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装置以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259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点灯装置以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使照明灯(lamp)点灯的点灯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照明灯的点灯装置而言,当由于对于电源电路的照明灯的连接松脱等的原因,照明灯成为开路模式(open mode)时,容易产生电弧放电(arcdischarge),因此,有进行保护动作的必要性。另外,即使当照明灯短路而无法被使用时,负载也会异常,因此,优选 进行保护动作。因此,当产生负载异常时,可对该负载异常进行检测而使点灯装置进行保护动作。一般而言,当对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监视,从而对负载异常进行检测时,预先对阈值进行设定,当输出电压偏离该阈值时,判定为异常。另一方面,有时需要能够使用相同的电源电路,使例如负载电压在45V 95V的范围内有所不同的照明灯点灯。另外,即使照明灯相同,有时也会进行调光。在此情况下,负载电压会根据调光水平(level)而发生变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9-0101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以往,若照明灯的点灯条件发生变化,则由于阈值固定,因此,无法进行适当的保护动作。即,无法每次使阈值对应于点灯条件的变化而变为适当的值。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以提供如下的点灯装置以及照明装置为目的,该点灯装置每次对应于照明灯的点灯条件而将阈值的设定予以变更,适当地对电源电路进行控制,并且可适合于规定范围内的负载电压。实施方式的点灯装置包括电源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电源电路使光源点灯。控制电路基于从电源电路朝向光源的输出来决定阈值,并且当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脱离阈值时,对电源电路进行控制,使该电源电路进行保护动作。[发明的效果]由于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基于从电源电路朝向光源的输出来决定阈值,并且当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脱离阈值时,对电源电路进行控制,使该电源电路进行保护动作,因此,即使从电源电路朝向光源的输出因点灯条件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也会追随该变化而再次决定阈值,所以当输出发生变化且脱离阈值时,电源电路进行保护动作,借此,可使保护性提高。


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点灯装置的电路图。图2是对所述点灯装置的保护动作控制的阈值进行说明的电压水平的线图。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点灯装置的电路图。图4是对所述点灯装置的安装检测电路的动作时期以及电压关系进行说明的电压波形图。
图5是对所述安装检测电路的阈值与电源接入时的检测电压的关系进行说明的电压波形。图6 (a) 6 (c)表示所述点灯装置的照明灯的装脱时的各部分波形图,图6 (a)是负载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电压的波形图,图6(b)是驱动信号电压的波形图,图6(c)是照明灯的两端电压的波形图。图7是所述点灯装置的保护动作控制的流程图。[符号的说明]10:照明装置11 :点灯装置AC:交流电源C2 电容器C3:输出电容器CC:控制电路CONV =DC-DC 转换器D1、D2:二极管DB: 二极管电桥DC:直流电源DM:调光信号产生电路DOC 电源电路DSG:驱动信号产生电路L 电感器led LEDLFD :安装检测电路LS LED 灯Ql :切换元件R1、R2、R3、R4 :电阻器RL:分泄电阻器t0、t3、t4:时间tl:时间/输入端t2 :输入端TBl、TB2:受电端子TH:阈值THD :下限阈值THU :上限阈值
TS1、TS2:输出端Vcc :直流控制电压VccH, VccL, Vf :输出电压VfD :输出电压检测电路Vfs:基准输出电压 VL:两端电压VG:驱动信号电压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参照图I以及图2来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照明装置10包括点灯装置11、以及作为光源的照明灯LS。为了使作为光源的照明灯LS点灯,点灯装置11包括电源电路D0C、作为检测电路的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调光信号产生电路DM以及控制电路CC。首先,对照明灯LS进行说明。照明灯LS较佳用于照明目的,但允许根据期望而用于其他用途。使用的照明灯LS所使用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 led的数量并无特别的限定。因此,为了获得所需的光量,允许包括多个LEDled。在此情况下,多个LEDled可形成串联连接的电路或串并联电路。然而,所述照明灯LS也可包含单一的LEDled。再者,照明灯LS的光源不限于LED,也可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 :0LED)、有机 EL (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 0EL)等。另外,为了连接于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端,允许照明灯LS包括受电端。该受电端优选呈灯口的形式,但并不限定于此。再者,灯口可适当地采用已知的各种构成。总之,只要为用以连接于输出端的单元,则其他构成并无特别的限定。例如,也可呈从照明灯LS的本体经由导电线而导出的连接器(connector)等的形式。另外,受电端也可为连接导体本身。此外,允许照明灯LS的形态多种多样。例如,可设为呈在两端设置有灯口的直管状或如白炽灯泡那样的在一端设置有螺纹灯口的单灯口形状等的形态。而且,可将所期望的数量的照明灯LS串联及/或并联地连接于电源电路D0C。再者,当进行并联连接时,优选使定电流电路介于各个并联电路之间,以使流入至各个并联电路的负载电流变得均等。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照明灯LS呈直管状,在省略了图示的直管状的外管内,分散地配置有串联连接的多个LED,形成于两端的受电端构成管脚形灯口。而且,允许照明灯LS在点灯时的负载电压处于45V 95V的范围内。接着,对电源电路DOC进行说明。电源电路DOC的输入端连接于交流电源AC,并且该电源电路DOC包括连接着照明灯LS的输出端。而且,经由输出端而将直流电力供给至照明灯LS,使照明灯LS点灯。再者,电源电路DOC优选为包括直流电源DC及DC-DC转换器CONV的形态。以适合于照明灯LS的受电端的方式,构成输出端即可,其他构成并无特别的限定。例如所述输出端优选呈灯座的形态,但当照明灯LS的受电端呈连接器的形态时,允许所述输出端呈连接器支承 件的形态。另外,当受电端呈连接导体的形态时,所述输出端也可呈容纳着连接导体的端子台等的形态。另外,当电源电路DOC包括DC-DC转换器CONV及其直流电源DC时,例如各种斩波器(chopper)的转换效率高,且易于控制,因此,可较佳地作为DC-DC转换器C0NV。一般而言,DC-DC转换器CONV将输入直流电压转换为不同电压的直流电压。接着,将输出电压施加至照明灯LS。对DC-DC转换器CONV的输出进行控制,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借此,也可使照明灯LS以所期望的水平调光点灯。当以DC-DC转换器CONV为主体来构成电源电路DOC时,可以一对一的关系来配设直流电源DC以及DC-DC转换器C0NV。另外,也可采用如下的构成,即,共用直流电源DC,以成为一对多的关系的方式来配设多个DC-DC转换器C0NV,将直流输入并联地供给至多个DC-DC转换器C0NV。再者,在后者的情况下,可根据期望来将各DC-DC转换器CONV配设在与照明灯LS相邻接的位置,且将共用的直流电源DC配设在远离照明灯LS的位置。而且,允许对电源电路DOC的输出进行定电流控制。在此情况下,允许将复合控制特性给予所述电源电路D0C,使得在一部分的动作区域例如照明灯LS的点灯电力低的动作区域中,换句话说,在深调光区域中进行定电压控制,在其他动作区域中进行定电流控制。而且,为了使照明灯LS的动作状态发生变化,电源电路DOC可以如下的方式来使电源电路DOC的输出可变,所述方式是指使供给至照明灯LS的直流电力根据输出控制信号例如调光信号而发生变化。即,可根据从调光信号产生电路DM送出的调光信号来使照明灯LS调光点灯。再者,允许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调制方式来对调光信号进行调制。DC-DC转换器CONV对直流电源DC所供给的直流电力进行转换,将所期望的电压予以输出,对照明灯LS供给电力,使该照明灯LS点灯,其他构成并无特别的限定。再者,DC-DC转换器CONV是将直流电力转换为不同电压的直流电力且被称为电力整流器(power rectifier)的转换装置,且除了包含各种斩波器之外,还包含逆向转换器(flybackconverter)、正向转换器(forward converter)以及切换调节器(switching regulator)
坐寸ο直流电源DC的构成并无特别的限定,该直流电源DC将所需的输入供给至DC-DC转换器C0NV。例如可使用如下的构成,该构成包括整流电路及平滑化电路,且输入端连接于交流电源AC。可使用电解电容器(electrolytic condenser),或使用升压斩波器作为平滑化电路。再者,使用升压斩波器,借此,也可有效果地使向交流电源AC侧流出的谐波减少。而且,即使负载电压为45V 95V的照明灯LS连接于输出端,电源电路DOC也可使该照明灯LS正常地点灯。因此,输出电压可对应于照明灯LS的负载电压而发生变化。接着,对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进行说明。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是如下的电路,该电路根据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对连接于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端的照明灯LS的负载电压进行检测,且所述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将检测输出输入至控制电路CC。另外,为了使电源电路DOC进行保护动作,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对用以决定阈值的输出电压进行检测,控制电路CC进行监视并进行控制,使得输出电压不会脱离阈值。接着,对调光信号产生电路DM进行说明。调光信号产生电路DM是如下的电路,该电路产生调光信号,将该调光信号送出至控制电路CC,根据该调光信号来使照明灯LS调光点灯。因此,调光信号产生电路DIM借由适当的调制方式例如PWM方式来产生所述调光信号。另外,调光信号产生电路DM可与点灯装置11相独立且配设在远离点灯装置11的位置,也可内置于点灯装置11。从调光信号产生电路DM向控制电路CC送出的调光信号在控制电路CC内被解调。接着,根据调光度,使从驱动信号产生电路DSG输出的驱动信号断续。调光可为使照明灯LS的光输出连续地发生变化的连续调光,也可为使照明灯LS的光输出阶段性地发生变化的调光。在调光点灯过程中,与使照明灯LS全光点灯的情况相比较,负载电压下降,因此,可借由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来对负载电压进行检测,从而可对调光点灯的有无及其程度即调光度进行监视。
接着,对控制电路CC进行说明。控制电路CC例如对调光信号进行检查(check),当照明灯LS的点灯条件即调光度发生变化时,在适合于求出取样(sampling)值的平均值的规定时间内,例如在500ms内,连续地对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所控制输入的输出电压进行取样,且将此期间的取样值予以平均化。接着,将输出电压的取样值的平均值设为基准输出电压Vfs,考虑针对该基准输出电压Vfs的控制范围来决定阈值TH。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如下的方式来决定阈值。S卩,当以针对照明灯LS的装脱及开路模式故障的保护动作为目的时,例如,如图2所示,将基准输出电压Vfs+20V设为上限阈值THU。如此,当输出电压超过所述上限阈值THU时,控制电路CC判定为照明灯LS被装脱或产生了开路模式故障,对电源电路DOC进行控制,使该电源电路DOC进行保护动作。结果,在装脱时及开路模式故障时,可防止产生电弧放电,或防止由接触电阻引起的异常发热。再者,所谓“装脱”,是指安装于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端的照明灯LS因某种原因而脱离输出端,或接触变松而导致接触电阻变大。若连接松脱,则此时容易产生电弧放电。例如,当电源电路DOC为定电流控制型的电源电路时,若连接松脱,则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电压Vf会增大,因此,更容易产生电弧放电。另外,为了根据期望,使电源电路DOC进行针对照明灯LS的短路模式故障的保护动作,可将下限阈值THD追加地设定至阈值THU。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下限阈值THD为基准输出电压Vfs的1/2。因此,当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电压Vf低于下限阈值THD时,控制电路CC只要对电源电路DOC进行控制,使该电源电路DOC进行保护动作,即,优选只要使照明灯LS熄灭,则在短路模式故障时,可保护点灯装置11。总而言之,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上限阈值THU与下限阈值THD之间的输出电压处于正常范围。因此,控制电路CC将输出电压相对于上限阈值THU而超过所述正常范围的情况设为脱离阈值的情况,对电源电路DOC进行控制,使该电源电路DOC进行保护动作。同样地,所述控制电路CC将所述输出电压相对于下限阈值THD而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设为脱离阈值的情况,使所述电源电路DOC进行保护动作。接着,对照明灯LS的点灯条件的变化与阈值的设定的联系方法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照明灯LS的点灯条件的变化,可直接对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电压进行监视,从而判定出点灯条件发生了变化。在此情况下,当输出电压发生了变化时,必须正确地分清该变化是点灯条件的正常变化,还是已产生了异常状态。为了分清所述变化,例如优选密切地对输出电压的变化量或变化形式(pattern)进行监视。
然而,除了上述形式之外,还允许间接地对照明灯LS的点灯条件的变化进行检查。即,对所述控制信号例如调光信号进行检查,借此,可知晓照明灯LS的点灯条件的变化。所述形式能够比较简单地实施,因此,可推荐采用所述形式。另外,当将迄今为止已点灯的照明灯LS更换为不同额定负载电压的照明灯LS,由此引起点灯条件发生变更时,较佳为暂时使电源断开之后,对灯进行更换。如此,在对灯进行更换之后,再次将电源予以接入时,对输出电压进行监视,可利用所述方法来重新对阈值进行设定。而且,除了用以使电源电路DOC进行保护动作的控制之外,还可附加用以使输出控制特性成为例如定电流控制、定电压控制或定电力控制等的控制、或用以使照明灯LS调光点灯的输出调节控制等的功能,从而构成控制电路CC。另外,优选主要使用数字器件(digital device)例如微电脑(microcomputer)来构成控制电路CC,但也可根据期望而使用模拟(analog)电路单元。接着,参照图3至图7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再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符号,且省略其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电源电路DOC的DC-DC转换器CONV构成降压斩波器,并且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包含电压分割电路,而且包括安装检测电路LFD。首先,对降压斩波器进行说明。降压斩波器的切换元件Q1、电感器(inductoiOL以及输出电容器Cl的串联电路连接于输入端tl、t2。再者,驱动信号产生电路DSG将驱动信号供给至切换元件Ql,该切换元件Ql进行切换动作。另外,二极管Dl以及输出电容器C3的串联电路是以图示的极性并联地连接于电感器L,借由所述构件来形成闭合电路。而且,电源电路DOC的DC-DC转换器CONV的一对输出端TS1、TS2从输出电容器C3的两端导出。再者,输出端TS1、TS2呈灯座的形态。接着,对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进行说明。对于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而言,电阻器R3、R4的串联电路连接在输出端TS1、TS2之间。而且,将与电阻器R4的两端之间所出现的输出电压成比例的电压设为负载电压,将该负载电压输入至控制电路CC。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在电源电路DOC的DC-DC转换器CONV进行动作的过程中,对负载电压进行检测,以图I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方式来发挥作用。接着,对安装检测电路LFD进行说明。安装检测电路LFD是如下的电路,该电路在电源接入时,对是否安装有照明灯LS进行检查。而且,所述安装检测电路LFD包括电阻器R1、电阻器R2、电容器C2以及二极管D2。电阻器Rl及电阻器R2形成串联电路,直流控制电压Vcc施加至电阻器Rl及电阻器R2的两端之间。再者,借由省略了图示的辅助电源电路来供给直流控制电压Vcc。该辅助电源电路连接于交流电源AC。电容器C2并联地连接于电阻器R2,且以如下的方式而发挥作用,S卩,将电阻器R2的端子电压予以平均化之后,将平均化之后的端子电压输入至控制电路CC。二极管D2是以图示的极性,将电阻器Rl及电阻器R2的连接点与输出端TSl之间予以连接,阻止电流从电源电路DOC回流至安装检测电路LTO内。接着,对控制电路CC进行说明。控制电路CC基于从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输入 的检测输出,以所述方式来对可变的阈值进行设定,并且主要对装脱进行检测,对电源电路DOC进行控制,使该电源电路DOC进行保护动作。另外,控制电路CC将安装检测电路LFD所控制输入的检测输出与预先设定的阈值作比较,判定在电源接入时,照明灯LS是否已安装于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端。另外,虽在图3中予以省略,但控制电路CC是由微电脑构成,该微电脑从连接于交流电源AC的辅助电源电路接受直流控制电源Vcc的供给而工作。接着,对照明灯LS进行说明。照明灯LS的一对受电端TB1、TB2呈灯口的形态,将所述一对受电端TB1、TB2装脱自如地安装于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端TS1、TS2的灯座,从而将照明灯LS连接于电源电路D0C,同时使照明灯LS支撑于构成输出端TS1、TS2的灯座。另外,二极管电桥(diode bridge)DB以及分泄电阻器(bleeder resistor)RL分别并联地连接在多个LEDled的串联电路与一对受电端TB1、TB2之间。再者,借由配设分泄电阻器RL,有助于稳定且确实地利用安装检测电路LFD来进行安装检测,以及利用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来进行装脱检测。另外,照明灯LS的整体形态呈细长的管状。二极管电桥DB使照明灯LS相对于电源电路DOC而言无极性。接着,参照图4以及图5,对安装检测电路LFD对于照明灯LS的安装检测的形式进 行说明。根据图4可理解当电源电路DOC不工作,且借由直流控制电压Vcc来对安装检测电路LFD供给电力时,安装检测电路LFD工作。处于如下的状态时的时间段满足所述条件,所述状态是指当对于图I所示的点灯装置11的交流电源AC在图4的时间to处被接入时,直流控制电压Vcc开始上升,并且在时间tl处,电源电路DOC开始进行动作以前的状态。再者,在图4中,直流控制电压Vcc的曲线(curve)表示直流控制电压Vcc的上升,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电压Vf的曲线表示输出电压Vf的上升。根据直流控制电压Vcc的曲线及输出电压Vf的曲线的峰值可理解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电压Vf明显高于直流控制电压Vcc。对处于所谓的安装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所谓的安装状态是指当所述安装检测电路LFD进行动作时,照明灯LS的受电端TB I、TB2恰当地连接于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端TSI、TS2。在此情况下,施加有直流控制电压Vcc的电路是电阻器Rl与如下的并联电路的串联电路,该并联电路是电阻器R2及主要成为分泄电阻器RL的照明灯LS的并联电路。而且,由于进行所述连接,因此,并联电路的合成电阻的电阻值为R2 · · RL/(R2+RL),所以该电阻值小于单个电阻器R2的电阻值。结果,由于电阻器R2两端的电压取决于电阻器Rl与合成电阻之比,因此,该电压低于未连接有照明灯LS时的电压。因此,电阻器R2的两端的电压变低,利用电容器C2来将所述电压予以平均化之后,该平均化之后的电压作为安装有照明灯LS时的输出电压VccL而输入至控制电路CC。相对于此,对处于非安装时的情况进行说明,该非安装时是指照明灯LS的受电端TB1、TB2未恰当地连接于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端TS1、TS2。在此情况下,施加有直流控制电压Vcc的电路是电阻器Rl及电阻器R2的串联电路。单个电阻器R2的电阻值大于合成电阻的电阻值。结果,由于电阻器R2的两端的电压取决于电阻器Rl与电阻器R2之比,因此,该电压高于连接有照明灯LS时的电压。利用电容器C2来将电阻器R2的两端的电压予以平均化之后,该平均化之后的电压作为未安装有照明灯LS时的输出电压VccH而输入至控制电路CC。控制电路CC将输入的输出电压VccL及输出电压VccH与图5所示的阈值TH作比较。接着,针对输出电压VccL,判定为照明灯LS安装于输出端TSl、TS2,对图2的驱动信号产生电路DSG进行控制,对切换元件Ql进行切换,因此,DC-DC转换器CONV开始进行通常的动作。结果,照明灯LS点灯。相对于此,针对输出电压VccH,控制电路CC判定为未安装有照明灯LS,对图3的驱动信号产生电路DSG进行控制,不使切换元件Ql接通,因此,DC-DC转换器CONV维持着停止状态,从而进行保护动作。参照图6(a) 图6(c),对照明灯LS的点灯过程中的装脱以及再安装时的各部分的电压关系进行说明。图6(a)表示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的输出电压Vf的波形,图6(b)表示驱动信号电压VG的波形,图6 (c)表示照明灯LS的两端电压VL的波形。如此,若在时间t3处,照明灯LS被装脱,则会继续产生图6(b)的驱动信号,因此,电源电路DOC继续进行动作,所以电源电路DOC无负载,图6(a)的输出电压Vf上升。另一方面,图6(c)的两端电压VL在产生装脱的时点,呈脉冲状地升高,然后,两端电压VL急剧下降至O。在时间t4处,照明灯LS再次被安装之后,图6 (a)的输出电压Vf以及图6(c)的两端电压VL复原。接着,参照图7来对保护动作控制的流程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基于三个检查即安装检查、调光信号检查以及负载电压检查来执行保护动作控制。在对所述检查的顺序进行说明之前,为了使各检查的意思易于理解,分别对所述检查进行说明。电源接入时的安装检查是在电源接入时以及点灯过程中,借由控制电路CC来进行。在电源接入时进行的安装检查是基于安装检测电路LFD的检测结果,以所述方式进行。然而,由于在照明灯LS的点灯过程中,容易进行误动作,因此,代替安装检测电路LFD,由负载电压检测电路VfD来进行点灯过程中的装脱检测,基于此时的检测结果,按照后述的顺序来进行所述检测。调光信号检查是指在控制电路CC中,对从调光信号产生电路DM送出的调光信号进行检查。借由对调光信号进行检查,可知晓照明灯LS是否熄灭以及调光度。S卩,调光信号可包含O 100%的调光度。此处,0%的调光度为熄灭。100%的调光度为全光点灯。因此,只要调光信号并非为0%,则意味着照明灯LS点灯,所以能够对点灯的有无进行检查。另外,只要调光信号为0%以外,则可知晓调光的程度即调光度。因此,可重新对与调光度相对应的阈值进行设定。在此情况下,可预先针对每个调光度来决定阈值,使该阈值成为表格数据并预先存储于控制电路CC内的存储器,在阈值设定时,将与调光度相对应的阈值予以读出并进行设定。另外,也可根据期望,借由后述的负载电压检查来对执行的调光度进行判定,接着对与该调光度相对应的阈值进行设定。在照明灯LS的点灯过程中进行负载电压检查,监视是否已脱离设定的阈值。另外,为了根据期望,以所述方式来对阈值进行设定,也可对执行的调光度进行检查。接着,在由以上的说明所形成的理解下,对图7所示的保护动作控制的流程图的顺序进行说明。[安装检测]将交流电源AC予以接入之后,最先进行安装检测。如上所述,基于安装检测电路LFD的检测输出来进行该安装检测。再者,在电源接入之后,辅助直流电源的上升快,因此,控制电路CC以及安装检测电路LFD借由此处所供给的直流控制电压Vcc而开始进行动作。相对于此,对于电源电路DOC而言,基于来自控制电路CC的指令,驱动信号产生电路DSG开始进行动作之后,DC-DC转换器CONV的电压上升,因此,如图4所示,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端TS1、TS2之间所出现的电压最先为直流控制电压Vcc,在延迟若干小时之后,出现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电压Vf0若安装检测的结果是在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端TSl、TS2安装有照明灯LS即“有灯”,则过渡至接下来的调光信号检查I。若安装检测的结果是在电源电路DOC的输出端TS1、TS2未安装有照明灯LS即“无灯”,则再次反复地进行安装检测。[调光信号检查I]调光信号检查I对照明灯LS是否熄灭进行检查。若结果为“未熄灭”,则允许点灯,并且决定阈值。根据该许可,控制电路CC开始使电源电路DOC进行动作,并且决定阈值。若调光 信号检查I的结果为“熄灭”,则返回至安装检测,并再次反复地进行该安装检测。[调光信号检查2]获得点灯许可而使照明灯LS点灯之后,进行调光信号检查2。该调光信号检查2对调光信号是否有变化进行检查。若结果为“无变化”,则过渡至接下来的负载电压检查。若调光信号检查2的结果为“有变化”,则过渡至调光信号检查3。[调光信号检查3]调光信号检查3再次对照明灯LS是否熄灭进行检查。若结果为“未熄灭”,则决定阈值。若调光信号检查3的结果为“熄灭”,则再次返回至安装检测,并反复地进行该安装检测。[负载电压检查]负载电压检查对检测出的负载电压与阈值作比较,检查是否需要使电源电路DOC进行保护动作以保护照明灯LS侧。结果,若负载电压处于“阈值内”而未脱离阈值,则再次返回至调光信号检查2。若负载电压检查的结果为“脱离阈值”,则使电源电路DOC进行保护动作,保护动作控制结束。已对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被提示的实施方式,并非想要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且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替换、以及变更。所述实施方式或其变形皆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点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光源点灯的电源电路;以及 控制电路,基于从所述电源电路朝向所述光源的输出来决定阈值,并且当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脱离阈值时,对所述电源电路进行控制,使所述电源电路进行保护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点灯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具有上限值阈值以及下限值阈值中的至少一个阈值,所述上限值阈值是针对电弧放电的产生的上限值阈值,所述下限值阈值与针对所述光源的短路的保护动作相关。
3.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点灯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点灯装置以及照明装置,该点灯装置每次对应于照明灯的点灯条件而将阈值的设定予以变更,适当地对电源电路进行控制,并且可适合于规定范围内的负载电压。点灯装置包括电源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电源电路使光源点灯。控制电路基于从电源电路朝向光源的输出来决定阈值,并且当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脱离阈值时,对电源电路进行控制,使该电源电路进行保护动作。
文档编号H05B37/02GK102625523SQ2012100181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1日
发明者久保田洋, 寺坂博志, 岩井直子, 鎌田征彦 申请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