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抓斗及包含该起重机抓斗的抓斗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402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重机抓斗及包含该起重机抓斗的抓斗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起重机抓斗及包含该起重机抓斗的抓斗起重机。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目前桥式抓斗起重机的抓斗包括有设置在下横梁10’上的定滑轮组20’,在定滑轮组10’的下方设置有半圆形的防护罩30’。但是现有桥式起吊重物上下运行过程中,由于防护罩30’和定滑轮组20’之间存在过大间隙,钢丝绳通过抓斗内下横梁10’处的定滑轮组20’时,由于重物的偏离和摆动,容易被卷出滑轮轮槽21’外,造成钢丝绳被防护罩30’和定滑轮组20’挤扁变形,降低了钢丝绳使用寿命,增加了维护检修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抓斗及包含该起重机抓斗的抓斗起重机,能够对钢丝绳的运动路径形成限制,有效防止其滑入防护罩和定滑轮组之间,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钢丝绳的使用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抓斗,包括定滑轮组和防护罩,其中,定滑轮组位于起重机抓斗的下横梁处;防护罩罩设在定滑轮组下半部分外,起重机抓斗还包括防偏离装置,防偏离装置设置在定滑轮组的进绳处和出绳处,防偏离装置的边沿包括嵌入定滑轮组的轮槽内的凸起部分。进一步地,防偏离装置与定滑轮组的轮槽相对应的凸起部分上设置有内凹圆弧。进一步地,防偏离装置与定滑轮组配合的边沿的棱角处均设置为圆弧过渡结构。进一步地,防偏离装置固定设置在下横梁或防护罩的托板上。进一步地,防偏离装置固定设置在下横梁和防护罩的托板上。进一步地,防偏离装置由Q235-A钢板制成。进一步地,防偏离装置的厚度为10_30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抓斗起重机,包括上述的起重机抓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定滑轮组的进绳处和出绳处沿轴向方向设置有防偏离装置,防偏离装置的边沿与定滑轮组的外轮廓结构相适应,能够对钢丝绳的运动路径形成有效限制,防止钢丝绳滑入定滑轮组和防护罩之间的间隙内而被挤压变形,对钢丝绳形成保护,延长了钢丝绳使用寿命,降低了钢丝绳的更换次数,降低钢丝绳使用成本。2.防偏离装置与定滑轮组配合的边沿的尖锐棱角处均设置为圆弧过渡结构,从而避免尖锐棱角在钢丝绳运行过程中因所起吊的重物产生偏摆而对钢丝绳造成磨损,在对钢丝绳限位的同时对钢丝绳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起重机抓斗的定滑轮组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图1的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起重机抓斗的定滑轮组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图3的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起重机抓斗的防偏离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以及图6是根据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起重机抓斗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两根下横梁10。两根下横梁10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定滑轮组20,定滑轮组20外侧设置有半圆形的防护罩30。定滑轮组20的进绳处和出绳处还设置有防偏离装置40。防偏离装置40 沿定滑轮组20的轴向方向固定设置,并与定滑轮组20之间具有更小的间隙。防偏离装置40的两端固定设置在两根下横梁10的内侧面,或者固定设置在防护罩30的两侧的托板31上,或者同时固定设置在两根下横梁10的内侧面和防护罩30的托板31上,以增强防偏离装置40与起重机抓斗的固定连接作用。防偏离装置40在钢丝绳因所起吊的物件产生偏摆或偏离重力中心而产生滑出轮槽21的作用力时,能够对钢丝绳起到限制作用,防止钢丝绳滑出轮槽21外。防偏离装置同时通过下横梁10和托板31进行固定,能形成更加稳固的连接结构,使防偏离装置40能够起到更好的限制效果,降低在受到钢丝绳的作用力时发生固定不稳现象的几率。结合参见图5和图6,防偏离装置40的边沿结构与定滑轮组20的外轮廓结构凹凸配合,防偏离装置40的边沿的凸起部分嵌入定滑轮组20的V型轮槽21内,内凹部分容纳定滑轮组20的V型轮槽21两侧的边缘凸起,使防偏离装置40与定滑轮组20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防止钢丝绳在起吊过程中滑动到防偏离装置40与定滑轮组20之间的间隙中,受到挤压而发生变形。防偏离装置40与定滑轮组20的轮槽21的配合位置处的凸起部分设置有内凹圆弧41,内凹圆弧41两侧具有与定滑轮组20的V型轮槽21的边缘结构相配合的结构。其中内凹圆弧41与定滑轮组20的轮槽21对应设置,使得钢丝绳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防止了由于防偏离装置40的使用而对钢丝绳的吊运工作造成影响。防偏离装置40的边缘结构具有嵌入定滑轮组20的V型轮槽21的边缘结构中的凸起部分,在定滑轮组20内对钢丝绳限位,防止钢丝绳偏离到定滑轮组20的外侧边缘而受到更大的偏离作用力,起到更好的限位防护作用。[0028]优选地,防偏离装置40与定滑轮组20配合的边沿凸起部分的内凹圆弧41两侧的尖锐棱角结构均设置为圆弧过渡结构42,以防止尖锐棱角在钢丝绳运行过程中因所起吊的重物产生偏摆而对钢丝绳造成磨损,对钢丝绳进行限位并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对于防偏离装置40的边沿凸起部分两侧的尖锐内凹部分,也均加工为内凹圆弧过渡,以便于对内凹部分进行加工。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防偏离装置40也可以为这样一种结构防偏离装置40 的边沿为对应于定滑轮组20的外轮廓的最外边缘设置的水平结构。在该水平结构对应定滑轮组20的轮槽21的部位具有嵌入轮槽21内的凸出部,将钢丝绳限定在该凸出部与轮槽 21所形成的空间内。防偏离装置40由厚度为IOmm至30mm的Q235-A钢板制成,优选地,防偏离装置40 的厚度为20mm。选用厚度为20mm的Q235-A钢板,既不会因为钢板太薄而造成在钢丝绳发生偏离作用时容易变形的问题,又不会因为钢板过厚而造成材料浪费的问题,能够在保证防偏离装置40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节省成本。在钢丝绳进行吊运作业的过程中,由于定滑轮组20的进绳处和出绳处均设置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防偏离装置40,即使钢丝绳因所起吊的物件产生偏摆或偏离重力中心而具有偏离作用力,也会受到防偏离装置40的限制作用而无法滑出滑槽21外,也就避免了钢丝绳进入定滑轮组20与防护罩30之间的间隙而造成的钢丝绳的损坏,保护了钢丝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抓斗起重机,包括上述的起重机抓斗。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中,定滑轮组的进绳处和出绳处沿轴向方向设置有防偏离装置,防偏离装置的边沿与定滑轮组的外轮廓结构相适应,能够对钢丝绳的运动路径形成有效限制,防止钢丝绳滑入定滑轮组和防护罩之间的间隙内而被挤压变形,对钢丝绳形成保护,延长了钢丝绳使用寿命,降低了钢丝绳的更换次数,降低钢丝绳使用成本。防偏离装置与定滑轮组配合的边沿的尖锐棱角处均设置为圆弧过渡结构,从而避免尖锐棱角在钢丝绳运行过程中因所起吊的重物产生偏摆而对钢丝绳造成磨损,在对钢丝绳限位的同时对钢丝绳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起重机抓斗,包括定滑轮组00)和防护罩(30),其中,所述定滑轮组00)位于所述起重机抓斗的下横梁(10)处;所述防护罩(30)罩设在所述定滑轮组00)下半部分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抓斗还包括防偏离装置(40),所述防偏离装置00)设置在所述定滑轮组O0)的进绳处和出绳处, 所述防偏离装置GO)的边沿包括嵌入所述定滑轮组OO)的轮槽内的凸起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离装置GO)的与所述定滑轮组OO)的所述轮槽相对应的所述凸起部分上设置有内凹圆弧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重机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离装置00)与所述定滑轮组OO)配合的所述边沿的棱角处均设置为圆弧过渡结构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离装置GO)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横梁(10)或所述防护罩(30)的托板(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离装置GO)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横梁(10)和所述防护罩(30)的托板(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离装置GO)由Q235-A钢板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起重机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离装置00)的厚度为 10-30mmo
8.一种抓斗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抓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抓斗及包含该起重机抓斗的抓斗起重机。该起重机抓斗包括位于起重机抓斗下横梁(10)处的定滑轮组(20)和罩设在定滑轮组(20)下半部分外的防护罩(30),起重机抓斗还包括防偏离装置(40),防偏离装置(40)设置在定滑轮组(20)的进绳处和出绳处,防偏离装置(40)的边沿包括嵌入定滑轮组(20)的轮槽(21)内的凸起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抓斗,能够对钢丝绳的运动路径形成限制,有效防止其滑入防护罩和定滑轮组之间,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钢丝绳的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B66C3/00GK202265315SQ20112031378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5日
发明者凌光跃, 覃小亚 申请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