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限位机构及具有该开合限位机构的掀盖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782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合限位机构及具有该开合限位机构的掀盖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开合限位机构及具有该开合限位机构的掀盖式电 子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以操作二机体开合的开合限位机构以及具有该开合限 位机构的掀盖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为一种传统的笔记本电脑1及其卡掣机构,笔记本电脑1包
括一主机体11及一枢接在主机体11上的屏幕机体12,借此,屏幕机体12 是可以相对于主机体11往下翻转处而平躺于主机体11上的收合状态,或往
上枢转而处于翻立于主机体n上的展开使用状态。卡掣机构包括一设置在
屏幕机体12的卡掣件13以及一设置在主机体11顶面的卡槽14,卡掣件13 具有一外露出屏幕机体12前缘的操作部131及一凸出屏幕机体12底面且自 由端呈侧向勾状的卡勾132,卡掣机构的作用在于当笔记本电脑1处于收合 状态时,借由屏幕机体12的卡勾132卡入主机体11的卡槽14内,可使屏 幕机体12被限位于收合状态的位置,而不致于轻易相对于主机体11翻转开 来, 一方面方便整台笔记本电脑1的携带及收藏,另一方面也可保护屏幕机 体12的显示面板与主机体11上的操作按键,而当使用者要使用该笔记本电 脑1时,只需拨动卡掣件13的操作部131连动卡勾132退出卡槽14,屏幕 机体12便可相对于主机体11往上翻立成展开使用状态。
但该种卡掣机构的缺点在于,当笔记本电脑1处在收合状态且使用者拨 动卡掣件13的操作部131使卡勾132退出卡槽14时,此时的屏幕机体12 仍然是平躺重迭在主机体11上而需要使用者自行将屏幕机体12往上枢转扳 动,因此使用上较不人性化,此外,卡勾132的勾状外型也使得笔记本电脑 1在展开使用状态时,屏幕机体12上的卡勾132较容易勾到使用者的衣服甚 至刮伤使用者手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不会勾到使用者衣服或 刮伤手指的开合限位机构的掀盖式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掀盖的操作使用上较方便的掀 盖式电子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了一种掀盖式电子装置,包括相枢接 的一第一机体、 一第二机体以及一开合限位机构。
该第一机体内部形成一容置部并具有一顶面,该顶面设有一与该容置部 连通的顶面开孔。该第二机体能相对枢转使该第二机体底面前缘邻近及远离 该第一机体顶面前缘,而处于一收合状态及一展开使用状态,在收合状态时, 第二机体底面前缘邻近第一机体顶面前缘,在展开使用状态时,第二机体底 面前纟彖远离第一机体前缘。
该开合限位机构包括一柱件、 一干涉件、 一致动件及一弹性顶出件。该 柱件设置于该第二机体底面并可随该第二机体邻近该第 一机体而伸入该顶 面开孔,该柱件具有一径向凹设的限位槽。干涉件位于该容置部内并且包括 一可弹性移离地伸入该柱件的限位槽的干涉板部,以及一与该干涉板部连接
的接触部。致动件包括一位于该容置部以推抵该接触部的第一端部,以及一 与该第一端部连接并且可弹性地外露于该第一机体的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 供施力通过该第一端部及该接触部连动该干涉板部退出该柱件的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该开合限位机构的设置,当该第二机体处 在收合状态时,借由该柱件与该千涉件产生干涉,该第二机体被锁定在收合 状态的位置,通过该致动件则可使该干涉件脱离该柱件解除两者的千涉限 位,并由该弹性顶出件将该柱件往上顶升,使该第二机体被顶离该第一机体 一距离,便于使用者将第二机体掀开,且设置在第二机体的柱件相比于传统 的卡勾结构也较不容易勾住使用者的衣服或刮伤手指。


图l是一种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卡掣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掀盖式电子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立体图; 图3是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开合限位机构的部分元件立体图; 图4是该开合限位机构的部分元件立体分解图5是该掀盖式电子装置处在展开使用状态时,沿着图2A-A断面的剖
视图6是该掀盖式电子装置处在收合状态时,沿着图2A-A断面的剖视图7是本实用新型掀盖式电子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立体图8是该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开合限位机构的元件立体图9是该掀盖式电子装置处在展开使用状态时,该开合限位机构的俯视
图10是该掀盖式电子装置处在展开使用状态时,该开合限位机构的剖 视图11是该掀盖式电子装置处在收合状态时,该开合限位机构的俯视以及
图12是该掀盖式电子装置处在收合状态时,该开合限位机构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先前技术
1笔记本电脑
11 主机体
12 屏幕机体
13 卡掣件 131 操作部 132卡勾
14 卡槽 实施例
2掀盖式电子装置
21第一机体
210顶面盖
211外壳
212键盘
213触控装置
214顶面开孔
215容置部
216前缘开孔
22第二机体220 显示面板
221 底面
222 顶面
3、 4开合限位机构
31、 41 柱件 300 定位柱
310 外周面
311 限位槽
32、 42 弹性顶出件
321 本体
322 弹性元件
323 挡止凸缘
33、 43 干涉件
331 干涉板部 3310端缘
332 4妻触部 3321第一延伸柱
333 延伸部 3331第二延伸柱
34 定位座
341 座本体
342 柱孔部 3421穿孔 3422围绕壁
343 定位槽部 3431卡块 3432环型槽
344 定位孔部 3441定位孔
35 复位弹性元件 351 弹性本体
352弹性段
36、 46 致动件361致动本体
3611第一端部
3612第二端部
362压缩弹簧
411限位槽
430角缘
431本体
432开孔
433干涉丰反部
434端缘
44复位弹性元件
460导引肋条
461致动本体
4611第一端部
4612第二端部462压缩弹簧
463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 附图的二个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 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掀盖式电子装置2的第一优选实施例 包括一第一机体21、 一第二机体22及二开合限位机构3 (见图5 )。
本实施例的掀盖式电子装置2是以一笔记本电脑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 第一机体21为笔记本电脑的主机体,其具有一外壳211、设置于外壳211的 一键盘212及一触控装置213,且外壳211具有一顶面盖210,顶面盖210 界定出第一机体21的顶面并且设置有二顶面开孔214,两顶面开孔214邻近
第一冲几体21的前纟彖并分别位在触控装置213左右两侧,但顶面开孔214的 位置及数量并不以此为限,主要是配合开合限位机构3的位置及数量。第一 才几体21内部对应于各顶面开孔214下方分别形成有一与该顶面开孔214连 通的容置部215,可供每一开合限位机构3的元件设置于内,且第一机体21 前缘对应于各容置部215处设置有一往后贯穿连通至容置部215的前缘开孔 216。
本实施例的第二机体22为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机体,其具有一显示面板 220外露的底面221及一相反于底面221的顶面222,第二机体22与第一机 体21是以后缘相枢接而可相对枢转翻动且在一收合状态及一展开使用状态 间变换。在收合状态时,第二机体22以其底面221邻近第一机体21顶面地 迭置于第一机体21上,在展开使用状态时,第二机体22是被翻立于第一机 体21上而其底面221前缘远离第一机体21的顶面前缘。
参阅图3、图4、图5,本实施例中,每一开合限位机构3包括设置在第 二机体22的一柱件31以及设置在第一机体21的容置部215内的一弹性顶 出件32、 一干涉件33、 一定位座34、 一复位弹性元件35及一致动件36。
柱件31是设置在第二机体22底面221,并且具有一外周面310,且其 外周面310后侧设置有一径向凹陷的限位槽311。如图2所示,二开合限位 机构3的柱件31设置在第二机体22的位置是分别对应于第一机体21的二 顶面开孔214。柱件31设置在第二机体22的方式可以是在第二机体22底面 221设置内螺紋孔,而柱件31后端则增设一可螺锁于内螺紋孔的螺紋段,借 此使得柱件31可螺锁固定于第二机体22,但其固定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弹性顶出件32是设置对应于顶面开孔214下方,该弹性顶出件32包括 一纵向断面呈倒U型的本体321以及一弹性元件322,本体321底缘更往外 径向延伸形成一挡止凸缘323,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弹性元件322为一压缩弹 簧,其顶端抵接于本体321内,底端则固定在容置部215的一定位柱300, 借此使得本体321是可通过压缩弹性元件322而产生纵向弹性位移。
干涉件33是通过定位座34设置在容置部215内,并且可产生弹性位移。 该定位座34包括一呈板状的座本体341、设置在座本体341的一柱孔部342、 一定位槽部343及一定位孔部344。座板体341是锁固在容置部215,柱孔 部342是位在座本体341中央,其包括一纵向贯穿座本体341的穿孔3421 以及一由座本体341围绕穿孔3421周围往上延伸的围绕壁3422,且柱孔部342的穿孔3421是对应到弹性顶出件32的本体321,使得本体321是可弹 性地伸缩于穿孔3421内。如图5所示,当本体321顶端往上弹凸出穿孔3421 时,通过挡止凸缘323靠^^氐于柱孔部342底部,可限制本体321弹升出柱孔 部342的高度。
定位槽部343包括设置在本体321且绕柱孔部342的围绕壁3422设置 的多个卡块3431,该等卡块3431与围绕壁3422界定出一环型槽3432。定 位孔部344包括二分别设置在座本体341两侧并且较定位槽部343远离柱孔 部342的定位孔3441。
干涉件33包括一干涉板部331以及与干涉板部331连接的一接触部332 及一延伸部333。本实施例中,千涉;f反部331为一扭克呈半圓形的板片并具有 一朝向第一机体21前缘并且呈凹陷弧形的端缘3310。接触部332具有二由 干涉板部331两端往前延伸的第一延伸柱3321,延伸部333具有二由干涉板 部331两端往下延伸的第二延伸柱3331,干涉件33是以其二第一延伸柱3321 朝向第一机体21前方,而二第二延伸柱3331则分别往下穿过定位座34的 二定位孔3441而与定位座34结合,且第二定位柱3331与定位孔3441之间 并非紧配合,使得干涉件33是可以受力而相对于定位座34前后摆动。
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复位弹性元件35为一扭力弹簧,其具有一弹簧本体 351及由弹簧本体351两側往外延伸的二弹性段352,该复位弹性元件35是 以其弹簧本体351嵌设在环型槽3432而定位在座本体341上,而二弹性段 352则分别一上一下固定在干涉件33的二第二延伸柱3331,借此,当干涉 件33受到推力便可相对于柱孔部342前后弹性摆动。如图6所示,当千涉 件33未受推力时,干涉板部331是实质对应到柱孔部342的后半部上方, 如图5所示,当干涉件33受推力时,弹性本体351后半部被压缩,干涉板 部331可复位地往后退出柱孔部342上方并略呈倾斜。
如图3、图6所示,致动件36包括一致动本体361及一压缩弹簧362, 致动本体361具有一容置在容置部215内并且对应于干涉件33的二第一延 伸柱3321前方的第一端部3611、 一由第一端部3611往前延伸穿过第一机体 21的前缘开孔216而外露出第一机体21的第二端部3612,压缩弹簧362是 前后向抵接在第一端部3611内侧与容置部215之间,借此使得致动本体361 是可受推力而前后弹性位移。
参阅图2、图5、图6,当笔记本电脑2处在展开使用状态时,第二机体
22的柱件31尚未伸入第一才几体21的顶面开孔214,此时,弹性顶出件32 的本体321顶端弹凸出柱孔部342,而干涉件33的干涉板部331则是整体略 为后倾并且以其端缘3310靠抵在本体321的后侧外周面。
而当第二才凡体22纟皮往下翻转收合而4吏得柱件31伸入第一机体21的顶 面开孔214时,弹性顶出件32的本体321受到柱件31的压力而被往下压抵 缩回柱孔部342内并且压缩弹性元件322,且当柱件31下压的高度使得限位 槽311对应到干涉件33的干涉板部331时,干涉板部331受到复位弹性元 件35的弹性回复力作用而往前嵌入柱件31的限位槽311内,柱件31因此 被限位,此时,第二机体22由于其柱件31与第二机体22内的千涉板部331 产生干涉而被锁定在收合状态,无法再被相对于第一机体21往上翻转。
而当使用者要将第二机体22往上翻转时,则是由第二机体22前缘按压 致动件36的第二端部3612,并通过第一端部3611连动千涉件33的二第一 延伸柱3321,使得干涉件33被往后推,干涉板部331则往后退出柱件31 的限位槽311,因而解除柱件31与千涉板部331的干涉,此时,柱件31由 于受到来自于弹性顶出件32下方弹性元件322的弹性回复力而被往上顶出 第一机体21的顶面开孔214,第二机体22便可被相对于第一机体21往上翻 转,且当弹性顶出件32的本体321往上弹升时,同时亦将干涉件33的干涉 板部331往后推出柱孔部342的上方,使得干涉板部331的端缘3310靠抵 在本体321后侧的外周面。
当然,二开合限位机构3的致动本体361也可以借由将第一机体21的 二容置部215相连通而使第一端部3611连成一体并且只形成一个第二端部 (图未示),而第一机体21前缘则只在中央处设置一前缘开孔(图未示:i, 通过推抵该第二端部,便可同时连动二边的开合限位机构3。
参阅图7、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每一开合限位机构4 包括设置在第二机体22的一柱件41以及设置在第一机体21的容置部215 内的一弹性顶出件42、 一千涉件43、 一复位弹性元件44及一致动件46。其 中,柱件41与弹性顶出件42的态样及作用大致与第 一优选实施例相同,在 第二优选实施例中,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不同的地方是在于千涉件43、复位弹 性元件44与致动件46之间的配合以及致动方式。
参阅图8~图10,在第二优选实施例中,干涉件43包括一板状的本体 431以及设置在本体431上的一开孔432及一千涉板部433,千涉板部433
是由开孔432后乡彖往上延伸一适当3巨离后再往前延伸而形成,且干涉板部
433具有一朝向第一机体21前缘的端缘434,复位弹性元件44则是前后方 向抵接在干涉件43的本体431后缘与容置部215之间的压缩弹簧。
致动件46包括一致动本体461及一压缩弹簧462 (弹性元件),致动本 体461具有一位在容置部215内的第一端部4611、 一外露出第一机体21前 缘外的第二端部4612,且第二端部4612内侧与第一端部4611邻近本体431 的一端之间为一往后延伸的斜面463,而本实施例所指的接触部430为本体 431对应斜面463的一处角缘,当然,该角缘的外型是视本体431的外型而 变化。压缩弹簧462是横向抵接在致动本体461与容置部215之间,使得致 动本体461是可受力而横向弹性位移。
参阅图7、图9、图10,当笔记本电脑2处在展开使用状态时,弹性顶 出件42弹凸出本体431的开孔432,且此时本体431后方的复位弹性元件 44是处于被压缩状态,而干涉板部433的端缘434是靠抵在弹性顶出件42 后侧外缘。
参阅图7、图11、图12,当第二机体22被往下翻转收合而使得柱件41 伸入第一机体21的顶面开孔214时,弹性顶出件42受到柱件41的压力而 被往下压抵缩回开孔432,且当柱件41下压的高度使得限位槽411对应到干 涉板部433的端缘434时,干涉板部433受到复位弹性元件44的弹性回复 力作用而往前嵌入柱件41的限位槽411内,柱件41因此被限位,此时,第 二机体22由于其柱件41与第一机体21内的千涉板部433产生千涉而被锁 定在收合状态,无法再被相对于第一机体21往上翻转。
而当使用者要将第二机体22往上翻转时,则是由第二机体22前缘横向 推抵致动本体461的第二端部4612 (如图ll箭头所示),通过致动本体461 的斜面463的作用产生对本体431往后的推力,使得本体431逐渐;陂往后推 移而干涉板部433逐渐往后退出柱件41的限位槽411,当干涉板部433完全 退出柱件41的限位槽411而解除与柱件41之间的干涉时,柱件41受到板 体43开孔432下方的弹性顶出件42往上推顶的力量,便可被往上顶出第 一机体21的顶面开孔214,且此时干涉板部433回复到端缘4331靠抵于弹 性顶出件42的后侧外缘的状态。
补充一点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干涉件43的本体431两侧也可分别 设置一导引肋条460,当致动本体461被横向扳动时,可辅助导引使得千涉 件43的本体431往后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由设置在第二机体22的柱件31、 41以及设置 在第一机体21的弹性顶出件32、 42与干涉件33、 43的机构配合,使得当 电子装置2处在收合状态时,第二机体22可因柱件31、 41受干涉件33、 43 的干涉限位而被锁定在收合状态,当使用者因要掀开第二机体22而解除柱 件31、 41与干涉件33、 43的干涉时,第二机体22又可借助弹性顶出件32、 42将柱件31 、 41往上顶出的力量而自动被相对于第 一机体21往上弹升一距 离,方便使用者将第二机体22掀开,因而增加了操作上的便利性,另一方 面,圓柱状的柱件31、 41以及i殳置在其内侧的限位槽311、 411,不仅外观 上较传统的勾状美观,当第二机体22处在展开使用状态时,也较不会勾到 使用者的衣服或刮伤手指。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 用新型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 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检索之 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掀盖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机体,内部形成一容置部并具有一顶面,该顶面设有一与该容置部连通的顶面开孔;一第二机体,与该第一机体相枢接;以及一开合限位机构,包括一柱件,设置于该第二机体底面并可随该第二机体邻近该第一机体而伸入该顶面开孔,该柱件具有一径向凹设的限位槽;一干涉件,位于该容置部内并且包括一可弹性移离地伸入该柱件的限位槽的干涉板部,以及一与该干涉板部连接的接触部;以及一致动件,包括一位于该容置部以推抵该接触部的第一端部,以及一与该第一端部连接并且可弹性地外露于该第一机体的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供施力通过该第一端部及该接触部连动该干涉板部退出该柱件的限位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合限位机 构还包括一定位座及一复位弹性元件,该定位座包括一固设于该容置部内并 相对于该干涉板部下方的座本体,以及设置于该座本体的一定位孔部;该干 涉件具有 一 由该干涉板部往下延伸并且可活动地穿过该定位孔部的延伸部, 该复位弹性元件是设置于该座本体与该延伸部之间使该千涉件可弹性位移。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合限位机 构还包括一弹性顶出件,该弹性顶出件可纵向弹性位移地设置于该容置部内 并对应于该顶面开孔下方,当该干涉板部退出该柱件的限位槽,该弹性顶出 件将该柱件纵向顶升。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掀盖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合限位机 构还包括一固设于该容置部内并介于该干涉件与该弹性顶出件之间的定位 座、 一复位弹性元件,该定位座包括一相对于该干涉板部下方的座本体以及 设置于该座本体的一穿孔及一定位孔部;该弹性顶出件是可弹性伸缩地穿过 该穿孔;该千涉件具有一由该干涉板部往下延伸并且可活动地穿过该定位孔 部的延伸部,该复位弹性元件是设置于该座本体与该延伸部之间而使该干涉 件可弹性位移。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掀盖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座还包括一绕该穿孔设置的定位槽部;该复位弹性元件包括一嵌设于该定位槽部的 弹性本体以及至少 一 由该弹性本体往外延伸的弹性段,该弹性段是连接固定 于该限位件的延伸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掀盖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座还包 括一由该穿孔周缘往上延伸的围绕壁;该定位槽部包括多个间隔绕该围绕壁 外围设置的卡块,以及由该等卡块与该围绕壁之间界定出的一定位槽,该弹 性本体是套设于该围绕壁外围并嵌设于该定位槽。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触部包括 由该干涉板部两端相间隔往前延伸的第 一延伸柱。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掀盖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包括 二相间隔由该干涉板部往下延伸的第二延伸柱,该定位孔部包括设置于该板 本体而可供该二第二延伸柱往下穿伸的定位孔。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掀盖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顶出件 包括一本体及一抵接于该本体底端与该容置部的底部之间的弹性元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掀盖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干涉件 还包括一本体及一设置于该本体的开孔,该干涉板部是由该开孔后缘往上延 伸一适当距离后再往前延伸;该开合限位机构还包括一抵接于该本体后方与 该容置部之间的复位弹性元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掀盖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 左右横向抵接于该致动件与该第一机体之间的弹性元件,该致动件是可相对 于该第一机体左右弹性位移,该第一端部由该第二端部背面往后延伸形成并 具有一斜面,该本体具有一对应于该斜面的角缘,通过该斜面的导引,当该 致动件受力位移,该干涉件是相对于该致动件往后移动。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 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前端抵接于该第一端部,后端抵接于该容置部内,该 第一机体前缘设置有一连通该容置部的前缘开孔,供该第二端部可弹性地凸 出该第一机体。
13. —种开合限位机构,供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 装置包括可相邻近及远离的一第 一机体及一第二机体,该第 一机体内部形成 一容置部并具有一顶面,该顶面设有一与该容置部连通的顶面开孔,该开合 限位机构包括 一柱件,设置于该第二机体底面并可随该第二机体邻近该第 一机体而伸 入该顶面开孔,该柱件具有一径向凹设的限位槽;一千涉件,位于该容置部内并且包括一可弹性移离地伸入该柱件的限位槽的干涉板部,以及一与该干涉板部连接的接触部;以及一致动件,包括一位于该容置部以推抵该接触部的第一端部,以及一与 该第一端部连接并且可弹性地外露于该第一机体的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供 施力通过该第 一端部及该接触部连动该干涉板部退出该柱件的限位槽。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开合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开合限位 机构还包括一定位座及一复位弹性元件,该定位座包括一固设于该容置部内 并相对于该干涉板部下方的座本体,以及设置于该座本体的一定位孔部;该 干涉件具有 一 由该干涉板部往下延伸并且可活动地穿过该定位孔部的延伸 部,该复位弹性元件是设置于该座本体与该延伸部之间使该干涉件可弹性位 移。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开合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开合限位 机构还包括一弹性顶出件,该弹性顶出件可纵向弹性位移地设置于该容置部 内并对应于该顶面开孔下方,当该干涉板部退出该柱件的限位槽,该弹性顶 出件将该柱件纵向顶升。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合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开合限位 才几构还包括一 固i殳于该容置部内并介于该干涉件与该弹性顶出件之间的定 位座、 一复位弹性元件,该定位座包括一相对于该干涉板部下方的座本体以 及设置于该座本体的一穿孔及一定位孔部;该弹性顶出件是可弹性伸缩地穿 过该穿孔;该干涉件具有一由该干涉板部往下延伸并且可活动地穿过该定位 孔部的延伸部,该复位弹性元件是设置于该座本体与该延伸部之间而使该干 涉件可弹性位移。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合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座还 包括一绕该穿孔设置的定位槽部;该复位弹性元件包括一嵌设于该定位槽部 的弹性本体以及至少 一 由该弹性本体往外延伸的弹性段,该弹性段是连接固 定于该限位件的延伸部。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开合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座还 包括一 由该穿孔周缘往上延伸的围绕壁;该定位槽部包括多个间隔绕该围绕 壁外围设置的卡块,以及由该等卡块与该围绕壁之间界定出的一定位槽,该 弹性本体是套设于该围绕壁外围并嵌设于该定位槽。
19.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开合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接触部包 括由该干涉板部两端相间隔往前延伸的第 一延伸柱。
20.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迷的开合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包 括二相间隔由该干涉板部往下延伸的第二延伸柱,该定位孔部包括设置于该 板本体而可供该二第二延伸柱往下穿伸的定位孔。
21.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合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顶出 件包括一本体及一抵接于该本体底端与该容置部的底部之间的弹性元件。
22.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合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千涉件还 包括一本体及一设置于该本体的开孔,该干涉板部是由该开孔后缘往上延伸一适当距离后再往前延伸;该开合限位机构还包括一抵接于该本体后方与该 容置部之间的复位弹性元件。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开合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左 右横向抵接于该致动件与该第一机体之间的弹性元件,该致动件是可相对于 该第 一机体左右弹性位移,该第 一端部由该第二端部背面往后延伸形成并具 有一斜面,该本体具有一对应于该斜面的角缘,通过该斜面的导引,当该致 动件受力位移,该干涉件是相对于该致动件往后移动。
2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开合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 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前端抵接于该第一端部,后端抵接于该容置部内,该第 一机体前缘设置有一连通该容置部的前缘开孔,供该第二端部可弹性地凸出 该第一机体。
专利摘要一种掀盖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第二机体及一开合限位机构,该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相枢接而能相对枢转于一展开使用状态及一收合状态,该开合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该第二机体的一柱件以及设置在该第一机体的一干涉件及一致动件。在该收合状态时,该柱件与该干涉件产生干涉,使该第二机体被限位于收合状态,通过该致动件则可解除该干涉件与该柱件的干涉,使该第二机体能相对于该第一机体枢转至展开使用状态。
文档编号H05K5/02GK201064006SQ200720142549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1日
发明者何其福, 刘锡麒, 杨俊飞, 高瑞顒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