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支架以及包括该加热器支架的电炉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6344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器支架以及包括该加热器支架的电炉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加热器的加热器支架以及包括该加热器支架的电炉盘。
背景技术
烹饪设备是用电或气来加热和烹饪食物的家用器具。最近已被引入市场的电炉盘 包括加热源和被布置在该加热源上的板,以便用加热源来加热放在板上的容器,进而烹饪 容器中盛放的食物。包括金属管和密封在金属管内的加热元件的护套式加热器通常被用作 电炉盘的加热源。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然而,相关技术的上述电炉盘具有以下缺点。首先,与其他加热器相比,例如与使用布置在管内的金属丝的电阻来产生热量的 管式加热器相比,被用作加热源的护套式加热器的输出功率相对较低。因此,使用护套式加 热器难以迅速烹饪食物。如以上所解释的,大功率管式加热器包括管和布置在管内的细丝。然而,难以在加 热器的基座和/或反射体处安装管式加热器(实质上即管)。可用附加构件将管式加热器安装在加热器基座和/或反射体处。在这种情况下, 热量通过附加构件从管式加热器传导至加热器基座和/或反射体。因此,加热器基座和/ 或反射体会被管式加热器的热量损坏。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器支架及包括该加热器支架的电炉盘,该电炉盘适合迅速 烹饪食物。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热器支架及包括该加热器支架的电炉盘,该电炉盘被构造 为容易安装加热器。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热器支架及包括该加热器支架的电炉盘,该电炉盘被构造 为使得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导致的损坏最小化。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器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管式加热器被固定到第一支架;以 及第二支架,被固定到加热器基座与反射体之一,其中管式加热器被布置在加热器基座处, 反射体被布置在管式加热器与加热器基座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加热器支架包括加热器固定部,管式加热器被固定到该加热器 固定部,该加热器固定部由耐热材料构成;以及弹性支撑部,其具有预定的弹性并被固定到 反射体和加热器基座之一,管式加热器被安装在加热器基座处。在进一步的另一实施例中,电炉盘包括加热器基座;管式加热器,其被布置在加 热器基座处,管式加热器包括管和被布置在管内的细丝;反射体,其被布置在加热器基座与 管式加热器之间,并被构造为反射由管式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以及加热器支架,其适合将管固定到加热器基座。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可更迅速地烹饪食物,并且可容易地安装管式加热器。此外,可使得 由管式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造成的损坏最小化。


图1是示出根据第--实施例的电炉盘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实施例的加热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实施例加热器组件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实施例的加热器组件的特性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实施例的加热器夹持架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实施例的加热器支架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实施例的加热器支架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二实施例的电炉盘的加热器支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将提供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其他特征将由于说明 书、附图和权利要求而变得明显。现在将参考附图,根据第一实施例描述电炉盘。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炉盘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加 热器组件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加热器组件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 第一实施例的加热器组件的特性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加热器夹持 架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加热器支架的立体分解图;而图7是示出根据 第一实施例的加热器支架的立体图。参考图1,电炉盘1包括壳体3和顶板5。壳体3可呈带有开放顶部的、近似扁平 的六面体形状。例如加热组件100(参考图2和图3,稍后描述)的加热源和用于操作电炉 盘1的其他部件被布置在壳体3内。顶板5被布置在壳体3的开放顶部上。顶板5上标有 多个容器座7,用于指示可放置盛放食物的容器的位置。参考图2和图3,布置在壳体3内的加热器组件100被构造为加热被放置在顶板5 的容器座7上的容器。加热器组件100包括加热器基座110、反射体120、管式加热器130、 加热器夹持架140和加热器支架150。更详细地,加热器基座110构成安装管式加热器130的空间。在当前的实施例中, 加热器基座110呈带有开放顶部的扁平圆柱形状。穿过加热器基座110的一部分边沿形成 有加热器穿透开口 111。管式加热器130的两个端部穿过加热器穿透开口 111被插入。加 热器穿透开口 111是通过将加热器基座110的一部分边沿切割成预定的形状和大小而形成 的。另外,在加热器穿透开口 111之下的位置,形成穿过加热器基座110的边沿和底部的多 个边沿穿透孔113和多个底部穿透孔115 (参考图4)。边沿穿透孔113和底部穿透孔115 被用来固定加热器夹持架140。反射体120反射从管式加热器130辐射的热量。反射体120的形状对应于加热器基座110的形状,并以使得反射体120的外表面接触加热器基座110的内表面的方式被布 置在加热器基座110内。通过反射体120的边沿形成有加热器穿透孔121。管式加热器130 的两个端部通过加热器穿透孔121插入。加热器穿透孔121是穿过反射体120的一部分边 沿、在与加热器穿透开口 111对齐的位置形成的。加热器基座110和反射体120通过第一紧固件Ll而被彼此固定。在当前的实施 例中,铆钉被用作第一紧固件Ll ;然而,用于联结加热器基座110和反射体120的第一紧固 件Ll不限于铆钉。管式加热器130安装在反射体120内。管式加热器130被用来加热容器中装的食 物。管式加热器130包括管131、细丝135和两个绝缘部137。管131构成管式加热器130的外部。例如,呈近似马蹄的形状或者说马蹄形的石 英管被用作管131。管131被布置在反射体120内。管131的两个端部通过加热器穿透孔 121和加热器穿透开口 111而被插放,并从反射体120和加热器基座110向外延伸。在管131的两端上分别设有箍紧部133。箍紧部133适合密封管131的内部,并 固定细丝135的两端和绝缘部137。箍紧部133可通过将管131的两端压制成扁平形状形 成。细丝135布置在管131内。实质上,细丝135接收外部电力并产生热量。为此,细 丝135的两端被连接到外电源。例如,细丝135可由碳或含碳的材料构成。绝缘部137将被构造为连接至外部电源的细丝135的两端绝缘。绝缘部137与细 丝135的两端被箍紧部133固定在一起。细丝135的两端与绝缘部137之间可设置有杆(未示出),以弹性地支撑细丝135 的两端。在这种情况下,连接至用于接收外部电力的引线的金属件可通过绝缘部137被连 接至杆。加热器夹持架140被构造为支撑管式加热器130的两端。加热器夹持架140由 例如金属之类材料构成,该材料具有用于吸收外部冲力的预定弹性和用于抵抗管式加热器 130产生的热量的耐热性。参考图4和图5,加热器夹持架140包括夹持架主体141、基座固 定部143、加强筋146和加热器支撑部147。更详细地,夹持架主体141的形状类似于具有预定长度的板。当加热器夹持架140 被固定到加热器基座110时,夹持架主体141从加热器基座110的边沿径向向外延伸。夹持 架主体141包括第一切口 141A和第二切口 141B。作为切割部分的夹持架主体141以形成 接触突起144B (稍后描述)和加强筋146的结果,而形成第一切口 141A和第二切口 141B。 第一切口 141A是通过部分地切割夹持架主体141的端部而形成的。第二切口 141B是通过 纵向切割夹持架主体141的具有预定长度的一对中心部而形成的。第二切口 141B沿夹持 架主体141的宽度方向彼此分开预定的距离。夹持架主体141的两个侧部进一步包括联结槽141C。形成联结槽141C为的是固 定加热器支撑部147。联结槽141C是通过沿夹持架主体141的纵向,将位于第二切口 141B 外侧的夹持架主体141的两个侧部切割预定的长度而形成的。基座固定部143形成于夹持架主体141的一端上。基座固定部143包括边沿固定 部144和底部固定部145。形成边沿固定部144和底部固定部145,为的是将加热器夹持架 140固定到加热器基座110的内表面。更详细地,边沿固定部144位于加热器基座110的边沿与反射体120的边沿之间。底部固定部145位于加热器基座110的底部与反射体120的 底部之间。边沿固定部144和底部固定部145是通过从夹持架主体141的表面或边沿固定 部144的表面,将夹持架主体141的一部分弯曲到预定的角度而形成的。在当前的实施例 中,边沿固定部144是通过将夹持架主体141的一部分弯曲成与夹持架主体141的表面呈 直角而形成的,底部固定部145是通过将边沿固定部144的一部分弯曲成与边沿固定部144 呈直角而形成的。然而,夹持架主体141与边沿固定部144之间的角度和边沿固定部144 与底部固定部145之间的角度可根据加热器基座110与反射体120的形状,特别是加热器 基座110的边沿与底部的角度和反射体120的边沿与底部的角度而变化。在边沿固定部144和底部固定部145上形成有多个边沿联结孔144A和多个底部 联结孔145A。第二紧固件L2穿过边沿穿透孔113和底部穿透孔115被插入,并联结到边 沿联结孔144A和底部联结孔145A。与第一紧固件Ll 一样,铆钉可被用作第二紧固件。然 而,第二紧固件L2不限于铆钉。在边沿固定部144的与底部固定部145相对的一端,即边沿固定部144的邻近夹 持架主体141的那一端,形成有接触突起144B。如上面所解释的,接触突起144B是通过将 夹持架主体141的一部分切割成第一切口 141A的形状而形成的。形成接触突起144B为的 是增加反射体120的边沿与边沿固定部144之间的接触面积。为此,接触突起144B从夹持 架主体141,沿与边沿固定部144相对的方向、但在与边沿固定部144相同的平面上延伸。加强筋146加固基座固定部143,具体地,通过相对于边沿固定部144支撑夹持架 主体141来加固基座固定部143。即加强筋146通过保持夹持架主体141与边沿固定部144 呈直角来加固基座固定部143。如以上所解释的,加强筋146是通过将部分的夹持架主体 141切割成第二切口 141B的形状,并将夹持架主体141的被切割部分的端部绕被切割部分 的另一端部弯曲,使得被切割部分的端部可被固定到边沿固定部144的表面而形成的。因 此,如图5所示,加强筋146使得夹持架主体141与边沿固定部144呈预定的角度。加热器支撑部147分别被布置在夹持架主体141的两个侧部。加热器支撑部147 支撑管式加热器130的两个端部。详细地,加热器支撑部147支撑管131的邻近箍紧部的 两个端部。每个加热器支撑部147包括加热器容置部147A和联结肋147B。管131的两个端部分别被置于加热器容置部147A中。为此,加热器容置部147A的 形状对应于管131的两个端部的形状。实质上,加热器容置部147A从夹持架主体141的两 个侧部沿夹持架主体14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并被弯曲成对应于通过垂直于管131的纵 向切割管131的平面所生成的管131的截面的形状。进一步,加热器容置部147A沿夹持架 主体141的宽度方向、与联结槽141C对齐地被设置在夹持架主体141的两个侧部。此外, 在加热器容置部147A如上述被弯曲后,加热器容置部147A的前端沿垂直于夹持架主体141 的表面的方向与夹持架主体141的表面分开一预定距离。联结肋147B形成在加热器容置部147A的前端上。联结肋147B从加热器容置部 147A的前端以预定角度被弯曲,并被插入联结槽141C中。再次参考图2,加热器支架150支撑管式加热器130的一部分,管式加热器130的 上述部分与管式加热器130的被加热器夹持架140支撑的两个端部分开。换言之,加热器 支架150支撑实质上管131的被布置在反射体120内的一部分。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加热 器支架150支撑管式加热器130的中部;管式加热器130的上述中部相对于管式加热器130所形成的圆的中心,与管式加热器130的两个端部相对。然而,管式加热器130的被加热器 支架150支撑的部位和加热器支架150的数量不限于图2所示,它们可根据管式加热器130 的大小和重量而改变。参考图6和图7,加热器支架150包括第一支架151和第二支架153。第一支架 151与管式加热器130接触,而第二支架153将第一支架151固定到反射体120。更详细地,第一支架151呈近似环形。多个接触突起151A被设置在第一支架151 的内圆周上。被设置在第一支架151的内圆周上的各接触突起151A关于第一支架151的 中心彼此成预定的角度。接触突起151A从第一支架151的内圆周向第一支架151的中心 突出。由接触突起151A的最高点形成的假想圆具有等于或相对大于管131的外径的直径。 因此,当管式加热器130,即管131,被插入第一支架151时,接触突起151A就与管131的外 圆周紧密接触。在第一支架151的外圆周上形成有固定槽151B。固定槽151B是通过沿第 一支架151的圆周使得第一支架151的外圆周的一部分凹进形成的。固定槽151B被构造 为容置支架固定部155 (稍后描述)。第一支架151由耐热材料构成。因为第一支架151与管加热器130接触,所以第 一支架151由耐热材料构成,以防止第一支架151被管式加热器130产生的热量损坏。例 如,第一支架151可由例如陶瓷或至少包含陶瓷之类材料的耐热材料构成。第二支架153可由具有预定的刚性和弹性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构成。因此,第二 支架153可弹性支撑管式加热器130。第二支架153包括支撑固定部155和反射体固定部 157。支架固定部155被插入固定槽155B中。支架固定部155的宽度和厚度可对应于 固定槽155B的宽度和厚度。取决于支架固定部155的两端是彼此接触或是彼此分开,支架 固定部155具有闭合曲线或者开放曲线的形状。换言之,当支架固定部155的两端彼此接 触时,支架固定部155具有环形,即与固定槽151B的形状对应的闭合曲线。当支架固定部 155的两端彼此分开时,支架固定部155具有开放的形状。当支架固定部155被插入固定槽 151B中时,支架固定部155的两端可彼此分开或者彼此接触。反射体固定部157从支架固定部155的两端延伸。由于支架固定部155的两端 彼此接触或者彼此分开,所以反射体固定部157的相互面对的表面也彼此接触或者彼此分 开。反射体固定部157从支架固定部155的两端,与实质上经过支架固定部155的两端的 切线成斜角地延伸。反射体固定部157与实质上经过支架固定部155的两端的切线之间的 角度可由管式加热器130在反射体120内的位置决定,即由管式加热器130与反射体120 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决定,以便更有效地反射管式加热器130产生的热量。反射体穿透孔157A是穿过反射体固定部157的互相面对的前端部形成的。紧固件 通过反射体穿透孔157A插入,以便将加热器支架150 (即第二支架153)固定到反射体120。 反射体穿透孔157A彼此相通。此外,用于固定加热器基座110与反射体120的第一紧固件 Ll之一可另外通过反射体穿透孔157A插入,以便将加热器支架150固定到反射体120。现在将根据第一实施例来描述加热器支架150和包括加热器支架150的电炉盘1 的示例性操作。当使用者将操作信号输入到电炉盘1时,加热器组件100根据操作信号而操作。详 细地,电力被输入到管式加热器130,即细丝135,然后由于细丝135的电阻由细丝135产生热量。由管式加热器130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放在顶板5的容器座7上的容器,使得容器中 盛放的食物能够被加热和烹饪。此时,反射体120反射由管式加热器130产生的热量,使得 热量能够更有效地从管式加热器130传导至容器。管式加热器130经由加热器夹持架140和加热器支架150被固定到加热器基座 110和反射体120。加热器夹持架140由具有预定弹性的金属材料构成,而且加热器支架 150的第二支架153也由金属材料构成。因此,虽然力施加到加热器组件100,但是由于加 热器夹持架140和加热器支架150的弹性形变吸收了力,所以可使得管式加热器130(即管 131)受损坏的程度达到最小。当电力应用到管式加热器130即细丝135时,如以上所解释的,即由管式加热器 130产生热量。此时,管式加热器130的温度根据管式加热器130是被放在反射体120内 部或是外部而不同。即管式加热器130的温度分布根据反射体120是否反射由管式加热器 130产生的热量而不同。例如,管式加热器130的位于反射体120外的两个端部的温度可升 高到约350°C,管式加热器130的位于反射体120内的其它部分的温度则由于被反射体120 反射而升高到约1000°C。因此,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加热器支架150的第一支架151 (第一支架151实质上 接触管式加热器130的被放在反射体120内的那一部分)由耐热材料构成。因此,虽然管 式加热器130的被放在反射体120内的那部分的温度升高到约1000°C,但仍可使得加热器 支架150的冒烟和燃烧最小化,并可使得管131的接触加热器支架150的那一部分的失透 (devitrification)表现最小化。另外,因为可将上述的冒烟、燃烧和失透最小化,所以加热 器组件100的耐用性增加,并且热量可更有效地从管式加热器130传导至容器。发明模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根据第二实施例来描述电炉盘。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炉盘的加热器支架的立体图。参考图8,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加热器支架250由耐热材料例如陶瓷或含陶瓷的材 料构成。加热器支架250包括加热器固定部251和反射体固定部253。加热器固定部251 与反射体固定部253是一体形成的。更详细地,加热器固定部251呈带有开放圆周的环形。加热器固定部251具有与 管131的外径对应的内径(参考图2)。加热器固定部251的开放圆周的长度按以下方式确 定使得管131可被插入加热器固定部251内并且不可从加热器固定部251自由脱离。在 当前的实施例中,加热器固定部251具有约180°的中心角,然而,本发明公开的范围不限 于此。多个接触突起251A被布置在加热器固定部251的内表面上。设置在加热器固定 部251的内表面上的接触突起251A实质上与管131的外圆周接触。接触突起251A彼此分 开预定的距离,使得各个接触突起251A关于加热器固定部251的中心彼此成预定的角度。反射体固定部253延伸加热器固定部251的外圆周的一部分。反射体穿透孔253A 是穿过反射体固定部253形成的。第一紧固件Ll (参考图2)通过反射体穿透孔253A插入, 用于将加热器支架250 (实质上即反射体固定部253)固定到反射体120 (参考图2)。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加热器支架250的加热器固定部251和反射体固定部253是 一体形成的,因此加热器支架250可被容易地制造。
尽管以上参考多个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 员能够构想出将会落在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许多其他变型和实施例。更具 体地说,在本公开内容、附图以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对零部件和/或对象组合型式 的设置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除了对这些零部件和/或设置的修改和变型之外,可替换的 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也将是明显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加热器夹持架被固定到加热器基座,而加热器支架被固定到反 射体;然而,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不限于此。即加热器夹持架和加热器支架足以固定到加热器 支架和反射体中的任一个,使得加热器夹持架和加热器支架可被用来固定管式加热器。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管内可充满惰性气体如卤素气体,以防止在细丝发热时细
丝氧化。此外,上述实施例可应用于独立型电炉盘和内置型电炉盘。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基座固定部被布置在加热器基座的内表面上,即在加热器 基座与反射体之间。然而,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可替换地,基座固定部可被 固定到加热器基座的外表面。并且,筋在呈近似环形并由陶瓷构成的第一支架处一体形成。并且由金属材料构 成并在反射体处固定的第二支架被固定在用于固定的筋的端部。
权利要求
一种加热器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管式加热器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其被固定到加热器基座与反射体之一,所述管式加热器被布置在所述加热器基座处,所述反射体被布置在所述管式加热器与所述加热器基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由至少含陶瓷的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呈环形,所述管式加热器被 插入所述第一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第一固定部,其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架;以及第二固定部,其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并被固定到所述加热器基座与所述反射体之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固定槽,并且所述第二 支架被插入所述固定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至少一个接触突起,以 便减少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管式加热器之间的接触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器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接触突起是一体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由金属材料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支架,其中在所述管式加热器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架 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将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到所述加热器基座与所述反射体之一。
10.一种加热器支架,包括加热器固定部,管式加热器被固定到所述加热器固定部,所述加热器固定部由耐热材 料构成;以及弹性支撑部,其具有预定弹性并被固定到反射体和加热器基座之一,所述管式加热器 被安装在所述加热器基座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器支架,其中所述加热器固定部和所述弹性支撑部由 不同的材料构成,然后彼此联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器支架,其中所述加热器固定部和所述弹性支撑部是 一体形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器支架,其中所述加热器固定部包括接触突起,以便 减小所述加热器固定部与所述管式加热器之间的接触面积。
14.一种电炉盘,包括 加热器基座;管式加热器,其被布置在所述加热器基座处,所述管式加热器包括管和被布置在所述 管内的细丝;反射体,其被布置在所述加热器基座与所述管式加热器之间,并被构造为反射由所述 管式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支架,其适合将所述管固定到所述加热器基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炉盘,还包括壳体,其具有开放顶部,并被构造为容置所述加热器基座、所述管式加热器、所述反射 体和所述加热器支架;以及顶板,其被构造为覆盖所述壳体的所述开放顶部,并且在所述顶板上放置要通过所述 管式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来加热的食物或盛放食物的容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炉盘,其中所述加热器基座与所述反射体呈带有开放顶 部的多面体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炉盘,其中所述反射体沿向上方向反射由所述管式加热 器产生的热量。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加热器支架及包括该加热器支架的电炉盘。管式加热器由加热器支架支撑,且加热器支架的至少一部分由含陶瓷的材料构成。因此,可更迅速地烹饪食物,并可容易地安装管式加热器。此外,可使得管式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造成的损坏最小化。
文档编号H05B3/68GK101978775SQ200980109281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7日
发明者朴炳旭, 李荣峻, 郭东星, 金亮卿, 金完洙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