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卷扬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1522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用卷扬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梯设备中使用的电梯用卷扬机。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电梯用卷扬机中,使用将制动垫按压在与驱动绳轮同步旋转的圆筒状的被制动体的外周部来进行制动的形式的制动装置。现有的制动装置的制动垫采用以玻璃纤维等为原材料的软质摩擦材料。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卷扬机用制动机构,其设置有多个与制动鼓的内壁相对向的制动构件,在多个制动构件上分别设置有将制动构件朝向内壁按压的弹性构件。在专利文献I中,与制动装置的制动面相对应地设置有多个制动构件,并且在多个制动构件上分别设置有施加制动力的弹性构件,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降低各个制动构件所承担的制动力,能够实现弹性构件和电磁铁等的小型化。此外,还能够降低制动构件与制动面碰撞时的碰撞音。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国际公开W02004/050527号公报可是,近年来,为了在提高电梯用卷扬机性能的同时实现电梯用卷扬机的小型化,采用高接触压力下的特性优异的硬质摩擦材料来制造制动垫的方法已经成为主流方法。在采用硬质摩擦材料时,如果仍然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则制动垫与被制动体之间的接触率下降,摩擦特性变得不稳定。因此,根据接触状态,有时在制动垫的被制动体旋转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会产生弯曲应力,可能导致制动垫产生裂纹或者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电梯用卷扬机,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制动垫产生裂纹或者受到损伤。解决方案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是具有电磁制动装置的电梯用卷扬机,其中,使电梯轿厢和平衡重进行升降的主吊索卷绕在驱动绳轮上,设置有与该驱动绳轮一体旋转的被制动体,通过将制动垫按压在该被制动体的制动面上,对驱动绳轮和被制动体进行制动,所述电梯用卷扬机的特征在于,在电磁制动装置上设置有保持靴,将在被制动体的旋转方向上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的制动垫隔着缓冲材料分别安装在保持靴上,将各个制动垫分别按压在制动面上。此外,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特征还在于,制动垫由硬质摩擦材料形成。此外,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特征还在于,为了将各个制动垫固定在保持靴上,利用固定构件,在多个在被制动体的旋转方向上不同的固定位置对各个制动垫进行固定,将多个固定位置上的固定构件将制动垫固定在保持靴上的固定力设定为不同的固定力,并且将位于各个制动垫彼此靠近的一侧的固定位置上的固定力设定成比位于各个制动垫彼此远离的一侧的固定位置上的固定力低。此外,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特征还在于,使用螺钉作为固定构件。另外,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特征还在于,各个制动垫由相同的形状构成。另外,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特征还在于,各个制动垫的多个固定位置相对于保持靴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另外,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特征还在于,各个制动垫的在彼此接近侧的端部朝制动面位移的位移量大于各个制动垫的在彼此远离侧的端部朝制动面位移的位移量。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具有电磁制动装置,在电磁制动装置上设置有保持靴,将在被制动体的旋转方向上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的制动垫隔着缓冲材料分别安装在保持靴上,将各个制动垫分别按压在制动面上。由此,制动垫与被制动体的制动面接触时的向制动面的追随性提高,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产生弯曲应力,尤其是能够防止制动垫的中央部分产生裂纹和损伤,并且能够提高制动性能。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设备的大致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的电磁制动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的电磁制动装置的放大截面图。图4是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电磁制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5是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电磁制动装置的底面图。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电磁制动装置的应用例的底面图。符号说明1:升降通道2:电梯轿厢3:平衡重4:电梯用卷扬机5:驱动绳轮6:主吊索7:制动鼓8:壳体框架9:电磁制动装置lla、llb:制动垫14:制动面16:基座17:可动杆18:可动铁心19:保持靴20:制动弹簧
21:电磁绕组22:缓冲材料23 30:螺钉C:中心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电梯设备具有可在升降通道I内升降的电梯轿厢2和平衡重3、以及电梯用卷扬机4,悬吊电梯轿厢2和平衡重3的主吊索6卷绕在驱动绳轮5上。通过电梯用卷扬机4使驱动绳轮5旋转,对卷绕在驱动绳轮5上的主吊索6进行卷扬,由此来驱动电梯轿厢2和平衡重3在升降通道I内进行升降。图1示出的电梯用卷扬机4是沿着升降通道I内的一个壁面与该壁面大致平行地设置的薄型卷扬机,该薄型卷扬机设置在升降通道I的内壁面与电梯轿厢2之间。图2是从升降通道壁侧观察到的电梯用卷扬机4的主视图。悬吊电梯轿厢2和平衡重3的主吊索6卷绕在位于电梯用卷扬机4的前表面侧的驱动绳轮5上,在驱动绳轮5的背后设置有壳体框架8。电梯用卷扬机4可以采用各种结构。例如,设置与驱动绳轮5同轴旋转的作为被制动体的制动鼓7,在制动鼓7侧安装电动机转子,并在壳体框架8侧设置电动机定子,在制动鼓7与壳体框架8之间构成外转子型的电动机,通过向外转子型电动机通电来驱动驱动绳轮5和制动鼓7旋转。在壳体框架8的上下部分分别设置结构相同的电磁制动装置9,通过将一对制动垫IlaUlb按压在制动鼓7上来对驱动绳轮5和制动鼓7的旋转进行制动。在此,在壳体框架8的与制动垫I la、I Ib对应的部分形成窗部10,作业人员通过该窗部10能够检查制动垫IlaUlb的磨耗状态。图3是表示电磁制动装置9中的设置在上部的电磁制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在壳体框架8的上部外壁部12上设置有孔13,电磁制动装置9安装在与孔13对应的位置上,使得制动垫IlaUlb能够穿过孔13与制动鼓7的制动面14接触。电磁制动装置9具有:基座16,其通过固定装置15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框架8上;可动杆17,其设置成可相对于基座16朝制动鼓7移动;可动铁心18,其与可动杆17—体设置;保持靴19,其可拆卸地与可动杆17的靠制动鼓7侧的端部连接;以及制动垫lla、llb,其安装在保持靴19上而与保持靴19成为一体,为了对制动鼓7的旋转进行制动而向制动面14按压,制动垫I la、I Ib在箭头所示的制动鼓7旋转方向上分割成多个部分。此外,电磁制动装置9进一步具有制动弹簧20和配置成包围可动杆17的电磁绕组21,制动弹黃20始终施加制动力而将制动塾11a、IIb向制动成7的制动面14上按压,电磁绕组21在励磁后,克服制动弹簧20的弹力,将制动垫IlaUlb和可动杆17朝着解除制动的方向驱动。制动弹簧20将可动铁心18朝着制动鼓7侧按压,其结果,利用与可动铁心18 —体的可动杆17将制动垫IlaUlb朝着制动鼓7的制动面14按压以进行制动。另一方面,电磁绕组21在通电后励磁,其克服制动弹簧20的弹力,将制动垫IlaUlb朝着离开制动鼓7的方向驱动,以此来解除制动力。因此,在切断对电磁铁的电磁绕组21的通电后,电磁绕组21的励磁被解除,在制动弹簧20的弹力的作用下,制动垫IlaUlb被按压在制动鼓7的制动面14上,由此对驱动绳轮5施加制动力。如图4所示,在保持靴19上设置有由橡胶板等制作的缓冲材料22,在制动鼓7的旋转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制动垫IlaUlb隔开一定的间隔并排设置在缓冲材料22上,并且分别由多个固定构件进行固定。作为制动垫lla、llb,采用由高接触压力下的特性优异的树脂混合成型而成的硬质摩擦材料。图5是从制动鼓7侧观察到的制动垫IlaUlb的底面图,图的左右方向为制动鼓7的旋转方向。制动垫IlaUlb以相对于保持靴19的中心线C左右对称的方式安装。螺钉构件的固定位置同样为左右对称,各个螺钉的紧固力相同。如图5所示,制动垫Ila在两个在制动鼓7的旋转方向上不同的固定位置通过螺钉固定在保持靴19上。在制动垫Ila的靠近保持靴19中心线C(各个制动垫彼此接近的一侧)的部分即制动垫Ila的中央部分使用螺钉23,在比中心线C侧端部更靠制动垫中心侧的固定位置上对螺钉23进行紧固。另一方面,在远离中心线C(各个制动垫彼此远离的一侧)的一侧的固定位置即制动垫Ila的外侧的固定位置,使用沿着宽度方向设置的二根螺钉24、25,在靠制动垫Ila的端部侧的固定位置进行紧固。其结果,接近保持靴19中心线C的螺钉23的附近的对制动垫Ila的固定力小于位于螺钉24、25附近的固定位置上的对制动垫Ila的固定力。制动垫Ilb与制动垫Ila —样,在制动垫Ilb的靠近中心线C的中央部分使用螺钉26,在比中心线C侧端部更靠制动垫中心侧的固定位置上对螺钉26进行紧固。此外,在远离中心线C的一侧的固定位置即制动垫Ilb的外侧的固定位置使用沿着宽度方向设置的二根螺钉27、28,在靠近制动垫Ilb的端部侧的固定位置进行紧固。其结果,接近保持靴19中心线C的螺钉26的附近的对制动垫Ilb的固定力小于位于螺钉27、28附近的固定位置上的对制动垫Ilb的固定力。也就是说,二组制动垫IlaUlb的靠近保持靴19中心线C的中央部分的固定力被设定为小于两端部分的固定力。在保持靴19上安装分割成两个部分的制动垫IlaUlb时,首先在保持靴19上设置缓冲材料22,然后将两个制动垫IlaUlb的远离侧分别朝保持靴19侧按压,同时对螺钉
24、25和螺钉27、28进行紧固。接着,对各制动垫的彼此接近侧的螺钉23和螺钉26进行紧固,如此,能够方便地将两个制动垫IlaUlb的远离保持靴19中心线C的固定位置上的固定力设定成大于两个制动垫IlaUlb的靠近中心线C的固定位置上的固定力。采取上述方法固定时,由于各个制动垫IlaUlb隔着缓冲材料22固定在保持靴19上,所以制动垫IlaUlb能够以连接螺钉24、25的线或者连接螺钉27、28的线为中心在与制动鼓7的制动面14正交的方向上位移,所以能够提高对制动面14的追随性。并且,由于各个制动垫IlaUlb以包住制动鼓7的制动面14的方式变形,所以能够提高制动垫的制动性。采用具有如上结构的电磁制动装置9,切断对电磁绕组21的通电,在制动弹簧20的弹力的作用下,将制动垫I la、I Ib按压在制动鼓7的制动面14上,使制动垫I la、I Ib与制动鼓7的制动面14接触。此时,由于制动垫IlaUlb在制动鼓7的旋转方向上被分割,所以能够提高对制动面14的追随性,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产生弯曲应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制动垫IlaUlb的中央部分产生裂纹和受到损伤,并且能够提高制动垫的制动性能。在图6中示出了将各制动垫IlaUlb固定在保持靴19上的螺钉的位置的应用例。即使在将远离保持靴19的中心线C的固定位置处的螺钉设定为分别使用一根螺钉29、30的情况下,由于根据螺钉位置的关系,各制动垫IlaUlb的靠近中心线C的一侧为自由端,所以制动垫I la、I Ib在与制动鼓7的制动面14正交的方向上变得容易位移,从而能够提高对制动面14的追随性。此外,本发明的电梯用卷扬机不仅能够应用于图2和图3所示的结构,而且还能够应用于其他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用卷扬机,其是具有电磁制动装置的电梯用卷扬机,其中,使电梯轿厢和平衡重进行升降的主吊索卷绕在驱动绳轮上,设置有与该驱动绳轮一体旋转的被制动体,通过将制动垫按压在该被制动体的制动面上,对所述驱动绳轮和所述被制动体进行制动,所述电梯用卷扬机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磁制动装置上设置有保持靴,将在所述被制动体的旋转方向上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的制动垫隔着缓冲材料分别安装在所述保持靴上,将各个所述制动垫分别按压在所述制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垫由硬质摩擦材料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梯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 为了将各个所述制动垫固定在所述保持靴上,利用固定构件,在多个在所述被制动体的旋转方向上不同的固定位置对各个所述制动垫进行固定,将多个所述固定位置上的、所述固定构件将所述制动垫固定在所述保持靴上的固定力设定为不同的固定力,并且将位于各个所述制动垫彼此靠近的一侧的固定位置上的固定力设定成比位于各个所述制动垫彼此远离的一侧的固定位置上的固定力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 使用螺钉作为所述固定构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制动垫由相同的形状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 电梯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制动垫的多个固定位置相对于所述保持靴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用卷扬机,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制动垫的在彼此接近侧的端部朝所述制动面位移的位移量大于各个所述制动垫的在彼此远离侧的端部朝所述制动面位移的位移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制动垫产生裂纹或受到损伤的电梯用卷扬机。制动垫(11a、11b)沿着制动鼓(7)的旋转方向被分割成两个部分,各制动垫(11a、11b)为了固定在保持靴(19)上,确定两个在制动鼓(7)的旋转方向上不同的固定位置即另一制动垫侧端部的固定位置和其相反侧的端部的固定位置,将通过螺钉(23、26)进行固定的前者的固定位置处的固定力设定为小于通过螺钉(24、25)和螺钉(27、28)进行固定的后者的固定位置处的固定力。
文档编号B66D5/30GK103213918SQ20131002046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4日
发明者小野哲志, 山内宏一, 伊藤清弥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