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扬机以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2457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扬机以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电梯轿厢升降的卷扬机以及使用该卷扬机的电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高层建筑物中设置了使用大型卷扬机的电梯。大型的卷扬机设置在位于电梯升降通道顶部的机械室中。因此,为了设置大型的卷扬机,电梯的机械室中需要大的空间。此外,为了有效利用高层建筑物的楼层面积,用户要求缩小设置在高层建筑物中的电梯的机械室的尺寸。为了缩小该机械室的尺寸,必须使电梯用的卷扬机小型化。 作为在先技术,已经公开有采用铸造法将绳轮和制动盘形成为一体的卷扬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公开的技术中,通过将作为铸造品的制动盘与绳轮进行一体化来缩小制动盘的径向的尺寸,由此来实现卷扬机的小型化。在一般的卷扬机中,电动机设置在卷扬机的轴向的一端。并且,制动盘设置在绳轮的与电动机轴向相反的一侧的位置上。因此,对制动盘进行制动的制动器也设置在与电动机相反的一侧的位置上。此外,在一般的卷扬机中,由于制动器的体积大,所以制动器的端部比安装在电动机上的驱动轴的前端部更朝着卷扬机的轴向外侧突出。因此,卷扬机的轴向的全长从电动机的端部一直延伸到制动器的端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国专利特开2002-20064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技术中,通过铸造将绳轮和制动盘形成为一体,由此能够缩小卷扬机的径向的尺寸,但是,专利文献I的技术无法缩小卷扬机轴向的尺寸。因此,无法缩小设置卷扬机的电梯机械室的尺寸。此外,在大型的卷扬机中,由于绳轮和制动盘的体积大,所以在通过铸造法将绳轮和制动盘铸造为一体时,在制造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在制造卷扬机时,需要将绳轮和制动盘分别作为单独的构件制造。在将两者分开制造时,相对于具有凸缘部分的绳轮,需要将制动盘从凸缘部分的与电动机相反的一侧组装到绳轮上,并在之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其结果是,由于需要将制动盘设置在远离电动机的位置上,所以卷扬机轴向的总长度增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扬机以及使用该卷扬机的电梯,其通过缩小卷扬机轴向上的尺寸,能够缩小电梯的机械室的尺寸。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且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卷扬机,其具有具有驱动轴的绳轮;将驱动轴以及绳轮支撑成可旋转的轴承基座;电动机,该电动机设置在绳轮的驱动轴的轴向的一端,并且通过驱动轴使绳轮进行旋转;凸缘部分,该凸缘部分设置在绳轮的与电动机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制动盘,该制动盘与凸缘部分的和电动机相对向的对向面抵接,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绳轮上,并且与绳轮连动地进行旋转;以及制动器,该制动器通过夹住制动盘来对制动盘的旋转进行制动。此外,本发明的电梯具有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的电梯轿厢;通过吊索与电梯轿厢连接的平衡重;以及通过卷绕吊索使电梯轿厢进行升降的卷扬机。卷扬机由上述卷扬机构成。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卷扬机,由于制动盘与凸缘部分的和电动机相对向的对向面抵接地设置,所以能够将制动盘设置在靠近绳轮的轴向中心侧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缩小卷扬机的轴向上的尺寸,由此能够缩小设置卷扬机的电梯机械室的尺寸。


·图I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的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制动盘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的制动盘组装在绳轮上的工序的侧视图,其中图4A是表示制动盘固定在绳轮上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B是表示制动盘固定在绳轮上之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的轴向尺寸和现有的卷扬机的轴向尺寸之间的尺寸差的侧视图。图5A是表示现有的卷扬机的侧视图,图5B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中的固定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6A是表示制动盘被固定在绳轮上之前的绳轮的状态的主视图,图6B是表示制动盘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的制动盘被固定在绳轮上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的固定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8A是表示制动盘被固定在绳轮上之前的绳轮的状态的主视图,图8B是表示制动盘被固定在绳轮上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的结构的侧视图。符号说明I 电梯10电动机11驱动轴12、212、312、412 绳轮13、213、313、413 制动盘13a、213a 贯通孔13b厚壁部分13c薄壁部分
14制动器15轴承基座16电动机侧轴承基座17制动盘侧轴承基座18卷绕部分19、219、319 突出部分20、220、320、420 凸缘部分20a、220a、320a 对向面21、221、321 嵌合部分22 机座100、400 卷扬机110升降通道120电梯轿厢130 吊索140平衡重150反向滑轮160机械室214 槽部221a 凹部222固定槽(键槽)223固定构件(键部)321a突起部分423 螺栓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I至图9对本发明的卷扬机以及使用该卷扬机的电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相对于通用的构件,以相同的符号表示。此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说明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I.第一实施例1-1.电梯的结构例1-2.卷扬机的结构例1-3.制动盘的固定方法1-4.与现有的卷扬机的比较2.第二实施例3.第三实施例4.第四实施例I.第一实施例1-1.电梯的结构例
首先参照图I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以下称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的结构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的结构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电梯I具有升降通道110、电梯轿厢120、吊索130、平衡重140以及卷扬机100。升降通道110形成在建筑物内,其顶部设置有机械室160。电梯轿厢120通过吊索130与平衡重140连接,并且在升降通道110内进行升降。此外,卷扬机100设置在机械室160中,通过卷绕吊索130而使电梯轿厢120进行升降。在卷扬机100的附近设置有转向滑轮150,在转向滑轮150上卷绕有吊索130。1-2.卷扬机的结构例以下参照图2至图5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卷扬机的结构的侧视图。[卷扬机]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卷扬机100具有电动机10、绳轮12、制动盘13以及轴承基座15。绳轮12具有驱动轴11。此外,该卷扬机100上设置有制动器14以及机座22。[电动机和驱动轴]以下对电动机10和驱动轴11进行说明。电动机10设置在机座22上。固定在绳轮12上的驱动轴11的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该电动机10上。驱动轴11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轴承基座15上。驱动轴11在电动机10的驱动下旋转,使得绳轮12与该驱动轴11的旋转联动地进行旋转。[轴承基座]轴承基座15由电动机侧轴承基座16以及制动盘侧轴承基座17构成,并且由机座22支撑。电动机侧轴承基座16对驱动轴11的轴向的靠电动机10侧的端部进行支撑,制动盘侧轴承基座17对驱动轴11的轴向的位于电动机10相反侧的端部以及制动器14进行支撑。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动机侧轴承基座16以及制动盘侧轴承基座17这两个轴承基座对支承轴11进行支撑,但也可以采用通过一个轴承基座对驱动轴11进行支撑的结构。[绳轮]绳轮12的形状大致形成为圆柱形状,在其轴的中心形成有未图示的贯通孔。该贯通孔的直径和驱动轴11的外径大小相等。并且,驱动轴11以穿过绳轮12的贯通孔的方式固定在绳轮12上。在绳轮12的侧面部分形成有卷绕吊索130的卷绕部分18。该卷绕部分18具有用于卷绕吊索130的多个槽部18a。通过绳轮12的旋转使得吊索130卷绕在卷绕部分18的槽部18a。此外,在绳轮12的轴向的两个端部设置有突出部分19以及凸缘部分20。突出部分19设置在绳轮12的轴向的一个端部上。该突出部分19在绳轮12的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突出,并且其直径被形成为大于绳轮12的卷绕部分18的外径。由此,能够防止卷绕在卷绕部分18上的吊索130从突出部分19侧脱落。凸缘部分20设置在绳轮12的轴向的另一个端部。该凸缘部分20在绳轮12的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突出。凸缘部分20的外径被形成为大于突出部分19的外径。该凸缘部分20和绳轮12的卷绕部分18之间设置有嵌合部分21。制动盘13固定在嵌合部分21。嵌合部分21的外径被形成为大于突出部分19的直径。此外,嵌合部分21在轴向上的长度被形成为与制动盘13在轴向上的长度相等或者比其稍大。[制动盘]以下参照图2以及图3对制动盘13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卷扬机中的制动盘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制动盘13以与凸缘部分20的和电动机10相对向的对向面20a抵接的方式固定在嵌合部分21。由此,制动盘13与在电动机10的驱动下旋转的绳轮12联动地进行旋转。·以下对制动盘13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3所示,制动盘13大致被形成为圆盘状。该制动盘13具有贯通孔13a和厚壁部分13b以及薄壁部分13c。制动盘13的贯通孔13a以从制动盘13的一面13d延伸到另一面13e的方式连续地沿着制动盘13的轴方向形成。贯通孔13a设置在制动盘13的半径方向的中心。并且,为了能够通过热压配合等将制动盘13固定在绳轮12上,将贯通孔13a的半径形成为小于嵌合部分的外径21。在该贯通孔13a的周围形成有厚壁部分13b。厚壁部分13b以包围贯通孔13a周围的方式设置。厚壁部分13b在径向上的长度X为厚壁部分13b在轴向上的长度Y的1/5以上。厚壁部分13b的径向的外侧形成有薄壁部分13c。薄壁部分13c设置在制动盘13的一方的面13d以及另一方的面13e上。位于该一方的面13d侧的薄壁部分13c通过从该一方的面13d侧朝着另一方的面13e侧凹陷而形成。此外,另一方的面13e侧的薄壁部分13c通过从该另一方的面13e侧朝着该一方的面13d侧凹陷而形成。通过在制动盘13上形成薄壁部分13c,能够减轻制动盘13的重量。[制动器]如图2所示,制动盘13设置在电动机10的相反侧,制动器14设置在制动盘13侧,并且由制动盘侧轴承基座17支撑。该制动器14以夹住制动盘13的方式与制动盘13的2个面13d、13e接触,从而对制动盘13的旋转进行制动。由此,能够对与驱动轴11联动的绳轮12的旋转进行制动,并且还能够对吊索130的卷扬动作进行调整。[制动盘的固定方法]以下对制动盘13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图4A是表示将制动盘组装并固定在绳轮上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B是表示将制动盘固定在绳轮上以后的状态的侧视图。用于固定制动盘13的机构(以下称为“固定机构”)由嵌合部分21以及制动盘13的与该嵌合部分21嵌合的贯通孔13a构成。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热压配合、压入法等过盈配合方法将制动盘13固定在绳轮12上。例如在进行热压配合时,首先对制动盘13进行加热。由此,制动盘13膨胀从而使得贯通孔13a的直径扩大。接着,如图4A所示,将制动盘13从绳轮12的突出部分19侧插入。由于制动盘13的贯通孔13a的直径大于突出部分19的直径以及卷绕部分18的直径,所以制动盘13不会受到突出部分19和卷绕部分18的干涉,能够插入到绳轮12的轴向的另ー侧。此外,制动盘13的贯通孔13a通过加热而膨胀,所以贯通孔13a的直径变得大于嵌合部分21的外径。因此,如图4B所示,能够将制动盘13插入至与凸缘部分20的和电动机10相对向的对向面20a抵接的位置。此外,通过使制动盘13与凸缘部分20抵接,能够对制动盘13进行定位。在将制动盘13在绳轮12的轴向上的位置定位后,将制动盘13冷却而使制动盘13收缩。制动盘13收缩后,制动盘13的贯通孔13a的直径也随之收缩,使得制动盘13的贯通孔13a与嵌合部分21彼此嵌合。由此,制动盘13被固定在绳轮12上。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制动盘13设置有厚壁部分13b,所以能够防止在进行过盈配合时制动盘13产生翘曲等变形。[与现有的卷扬机的比较]以下參照图5对本实施例的卷扬机以及现有的卷扬机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卷扬机的轴向尺寸以及现有的卷扬机的轴向尺寸之间的尺寸差的侧视图。图5A是表示现有的卷扬机的侧视图,图5B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卷扬机的侧视图。此外,在图5中,本实施例的卷扬机100的电动机10的端部与现有的卷扬机500的电动机510的端部对齐。卷扬机100、500的轴向的全长从电动机10、510的端部起到制动器14、514的端部为止,现有的卷扬机500的全长为LI,本实施例的卷扬机100的全长为L2。现有的卷扬机500在进行组装时,使制动盘513与凸缘部分520的位于电动机510相反侧的面抵接,并且例如通过螺栓518将制动盘513固定组装在凸缘部分520上。另ー方面,在本实施例的卷扬机100进行组装时,从绳轮12的突出部分19侧装入制动盘13,在使制动盘13与凸缘部分20的和电动机10相对向的对向面20a抵接后进行固定。本实施例的卷扬机100的制动盘13与凸缘部分20的位置关系和现有的卷扬机500的制动盘513与凸缘部分520的位置关系相反。以绳轮12、512的轴向的中心N为基准时,本实施例中的卷扬机100的制动盘13的设置位置与现有的卷扬机500的制动盘513的设置位置相比更靠近绳轮12的轴向的中心N侧。也就是说,通过将制动盘13设置在靠近绳轮12的中心N的位置,能够使对制动盘13进行制动的制动器14的位置接近中心N。由此,本实施例中的卷扬机100的制动器14的端部,与现有的卷扬机500的制动器514的端部相比,离中心N的距离缩小了长度M。其结果是,与现有的卷扬机500的轴向的全长LI相比,能够将本实施例中的卷扬机100的轴向的全长L2减小长度M。由此,能够实现卷扬机的轴向的小型化,并且能够方便地确保卷扬机维护时所需的空间。此外,还能够缩小设置卷扬机100的机械室160的尺寸。此外,在现有的卷扬机500中,通过螺栓518将制动盘513固定在绳轮512上。该螺栓518沿着制动盘513的圆周方向设置多个。因此,需要确保用于将螺栓518设置在制动盘513上的空间,从而导致凸缘部分520的外径増大。另ー方面,在本实施例的卷扬机100中,由于通过热压配合或者压入等过盈配合方法将制动盘13固定在绳轮12的嵌合部分21上,所以能够抑制凸缘部分20的外径増大,并且还能够减少螺栓518的数量。其结果是,能够降低卷扬机100的材料成本。此外,由于不需要进行螺栓518的紧固作业,因此还能够减轻作业的负担。2.第二实施例以下参照图6以及图7对本发明的卷扬机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的固定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6A是表示制动盘被固定在绳轮上之前的绳轮的主视图,图6B是表示固定在绳轮上的制动盘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的制动盘固定在绳轮上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100相比,将制动盘固·定在绳轮上的固定机构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为此,以下针对将制动盘固定在绳轮上的固定机构的相关事项进行说明,并且,针对与卷扬机100通用的部分,以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其重复的说明。如图6A所示,驱动轴11穿过绳轮212。该绳轮212具有设置在绳轮212的侧面部分的未图不的卷绕部分、突出部分219、嵌合部分221以及凸缘部分220。此外,嵌合部分221上形成有凹部221a。制动盘213大致形成为圆盘状。如图6B所示,该制动盘213具有贯通孔213a。该贯通孔213a的直径按照嵌合部分221的直径设定。此外,制动盘213设置有从贯通孔213a的缘部朝着半径方向外侧凹入的槽部214。在制动盘213安装到绳轮212上时,该槽部214与嵌合部分221的凹部221a相对向。以下对第二实施例的制动盘213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将制动盘213从绳轮212的突出部分219侧装入。此后,使制动盘213与凸缘部分220的和电动机侧相对向的对向面220a抵接。此时,制动盘213的槽部214与嵌合部分221的凹部221a相对向。并且,如图7所示,通过凹部221a和槽部214来形成固定槽222 (键槽)。接着,将固定构件223(键)埋入该固定槽222中。由此,制动盘213的贯通孔213a与嵌合部分221被固定,制动盘213被固定在绳轮212上。第二实施例的固定机构包括凹部221a、槽部214以及固定构件223,该凹部221a形成在嵌合部分221上,该槽部214设置在制动盘213上,并且以与凹部221a相对向的方式设置,该固定构件223埋入凹部221a和槽部214中。此外,也可以设置成通过采用热压配合和压入等过盈配合法的固定方法与由固定槽222和固定构件223构成的固定机构的组合来对制动盘213和绳轮212进行固定。由此,能够将制动盘213牢固地固定在绳轮212上,并且能够防止制动盘213从绳轮212上脱落,从而能够提高卷扬机的安全性。其他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100相同,因此省略其重复说明。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100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此外,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设置有I个由凹部221a以及槽部214构成的固定槽222,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形成2个以上的固定槽222,并且在各个固定槽222中埋入固定构件223。
3.第三实施例以下參照图8对本发明的卷扬机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图8A是表示制动盘被组装并固定在绳轮上之前的绳轮和制动盘的主视图,图8B是表示制动盘被组装并固定在绳轮上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100相比,将制动盘固定在绳轮上的固定机构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为此,以下针对将制动盘固定在绳轮上的固定机构的相关事项进行说明,并且,针对与卷扬机100通用的部分,以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其重复的说明。图8A表示在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中使用的绳轮和制动盘。该制动盘313具有与第二实施例中的制动盘213相同的结构。在此,省略对制动盘313的说明。如图8A所示,驱动轴11穿过绳轮312。该绳轮312具有设置在绳轮312的侧面·部分的未图不的卷绕部分、突出部分319、嵌合部分321以及凸缘部分320。此外,嵌合部分321上设置有突起部分321a。以下对第三实施例中的制动盘313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将制动盘313从绳轮312的突出部分319侧装入。并且,使制动盘313与凸缘部分320的和电动机侧相对向的对向面320a抵接。此时,如图8B所示,制动盘313的槽部314与嵌合部分321的突起部分321a卡合。由此,制动盘313的贯通孔313a和嵌合部分321互相嵌合,制动盘313被固定在绳轮312上。其结果是,能够方便地对绳轮312和制动盘313进行固定。该第三实施例的固定机构由形成在嵌合部分321上的突起部分321a以及设置在制动盘313上并与突起部分321a卡合的槽部314构成。此外,也可以设置成通过采用热压配合和压入等的过盈配合法的固定方法与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由槽部314和突起部分321a构成的固定机构的组合来对制动盘313和绳轮312进行固定。由此,能够将制动盘313牢固地固定在绳轮312上,并且还能够防止制动盘313从绳轮312上脱落,从而能够提高卷扬机的安全性。由于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100相同,因此省略其重复的说明。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100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在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中突起部分321a和槽部314各设置了ー个,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分别设置两个以上的突起部分321a和槽部314。4.第四实施例以下參照图9对本发明的卷扬机的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的结构的侧视图。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400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100相比,将制动盘固定在绳轮上的固定机构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因此,以下针对将制动盘固定在绳轮上的固定机构的相关事项进行说明,并且,针对与卷扬机100通用的部分,以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其重复的说明。首先,对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动盘413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一祥,将制动盘413从绳轮412的突出部分19侧装入。此后,使制动盘413与凸缘部分420的和电动机10相对向的对向面420a抵接。接着,将作为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固定机构的螺栓423从凸缘部分420的与电动机10相反的一侧插入,由此对制动盘413和绳轮412进行固定。其结果是,即使在固定大型的制动盘413和绳轮412时,也能够方便地进行固定。此外,也可以设置成将螺栓423从制动盘413的和电动机10相对向的面413d朝着凸缘部分420插入,由此对制动盘413和绳轮412进行固定。其他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100相同,因此省略其重复的说明。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卷扬机400,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卷扬机100相 同的作用以及效果。此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在以上进行了说明和图示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中记载的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卷扬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驱动轴的绳轮; 将所述驱动轴以及所述绳轮支撑成可旋转的轴承基座; 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所述绳轮的所述驱动轴的轴向的一端,并且通过所述驱动轴使所述绳轮进行旋转; 凸缘部分,所述凸缘部分设置在所述绳轮的与所述电动机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制动盘,所述制动盘与所述凸缘部分的和所述电动机相对向的对向面抵接,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绳轮上,并且与所述绳轮连动地进行旋转;以及 制动器,所述制动器通过夹住所述制动盘来对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进行制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卷扬机,其特征在干,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嵌合部分和贯通孔,所述嵌合部分形成在所述凸缘部分的所述对向面上,所述贯通孔形成在所述制动盘上,并且与所述嵌合部分嵌合, 所述制动盘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绳轮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扬机,其特征在干, 所述制动盘的所述贯通孔的周围具有厚壁部分。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卷扬机,其特征在干,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凹部、槽部以及固定构件,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绳轮上,所述槽部设置在所述制动盘上,并且与所述凹部相对向地设置,所述固定构件嵌合在所述凹部以及所述槽部中。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卷扬机,其特征在干,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突起部分和槽部,所述突起部分形成在所述绳轮上,所述槽部设置在所述制动盘上,并且与所述突起部分卡合。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卷扬机,其特征在干, 所述固定机构由用于固定所述凸缘部分以及所述制动盘的螺栓构成。
7.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的电梯轿厢; 通过吊索与所述电梯轿厢连接的平衡重; 通过卷绕所述吊索使所述电梯轿厢进行升降的卷扬机, 所述卷扬机具有 具有驱动轴的绳轮; 将所述驱动轴以及所述绳轮支撑成可旋转的轴承基座; 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所述绳轮的所述驱动轴的轴向的一端,并且通过所述驱动轴使所述绳轮进行旋转; 凸缘部分,所述凸缘部分设置在所述绳轮的与所述电动机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制动盘,所述制动盘与所述凸缘部分的和所述电动机相对向的对向面抵接,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绳轮上,并且与所述绳轮连动地进行旋转;以及 制动器,所述制动器通过夹住所述制动盘来对所述制动盘的旋转进行制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通过缩小卷扬机在轴向上的尺寸来缩小机械室的尺寸。本发明提供一种卷扬机(100),具有具有驱动轴(11)的绳轮(12);将驱动轴(11)以及绳轮(12)支撑成可旋转的轴承基座(15);电动机(10),电动机(10)设置在绳轮(12)的驱动轴(11)的轴向的一端,并且通过驱动轴(11)使绳轮(12)进行旋转;凸缘部分(20),凸缘部分(20)设置在绳轮(12)的与电动机(10)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制动盘(13),制动盘(13)与凸缘部分(20)的和电动机(10)相对向的对向面(20a)抵接,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绳轮(12)上,并且与绳轮(12)连动地进行旋转;以及制动器(14),制动器(14)通过夹住制动盘(13)来对制动盘(13)的旋转进行制动。
文档编号B66B11/08GK102951528SQ2012102747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2日
发明者松井裕, 松冈秀佳, 安部贵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