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259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尤指一种可使平板式显示装置可被调整至不同倾斜及翻转角度,并可依需要结合不同功能底盘,以因应不同需求的支持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应用于平板电脑的支架或护套结构,有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411501号「平板电脑支撑架的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所揭示,该支撑架主要是由一固定板体及一枢接该固定板体的支架组成,而固定板体则由一前盖及一后盖结合,其中于后盖向前盖方向延伸多个定位件,而后盖另结合多个夹持板,各夹持板则形成一与定位件相对应滑移的导槽,通过导槽与定位件的相互牵制能有效对夹持板作限位效果。另位于导槽处则设置一供夹持板对平板电脑夹持抵触的伸缩件,由此,各夹持板通过伸缩件能针对各种不同尺寸的平板电脑改变夹设范围以及达到有效的夹持固定的效果。此种结构仅具有夹持平板电脑并形成一固定显示角度的支撑效果,于应用上缺乏变化性,并无法满足多样性的使用需求。另有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414799号「平板电脑的配套盒架构造」新型专利案,其主要具有一百叶盒盖的盒体,该盒体为一收纳槽恰可嵌入结合一蓝牙无线传输键盘,该盒盖内具有夹层,于该夹层基础轴枢一支架板,该支架板后轴枢一支撑脚;于该盒盖展开平置时,该支撑脚支撑该支架板呈一斜度突伸,提供平板电脑置放,以因应平板电脑无置座设计而可于桌上置立使用,并且符合一般惯用实体键盘者一个熟悉的操作型态。此种结构虽可使该平板电脑产生不同固定倾斜角度的支撑,但却难以使该键盘具有易于操作的倾斜角度,且该平板电脑亦不易操作调整产生横向的显示效果,使用上亦有其限制。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414855号「平板电脑的护套」新型专利案,主要包括了一上盖及一底座,该上盖与底座间形成一第二转折部,使该上盖与底座可对合收折,该底座的接近中间位置形成另一第一转折部,使该底座可弯折一角度,该上盖中设有数间隔的磁铁,凭借上述的结构设计,该底座可供平板电脑固定于其上,该平板电脑可以其既有而隐藏在其周边中的铁芯与上盖的磁铁相吸住,及配合第一及第二弯折部可弯折的特性,使其可与不同位置的磁铁相吸住,该平板电脑可作更多种不同浏览角度的调整,同时可对平板电脑形成保护,以避免该平板电脑被刮伤。此种结构基本上亦可使该平板电脑产生不同固定倾斜角度的支撑,但无法结合键盘,为一护套的变化应用。有鉴于常见平板电脑的支架或护套结构于应用时有上述缺点,发明人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发明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可令平板式显示装置的显示幕产生不同角度的倾斜与定位,以因应不同观视的需求,进而增进应用的变化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可连结一具键盘功能的底盘,并使该底盘产生符合人体工学的斜翘与支撑,以提升电子装置使用上的便利性。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至少包括:一支撑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供连结于一平板式显示装置;一衔接座,经由一第一枢接件能够枢转定位地枢接于该支撑件的第二端部;一底盘,经由一第二枢接件能够枢转定位地枢接该衔接座于远离支撑件的一侧。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中,该支撑件的第一端部与平板式显示装置之间设有一角度调整座及一结合组件,该角度调整座经由至少一第三枢接件枢接于该支撑件的第一端部,于该角度调整座上设有一具有开口的容置部,于该容置部内设有至少一受预设弹性元件向外弹性抵顶的卡掣定位件,该结合组件能够相对枢转地结合固定于该角度调整座具容置部的一侧,该结合组件具有一对应于容置部的镂空部,且于该镂空部内周侧设有多个供该卡掣定位件弹性嵌入的定位凹部,另于该结合组件上设有能够容纳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容置空间。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中,该结合组件具有一固定座,且该容置空间设置于该固定座上。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中,该结合组件另具有一夹掣件,且该镂空部设置于该固定座上,而该固定座经由该夹掣件结合固定于该角度调整座上。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中,该结合组件另具有一结合件,且该镂空部设置于该结合件上,而该结合件经由一夹掣件结合固定于该角度调整座上,该固定座能够拆卸地结合于该结合件上。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中,该结合件周缘的两对侧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一第二定位部,而于该固定座上则相对设有分别对应于该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第一被定位部和第二被定位部。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中,该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分别为一套钩及一卡钩,而该第一被定位部和第二被定位部分别为一定位导槽及一卡掣导槽。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中,该容置部周侧设有至少一导引槽道,且该卡掣定位件沿该导引槽道移行。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中,该容置部底面设有至少一贯通至容置部背侧的通孔,且该第一枢接件设置于该容置部内,该第一枢接件另设有一具枢转定位功能的枢接端,该枢接端能够分别穿过通孔再结合于支撑件的第一端部。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中,该通孔与导引槽道之间分别设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供固定该弹性元件的一端,且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推抵于该卡掣定位件。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中,该衔接座上设有一容置该支撑件的第二端部的枢接凹部,且于该第二端部外周侧设有一于枢转过程中得以抵触该枢接凹部底面的凸抵部。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中,该底盘另结合多个按键而形成
一键盘结构。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


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应用实施例的部份结构组合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应用实施例的角度调整座及结合组件构造分解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应用实施例的角度调整座内部构造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应用实施例的卡掣定位件嵌卡于预设定位凹部时的初始位置示意图;图6为图5的平板式显示装置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应用实施例的结合组件枢转时,其卡掣定位件脱离第5图所示的定位凹部的位移状态图;图8为图6的平板式显示装置于枢转90度的使用状态图;图9为本发明第一应用实施例于平板式显示装置直立支撑时的使用状态图;图10为本发明第一应用实施例于衔接座与底盘间形成一弯折角度的使用状态图;图11为本发明第一应用实施例于固定座与底盘相迭合,且平板式显示装置的萤幕向外显露的使用状态图;图12为本发明第二应用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13为本发明第二应用实施例的部份结构组合图;图14为本发明第二应用实施例的固定座与结合件的拆解动作图;图15为本发明第二应用实施例的固定座与结合件的组合状态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_支撑件;11_第一端部;111、121_轴孔;12_第二端部;122_凸抵部;2_衔接座;21_第一枢接件;22_枢接凹部;3-底盘;31_第二枢接件;32_按键;4-角度调整座;41_容置部;411-通孔;412_导引槽道;413-定位部;42_第三枢接件;421_枢接端;43_弹性元件;44_卡掣定位件;5、7_结合组件;51、73-固定座;511、731_容置空间;512,711-镂空部;513、732_夹掣部;514、712_定位凹部;52、72_夹掣件;6_平板式显示装置;71_结合件;713_第一定位部;714_第二定位部;715_推拨凸部;733_第一被定位部;734-第二被定位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图1所示,可知本发明的结构主要包括:支撑件1、衔接座2及底盘3等部份,其中该支撑件I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端部11及第二端部12,于该第一、二端部11、12外旁侧分别设有轴孔111、121,且于该第二端部12外周侧设有一凸抵部122。衔接座2上设有一可容置该支撑件I的第二端部12的枢接凹部22,于该枢接凹部22内两对侧分别设有一具枢转定位功能的第一枢接件21,且该第一枢接件21可枢接于该支撑件I的轴孔121内,使该支撑件I得以进行相对于衔接座2的枢转,并可定位于所需角度,同时,于该支撑件I枢转时,可利用其凸抵部122抵触于该枢接凹部22底面,以限制该支撑件I于枢接凹部22内枢转的角度。该底盘3经由多个具有枢转定位功能的第二枢接件31枢接于该衔接座2远离具支撑件I的一侧,且该底盘3可依需要而为一般可承置物件的面板结构,或可结合多个按键32而形成一键盘结构。请参图2至图4所示,可知本发明上述结构于实际应用时,可配合一角度调整座4、结合组件5而形成本发明的第一应用实施例的结构,其中角度调整座4于中央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置部41,于该容置部41底面设有横向延伸并贯通至容置部41背侧的通孔411,以及设于各通孔411外旁侧的两个导引槽道412,另于两个通孔411与导引槽道412之间分别设有一定位部413,两个第三枢接件42分别设于各通孔411旁侧,各第三枢接件42分别设有一具枢转定位功能的枢接端421,且该枢接端421可穿过通孔411结合于支撑件I的轴孔111,使该角度调整座4得以支撑件I的第一端部11为轴心而枢转倾斜,并固定于所需角度,两个弹性元件43 (可为螺旋弹簧)分别以一端固定于定位部413,并以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导引槽道412内,以推抵两个卡掣定位件44(可为滚轮)沿导引槽道412保持向外弹性活动。结合组件5由一固定座51及一夹掣件52所组成,该固定座51—侧设有可容纳平板式显示装置6(如:平板电脑、行动电话)的容置空间511,于该容置空间511周侧设有凸起可定位该平板式显示装置6的夹掣部513,于该固定座51 (容置空间511)中央设有一对应于该容置部41的镂空部512,于该镂空部512内周侧设有多个间隔预设角度的定位凹部514,且各定位凹部514可供该卡掣定位件44嵌入(如图4所示)而形成定位,该夹掣件52具有大于镂空部512的面积,其结合于固定座51远离角度调整座4的一侧,且可盖合于镂空部512上,以限制第三枢接件42、弹性元件43、卡掣定位件44防止向外松脱外,亦可使固定座51结合于该角度调整座4上,以令固定座51产生与角度调整座4相对枢转的运动。请参图5至图11,可知本发明上述第一实施例于实际应用时,若设定该角度调整座4的卡掣定位件44嵌入于固定座51的镂空部512上预设定位凹部514内(如图5所示)为初始位置,此时该固定座51与平板式显示装置6呈横置状态(如图6所示)的状态;当一外力驱使该固定座51 (或平板式显示装置6)转动时,则该卡掣定位件44推抵压缩该弹性元件43,并脱离该初始位置的定位凹部514 (如图7所示),直至该外力消失,且该卡掣定位件44沿该镂空部512内周缘移行并嵌卡于另一定位凹部514内,此时该固定座51与平板式显示装置6可形成一非横设的角度翻转(如图8所示,显示一转动90度的状态),以因应不同使用场合及需求。若未使用而要收合保存时,可枢转该支撑件I以使该平板式显示装置6的萤幕侧靠合于底盘3上,使该二者形成迭置而具有较小的占用空间,除可便于收存或携带外,亦可对平板式显示装置6的萤幕形成一适当的保护。若要正常使用该平板式显示装置6,则可反向枢转该支撑件I以使该平板式显示装置6呈直立或倾斜一适当角度,以便于使用者观视其萤幕,此时,该底盘3与衔接座2之间亦可形成不同的组合变化,例如:单独以该底盘3接触于预设平面(如:桌面)上,而使该衔接座2、支撑件I分别弯折(如图9所示),以使该平板式显示装置6具有易于观视或操作的支撑角度;或使该衔接座2与底盘3弯折一角度,令其二者以枢接部位腾空,并分别以远离枢接部位的一侧接触于预设平面上(如图10所示),以形成另一种支撑形态。若将该平板式显示装置6于支撑件I的第一端部11上完全反向枢转,然后再将该支撑件1、固定座51贴合于该衔接座2、底盘3上,可使该平板式显示装置6形成平贴于预设平面且萤幕朝上(如图11所示)的待使用状态。请参图12至图15,可知本发明的第二应用实施例的结构是以前述第一实施例为基础而衍生的结构,主要包括:结合组件7以及与该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底盘3、衔接座2、角度调整座4、支撑件I等组件,该结合组件7由一固定座73、一夹掣件72及一结合件71组成,该结合件71中央设有一对应于该容置部41的镂空部711,于镂空部711内周侧设有多个间隔预设角度的定位凹部712,且各定位凹部712可供该卡掣定位件44嵌入而形成定位,另于该结合件71周缘至少两对侧分别设有朝向同侧延伸的多个第一定位部713(可为套钩)及具有卡钩结构的第二定位部714,且另设有一可推拨各第二定位部714的推拨凸部715。该夹掣件72具有大于镂空部711的面积,其结合于结合件71远离角度调整座4的一侧,且可盖合于镂空部711上,以限制第三枢接件42、弹性元件43、卡掣定位件44防止向外松脱外,亦可使结合件71结合于该角度调整座4上,并令该结合件71产生与角度调整座4相对枢转的运动。固定座73的一侧设有可容纳平板式显示装置6(如:平板电脑、行动电话)的容置空间731,于该容置空间731周侧设有凸起可定位该平板式显示装置6的夹掣部732,且于该容置空间731的反侧周缘设有第一被定位部733 (可为一定位导槽)、第二被定位部734 (可为一卡掣导槽)分别对应于该结合件71的第一、二定位部713、714。于组合时,可令结合件71的第一定位部713 (套钩)伸入固定座73的第一被定位部733 (定位导槽)内,再配合另一侧的第二定位部714 (卡钩)嵌入第二被定位部734 (卡掣导槽)内,可使该结合件71与固定座73形成结合定位(如图15所示),而若施力于该推拨凸部715,则可连动该第二定位部714 (卡钩)脱离第二被定位部734 (卡掣导槽),令该固定座73与结合件71分离(如图14所示),以形成一易于组卸的结构。上述结构中,除该结合组件7本身的结构,及其与角度调整座4的组合方式外,其余该底盘3、衔接座2、支撑件I的结构与相互结合方式皆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再此不多作赘述。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确可达成结合键盘、并可调整平板式电脑的萤幕至不同倾斜及翻转角度的功效,实为一具新颖性及进步性的发明,爰依法提出申请发明专利;惟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说明,举凡依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的变化、修饰、改变或等效置换者,亦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支撑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供连结于一平板式显示装置; 一衔接座,经由一第一枢接件能够枢转定位地枢接于该支撑件的第二端部; 一底盘,经由一第二枢接件能够枢转定位地枢接该衔接座于远离支撑件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的第一端部与平板式显示装置之间设有一角度调整座及一结合组件,该角度调整座经由至少一第三枢接件枢接于该支撑件的第一端部,于该角度调整座上设有一具有开口的容置部,于该容置部内设有至少一受预设弹性元件向外弹性抵顶的卡掣定位件,该结合组件能够相对枢转地结合固定于该角度调整座具容置部的一侧,该结合组件具有一对应于容置部的镂空部,且于该镂空部内周侧设有多个供该卡掣定位件弹性嵌入的定位凹部,另于该结合组件上设有能够容纳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容置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保护盖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组件具有一固定座,且该容置空间设置于该固定座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保护盖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组件另具有一夹掣件,且该镂空部设置于该固定座上,而该固定座经由该夹掣件结合固定于该角度调整座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保护盖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组件另具有一结合件,且该镂空部设置于该结合件上,而该结合件经由一夹掣件结合固定于该角度调整座上,该固定座能够拆卸地结合于该结合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保护盖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周缘的两对侧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一第二定位部,而于该固定座上则相对设有分别对应于该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第一被定位部和第二被定位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保护盖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分别为一套钩及一^^钩,而该第一被定位部和第二被定位部分别为一定位导槽及一^^掣导槽。
8.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保护盖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置部周侧设有至少一导引槽道,且该卡掣定位件沿该导引槽道移行。
9.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保护盖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置部底面设有至少一贯通至容置部背侧的通孔,且该第一枢接件设置于该容置部内,该第一枢接件另设有一具枢转定位功能的枢接端,该枢接端能够分别穿过通孔再结合于支撑件的第一端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保护盖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置部底面设有至少一贯通至容置部背侧的通孔,且该第一枢接件设置于该容置部内,该第一枢接件另设有一具枢转定位功能的枢接端,该枢接端能够分别穿过通孔再结合于支撑件的第一端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保护盖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通孔与导引槽道之间分别设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供固定该弹性元件的一端,且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推抵于该卡掣定位件。
12.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衔接座上设有一容置该支撑件的第二端部的枢接凹部,且于该第二端部外周侧设有一于枢转过程中得以抵触该枢接凹部底面的凸抵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衔接座上设有一容置该支撑件的第二端部的枢接凹部,且于该第二端部外周侧设有一于枢转过程中得以抵触该枢接凹部底面的凸抵部。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衔接座上设有一容置该支撑件的第二端部的枢接凹部,且于该第二端部外周侧设有一于枢转过程中得以抵触该枢接凹部底面的凸抵部。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衔接座上设有一容置该支撑件的第二端部的枢接凹部,且于该第二端部外周侧设有一于枢转过程中得以抵触该枢接凹部底面的凸抵部。
1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底盘另结合多个按键而形成一键盘结构。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盘另结合多个按键而形成一键盘结构。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盘另结合多个按键而形成一键盘结构。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盘另结合多个按键而形成一键盘结构。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盘另结合多个按键而形成一键盘结构。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盘另结合多个按键而形成一键盘结构。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盘另结合多个按键而形成一键盘结构。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盘另结合多个按键而形成一键盘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平板式显示装置的多方位支持结构,是于一支撑件上设有相对的第一、二端部,该第一端部枢接一角度调整座,该角度调整座另与一可翻转的结合组件相枢接,于该结合组件上设有可容置一具显示幕的电子装置的容置空间,而支撑件的第二端部则可枢接于一衔接座的一侧,且该衔接座的另一侧可枢接一底盘,该底盘可依需要而结合多个按键而形成一键盘结构,以使该平板式显示装置得以配合键盘的使用,并形成不同角度的枢转与斜向支撑。
文档编号H05K5/02GK103220891SQ20121001822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9日
发明者徐安赐, 林建宇 申请人: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