二拉杆13对应相铰接,货叉架3的后端的下部两侧分别与二动臂11的前端对应相铰接;货叉21为L型,货叉21的L型的竖边211与货叉架3相卡接,并可沿货叉架3两边移动,货叉21的L型的横边212设为承载部,承载部的上平面平直,下平面前段带楔进角;高强度单腿链条22、卸扣23装在货叉架3的底端。货叉21可以采用内燃平衡重式叉车的10T级的货叉,货叉21可以采用高强度合金钢40Ccr锻制而成。链条22要在保证链条的破断强度及破断延伸率的前提下,使链条能穿过的岩石孔越小越好,因此,链条的制造要用合金钢经热处理,严格检验,以达到破断强度≥800Mpa,破断时延伸率≥17%的要求。
货叉架3为框架式结构,包括支承板31、上横梁321、下横梁322、上横梁支承331、下横梁支承332、内支板341、中支板342、外支板343、上连板351、下连板352、上筋板361、下筋板362、纵支撑37;上横梁321、下横梁322分别与上横梁支承331、下横梁支承332固定相联接构成箱型梁;二支承板31的前端面呈竖向排列分别与上横梁321、下横梁322固定相联接,在上横梁321与下横梁322之间还固接有三根纵支撑37,纵支撑37采用14号槽钢;二支承板31的后端面由内向外依次固接有内支板341、中支板342、外支板343;二内支板341之间的上横梁支承331上沿横向固接有上筋板361,二内支板341之间的下横梁支承332上沿横向固接有下筋板362;在内支板341与中支板342之间安装有拉杆轴座38,拉杆13枢接在轴座38中,在中支板342与外支板343之间安装有动臂轴座39,动臂11前端枢接在轴座39中;在内支板341与中支板342的顶部之间联接有上连板351,在中支板342与外支板343的底部之间联接有下连板362。
其中,车体采用5T装载机同类型号的车体,经整机各部质量重新布置,适当加大前后桥的距离,增加配重,使整机质量中心后移,在不增加原机质量的前提下,与农用运输车配合使用,使5T装载机能叉6~8吨的整块石,兼具了装载机及平衡重式叉车的功能,并增加了平衡重式叉车所不具备的越野功能和变幅功能;由于采用不增加整机质量的前提下,将轴距加大,从而可以提高整机的纵向稳定性;同时,由于重心后移,使轮胎的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延长;轴距加大后,还可使叉装机行驶的平顺性得到改善,在长途行驶转移工地时,可减轻司机疲劳,并有益于叉装机的保护,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机的车长(货叉平放地面)为7894mm;货叉最外边距为1522mm;货叉长为1200mm;车高为3230mm;轮距为2240mm;轴距为2810mm最小离地间隙480mm;最大提升高度3750mm;整机操作质量16815kg;发动机额定功率/转速/分为162千瓦/2200转/分。在货叉21的上、下部各设有上、下卡钩213、214,货叉21通过上、下卡钩卡接在货叉架的上、下横梁321、322之间。
使用时,装载叉2通过拉杆13、摇臂12与翻转油缸15铰接,用以装卸石块;动臂11与前车架20、举升油缸14铰接,用以升降装载叉2;装载叉2的翻转通过操作翻转油缸15实现,动臂11的升降通过操作举升油缸14实现,翻转油缸15和举升油缸14采用液压操纵。
由叉装工作装置的动臂11、摇臂12、拉杆13、举升油缸14、翻转油缸15及各铰点的销轴和轴套组成了平面四杆机构,用以完成插、升、运、装作业,驾驶员对多路伐一个手柄的操作,通过液压系统,可以实现货叉的上升、下降、停止、浮动四个功能,并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可保持货叉基本平行于地面,而货叉的前、后倾斜是由多路伐的另一个手柄实现的。
在需要切断的岩石层面上用凿岩机打直径为30毫米左右的孔,孔的数量由采石的长度而定,一般间距在200毫米左右,然后孔中装爆炸或膨胀物(例如爆列管、膨胀剂等)爆破、膨胀裂开后,在石块的外端打斜通孔,将本机所带的高强度单腿链条22索具穿入孔中,拉出挂在索具的吊钩上,由卸扣23锁死,而后升起装载叉2将石块一头吊起,在石块下方放置垫块,装载叉2再降下并沿地面插进石块的下方,直至货叉21的L型的竖边211与石块相接触,然后,操纵货叉21后倾,使货叉架3与动臂11锁定,再升起至运输位,最后运到运输车处装上。
权利要求1.一种石材叉装机,它包括一车体,车体设有前车架,前车架上装有叉装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叉装工作装置由二动臂、二摇臂、一装载叉、二拉杆、二举升油缸和二翻转油缸构成;二动臂的尾端分别与前车架的两侧相铰接,二动臂的前端分别与装载叉的底部相铰接;二举升油缸的缸筒中部分别与前车架的两侧相铰接,举升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分别与对应的动臂的后部相铰接;摇臂的中部铰接于固接在动臂中部的固定架上构成其回转点,摇臂的上端与翻转油缸的活塞杆端部相铰接,摇臂的下端与拉杆的尾端相铰接,拉杆的前端与装载叉的上部相铰接,翻转油缸的缸筒尾端与前车架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材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载叉包括一货叉架、二货叉、一高强度单腿链条、一卸扣;货叉架的前端与货叉相卡接,货叉架的后端的上部两侧分别与二拉杆对应相铰接,货叉架的后端的下部两侧分别与二动臂的前端对应相铰接;货叉为L型,货叉的L型的竖边与货叉架相卡接,并可沿货叉架两边移动,货叉的L型的横边设为承载部,承载部的上平面平直,下平面前段带楔进角;高强度单腿链条、卸扣装在货叉架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材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货叉架为框架式结构,包括支承板、上横梁、下横梁、上横梁支承、下横梁支承、内支板、中支板、外支板、上连板、下连板、上筋板、下筋板、纵支撑;上横梁、下横梁分别与上横梁支承、下横梁支承固定相联接构成箱型梁;二支承板的前端面呈竖向排列分别与上横梁、下横梁固定相联接,在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还固接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纵支撑;二支承板的后端面由内向外依次固接有内支板、中支板、外支板;二内支板之间的上横梁支承上沿横向固接有上筋板,二内支板之间的下横梁支承上沿横向固接有下筋板;在内支板与中支板之间安装有拉杆轴座,拉杆枢接在轴座中,在中支板与外支板之间安装有动臂轴座,动臂前端枢接在轴座中;在内支板与中支板的顶部之间联接有上连板,在中支板与外支板的底部之间联接有下连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材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为5T装载机同类型号的车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材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支撑为14号槽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材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的轴距为281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材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货叉的上、下部各设有上、下卡钩,货叉通过上、下卡钩卡接在货叉架的上、下横梁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材叉装机,它包括一车体,车体设有前车架,前车架上装有叉装工作装置;所述的叉装工作装置由二动臂、二摇臂、一装载叉、二拉杆、二举升油缸和二翻转油缸构成;而装载叉则由一货叉架、二货叉、一高强度单腿链条、一卸扣构成,通过叉装工作装置的动臂、摇臂、拉杆、举升油缸、翻转油缸及各铰点的销轴和轴套所组成的平面四杆机构,可以完成插、升、运、装作业,进而实现了货叉的上升、下降、停止、浮动四个功能,既有较好的作业性能,又有较佳的作业效率,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对大块石材的叉装,特别适宜于广大山区的中小采石场配合于农用运输车进行石块的装运。
文档编号B66F9/06GK2839235SQ20052008710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2日
发明者王文元, 王运生 申请人:厦门市三家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