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路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398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路热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回路热管。
背景技术
回路热管广泛用于电子产业,用于对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目前回路式热管包括一蒸发部及与所述蒸发部密封连接的一绕性管路。所述蒸发 部包括一蒸汽出口及与所述蒸汽出口连通的一液体入口。所述绕性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蒸发 部的蒸汽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蒸发部的液体入口连接。所述绕性管路与蒸汽出口连接 的部分为蒸汽管线,与液体入口连接的部分为液体管线。蒸发部内部的工作介质受热产生 的蒸汽自蒸汽出口进入蒸汽管线。同时,蒸汽管线向外辐射热量,使其内的蒸汽冷却,然后 使冷却后的工作介质沿液体管线流动,自液体入口回流至蒸发部。所述蒸汽管线通常为一 光滑管,其内部不具有毛细结构,故其对冷却的液体无法作有效的引导。当蒸汽管线内出现 冷却液体时,这些液体阻塞蒸汽管线内蒸汽的流动,使管路内的工作介质不能及时地回流 至蒸发部中,使蒸发部发生干烧现象,进而导致回路热管性能的失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高散热效率且性能稳定的回路热管。一种回路热管,包括一与热源接触的蒸发部及与所述蒸发部密封连接的一绕性热 管,所述蒸发部具有一蒸汽出口及与所述蒸汽出口连通的一液体入口,所述蒸发部内部设 置有第一毛细结构及工作介质,所述绕性管路包括一与蒸发部的蒸汽出口连接的蒸汽管线 及与液体入口连接的一液体管线,所述蒸汽管线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蒸发部的第一毛细结构 连通的一第二毛细结构。与传统的回路热管相比,本发明中,因蒸汽管线内壁一侧铺设有第二毛细结构,蒸 汽管线内因冷凝而产生的少量液态工作介质可快速的被其内部的第二毛细结构吸收,从而 避免了其内的汽态工作介质产生阻塞。


图1为本发明回路热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回路热管。该回路热管包括一与热源贴设的蒸发部10 及与该蒸发部10密封连接的一绕性管路20。若干工作介质收容于该回路热管内。该蒸发部10包括一金属壳体11及贴设于壳体11内壁的一第一毛细结构13。该 蒸发部10可以具有多种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状等,其具体的形状根据与其配合的 热源的形状决定。在本实施例中,该蒸发部10呈圆柱状,且关于其水平的中心轴对称设置。该蒸发部10的壳体11包括一与热源接触的吸热部112及自吸热部112的一端向外延伸的一伸展部114。该伸展部114的直径大于吸热部112的直径,用于储存液态工作介 质。该吸热部112的另一端中部开设有一蒸汽出口 1121。该伸展部114远离吸热部112 — 端的中部开设有一液体入口 1141。该第一毛细结构13具有一封闭段132及自封闭段132 延伸的一开口段134。该封闭段132贴设于吸热部112内表面且抵顶吸热部112蒸汽出口 1121对应的侧壁。该开口段134贴设于伸展部114内表面,且其开口对应液体入口 1141。所述储液槽137包括位于封闭段132中部的第一储液槽1371及位于开口段134 中部的第二储液槽1373。该第一、第二储液槽1371、1373相互连通,且第二储液槽1373的 直径大于第一储液槽1371的直径。第一储液槽1371用于收容第一毛细结构13封闭段132 内的液态工作介质及由这些液态工作介质受热而形成的汽态工作介质。第二储液槽1373 用于收容自管路20回流的液态工作介质。所述绕性管路20 —端与蒸发部10的蒸汽出口 112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液体入口 1141密封连接。该管路20与蒸汽出口 1121连接的部分为蒸汽管线21,其与液体入口 1141 连接的部分为液体管线22。所述蒸汽管线21及液体管线22内壁上铺设有一连续的第二毛 细结构24。该第二毛细结构24可铺设于管路20的整个内壁或内壁的一侧。在本实施例 中,为增大工作介质在管路20内流通的空间,第二毛细结构24仅铺设于管路20内壁的一 侧。该第二毛细结构24沿管路20的内壁连续设置且其相对两端分别与蒸发部10内的第一 毛细结构13的相对两端连通设置。如此,蒸汽管线21内因冷凝而产生的少量液态工作介 质可快速的被其内部的第二毛细结构24吸收,从而避免了其内的汽态工作介质产生阻塞。 同时,由于第一、第二毛细结构13、24的牵引作用,使管路20内部的工作介质沿第二毛细结 构24延伸的方向流动,从而加速了工作介质回流至蒸发部10的速度,确保了回路热管的稳 定性。使用时,蒸发部10壳体11的吸热部112吸收热源的热量,其内壁上的第一毛细结 构13受热而导致其内部的工作介质蒸发形成汽态工作介质,从而带走这些热量。汽态工作 介质自蒸汽出口 1121进入蒸汽管线21。由于第一、第二毛细结构13、24的牵引,这些汽态 工作介质朝向蒸发部10内的第二储液槽1373运动,同时蒸汽管线21向外辐射热量而使蒸 汽管线21内的汽态工作介质冷却而形成液态工作介质。液态工作介质在第一、第二毛细结 构13、24的牵引作用下,进入液体管线22,然后通过液体入口 1141进入蒸发部10的第二储 液槽1373中。为加快蒸汽管线21内汽态工作介质的冷却,可在蒸汽管线21外部贴设一散 热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该散热装置为一道热板30。可以理解地,本发明中的第一、第二毛细结构13、24可以是沟槽式毛细结构、烧结 式毛细结构、编织网毛细结构或纤维状毛细结构。可以理解地,本发明中,因蒸汽管线21内壁一侧铺设有第二毛细结构24,蒸汽管 线21内因冷凝而产生的少量液态工作介质可快速的被其内部的第二毛细结构24吸收,从 而避免了其内的汽态工作介质产生阻塞。
权利要求
一种回路热管,包括一与热源接触的蒸发部及与所述蒸发部密封连接的一绕性管路,所述蒸发部具有一蒸汽出口及与所述蒸汽出口连通的一液体入口,所述蒸发部内部设置有第一毛细结构及工作介质,所述绕性管路包括一与蒸发部的蒸汽出口连接的蒸汽管线及与液体入口连接的一液体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线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蒸发部的第一毛细结构连通的一第二毛细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位于所述蒸汽管线 内壁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管线及蒸汽管线内壁的一侧 均设置有与第一毛细结构连通的第二毛细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毛细结构可为沟槽式毛 细结构、烧结式毛细结构、编织网毛细结构或纤维状毛细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部的壳体包括一与热源贴设 的吸热部及自吸热部一端延伸的一伸展部,所述伸展部用于收容液态工作介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贴设于整个蒸发部 的内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具有一封闭段及自 封闭段延伸的一开口段,该封闭段抵顶该蒸发部蒸汽出口对应一侧的壁面,该开口段的开 口对应所述液体入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贴设所述蒸汽管线的一冷 凝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部为一金属导热板。
全文摘要
一种回路热管,包括一与热源接触的蒸发部及与所述蒸发部密封连接的一绕性热管,所述蒸发部具有一蒸汽出口及与所述蒸汽出口连通的一液体入口,所述蒸发部内部设置有第一毛细结构及工作介质,所述绕性热管包括一与蒸发部的蒸汽出口连接的蒸汽管线及与液体入口连接的一液体管线,所述蒸汽管线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蒸发部的第一毛细结构连通的一第二毛细结构。与传统的回路热管相比,本发明中,因蒸汽管线内壁一侧铺设有第二毛细结构,蒸汽管线内因冷凝而产生的少量液态工作介质可快速的被其内部的第二毛细结构吸收,从而避免了其内的汽态工作介质产生阻塞。
文档编号H05K7/20GK101943532SQ20091030399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日
发明者侯春树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