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393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吸盘元件进行结合及拆卸 二物体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型电脑中液晶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的传统组配方式是采用螺丝将液晶显示 面板模组锁附于机壳上。详细来说,为了加强液晶显示面板模组锁附于机壳上的结构强度, 机壳必须加装锁附支架,使得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周边伸出的凸耳可分别藉由螺丝而锁固 于机壳的锁附支架上。然而,使用螺丝将液晶显示面板模组锁附于机壳上势必具有下述的缺点。首先在 液晶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的组装与拆解上相当耗费时间、人力与成本;而且,螺丝组配所需 的锁附支架也增加了笔记型电脑的重量;再者,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模组藉由螺丝强硬地锁 固于机壳的锁附支架上,常于笔记型电脑受到震动时会让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直接受力进而 导致损坏。由此可见,上述液晶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的组配方式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点,而 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领域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 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方式被发展完成。因此,如何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尤其是提供液晶 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的快速组装及拆解,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 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用以提供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快速组装及拆 解的解决方案。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用以排除使用锁附支架,进而降低电子装
置的整体重量。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用以加强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间的缓冲能 力,保护显示面板模组不受到伤害。此种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物体、一第二物体、一吸盘元件、一贯穿孔及一气密结 构。第一物体或第二物体为一机壳。吸盘元件包含一耦合部及一盘状部。耦合部结合于第 一物体上。盘状部连接耦合部,与第二物体之间形成一负压腔后,藉此吸附第二物体。贯穿 孔贯通机壳。气密结构结合贯穿孔,且位于负压腔对于机壳的投影范围内。气密结构于显 示面板模组与机壳拆解前,用以控制该负压腔与一外部空气的接通及阻隔。本发明的一实施结构,第一物体为一显示面板模组。第二物体为上述的机壳。贯 穿孔贯通机壳后,直接接通负压腔与外部空气。此实施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胶材塞体,胶材塞体气密地填塞于贯穿 孔中。如此,当胶材塞体被贯穿而形成一通气孔时,由于通气孔接通负压腔与外部空气,盘状部不再吸附机壳。故,显示面板模组便可脱离机壳。此实施结构的另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气密膜。气密膜贴附机壳具有贯穿孔 的表面。如此,当气密膜被贯穿而形成一通气孔时,由于通气孔经由贯穿孔接通负压腔与外 部空气时,盘状部不再吸附机壳。故,显示面板模组便可脱离机壳。此实施结构的又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泄压闸,泄压闸位于贯穿孔中,可控制 贯穿孔的气密,使得贯穿孔促使或阻挡负压腔与外部空气的接通。如此,当泄压闸接通负压 腔与外部空气时,盘状部不再吸附机壳。故,显示面板模组便可脱离机壳。上述的各实施例中,由于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的组配方式不再采用螺丝锁附,故, 显示面板模组的凸耳可选择性地省略,如此,相较于公知具凸耳的显示面板模组,上述的各 实施结构的电子装置中,相同尺寸的机壳中便可放置较大面积的显示面板模组,不需另行 提供更大尺寸的机壳种类,进而降低材料成本。此实施结构的再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模组可选择性地具有多个凸耳,各凸耳伸 出自显示面板模组的周边。吸盘元件的耦合部结合于凸耳上,盘状部吸附于机壳的表面。本发明的另一实施结构,第一物体为上述的机壳。第二物体为一显示面板模组。贯 穿孔贯通机壳后,耦合部容置于贯穿孔中。此实施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胶材塞体,该胶材塞体气密地填塞于贯 穿孔中且邻近耦合部。如此,当胶材塞体与耦合部一同被贯穿时,胶材塞体形成一通气孔, 通气孔经耦合部接通负压腔与外部空气,则盘状部不再吸附显示面板模组。故,显示面板模 组便可脱离机壳。此实施结构的另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气密膜。气密膜贴附机壳具有贯穿孔 的表面。如此,当气密膜与耦合部一同被贯穿时,气密膜上形成一通气孔,由于通气孔经由 贯穿孔可接通负压腔与外部空气,则盘状部不再吸附机壳。故,显示面板模组便可脱离机
tJXi O此实施结构的又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模组可选择性地具有多个凸出部,各凸出 部伸出自显示面板模组的周边。吸盘元件的耦合部结合于机壳上,盘状部吸附于凸出部的 平面。综上所述,本发明电子装置藉由吸盘元件的组装方式,提供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 的快速组装及拆解,进而降低为此所花费的耗费时间、人力与成本。同时,由于本发明电子 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之间可以部份或全部选择吸盘元件的组装方式,使其可以部份 或全部选择不使用螺丝的组装方式,则可排除使用锁附支架,进而有助电子装置的轻量设 计。此外,本发明电子装置藉由吸盘元件可加强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间的缓冲能力,进而避 免电子装置受到震动时直接导致显示面板模组的损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IA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一实施结构下一实施例的局部 分解图;图IB为图I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结合时的局部示意图;图2A-图2B为图IB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的操作示意5
图3为图2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搭配拆解工作板的操作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此实施结构下另一实施例的局 部分解图;图4B为图4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结合时的局部示意图;图5A-图5B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的操作示意图;图6为图5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搭配拆解工作板的操作示意图;图7A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此实施结构下又一实施例于结 合时的局部示意图;图7B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此实施结构下又一实施例于分 离时的局部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此实施结构下再一实施例于结 合时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另一实施结构下一实施例于结 合时的局部示意图;图IOA-图IOC为图9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的操作示意图;图11为图IO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搭配拆解工作板的操作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另一实施结构下另一实施例于 结合时的局部示意图;图13A-图13B为图12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的操作示意图;图14为图13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搭配拆解工作板的操作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另一实施结构下又一实施例于 结合时的局部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
100电子装置420 盘状部
200显示面板模组430 负压腔
210凸耳500 胶材塞体
211固定孔510 通气孔
220凸出部600 拆解工作板
221吸附面610 板体
300机壳620中空针管
310贯穿孔700气密膜
400吸盘元件710通气孔
410華禹合部800泄压闸
411闭合管道P 投影范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 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有鉴于笔记型电脑藉由螺丝将显示面板模组锁附于机壳的公知技术具有上述的缺点,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此种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物体、一第二物体、多个 吸盘元件及多个气密结构。当结合第一物体及第二物体时,藉由吸盘元件与第一物体或第 二物体所形成的负压腔,第一物体及第二物体相互结合;反之,当分离第一物体及第二物体 时,藉由气密结构经操作后(如后详述)可供破除负压腔,藉此第一物体及第二物体相互分离。如此,本发明电子装置藉由吸盘元件的组装方式,不仅解决上述公知技术所带来 的缺点,也为本发明相关领域提供另一种组装方式的选择。请参阅图IA及图IB所示。图IA为本发明电子装置100的显示面板模组200及 机壳300于一实施结构下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图IB为图I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 结合时的局部示意图。本发明的一实施结构中,第一物体例如为一显示面板模组200。第二物体例如为 一机壳300。各吸盘元件400包含一体成型的一耦合部410及一盘状部420。耦合部410 结合于显示面板模组200上,耦合部410连接盘状部420,位于显示面板模组200与盘状部 420之间。当显示面板模组200藉由各吸盘元件400而结合于机壳300上时,各吸盘元件 400的盘状部420分别接触机壳300表面,并分别与机壳300之间形成一负压腔430,藉此 吸附机壳300。机壳300表面分别对应各吸盘元件400的盘状部420的位置分别贯设有一 贯穿孔310。此些气密结构分别一一结合此些贯穿孔310,且各气密结构分别位于各负压腔 430对于机壳300的一投影范围P内,即盘状部420吸附机壳300表面的范围。当显示面板模组200与机壳300相互结合后,由于各气密结构暂时阻挡负压腔430 与外部空气的接通,使得显示面板模组200与机壳300不致轻易分离。反之,一旦气密结构 经操作(如后详述)后,气密结构无法继续阻挡负压腔430与外部空气的接通时,则各吸盘 元件400的盘状部420便不再吸附机壳300。故,显示面板模组200与机壳300便可轻易脱离。根据以上的描述,本发明将揭露数个实施例以进一步阐明本案的技术特征。再请参阅图IA及图IB所示。此实施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胶材塞体 500,且胶材塞体500填满于对应的贯穿孔310中。故当各吸盘元件400的盘状部420吸附 于机壳300表面,由于各胶材塞体500阻绝空气流通于负压腔430与外部空气之间;换言 之,负压腔430内的压力与外部空气的一大气压不同,故,显示面板模组200仍结合于机壳 300 上。反之,请参阅图2A及图2B所示。图2A-图2B为图IB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 分离时的操作示意图。当操作人员欲分离显示面板模组200与机壳300时,操作人员可藉由一中空针管 620自机壳300外朝显示面板模组200的方向贯穿各胶材塞体500 (图2A),使胶材塞体500 上形成一通气孔510。由于中空针管620接通负压腔430与外部空气,使得盘状部420不 再吸附机壳300,故,显示面板模组200便可脱离机壳300(图2B)。此实施例中,胶材塞体 500的材料例如为硅胶、凝胶、橡胶、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或热可塑性聚胺酯,然本发明 不限于此。当中空针管620抽离胶材塞体500的通气孔510时,胶材塞体500的通气孔510 可弹性地闭合,藉此阻绝通气孔510内的气流,以便后续可重复地接受各吸盘元件400的吸 附。
请参阅图3所示。图3为图2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搭配拆解工作板 的操作示意图。更佳地,电子装置100更包括一拆解工作板600,拆解工作板600包含一板体610 及多个中空针管620。中空针管620分别被固定于板体610上,并凸设于板体610的一面且 对应各胶材塞体500(或通气孔510)的位置。故,当操作人员欲分离显示面板模组200与 机壳300时,操作人员可将机壳300背对显示面板模组200的一面贴合至板体610凸设有 中空针管620的一面,使得此些中空针管620 —一地插入胶材塞体500 (或通气孔510)中, 同时通过通气孔510接通负压腔430与外部空气,以便快速地使显示面板模组200脱离机 壳 300。请参阅图4A及图4B所示。图4A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此 实施结构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图4B为图4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结合时的局 部示意图。此实施结构的另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气密膜700。气密膜700贴附机壳300 具有贯穿孔310的表面,使得气密膜700介于机壳300与盘状部420之间。当各吸盘元件 400的盘状部420吸附于气密膜700表面,由于气密膜700阻绝负压腔430与外部空气之 间的流通;换言之,负压腔430内的压力与外部空气的一大气压不同,故,显示面板模组200 仍结合于机壳300上。反之,请参阅图5A及图5B所示。图5A-图5B为本发明电子装置100的显示面板 模组200及机壳300于分离时的操作示意图。当操作人员欲分离显示面板模组200与机壳300时,操作人员可藉由一中空针管 620经由贯穿孔310而刺穿气密膜700 (图5A),使得气密膜700因此形成一通气孔710。由 于通气孔710接通负压腔430与外部空气,使得盘状部420不再吸附机壳300 (图5B)。故, 显示面板模组200便可脱离机壳300。此实施例中,气密膜700的材料例如为不透气的塑胶 材质,然本发明不限于此。请参阅图6所示。图6为图5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搭配拆解工作板 的操作示意图。更佳地,电子装置100更包括一拆解工作板600,拆解工作板600包括一板 体610及多个中空针管620。中空针管620分别被固定于板体610上,并凸设于板体610的 一面且对应各贯穿孔310的位置。故,当操作人员欲分离显示面板模组200与机壳300时, 操作人员可将机壳300背对显示面板模组200的一面贴合至板体610凸设有中空针管620 的一面,使得此些中空针管620—一地插入贯穿孔310中,以便同时刺破气密膜700,进而达 到负压腔430接通外部空气的目的,以便快速地使显示面板模组200脱离机壳300。请参阅图7A所示。图7A为本发明电子装置100的显示面板模组200及机壳300 于此实施结构下又一实施例于结合时的局部示意图。此实施结构的又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泄压闸800,泄压闸800位于贯穿孔 310中,可藉由开启或关闭来控制贯穿孔310的气密程度,以致贯穿孔310可提供或封闭负 压腔430与外部空气的接通。如此,当操作人员关闭泄压闸800,且使各吸盘元件400的盘 状部420吸附于机壳300具有贯穿孔310的表面时,由于泄压闸800阻绝负压腔430与外 部空气的流通;换言之,负压腔430内的压力与外部空气的一大气压不同,故,显示面板模 组200仍结合于机壳300上。
反之,请参阅图7B所示。图7B为本发明电子装置之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此实 施结构下又一实施例于分离时之局部示意图。当分离显示面板模组200与机壳300时,操作人员可藉由开启泄压闸800,则负压 腔430藉由通气孔710接通外部空气,故,盘状部420不再吸附机壳300,进而使显示面板模 组200脱离机壳300。再请参阅图IA所示。此实施结构的又一实施例中,由于显示面板模组200与机壳 300的组配方式不再采用螺丝锁附,故,显示面板模组200的凸耳可选择性地省略,如此,各 吸盘元件400的耦合部410例如以锁固、粘接、套固、夹合或一体成型等轻易思及的方式结 合于显示面板模组200的一面。如此,相较于公知具凸耳的显示面板模组,上述的各实施结 构中相同尺寸的机壳300中便可放置较大面积的显示面板模组200,不需另行提供更大尺 寸种类的机壳300,进而降低材料成本。此外,此又一实施例的气密结构的实现方式仍可选 自上述实施例其中之一。需说明的是,虽然此又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模组200的凸耳210 可选择性地省略,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请参阅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此实施结构下 再一实施例于结合时的局部示意图。此实施结构的再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模组200可选择性地具有多个凸耳210,各 凸耳210伸出自显示面板模组200的周边,具有一固定孔211。吸盘元件400的耦合部410 例如以锁固、粘接、套固、夹合等轻易思及的方式结合于凸耳210上。如此,操作人员便可沿 用现有显示面板模组200的规格,不需另外设计不具凸耳的显示面板模组。请参阅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电子装置100的显示面板模组200及机壳300于 另一实施结构下一实施例于结合时的局部示意图。本发明的另一实施结构中,第一物体例如为一机壳300。第二物体例如为一显示面 板模组200。各吸盘元件400包含一体成型的一耦合部410及一盘状部420。耦合部410 结合于机壳300上,耦合部410连接盘状部420,位于机壳300与盘状部420之间。当机壳 300藉由各吸盘元件400而结合于显示面板模组200上时,各吸盘元件400的盘状部420分 别接触显示面板模组200表面,并分别与显示面板模组200之间形成一负压腔430,藉此吸 附显示面板模组200。机壳300表面分别对应各吸盘元件400的耦合部410的位置分别贯 设有一贯穿孔310。此些气密结构分别一一结合此些贯穿孔310,且各气密结构分别位于各 负压腔430对于机壳300的一投影范围P内,即盘状部420正对机壳300表面的范围。当显示面板模组200与机壳300相互结合后,由于各气密结构暂时阻挡负压腔430 与外部空气的接通,使得显示面板模组200与机壳300不致轻易分离。反之,一旦气密结构 经操作(如后详述)后,气密结构无法继续阻挡负压腔430与外部空气的接通时,则各吸盘 元件400的盘状部420便不再吸附显示面板模组200。故,机壳300与显示面板模组200便 可轻易脱离。根据以上的描述,本发明将揭露数个实施例以进一步阐明本案的技术特征。再请参阅图9所示。此实施结构的一实施例中,贯穿孔310贯通机壳300后,各吸 盘元件400的耦合部410例如可以锁固、粘接、套固、夹合等轻易思及的方式容置于贯穿孔 310中。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其他的实施例中,各吸盘元件的耦合部也可以锁固、粘接、套 固、夹合等轻易思及的方式容置于机壳表面。
9
再请参阅图9所示。此实施结构的另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胶材塞体500,且 胶材塞体500填满于对应的贯穿孔310中且邻近耦合部410。故当各吸盘元件400的盘状 部420吸附于显示面板模组200表面,由于负压腔430不与外部空气相接通;换言之,负压 腔430内的压力与外部空气的一大气压不同,故,显示面板模组200仍结合于机壳300上。反之,请参阅图IOA至图IOC所示。图IOA-图IOC为图9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 于分离时的操作示意图。当操作人员欲分离显示面板模组200与机壳300时,操作人员可藉由一中空针管 620 一同贯穿胶材塞体500与吸盘元件400的耦合部410 (图10A),使得中空针管620接通 负压腔430与外部空气,则盘状部420不再吸附显示面板模组200 (图10B)。故,显示面板 模组200便可脱离机壳300。具体而言,当中空针管620贯穿胶材塞体500时,胶材塞体500产生一通气孔510, 吸盘元件400具有一闭合管道411,闭合管道411贯穿耦合部410,其一端直接面对负压腔 430,另端对齐通气孔510。如此,外部空气便可藉由中空针管620,沿通气孔510与闭合管 道411抵达负压腔430,以便接通负压腔430(图10A)。此实施例中,胶材塞体500与吸盘元 件400的材料分别例如为硅胶、凝胶、橡胶、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或热可塑性聚胺酯,然 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当中空针管620抽离胶材塞体500与吸盘元件400时,胶材塞体500 的通气孔510与吸盘元件400的闭合管道411可弹性地闭合,以便吸盘元件400再次地吸 附显示面板模组200(图10C)。请参阅图11所示。图11为图IO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搭配拆解工作 板的操作示意图。更佳地,电子装置100更包括一板体610及多个中空针管620。中空针管620分别 凸设于板体610的一面且对应各胶材塞体500(或通气孔510)的位置。故,当操作人员欲 分离显示面板模组200与机壳300时,操作人员可将机壳300背对显示面板模组200的一 面贴合至板体610凸设有中空针管620的一面,使得此些中空针管620 —一地插入胶材塞 体500(或通气孔510)中,同时通过通气孔510及闭合管道411以使负压腔430接通外部 空气,以便快速地使显示面板模组200脱离机壳300。请参阅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另一实施结 构下另一实施例于结合时的局部示意图。此实施结构的又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气密 膜700。气密膜700贴附机壳300具有贯穿孔310的表面,使得气密膜700位于机壳300背 对吸盘元件400的一面。当各吸盘元件400的盘状部420吸附于显示面板模组200表面,由于负压腔430 不与外部空气接通;换言之,负压腔430内的压力与外部空气的一大气压不同,故,显示面 板模组200仍结合于机壳300上。请参阅图13A-图1 所示。图13A-图13B为图12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 离时的操作示意图。反之,当操作人员欲分离显示面板模组200与机壳300时,操作人员可 藉由一中空针管620刺穿气密膜700后,再伸入贯穿孔310中,接着,再沿贯穿孔310贯穿 吸盘元件400的耦合部410 (图13A),使得中空针管620接通负压腔430与外部空气,则盘 状部420不再吸附显示面板模组200 (图13B)。故,显示面板模组200便可脱离机壳300。具体而言,当中空针管620刺穿气密膜700时,气密膜700上产生一通气孔710,
10当中空针管620贯穿吸盘元件400的耦合部410时,吸盘元件400形成有一闭合管道411, 闭合管道411的一端直接面对负压腔430,另端经由贯穿孔310而对齐通气孔710。如此, 外部空气便可藉由中空针管620,经通气孔710、贯穿孔310及闭合管道411而抵达负压腔 430,以便接通负压腔430(图13A)。此实施例中,气密膜700的材料例如为不透气的塑胶材 质,然本发明不限于此。请参阅图14所示。图14为图13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搭配拆解工作 板的操作示意图。更佳地,电子装置100更包括一拆解工作板600,拆解工作板600包含一板体610 及多个中空针管620。中空针管620分别凸设于板体610的一面且对应各贯穿孔310之位 置。故,当操作人员欲分离显示面板模组200与机壳300时,操作人员可将机壳300背对显 示面板模组200的一面贴合至板体610凸设有中空针管620的一面,使得此些中空针管620 一一地刺破气密膜700后,再插入贯穿孔310中,以便贯穿吸盘元件400的耦合部410,以达 接通负压腔430与外部空气的目的,以便快速地使显示面板模组200脱离机壳300。请参阅图15所示。图15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另一实施结 构下又一实施例于结合时的局部示意图。此实施结构的又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模组200 可选择性地具有多个凸出部220,各凸出部220伸出自显示面板模组200的周边,具有一吸 附面221。吸盘元件400的盘状部420吸附于凸出部220的吸附面221。综上所述,本发明电子装置藉由吸盘元件的组装方式,提供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 的快速组装及拆解,进而减少为此所花费的耗费时间、人力与成本。同时,由于本发明电子 装置可以选择部份或全部排除使用螺丝的组装方式,使其可排除使用锁附支架,进而有助 电子装置的轻量设计。此外,由于本发明电子装置的吸盘元件位于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之 间,故,可加强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间的缓冲能力,进而避免电子装置受到震动时直接导致 显示面板模组的损坏。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 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物体;一第二物体,其中该第一物体及该第二物体其中之一为一机壳;一吸盘元件,包含一耦合部,结合于该第一物体;以及一盘状部,连接该耦合部,与该第二物体之间形成一负压腔后,藉此吸附该第二物体;一贯穿孔,贯通该机壳;以及一气密结构,结合该贯穿孔,且位于该负压腔于该机壳的投影范围内,用以控制该负压 腔与一外部空气的接通及阻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物体为一显示面板模组,且该贯 穿孔直接接通该负压腔与该外部空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密结构为一胶材塞体,该胶材塞体 气密地填塞于该贯穿孔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密结构为一气密膜,该气密膜贴附 该机壳具有该贯穿孔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密结构被贯设有一通气孔,该 通气孔接通该负压腔与该外部空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板体,活动地装设于该机壳背对该显示面板模组的一面;至少一中空针管,凸设于该板体的一面且对应该通气孔的位置,而且该中空针管通过 该通气孔接通该负压腔与该外部空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密结构为一泄压闸,该泄压闸位于 该贯穿孔中,经操作后开启或关闭该负压腔与该外部空气的接通。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模组具有一凸耳,该耦合部 结合于该凸耳上,该盘状部吸附于该机壳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物体为一显示面板模组,且该贯 穿孔容纳该耦合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密结构为一胶材塞体,该胶材塞 体气密地填塞于该贯穿孔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密结构为一气密膜,该气密膜贴 附该机壳具有该贯穿孔的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密结构与该耦合部一同被 贯通后,该气密结构形成一通气孔,该通气孔经该耦合部接通该负压腔与该外部空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盘元件更包含一闭合管道,该闭 合管道贯穿该吸盘元件,其一端直接面对该负压腔,另端对齐该通气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板体,活动地装设于该机壳背对该显示面板模组的一面;以及至少一中空针管,凸设于该板体的一面且对应该通气孔的位置,而且该中空针管一同 通过该通气孔及该闭合管道而接通该负压腔与该外部空气。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模组具有一凸出部,该凸 出部具一吸附面,该盘状部吸附于该凸出部的该吸附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物体、一第二物体、一吸盘元件、一贯穿孔及一气密结构。第一物体或第二物体为一机壳。吸盘元件包含一耦合部及一盘状部。耦合部结合于第一物体上。盘状部连接耦合部,与第二物体之间形成一负压腔后,藉此吸附第二物体。贯穿孔贯通机壳。气密结构位于贯穿孔上,且位于负压腔相对机壳的投影范围,用以控制负压腔与外部空气的接通及阻隔。本发明电子装置藉由吸盘元件的组装方式,提供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的快速组装及拆解,进而降低为此所花费的耗费时间、人力与成本。
文档编号H05K7/12GK102111980SQ201110009709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
发明者江和兴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