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开门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1529阅读:37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向开门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特别是一种双向开门电梯。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多样的建筑物,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多向开门的电梯。现有有的电梯轿厢的开门位置通常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一个方向或者相对的两个方向上,也存在少部分的电梯轿厢的开门位置是在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或电梯轿厢的三个位置方向上。但是对于相邻2个方向的开门电梯,由于双开门门机结构限制,使其实现较为困难。而且使用2个或多个门机容易使电梯轿厢配重出现问题,因而又需要通过调节配重等方式使电梯轿厢回归平衡,但是这样势必增加电梯轿厢的重量,给电梯曳引机增加了负担,并提闻了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开门电梯。本发明可以是电梯实现相邻两个方向的开门,且结构更为平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向开门电梯,包括轿厢系统,所述轿厢系统包括正方形的底部托盘,底部托盘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垂直的立柱,立柱顶部设有顶部横梁,底部托盘、立柱和顶部横梁构成轿厢系统的外部框架;所述立柱内表面为圆弧状,立柱内设有圆筒状的轿厢壁,轿厢壁设有两个相同的缺口,两个缺口的大小及位置分别对应两个电梯层门,两个电梯层门设置在电梯井道上,并对应底部托盘的两个相邻边分别设置;所述立柱和轿厢壁之间设有圆筒状的轿厢门,轿厢门开设有一个大小与电梯层门对应的缺口,轿厢门在立柱和轿厢壁转动,当缺口转至与电梯层门对应,即可实现其中一个方向的开门。上述的双向开门电梯中,所述轿厢门的旋转动力来自轿厢门外侧的旋转辊道,旋转辊道的转轴固定在立柱上,并由电机驱动;轿厢门的内侧还设有检测辊道,检测辊道的转轴固定在轿厢壁;旋转辊道和检测辊道上均设有编码器,且旋转辊道和检测辊道外圈设有橡胶层与轿厢门紧密贴合。前述的双向开门电梯中,根据旋转辊道上的编码器提供的信号对轿厢门的位置进行控制,而检测辊道上的编码器提供的信号作为轿厢门的位置的校对量。轿厢门运动时,旋转辊道利用滚动摩擦带动轿厢门旋转,而轿厢门以相同的原理带动检测辊道旋转。编码器可以对旋转辊道和检测辊道的转动圈数进行计数,不同的转动圈数对应轿厢门不同的转动角度。而当旋转辊道在转动过程中有可能与轿厢门发生滑动,导致对轿厢门的位置控制失准,而此时检测辊道因为质量小、惯性小,不易与轿厢门发生滑动现象,因此可以校对轿厢门位置是否正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圆周转动的轿厢门实现电梯轿厢的开门,轿厢门上的缺口位置可以圆周转动,转动到与轿厢壁上的缺口相对应的位置即实现开门。利用圆周转动的方式可以是轿厢在开门时更加平稳。而且本发明的轿厢门采用圆筒状结构,且可隐藏在轿厢壁和立柱之间,其动力结构也同样可以隐藏在轿厢壁和立柱之间,因而结构更加简洁,配重更加均匀。再加上本发明的轿厢门控制全权由辊道实现,它不通过外部的传感器去实时监测轿厢门的位置。本发明只需通过辊道上的编码器的信号即可间接但是准确的实时监控轿厢门位置,这种控制方式不仅故障率低,而且易于实现。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截面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实施例1。一种双向开门电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轿厢系统,所述轿厢系统包括正方形的底部托盘1,底部托盘I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垂直的立柱2,立柱2顶部设有顶部横梁,底部托盘1、立柱2和顶部横梁构成轿厢系统的外部框架;所述立柱2内表面为圆弧状,立柱2内设有圆筒状的轿厢壁3,轿厢壁3设有两个相同的缺口,两个缺口的大小及位置分别对应两个电梯层门,两个电梯层门设置在电梯井道上,并对应底部托盘I的两个相邻边分别设置;所述立柱2和轿厢壁3之间设有圆筒状的轿厢门4,轿厢门4开设有一个大小与电梯层门对应的缺口,轿厢门4在立柱2和轿厢壁3转动,当缺口转至与电梯层门对应,即可实现其中一个方向的开门。所述轿厢门4的旋转动力来自轿厢门4外侧的旋转辊道5,旋转辊道5的转轴固定在立柱2上,并由电机驱动;轿厢门4的内侧还设有检测辊道6,检测辊道6的转轴固定在轿厢壁3 ;旋转辊道5和检测辊道6上均设有编码器,且旋转辊道5和检测辊道6外圈设有橡胶层与轿厢门4紧密贴合。根据旋转辊道5上的编码器提供的信号对轿厢门4的位置进行控制,而检测辊道6上的编码器提供的信号作为轿厢门4的位置的校对量。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电梯上下运行时,轿厢门的缺口隐藏在轿厢壁后,轿厢门与轿厢壁形成封闭的轿厢。当电梯到达目标楼层,层门开启时,电机驱动旋转辊道转动,此时旋转辊道的编码器开始计数,带旋转辊道转动事先设定的圈数后,轿厢门的缺口正对层门,此时电梯开门动作完成,关闭动作则是旋转辊道反向转动相同圈数。而如果需要在下一站朝相邻的另一个方向开门,则只需一开始就控制旋转辊道反向转动固定圈数,使轿厢门的缺口正对层门。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向开门电梯,包括轿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系统包括正方形的底部托盘(1),底部托盘(I)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垂直的立柱(2),立柱(2)顶部设有顶部横梁,底部托盘(I)、立柱(2)和顶部横梁构成轿厢系统的外部框架;所述立柱(2)内表面为圆弧状,立柱(2 )内设有圆筒状的轿厢壁(3 ),轿厢壁(3 )设有两个相同的缺口,两个缺口的大小及位置分别对应两个电梯层门,两个电梯层门设置在电梯井道上,并对应底部托盘(I)的两个相邻边分别设置;所述立柱(2)和轿厢壁(3)之间设有圆筒状的轿厢门(4),轿厢门(4)开设有一个大小与电梯层门对应的缺口,轿厢门(4)在立柱(2)和轿厢壁(3)之间转动,当缺口转至与电梯层门对应,即可实现其中一个方向的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开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门(4)的旋转动力来自轿厢门(4 )外侧的旋转辊道(5 ),旋转辊道(5 )的转轴固定在立柱(2 )上,并由电机驱动;轿厢门(4)的内侧还设有检测辊道(6),检测辊道(6)的转轴固定在轿厢壁(3);旋转辊道(5)和检测辊道(6)上均设有编码器,且旋转辊道(5)和检测辊道(6)外圈设有橡胶层与轿厢门(4)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开门电梯,其特征在于根据旋转辊道(5)上的编码器提供的信号对轿厢门(4)的位置进行控制,而检测辊道(6)上的编码器提供的信号作为轿厢门(4)的位置的校对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开门电梯,包括轿厢系统,所述轿厢系统包括正方形的底部托盘(1),底部托盘(1)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垂直的立柱(2),立柱(2)顶部设有顶部横梁,底部托盘(1)、立柱(2)和顶部横梁构成轿厢系统的外部框架;所述立柱(2)内表面为圆弧状,立柱(2)内设有圆筒状的轿厢壁(3),轿厢壁(3)设有两个相同的缺口,两个缺口的大小及位置分别对应两个电梯层门,两个电梯层门设置在电梯井道上,并对应底部托盘(1)的两个相邻边分别设置;所述立柱(2)和轿厢壁(3)之间设有圆筒状的轿厢门(4),轿厢门(4)开设有一个大小与电梯层门对应的缺口,轿厢门(4)在立柱(2)和轿厢壁(3)转动,当缺口转至与电梯层门对应,即可实现其中一个方向的开门。
文档编号B66B13/16GK103058037SQ20131002100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李东流, 茹晓英 申请人: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