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包含该热交换器的电气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478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及包含该热交换器的电气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箱体、导风板、换热器及送风机。箱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盖板及后盖板,前盖板开设有回风口及送风口。导风板设于箱体内,导风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及第三面板,第一面板垂直于前盖板,第二面板平行于前盖板,第三面板向靠近前盖板一侧倾斜,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及第三面板将箱体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第二面板开设有通孔,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通过回风口、通孔、送风口形成贯通的风道。换热器收容于第一腔体内,送风机收容于第二腔体内。热交换器采用换热器,并配合送风机形成简洁的送风风道,第三面板倾斜可快速有效对柜体内的元器件进行降温。相对传统的利用空调对元器件进行降温,达到了节能目的。
【专利说明】热交换器及包含该热交换器的电气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及包含该热交换器的电气柜。
【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代工业技术中,电气柜是将各种电气元件、控制器及保护装置组装在一个柜体内。由于电气柜内的元器件在工作运行时,在柜内会产生很多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长时间地累积,不能有效地排出柜体外,那么会使元器件使用寿命降低,致使元器件损坏,从而导致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误动或停止工作,对用电设备产生伤害。
[0003]传统技术中,对电气柜所处的环境采取柜式空调冷却降温的方式。主要是在配电房内采用柜式空调对电气柜所处的环境进行降温,再利用电气柜本身自带的风扇将配电房内的冷空气吸入柜内与热源进行热交换,最后将热量从电气柜顶部排出,从而达到为电气柜进行有效的冷却降温的效果。
[0004]此种利用空调进行降温的方式并不适合户外的电气柜,由于很多户外电气柜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其温度通常可以达到60摄氏度以上,导致空调的耗能大。而且,用于对其降温的空调的冷凝器及蒸发器的各种粉尘积集比较严重,导致其制冷效果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能的热交换器。
[0006]同时还提供一种包含该热交换器的电气柜。
[0007]一种热交换器,包括:
[0008]箱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盖板及后盖板,所述前盖板上开设有回风口及送风口 ;
[0009]导风板,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导风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及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垂直于所述前盖板,所述第二面板平行于所述前盖板,所述第三面板向靠近所述前盖板一侧倾斜,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及所述第三面板将所述箱体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二面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通过所述回风口、所述通孔、所述送风口形成贯通的风道;
[0010]换热器,收容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前盖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回风口位置;及
[0011]送风机,收容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送风机与所述前盖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通孔对应。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面板与所述前盖板成45°角。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导风圈,所述导风圈呈环状结构,所述导风圈设于所述送风机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板,所述送风机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前盖板上。[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媒进管及冷媒出管,所述冷媒进管一端及所述冷媒出管一端分别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冷媒进管、所述换热器及所述冷媒出管贯通,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冷媒进口及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媒进口连接,所述冷媒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媒出口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为水冷翅片式换热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机为离心式风机。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风口为百页扇形。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口为百页扇形。
[0020]一种电气柜,包括:
[0021]柜体,所述柜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气孔及第二气孔;及
[0022]上述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安装于所述柜体的侧壁上,并位于所述电气柜外,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气孔对应,所述送风口与所述第二气孔对应。
[0023]所述热交换器采用所述换热器,并配合所述送风机形成简洁的送风风道,所述第三面板倾斜设置可快速、有效对所述柜体内的元器件进行降温。相对于传统的利用空调对元器件进行降温,所述电气柜采用所述热交换器设计,达到了节能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结构分解图;
[0025]图2为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组装图;
[0026]图3为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装设于柜体上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所示的热交换器装设于柜体上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9]如图1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的结构分解图。热交换器10包括:箱体100、导风板200、换热器300及送风机400。
[0030]箱体100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盖板110及后盖板120,前盖板110上开设有回风口112及送风口 114。在本实施例中,回风口 112及送风口 114均为百页扇形,百页扇形的回风口 112及送风口 114在可以进行通风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有效防尘的作用。在其它实施例中,回风口 112及送风口 114还可以为多个均匀阵列排布的孔洞设计。
[0031]导风板200设于箱体100内。导风板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面板210、第二面板220及第三面板230,第一面板210垂直于前盖板110,第二面板220平行于前盖板110,第三面板230向靠近前盖板110的一侧倾斜。第一面板210、第二面板220及第三面板230将箱体100分隔形成第一腔体130及第二腔体140,第二面板220上开设有通孔222,第一腔体130与第二腔体140之间通过回风口 112、通孔222、送风口 114形成贯通的风道。在本实施例中,通孔222为圆形通孔。具体地,第三面板230与前盖板110成45°角。[0032]换热器300收容于第一腔体130内,换热器300与前盖板110固定连接,并位于回风口 112位置,换热器300与后盖板120之间留有间隙。换热器300上设有冷媒进管310及冷媒出管320,冷媒进管310 —端及冷媒出管320 —端分别与换热器300连接,冷媒进管310、换热器300及冷媒出管320贯通,其内填充有冷媒工质。在本实施例中,冷媒工质为水。请同时参阅图2,其为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10的组装图。箱体100上开设有冷媒进口 150及冷媒出口 160,冷媒进管310的另一端与冷媒进口 150连接,所述冷媒出管320的另一端与冷媒出口 160连接。
[0033]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300为水冷翅片式换热器。水冷翅片式换热器通常由隔板、翅片、封条、导流片组成,在相邻两隔板间放置翅片、导游片及封条组成一夹层,将这样的夹层根据流体的不同方式叠置起来,焊成一整体便组成板束,板束是水冷翅片式换热器的核心,配以必要的封头、接管、支撑等就组成水冷翅片式换热器。
[0034]送风机400收容于第二腔体140内,送风机400通过安装板410与前盖板110固定连接,送风机400位于前盖板110与第二面板220之间,送风机400与通孔222对应设置,送风机400的转轴与通孔222的转轴位于同一直线上。送风机400上设有导风圈420,导风圈420呈环状结构,导风圈420位于送风机400与第二面板2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送风机400为离心式风机。
[0035]如图3所示,其为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10装设于柜体20上的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4,其为图3所示的热交换器10装设于柜体20上的剖面图。电气柜30包括柜体20及安装于柜体20侧壁上的热交换器10,热交换器10位于柜体20外,柜体20内安装有元器件40。
[0036]柜体2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气孔22及第二气孔24,热交换器10上的回风口 112与第一气孔22对应,送风口 114与第二气孔24对应。
[0037]热交换器10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8]由于柜体20内的元器件40在工作时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会散发到柜体20的内部空间;
[0039]第一腔体130与第二腔体140之间通过回风口 112、通孔222、送风口 114形成贯通的风道,所述风道如图4的箭头所示,通过送风机400的转动,柜体20内产生的热量会通过所述风道在热交换器10与柜体20之间不断循环;
[0040]较高温度的热量通过换热器300后,温度会降低,较低温度的热量经过第三面板230的导向作用,可直接导向于兀器件40上,保持最佳的送风状态,以对兀器件40进行快速、有效的降温处理;
[0041]由于换热器300内的冷媒介质不断循环,较高温度的热量得以通过换热器300内的冷媒介质进行降温。
[0042]热交换器10采用换热器300,并配合送风机400形成简洁的送风风道,第三面板230倾斜设置可快速、有效对元器件40进行降温。相对于传统的利用空调对元器件40进行降温,电气柜30采用热交换器10设计,达到了节能目的。
[004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盖板及后盖板,所述前盖板上开设有回风口及送风口 ; 导风板,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导风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及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垂直于所述前盖板,所述第二面板平行于所述前盖板,所述第三面板向靠近所述前盖板一侧倾斜,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及所述第三面板将所述箱体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二面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通过所述回风口、所述通孔、所述送风口形成贯通的风道; 换热器,收容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前盖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回风口位置;及 送风机,收容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送风机与所述前盖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通孔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板与所述前盖板成45°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圈,所述导风圈呈环状结构,所述导风圈设于所述送风机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所述送风机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前盖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媒进管及冷媒出管,所述冷媒进管一端及所述冷媒出管一端分别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冷媒进管、所述换热器及所述冷媒出管贯通,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冷媒进口及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媒进口连接,所述冷媒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媒出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水冷翅片式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为离心式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为百页扇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为百页扇形。
10.一种电气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气孔及第二气孔 '及 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安装于所述柜体的侧壁上,并位于所述电气柜外,所述回风口与所述第一气孔对应,所述送风口与所述第二气孔对应。
【文档编号】H05K7/20GK203590656SQ20132068265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黄志强, 郑骅飞, 张鑫, 杨国全, 王永新 申请人:深圳市同昌汇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