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456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和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支架的上方,在支架与顶板之间设置有立柱,在顶板上设置有与立柱相对应的通孔,立柱设置在所述的通孔内,立柱的下端与支架相连接;在支架与顶板之间的立柱外设置有弹簧,在顶板和支架相对应的侧面分别设置有顶板滑轮和支架滑轮,在支架上方中心处设置有卷筒,卷筒为圆锥台型,其下端为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在卷扬机构的动力输入轴上,卷筒的上端设置有拉线,拉线的一端固定在卷筒的上部,另一端依次通过顶板滑轮和支架滑轮与负载相连接,本发明的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结构简单可靠,通用性强,对动力要求低,可以根据负载的大小来自动调整卷扬力与卷扬速度的大小。
【专利说明】一种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卷扬机构是很多工程机械的重要执行部分,现有吊车、运货电梯等机械中常用的 卷扬机构有时为了满足大载荷需求,需要降低卷扬速度。但当实际载荷较小时,卷扬速度也 无法相应变快。为了同时满足转速与转矩要求,现有的方法通常为提高马达的功率,但缺乏 转速与转矩的自适应调整机制。为解决卷扬速度和卷扬力的调整问题,常用的方法为采用 无级变速机构或采用伺服电机。但现有的无级变速机构结构复杂,通常以大型液压系统为 动力源,尺寸较大,而伺服电机的速度调节过程也需要电控等辅助机构,因而维护和修理都 不方便,成本较高。
[0003] 现有机械人关节以及拉压装置中常用减速机构的传动比恒定不变,输出速度不能 灵活调整,用途受到很大限制。应用常用卷扬机构的机械手运动中会遇到两种对立的问题: 第一种问题是当快速抓住目标物后,因为卷扬力不变,所以很难抓紧目标物,可能会使目标 物滑脱;第二种问题在于增大卷扬力,可以抓紧目标物,但不能快速抓住目标物,效率降低。
[0004] 因此,如何在满足结构简单的条件下,实现卷扬机构自动调整卷扬力与卷扬速度 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机械智能,可自动适应负 载大小并调整卷扬速度与卷扬力的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包括支架 和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支架的上方,在支架与顶板之间设置有立柱,在顶板上设置有与立 柱相对应的通孔,立柱设置在所述的通孔内,立柱的下端与支架相连接;在支架与顶板之间 的立柱外设置有弹簧,在顶板和支架相对应的侧面分别设置有顶板滑轮和支架滑轮,在支 架上方中心处设置有卷筒,卷筒为圆锥台型,其下端为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在卷扬机构的 动力输入轴上,卷筒的上部设置有拉线,拉线的一端固定在卷筒的上部,另一端依次通过顶 板滑轮和支架滑轮与负载相连接。
[0007] 所述立柱为四个,在卷筒的两侧对称设置,与之相对应的支架与顶板均为对称结 构。
[0008] 所述顶板滑轮和支架滑轮均为两个。
[0009] 所述立柱为两个,设置在支架的同一侧面,相对应的顶板为单侧结构。
[0010] 所述顶板滑轮和支架滑轮均为一个。
[0011] 在所述顶板上方还设置有固定架,立柱上端穿过顶板的通孔与固定架相连接,所 述卷筒直径较大的一端的中心设置有卷筒轴,卷筒轴通过轴承设置在固定架上。
[0012] 本发明的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的动力源均为电机。
[0013] 本发明有益效果:
[0014] 本发明的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结构简单可靠,通用性强,对动力的性能要求低,可 以根据负载的大小来自动调整卷扬力与卷扬速度的大小,在支架与顶板之间的弹簧对负载 的振动有缓冲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负载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3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图3负载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其中:1_电机,2-支架,3-支架横轴,4-支架滑轮,5-弹簧,6-卷筒,7-立柱,8-顶 板滑轮,9-顶板横轴,10-拉线,11-顶板,12-卷筒轴,13-拉线连接销,14-承重滑轮,15-重 物,16-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包括支架2和顶板 11,所述顶板11设置在支架2的上方,在支架2与顶板11之间设置有四个立柱7,顶板11 和支架2为对称结构,在顶板11上设置有与立柱7相对应的四个通孔,立柱7设置在所述 的通孔内,立柱7的下端与支架2相连接;在支架2与顶板11之间的立柱7外设置有弹簧 5,在顶板11和支架2相对应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顶板滑轮8和支架滑轮4,顶板滑轮8 和支架滑轮4分别通过顶板横轴9和支架横轴3设置在顶板11和支架2上,支架2上方中 心处设置有卷筒6,卷筒6为圆锥台型,其下端为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在电机1的轴上,卷 筒6的上部通过两个对称的拉线连接销13分别连接有两条拉线10的一端,两条拉线10的 另一端分别依次通过两侧的顶板滑轮8和支架滑轮4,其中一条拉线绕过承重滑轮14并与 另一条拉线连接在一起。将承重滑轮14的滑轮轴连接到重物15上。
[0023] 在本实施例的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工作前,首先将本发明的卷扬机构倒置,将支 架2设置在牢固的承重件上。启动电机1,电机会使卷筒6旋转并卷动拉线10,拉线会通过 顶板滑轮8和支架滑轮4向上牵引承重滑轮14并进一步牵引重物15。在此过程中负载会 通过拉线10使顶板滑轮8与支架滑轮4之间的距离有一定的压缩,负载重量越大,压缩程 度越高,与顶板滑轮8相平齐的卷筒6直径越小,由于电机1输出力矩一定,卷扬机构输出 的力也就越大,卷扬速度会越慢,工作状态也更稳定。反之当负载重量较小时,顶板11与支 架2之间的距离压缩程度较小,与顶板滑轮8相平齐的卷筒6直径就更大一点,卷扬机构输 出的力相对较小,但卷扬速度会较快。本实施例的卷扬机构的机械智能性可以使其较为灵 活的应用于多种机械。
[0024] 实施例二:如图3?图5所示,本发明的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包括支架2和顶 板11,所述顶板11设置在支架2的上方,在支架2与顶板11之间设置有两个立柱7,在顶 板11上设置有与立柱7相对应的两个通孔,立柱7设置在所述的通孔内,立柱7的上端设 置有固定架16,立柱7的下端与支架2相连接;在支架2与顶板11之间的立柱7外设置有 弹簧5,在顶板11和支架2相对应的侧面分别设置有顶板滑轮8和支架滑轮4,顶板滑轮8 和支架滑轮4分别通过顶板横轴9和支架横轴3设置在顶板11和支架2上,在支架2上方 中心处设置有卷筒,卷筒6为圆锥台型,其下端为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在电机1的轴上,卷 筒6的上部通过一个拉线连接销13连接有拉线10的一端,拉线10的另一端依次连接顶板 滑轮8和支架滑轮4最终连接到重物15上。在卷筒6直径较大的一端中心设置有卷筒轴 12,卷筒轴12的上端设置在固定架16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16起到稳定卷筒6和立柱 7的作用,在实施例一中,由于具备两个对称的顶板滑轮8,卷筒6和立柱7都不会受到水平 的力矩,故不需要固定架16的支撑。
[0025] 在本实施例的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工作前,首先将本发明的卷扬机构水平放置, 将支架2和固定架16固定于牢固的承重件上。启动电机1,电机会使卷筒6旋转并卷动拉 线10,拉线会通过顶板滑轮8和支架滑轮4向上牵引重物15。在此过程中负载会通过拉线 10使顶板11与支架2之间的距离有一定的压缩,负载重量越大,压缩程度越高,与顶板滑轮 8相平齐的卷筒6直径越小,由于电机1输出力矩一定,卷扬机构输出的力也就越大,卷扬速 度会越慢,工作状态也更稳定。反之当负载重量较小时,顶板11与支架2之间的距离压缩 程度较小,与顶板滑轮8相平齐的卷筒6直径就更大一点,卷扬机构输出的力相对较小,但 卷扬速度会较快。本实施例主要但不限于应用于起重机构,由于其独特的机械智能,可以使 其兼顾效率与卷扬力。
【权利要求】
1. 一种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支架的 上方,在支架与顶板之间设置有立柱,在顶板上设置有与立柱相对应的通孔,立柱设置在所 述的通孔内,立柱的下端与支架相连接;在支架与顶板之间的立柱外设置有弹簧,在顶板和 支架相对应的侧面分别设置有顶板滑轮和支架滑轮,在支架上方中心处设置有卷筒,卷筒 为圆锥台型,其下端为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在卷扬机构的动力输入轴上,卷筒的上端设置 有拉线,拉线的一端固定在卷筒的上部,另一端依次通过顶板滑轮和支架滑轮与负载相连 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四个,在卷筒 的两侧对称设置,与之相对应的支架与顶板均为对称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滑轮和支架滑 轮均为两个。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两个,设置在 支架的同一侧面,相对应的顶板为单侧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滑轮和支架滑 轮均为一个。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上方还设置 有固定架,立柱上端穿过顶板的通孔与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卷筒直径较大的一端的中心设 置有卷筒轴,卷筒轴通过轴承设置在固定架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负载卷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负载卷扬机 构的动力源为电机。
【文档编号】B66D1/28GK104085809SQ201410306366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陆志国, 邹冀, 田甜, 刘伟忠 申请人:东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