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398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扇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模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元件散热的风扇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元件如中央处理器等的运算速度大幅度提高,其 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剧增,如何将电子元件的热量散发出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一直是业界 重视的问题。为有效散发中央处理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业界通常在中央处理器表 面加装一散热器,并在散热器的顶部安装至少一风扇,风扇产生的气流吹向散热器促进热 量散失,从而使中央处理器自身温度维持在正常运行范围内。目前业界通常采用的将风扇稳固安装在散热器上的方式是用锁螺钉的方式将风 扇固定在散热器上或风扇固定架上,然而,这种固定方式在安装风扇的过程中需使用相关 工具进行操作,过程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风扇模组。—种风扇模组,包括固定框、风扇及将固定框与风扇锁合固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 框和风扇其中之一设有若干定位部,所述固定框和风扇其中另一个设有连接孔,该定位部 上设有插孔以及自插孔的外缘凸伸形成的弹片柱,该弹片柱具有贯穿其中的弹孔,该弹孔 沿轴向具有不相等的直径,该弹片柱穿设于连接孔内,所述固定件包括定位柱,该定位柱自 插孔穿入并穿设于弹孔内以使弹片柱直径较小的部分沿径向向外变形而卡持于连接孔中。该风扇安装到固定框上的过程不需要螺钉等零件,只需将固定件插入连接孔处并 旋转即可完成安装,故,其安装过程简单、操作方便,需要拆卸时只需反方向旋转固定件再 抽出即可,可实现快卸。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扇模组的立体组装图。图2是图1中风扇模组的分解图。图3是图2中风扇模组的另一视角视图。图4是图2中圈IV部位的放大图。图5是图3中圈V部位的放大图。图6是图1中风扇模组的一固定件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固定框10底壁11侧壁12
收容部13
支撑壁132
连接板134
定位部136
孔洞138
定位片14
插孔15
定位槽16
第一定位孔161
第二定位孔162
滑槽163
弹片柱17
连接端171
弹片172
弹孔173
凹槽18
风扇20
扇框22
上端面221
下端面222
环形侧面223
连接孔224
扇叶24
固定件30
扭块31
手柄32
定位柱33
旋转柱34
卡块34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风扇模组包括固定框10、风扇20及将固定框10与风扇20锁合固定的固定件30。请参阅图2,所述风扇20包括扇框22和收容于扇框22内的扇叶24。该扇框22 呈中空矩形,其包括上端面221、下端面222以及连接于上端面221和下端面222之间的环形侧面223。所述上端面221和下端面222的外围轮廓均呈方形,所述上端面221和下端面 222的四角处分别设有连接孔224。该风扇20为轴流风扇,所述上端面221和下端面222 的中央分别形成沿轴向对齐的入风口及出风口。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该固定框10是由金属板材一体制成的框体,该固定框10大致呈矩形,该固定框10包括平坦的底壁11和自该底壁11的边缘向上弯折形成的侧壁 12。该底壁11的一侧沿侧壁12向上凸起一定高度,形成收容部13,用于收容并固定风扇 20。该收容部13大致呈矩形,其包括自底壁11向上延伸的支撑壁132以及从支撑壁132 的顶部向内延伸的连接板134,该支撑壁132和连接板134合围形成该收容部13。该收容部13的形状及大小分别与风扇20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该连接板134包括四个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壁132的顶端之间的定位部136,从而在该收容部13的顶部合围形成一个大致呈圆形的孔洞138,该孔洞138的形状与所装风扇20的出风口的形状相匹配。该固定框10 和收容部13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在不同实施例中,可根据所需装设的情况设计不同的固定框10以及根据所装设风扇20的外形配合设置该收容部13的大小及形状,同时也根据所装风扇20的不同,连接板134的形状也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形状。请同时参阅图4和图5,每一定位部136包括一个圆形的定位片14、设于该定位片 14上的一个插孔15和两个定位槽16、及沿插孔15的周缘向收容部13的内部延伸的弹片柱17。该两个定位槽16以该插孔15为中心环绕该插孔15对称设置。该定位槽16包括第一定位孔161、第二定位孔162以及连接该第一定位孔161和第二定位孔162的滑槽163。 该第一定位孔161的直径大于第二定位孔162的直径,该滑槽163的宽度自第一定位孔161 至第二定位孔162直径逐渐减小,并平滑连接于第一定位孔161和第二定位孔162之间。在不同实施例中,定位槽16的数量不限于两个,还可以为一个或者其它多个并环绕插孔15设置。所述定位槽16位于同一以该插孔15为圆心的假想的环形槽上。如图5所示,该弹片柱17包括与定位片14连接的一环形的连接端171及从连接端171的底端向下延伸的若干弹片172。弹片柱17中间形成轴向贯穿该弹片柱17的弹孔 173。每一弹片172的底端朝向弹孔173的方向增厚,从而使弹片172的底端部分的厚度大于其顶端部分的厚度,进而使得弹孔173的顶端部分的直径大于其底端部分的直径。该弹孔173的顶端部分的直径与定位部136上的插孔15的直径大致相等,而弹孔173的底端部分的直径小于插孔15的直径。定位片14的厚度小于定位部136其余部分的厚度,从而自该连接板134的下表面以插孔15为圆心,以大于该圆心到定位槽16的距离的长度为半径, 形成一个环设于该弹片柱17的凹槽18。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件30包括扭块31、自扭块31其中一个表面凸伸形成的手柄 32、及自扭块31相对的另一表面凸伸形成的定位柱33和旋转柱34。该定位柱33位于该扭块31的中央,其直径小于所述弹片柱17的弹孔173的顶端部分的直径,并大于弹孔173的底端部分的直径。该定位柱33可穿过固定框10上的连接板134的插孔15,并向下插入弹片柱17的弹孔173内。待定位柱33完全收容于弹孔173内时,由于定位柱33的直径大于弹孔173底端的直径,所以定位柱33可将弹片172沿径向向外挤压而使得弹片172产生变形,所述弹片172产生弹性回复力而将定位柱33卡设固定在弹孔173内。该旋转柱34以定位柱33为中心对称设置于定位柱33的两侧,该旋转柱34与定位柱33的距离与固定框10上两定位槽16所在环形槽的半径的大小相等,且该两个旋转柱 34的位置与两定位槽16的位置相对应。该旋转柱34的末端形成尺寸较大的卡块341,在本实施例中,该卡块341为圆形。该旋转柱34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二定位孔162的直径, 该卡块341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孔161的直径,且大于第二定位孔162的直径,从而该卡块 341可以从第一定位孔161穿过,再顺沿滑槽163滑入并卡持于该第二定位孔162内。该卡块341的厚度不大于固定框10上的连接板134下表面形成的凹槽18的深度,故该卡块 341可收容于连接板134的下表面的凹槽18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柱34的末端的卡块341并不限制为圆形,还可以是其他可以穿设第一定位孔161,但不能穿设第二定位孔162的其他任意形状。组装该风扇模组时,先将风扇20置于收容部13内,将风扇20的连接孔224与固定框10上的插孔15对齐,并将连接板134的弹片柱17穿设于连接孔224内。将固定件30 的定位柱33对准固定框10的插孔15穿入,并将两个旋转柱34分别对准两个第一定位孔 161穿入,使旋转柱34的卡块341完全穿过第一定位孔161。然后沿第一定位孔161至第二定位孔162的方向转动手柄32,直到旋转柱34转到第二定位孔162的位置、旋转柱34末端的卡块341与定位片的第二定位孔162周缘的表面相抵靠并收容于凹槽18内。同时,定位柱33卡设于对应弹片柱17的弹孔173内,弹片柱17的底端因被定位柱33挤压而卡在风扇20的连接孔224内,从而将风扇20与固定框10紧密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模组中,通过固定件30的定位柱33首先依次插接于固定框10的插孔15、扇框22的连接孔224后再插接于弹片柱17的弹孔173内,该弹孔173 沿轴向具有不同的直径,使得定位柱33插设于弹片柱17后沿径向挤压弹片柱17向外发生变形,弹片柱17底端部分的直径增加而限定弹片柱从扇框的连接孔内脱离,从而弹片柱17 卡持于连接孔224内而将扇框22与固定框10紧密连接。此外,固定件30的旋转柱34可顺沿定位槽16滑动而分别收容于第一定位孔161和第二定位孔162内,当旋转柱34收容于第二定位孔162内时,卡块341卡固于固定框10的连接板134于第二定位孔162的周缘的下表面,从而进一步固定固定件30于弹孔173内,以达到固定框10、风扇20和固定件30相互卡持固定,此时,风扇20相对于固定框10不可拆卸;当旋转柱34收容于第一定位孔161 时,卡块341可从第一定位孔161中脱离,从而可将固定件30的定位柱33从弹片柱17的弹孔173内抽出,此时,风扇20可从固定框10上拆卸下来。因此,当需将风扇20从固定框 10上拆下,只需沿第二定位孔162至第一定位孔161方向转动固定件30,当固定件30的旋转柱34到达第一定位孔161时即可抽出固定件30,再将固定框10的弹片柱17从扇框22 的连接孔224内抽出,即可将风扇20与固定框10分离。因此,该风扇模组中风扇20的安装及拆卸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无需使用工具即可完成组装及拆卸,使用方便。可以理解的,上述实施例中,风扇模组的固定框也可以为其它与风扇连接固定的元件,如可以为供风扇连接定位的电子装置机壳、散热器等,只要所述元件包括用于承载风扇20的定位部,将插孔、定位槽及弹性柱分别形成于所述定位部上即可。而定位部与连接孔的位置可以互换,即在风扇20上形成定位部,在固定框上设置连接孔,同样能够达到方便拆装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模组,包括固定框、风扇及将固定框与风扇锁合固定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和风扇其中之一设有若干定位部,所述固定框和风扇其中另一个设有连接孔,该定位部上设有插孔以及自插孔的外缘凸伸形成的弹片柱,该弹片柱具有贯穿其中的弹孔,该弹孔沿轴向具有不相等的直径,该弹片柱穿设于连接孔内,所述固定件包括定位柱,该定位柱自插孔穿入并穿设于弹孔内以使弹片柱直径较小的部分沿径向向外变形而卡持于连接孔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柱包括与定位部连接的连接端及自连接端的底端向下延伸形成的若干弹片,所述弹孔轴向贯穿该弹片柱,每一弹片的底端部分的厚度大于其顶端部分的厚度,使得弹孔底端部分的直径小于顶端部分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不大于弹孔顶端部分的直径,并大于弹孔底端部分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上还设有若干定位槽,该定位槽以插孔为中心环绕该插孔设置,该定位槽包括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连接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滑槽,该第一定位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定位孔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与定位槽相对应的若干旋转柱,该旋转柱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二定位孔的直径,所述旋转柱的末端分别设有卡块,该卡块的尺寸大于第一定位孔的直径,且小于第二定位孔的直径,所述旋转柱分别收容于定位槽内并可顺沿定位槽滑动,当旋转柱位于第一定位孔内时,定位柱可从弹孔内抽出,当旋转柱位于第二定位孔内时,定位柱不能从弹孔中抽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定位部包括一个定位片,该定位片的厚度小于定位部其余部分的厚度以在定位片的对应位置处形成凹槽,所述插孔、弹片柱以及定位槽设置于该定位片上,所述卡块的厚度不大于凹槽的深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扭块及从扭块的一侧向外延伸到手柄,所述定位柱及旋转柱位于扭块与手柄相对的另一侧,通过转动手柄而使得旋转柱于定位槽内滑动。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设于固定框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包括由底部向上凸伸形成的支撑壁,所述定位部分别连接于相邻两支撑壁之间,所述支撑壁与定位部合围而成收容该风扇于其内的收容部,该若干定位部围设形成与风扇的出风口相对应的孔洞。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扇框和扇叶,该扇叶装设于该扇框内,所述连接孔设于该扇框上。
全文摘要
一种风扇模组,包括固定框、风扇及将固定框与风扇锁合固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框和风扇其中之一设有若干定位部,所述固定框和风扇其中另一个设有连接孔,该定位部上设有插孔以及自插孔的外缘凸伸形成的弹片柱,该弹片柱具有贯穿其中的弹孔,该弹孔沿轴向具有不相等的直径,该弹片柱穿设于连接孔内,所述固定件包括定位柱,该定位柱自插孔穿入并穿设于弹孔内以使弹片柱直径较小的部分沿径向向外变形而卡持于连接孔中。故,其安装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并可实现快卸。
文档编号H05K7/20GK102612297SQ20111002191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9日
发明者何兴华, 冯锦松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