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滤波装置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0685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源滤波装置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源滤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相位控制调光的荧 光灯电子镇流器的有源滤波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控制调光电子镇流器电压信号的电路大多采用无源滤波方式, 即通过使用电阻、电容组成滤波电路且电容作为储能元件,由于电容的充放 电速度较慢,导致调光的反应比较慢,输出纹波大,在输入频率较低时灯光 会产生闪烁,使人的眼睛容易疲劳。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克服现有可调光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的滤波装置存在 问题的电子镇流器的有源滤波装置。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源滤波装置,使荧光灯调光镇流器的调光控 制信号稳定、纹波小,能明显降低供电电源波动对调光信号的影响,并且有 效提高调光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改善调光过程特别是低端的稳定性,使 镇流器调光全过程工作稳定,无频闪。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有源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滤波装置由耦合回路、分压 回路、电压控制开关、低通滤波回路、有源滤波回路及补偿回路组成;所述 有源滤波装置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耦合回路接入所述调光镇流器的电源输入 端,所述耦合回路的另一端接所述分压回路的输入端,所述分压回路的一路 分压输出端接所述电压控制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控制开关输出端通过所 述低通滤波回路接有源滤波回路的输入端,有源滤波回路的输出端接所述调 光镇流器的调光控制端。本发明的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的有源滤波装置,使荧光灯调光镇流器的调 光控制信号稳定、纹波小,能明显降低供电电源波动对调光信号的影响,并 且有效提高调光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改善调光过程特别是低端的稳定性, 使镇流器调光全过程工作稳定,无频闪。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有源滤波装置的回路原理图。图2为本发明的有源滤波装置的实施例1的回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有源滤波装置的实施例2的回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有源滤波装置,所述有源滤波装置由耦合回路、分压 回路、电压控制开关、低通滤波回路、有源滤波回路及补偿回路组成;所述 有源滤波装置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耦合回路接入所述调光镇流器的电源输入 端,所述耦合回路的另一端接所述分压回路的输入端,所述分压回路的一路 分压输出端接所述电压控制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控制开关输出端通过所 述低通滤波回路接有源滤波回路的输入端,有源滤波回路的输出端接所述调 光镇流器的调光控制端。所述耦合回路由耦合电容C7组成;所述分压回路由电阻R17、 R18、 R19、 组成,所述电阻R18、 R19可合并为l个电阻;所述电压控制开关由齐纳二 极管D5和阻尼电阻R20组成,所述电压控制开关主体由齐纳二极管D5 组成,所述齐纳二极管D5连接一阻尼电阻R20,所述阻尼电阻R20也 可以短路连接;所述低通滤波器由二极管D6、电阻R22、电容C23组成,所 述有源滤波回路由电阻R30、 R34、三极管Q1、电容C24组成,所述补偿回路 由电阻R29组成。所述电源信号从耦合电容C7输入,C7的另一端与电阻R17串联,电阻 R1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8、 R20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电阻R19连接, 电阻R20的另一端与齐纳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D5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D6 的负极,电阻R22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3、偏置电阻R30、5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偏置电阻R30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l的基极、 电容C24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34、电容C9、电阻R29及输 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电容C23、 C24、 C9的另一端、二极管 D6的正极连接,然后接地;电阻R29的另一端接电源VDD,输出端将电压输 出至镇流器的调光信号控制端。所述有源滤波装置从交流电源取样,经耦合电容C7,通过电阻R17、 R18、 R19分压后通过齐纳二极管D5与电阻R22、电容C23相连接,经过电阻R22 和电容C23初步滤波得到一个纹波较小的电压给三极管Ql集电极;通过偏置 电阻R30给三极管Q1基极一个偏置电压,三极管Q1工作,偏置电压再经偏 置电阻R30及与三极管Ql基极连接的电容C24滤波提供给三极管Ql,由于 三极管基极、发射极的跟随能力,同时在三极管Q1发射极得到一个纹波很小 的电压,从等效阻抗角度来看,相当于把基极电容C24放大e倍反映到三极 管Q1发射极。补偿电路是通过电阻R29连接IC电源或其他电源给控制信号一个补偿, 使所述有源滤波装置工作更加稳定。实施例l如图2所示, 一种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包括EMI滤波回路1、 AC-DC整流 滤波及高频反馈回路9、 DC-AC高频逆变回路2、可控制、输出高频驱动信号 及其它控制信号的控制回路3、信号反馈回路4、有源滤波回路5、接收上述 电压信号、按预定程序输出高频电流至灯管负载的高频输出回路6及灯管负 载7。AC-DC整流滤波由共模或差模电感及滤波电容组成,根据回路需要可能 有1级或2级甚至更多级滤波,EMI滤波回路1的输出端接AC-DC整流滤波 回路9的输入端。AC-DC整流滤波及高频反馈回路9由桥式整流或倍压整流及高频反馈回 路组成,所述AC-DC整流滤波回路的输入端接所述EMI滤波回路1的输出端, 所述高频反馈回路的输入端接镇流器的高频输出回路6,所述高频反馈回路 的输出端与所述AC-DC整流滤波回路相连接,提供高频反馈进行高频整流。所述AC-DC整流滤波及高频反馈回路9的输出端接所述DC-AC高频逆变回路 2。高频逆变回路2由变压器L3、电容CIO、晶体管T1、 T2和电阻R3、 R4 构成。所述晶体管Tl的集电极与T2的发射极连接,晶体管Tl的基极与电阻 R3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变压器L3的4脚连接,所述变压器L3的3脚 分别到所述控制回路3中电容Cll和所述高频输出回路6的电感L4-l,所述 变压器L3的1脚与所述控制回路3的芯片的9脚连接,变压器L3的2脚与 电容C10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晶体管T2的基极与电阻R4连接, 电阻R4的另一端接入所述控制回路3的11脚;晶体管Tl的发射极接入所述 整流滤波回路1中的二极管Dl的负极,晶体管T2的集电极接地。控制回路3由可控制频率的芯片、电阻R1、 R2、 RIO、 Rll、 R12、 R25、 R26、 R27、 R29,电容Cll、 C12、 C16、 C17、 C18、 C19、 C20、 C22,电解电 容C21, 二极管D7和稳压管Zl构成。所述电阻R1、 R2互相连接,电阻Rl 的另一端接入所述整流滤波回路1的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阻R2的另一端 分别与稳压管Z1的负极、二极管D7的正极和电容C11连接,电容C11的另 一端接入所述高频输出回路6 ;所述电解电容C21和电容C12并联, 一端分 别与二极管D7的负极和电阻R29,然后接入芯片的10脚,另一端与稳压管 Zl的正极连接,然后分别接入所述高频逆变回路2和有源滤波回路5中;电 阻R29的另一端与芯片的8脚连接,再接入所述有源滤波回路5的电阻R34 和电容C9之间;所述芯片的16脚与电阻R12连接,14脚与电阻R11连接, 13脚分别与电阻R10和电容C22连接,芯片的12脚分别与电容C22的另一 端、电阻RIO、 Rll、 R12的另一端连接,然后接地;所述芯片的7脚与电容 C16连接,6脚与电容C17连接,5脚与电阻R27连接,4脚与电容C18连接, 电容C16、 C17、 C18的另一端与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然后接地;电阻R26 与电容C20串联,电容C2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5,电容C19连接,然后 接地,电阻R25、 R26的另一段与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然后接入所述芯片 的1脚。信号反馈回路4由电阻R5、 R6、 R7、 R8、 R9、 R13、 R14、 R15、 R16、 R23、 电容C15、 二极管D8和变压器L5构成。所述电阻R13、 R14串联,电阻R13 的另一端接灯管负载7的3脚,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R15和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15、电阻R16、 R23,电容C15的另一 端与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然后接地;变压器L5的1脚与灯管负载7的5 脚连接,变压器L5的2脚分别与电阻R5、 R6、 R9连接,电阻R5、 R6的另一 端互相连接,然后接地;变压器L5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7、 R8,电阻R7的 另一端与变压器L5的4脚连接,然后接地;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控制回 路3中的芯片的15脚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控制回路3中的芯片的3脚 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控制回路3中的芯片的10脚连接,电阻R23的另 一端与控制回路3中的芯片的2脚连接。高频输出回路6由电容C13、 C14和电感L4-1构成。所述电容C14和电 感L4-1串联,所述电感L4-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滤波回路中的C4和所 述控制回路3中的电容Cll连接,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3、 所述信号反馈回路4中的电阻R13及灯管负载7的3脚连接,电容C13的另 一端接入所述信号反馈回路4中的变压器L5的2脚。本实施例中,有源滤波回路5从EMI滤波回路1的输出端提取信号,通 过耦合电容C7输入,电容C7的另一端与电阻R17串联,电阻R17的另一端 分别与电阻Ris、 R20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电阻R19连接,电阻R20 的另一端与齐纳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齐纳二极管D5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 D6的正极,电阻R22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3、偏置电阻R30、 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偏置电阻R30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l的基极、 电容C24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34、电容C9、电阻R29及输 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电容C23、 C24、 C9的另一端、二极管 D6的正极连接,然后接地;电阻R29的另一端接电源VDD,输出端将电压输 出至镇流器的调光控制信号输入端。因为通过了有源滤波处理,使荧光灯调 光镇流器的调光控制信号稳定、纹波小,能明显降低供电电源波动对调光信 号的影响,并且有效提高调光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改善调光过程特别是 低端的稳定性,使镇流器调光全过程工作稳定,无频闪。实施例2如图3所示, 一种多路控制调光的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包括EMI滤波回路l、 AC-DC整流滤波及高频反馈回路9、高频逆变回路2、控制回路3、信 号反馈回路6、有源滤波回路5、高频输出回路4及灯管负载7、 8。本实施例中,EMI滤波回路1、 AC-DC整流滤波及高频反馈回路9、高频 逆变回路2、控制回路3、信号反馈回路6、有源滤波回路5及可控制频率的 芯片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高频输出回路4中的电容C14 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3、信号反馈回路6中的电阻R13及变压器L2的1、 2 脚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入信号反馈回路6中的变压器L5的2脚,所述 变压器L2的3脚与所述灯管负载7的3脚连接,变压器L2的4脚与所述灯 管负载8的连接,所述灯管负载7的5脚,灯管负载8的9脚接入所述信号 反馈回路4中的变压器L5的1脚,实现对灯管负载7、 8的调光控制。其中的有源滤波回路与实施例1中所起的作用相同。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 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 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源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滤波装置由耦合回路、分压回路、电压控制开关、低通滤波回路、有源滤波回路及补偿回路组成;所述有源滤波装置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耦合回路接入所述调光镇流器的电源输入端,所述耦合回路的另一端接所述分压回路的输入端,所述分压回路的一路分压输出端接所述电压控制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控制开关输出端通过所述低通滤波回路接有源滤波回路的输入端,有源滤波回路的输出端接所述调光镇流器的调光控制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 回路由耦合电容C7组成;所述耦合电容可以短路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 回路由电阻R17、 R18、 R19组成。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源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 R18、 R19可合并为1个电阻。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压控制开关的主体由齐纳二极管D5组成。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 通滤波器由二极管D6、电阻R22、电容C23组成。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 源滤波电路由电阻R30、 R31、有源滤波器件Q1、电容C24组成, 所述有源滤波器件为三极管或MOS管,输出端为三极管的发射极或 MOS管漏极。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 偿回路由电阻R29组成。
9、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有源滤波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滤波装置用于调光电子镇流器。
全文摘要
一种有源滤波装置,使荧光灯调光镇流器的调光控制信号稳定、纹波小,能明显降低供电电源波动对调光信号的影响,并且有效提高调光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改善调光过程特别是低端的稳定性,使镇流器调光全过程工作稳定,无频闪;所述有源滤波装置由耦合回路、分压回路、电压控制开关、低通滤波回路、有源滤波回路及补偿回路组成;所述有源滤波装置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耦合回路接入所述调光镇流器的电源输入端,所述耦合回路的另一端接所述分压回路的输入端,所述分压回路的一路分压输出端接所述电压控制开关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控制开关输出端通过所述低通滤波回路接有源滤波回路的输入端,有源滤波回路的输出端接所述调光镇流器的调光控制端。
文档编号H05B41/14GK101330249SQ20071004235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1日
发明者陈俊村 申请人:上海晶翠明光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