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托架与硬盘托架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5677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盘托架与硬盘托架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硬盘托架与硬盘托架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一种硬盘托架与硬盘托架组,特别是一种可连结组合之 硬盘托架与硬盘托架组。背景技术
丛集计算机或工业计算机所处理与储存的数据量较为庞大,因而需要较大 之硬盘储存空间。 一般而言,丛集计算机或工业计算机等大型计算机,于同一 个计算机装置中会配备多个硬盘,以满足庞大数据量的储存需求。而为了满足 多个硬盘之间的结合,因此产生多种不同形式的硬盘托架。请参照「图1A」, 一般传统的硬盘托架多采"U"型之设计,如此可方便硬盘 向上堆栈延伸。但是这样的设计只能让计算机系统一对一的使用,其硬盘之扩 充性不足。也就是说,假设目前计算机系统的储存规格,需配置两个硬盘,因 此硬盘托架在开模制造时,便设计制成可容纳两个硬盘的空间。如果今天计算 机系统的储存规格变更,需增加配置为三个硬盘,那么硬盘托架便需要重新开 模制作。如此,不仅造成硬盘扩充不具弹性,也徒增多种不同硬盘托架其开模 费用的支出。请参照「图1B」为另一种习知的硬盘托架设计。此种硬盘托架的结构,包 含复数个机架单体AIO,以及复数个调整片A20。机架单体A10采用上下堆栈 的形式,两相邻的机架单体A10间,分别藉由调整片A20与螺丝予以锁附,而 将两相邻的机架单体A10连接成一体。依此种方式将所有的机架单体A10组合 完成,以构成整体的硬盘托架结构。如「图1B」之设计,虽可透过该硬盘托架,让使用者依计算机装置之需求, 自行搭配组合所需之硬盘数目。但硬盘托架的设计上需额外增加调整片A20, 如此需额外增加调整片A20的模具与制作费用。此外,由「图1B」中所示,藉 由调整片A20组合机架单体AIO,所需锁附的螺丝数目太多,光是两个机架单 体A10间的组合就需要用到四个调整片A20,且必须锁附八个螺丝,如此将造 成组合机架单体A10的不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硬盘托架与硬盘托架组,依系统规格或空 间需求连结组合,可满足多种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盘托架,用以安装一硬盘,该硬盘托架包含 一机 板,设置至少一卡固柱; 一座体,且该座体包含一收容空间,用以收容硬盘; 以及至少一卡固孔,设置于收容空间之一侧,与卡固柱互相对应,将卡固柱嵌入卡固孔,使座体与机板相连而固定。本实用新型亦提供一种硬盘托架组,包含复数个硬盘托架,用以安装复数 个硬盘,每一个硬盘托架包含 一座体,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以收容硬盘;至少一卡固柱,设置于收容空间之一侧;以及至少一卡固孔,设置于收容空间相 对应之另一侧,与卡固柱互相对应,将另一硬盘托架之卡固柱嵌入卡固孔,使 复数个硬盘托架之间能彼此互相连接。当计算机装置需具备多个硬盘之需求时,多个硬盘之间便可透过硬盘托架 而组装连结。藉由本实用新型所提出之硬盘托架,硬盘托架的连结组合无需额 外增加其它结合组件(例如,调整片等),可大幅降低成本之花费。加上木实用新 型之硬盘托架易于组合与拆换,大幅提升组装之便利性。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 详细说明如下

图1A:习知第一硬盘托架示意图。 图1B:习知第二硬盘托架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硬盘托架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硬盘托架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硬盘托架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硬盘托架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硬盘托架组与计算机装置之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具体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以图示作为辅助说 明。说明中提及的符号参照图式符号。请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硬盘托架第一实施例示意图,硬盘托架包含 机板20、座体30。机板20可为计算机之机箱,于机板20上设置卡固柱40,而卡固柱40所设 置之数量与位置可依不同机板20之空间需求而有所变更,不以图中所示为限。 座体30之形状大体上可以呈一 U型,包含一个收容空间32可用以容置一个硬 盘10。座体30同时具有卡固孔50,设置于收容空间32之一侧,以「图2j为 例,卡固孔50设置于收容空间32之下方,也就是座体30之底部。卡固孔50 之形状及设置位置,与机板20上之卡固柱40互相对应。座体30与机板20的 结合,只需将卡固柱40嵌入卡固孔50中,便可使座体30与机板20相连而固 定。因此,藉由卡固柱40与卡固孔50互相对应的结构,可使硬盘10透过硬盘 托架,而易于连结固定于机板20,也就是计算机装置之中(例如计算机机箱、 或其它设置于计算机装置中之组件,只要该组件具有卡固柱40可与卡固孔50 互相对应连结即可),可大幅提升组装之便利性。卡固柱40—端具有头部42,另一端衔接颈部44。其中,头部42之外径大 于颈部44之外径。此外卡固孔50—端具有穿设孔52,另一端衔接接合孔54。 其中,穿设孔52之孔径大于接合孔54之孔径,且穿设孔52之孔径大于卡固柱 40之头部42的外径,而接合孔54之孔径略大于卡固柱40之颈部44的外径。 如上述之结构,卡固柱40可为铆钉,而卡固孔50可为葫戸孔。卡固柱40与卡固孔50嵌合连结的方式为首先,将卡固柱40之头部42 贯穿卡固孔50之穿设孔52。再将卡固柱40之颈部44滑进卡固孔50之接合孔 52内卡合定位。如此,便完成硬盘托架与机板20之连结固定。同样的,当组合 于机板20之硬盘托架欲分离时,仅需将座体30往前(或后)推,使得卡固柱40 之颈部44脱离卡固孔50之接合孔52,而滑进卡固孔50之穿设孔52。再将卡 固孔50之穿设孔52由卡固柱40之头部42取出脱离,即可完成硬盘托架与机 板20之分离动作。因此,硬盘托架与机板20之结合,不需利用螺丝锁附即可 固定,可节省螺丝之成本支出。请续参照「图2」,为增加硬盘托架与机板20连结之稳固性,硬盘托架更包 含固定片60。其中,固定片60—端设有第一锁附孔62,另一端固接于座体30 之一侧,藉由一颗螺丝将第一锁附孔62锁附于机板20上。也就是透过一颗螺 丝及固定片60,将硬盘托架更稳固的锁附于计算机装置中。即使,在此实施例 中,需藉由螺丝锁附以增强硬盘托架连结于机板20之稳固性,但所需之螺丝数 量也比传统上所需之数量节省许多。请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硬盘托架第二实施例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 说明座体30之卡固孔50,可设置于收容空间32之任何一侧。由图中可见,卡 固孔50设置于收容空间32之左侧,也就是座体30之左侧面。且卡固孔50同 样与设置于机板20侧面之卡固柱40互相对应而嵌合连结。由于计算机装置往 往因规格不同而需搭载不同之组件(电源供应器、散热风扇、适配卡等),使得硬 盘摆放的位置也常需配合其它组件而有所变动。由该实施例可得知,本实用新 型之硬盘托架,因座体30之卡固孔50可设置于容置硬盘10之收容空间32的 任何一侧,也就是座体30任何一侧。再配合对应于卡固孔50之卡固柱40.也 可设置于机板20之任何一侧。所以,本实用新型之硬盘托架设置于计算机装置 时,具有相当大之弹性,可满足不同计算机装置之需求。请参照「图4」,该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硬盘托架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前 述之硬盘托架,除了可与机板连结之外,硬盘托架之间也可互相结合。当前述 之硬盘托架彼此之间互相连结组合时,即构成本实用新型之硬盘托架组。硬盘 托架组可依需求组合复数个硬盘托架,「图4」中以二个硬盘托架为例作说明。 硬盘托架组中的每一个硬盘托架,同样具有座体30形成收容空间32,用以收容 硬盘IO。卡固柱40可设置于收容空间32之任何一侧。图中所不,卡固柱40设 置于收容空间32之上侧,也就是座体30之顶部。卡固孔50设置于收容空间32相对应之另一侧。如图中所示,由于卡固柱40设置于收容空间32之卜.侧,所 以卡固孔50设置于收容空间32之下侧,也就是座体30之底部,与卡固柱40 互相对应。图中之卡固柱40分别设置于收容空间32上侧的四个角落,而卡固 孔50对应卡固柱40分别设置于收容空间32下侧的四个角落。其中,卡固柱40 及卡固孔50的设置位置与数量,可依不同需求而有所变更,不应以此为限。且 卡固柱40如前述, 一端具有头部,另一端衔接颈部,而头部之外径大于颈部之 外径,因此卡固柱40可为铆钉。而卡固孔50 —端具有穿设孔,另一端衔接接 合孔,穿设孔之孔径大于接合孔之孔径,且穿设孔之孔径大于卡固柱之头部外 径,接合孔之孔径略大于卡固柱之颈部外径,因此卡固孔50可为葫芦孔。以「图4」为例作说明,当两硬盘托架欲结合为硬盘托架组时,只需将其中 一个硬盘托架旋转180度(旋转180度并非必要,单看卡固孔50之设计),再将 卡固孔50对准另一个硬盘托架之卡固柱40,让卡固柱40之头部贯穿卡固孔50 之穿设孔,再将硬盘托架往前(或后)推,使得卡固柱40之颈部嵌入卡固孔50之 接合孔。如此,两硬盘托架便藉由卡固孔50及卡固柱40之嵌入卡合,而互相 连接成为硬盘托架组。为了增加硬盘托架之间的连结稳固性,硬盘托架更包含第二锁附孔34设置 于座体30之一侧,以及第三锁附孔36设置于座体30相对应之另一侧。以「图 4」中为例,第二锁附孔34设置于座体30之顶部,而第三锁附孔36设置于座 体30之底部。由于该实施例中两个硬盘托架间的结合,需将其中一个硬盘托架 旋转180度,因此第二锁附孔34可设置于第三锁附孔36之对角线位置,如此 当旋转180度结合后,可让第二锁附孔34刚好对应到第三锁附孔36。再利用一 颗螺丝锁附两个硬盘托架的第二锁附孔34及第三锁附孔36,如此可增加硬盘托 架组之间的连结稳固性。请参照「图5」,于该实施例中说明卡固柱40与卡固孔50可设置于座体30 的收容空间之任何一侧。如此,将可组合出多种实施态样的硬盘托架组,更可 满足多种计算机装置之不同空间配置。以「图5」为例,卡固柱40分别设置于 座体30之顶部与右侧,而卡固孔50分别对应卡固柱40而设置于座体30之底 部与左侧。所以,硬盘托架组不仅可向上堆栈连结,还可向左右两侧连结,增 加其连结扩充之弹性。请参照「图6j,该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硬盘托架组与计算机装置之组合示 意图。硬盘托架组欲与计算机装置结合,可如「图2」所示,利用硬盘托架组中 最底层的硬盘托架之卡固孔50与机板20之卡固柱40互相嵌合连结。此外为增 加硬盘托架组与计算机装置连结的稳固性,也可在其中一个硬盘托架的座体30 之一侧设置一个固定片60。其中,固定片60之一端设有第一锁附孔62,另一 端固接于座体30之一侧,再藉由一颗螺丝将第一锁附孔62锁附于计算机装置 中。如此,将可使硬盘托架组更稳固的固定于计算机装置之中。
权利要求1. 一种硬盘托架组,包含复数个硬盘托架,用以安装复数个硬盘,每一该硬盘托架包含一座体,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以收容该硬盘;至少一卡固柱,设置于该收容空间之一侧;及至少一卡固孔,设置于该收容空间相对应之另一侧,与该卡固柱互相对应,另一该硬盘托架之该卡固柱嵌入该卡固孔,使该些硬盘托架彼此互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托架组,其特征在于该卡固柱一端具有一头部, 另一端衔接一颈部,该头部之外径大于该颈部之外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托架组,其特征在于该卡固孔一端具有一穿设孔, 另一端衔接一接合孔,该穿设孔之孔径大于该接合孔之孔径,且该穿设孔之 孔径大于该卡固柱之该头部外径,该接合孔之孔径略大于该卡固柱之该颈部 外径,使该头部贯穿该穿设孔,再将该颈部滑进该接合孔内定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托架组,其特征在于该卡固柱系为一铆钉。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托架组,其特征在于该卡固孔系为一葫芦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托架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固定片, 一端设有一第一锁附孔,另一端固接于该座体之一侧,藉由 一螺丝将该第一锁附孔锁附于一计算机装置中。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托架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锁附孔,设置于该座体之一侧;及一第三锁附孔,设置于该座体相对应之另一侧,藉由一螺丝锁附于另一 该硬盘托架之该第二锁附孔。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盘托架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锁附孔设置于该第三 锁附孔之对角线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托架组,其特征在于一机板设置至少另一該卡固 柱,其中一個該硬盘托架之卡固孔可供该卡固柱嵌入,使该硬碟托架与该机 板相连而固定。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托架组,其中该机板系位於一计算机之机箱。
专利摘要一种硬盘托架与硬盘托架组,用以安装硬盘,而该硬盘托架包含一机板,设置至少一卡固柱;一座体,且该座体包含一收容空间,用以收容硬盘;以及至少一卡固孔,设置于收容空间之一侧,与卡固柱互相对应,将卡固柱嵌入卡固孔,使座体与机板相连而固定。
文档编号H05K7/14GK201097277SQ20072006867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5日
发明者胡泽敏 申请人: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