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搬运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0874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搬运工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搬运工件,所述的支架主体的下侧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L形的扣件,所述的扣件的突出端朝向支架主体的前侧,所述的突出端所述支架主体的下侧边构成扣合凹槽,所述扣件的背部设有一个卡合凹槽;所述的支架主体的前侧的中部连接有一个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用于与外设的机械葫芦的皮带链连接。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稳定快捷的发动机搬运工件。
【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搬运工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工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搬运工件。
【背景技术】
[0002]在汽配修理厂中,发动机的维修是所有维修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种。在维修发动机时,需要将发动机移动到工作台或者其他地方时,需要通过搬运工件来移动。
[0003]由于发动机本身缺少可以固定扣合的连接部位,所述发动机的搬运工作尤为困难。在无法改变发动机结构的情况下,如何研究出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方便移动发动机的工件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稳定快捷的发动机搬运工件。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搬运工件,所述的支架主体的下侧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L形的扣件,所述的扣件的突出端朝向支架主体的前侧,所述的突出端所述支架主体的下侧边构成扣合凹槽;所述的扣合凹槽可以与发动机的机体凹槽相扣合,所述扣件的背部设有一个卡合凹槽;所述的支架主体的前侧的中部连接有一个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用于与外设的机械葫芦的皮带链连接。
[0006]上述的发动机搬运工件中,所述的支架主体包括前侧板、上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的前侧板分别与上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形成一个中空的椅式结构。
[0007]上述的发动机搬运工件中,还包括一个手持部,所述的手持部设在所述上侧板的后部。
[0008]上述的发动机搬运工件中,所述的把持部与上侧板焊接连接。
[0009]上述的发动机搬运工件中,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侧边为弧形。
[0010]上述的发动机搬运工件中,所述的左侧的扣件与左侧板、右侧的扣件与右侧板为
一体成型。
[0011]上述的发动机搬运工件中,所述的连接部的前端设有一个连接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搬运工件利用发动机上的机体凹槽来搬动发动机,主要通过L形扣件来实现,只要将L形扣件的突出端插入到机体凹槽中,并通过L形扣件的背部的卡合凹槽卡住机体凹槽的表面,可以在搬动的过程中,保证工件可以牢牢的卡合在发动机的机体凹槽的表面。
[0013]更进一步地,本发动机搬运工件加设了 一个手持部,并且支架主体采用中空的椅式结构,可以方便的移取本发动机搬运工件。
[0014]在本实用新型中,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侧边为弧形,可以将L形扣件方便的导入发动机的机体凹槽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视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左视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右视图;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搬运工件与发动机的配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22]参考图1?图6,—种发动机搬运工件,包括支架主体I,所述的支架主体I包括前侧板7、上侧板8、左侧板9和右侧板10,所述的前侧板7分别与上侧板8、左侧板9和右侧板10连接形成一个中空的椅式结构,所述的支架主体I的下侧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L形的扣件2,在本实施例中,扣件2连接在左侧板9和右侧板10的下侧,该扣件2最好与发动机的机体凹槽13能够刚好扣住,其形状与机体凹槽13的形状相符;所述的扣件2的突出端3朝向支架主体I的前侧,与所述支架主体I的下侧边构成与发动机13扣合的扣合凹槽4,所述扣件2的背部设有一个卡合凹槽5 ;该卡合凹槽5主要用于在扣件2深入机体凹槽13中后,其与机体凹槽13的外周卡合,防止本发动机搬运工件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架主体I的前侧的中部连接有一个可与外设的机械葫芦的皮带链勾合的连接部6。在此必须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本发明任一个规格的发动机搬运工件都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发动机,只有L形扣件2的突出端3能卡入发动机的机体凹槽13中,才能顺利的搬运该发动机。本方案所述的发动机的机体凹槽13广泛存在于大部分的发动机的上,其可以是发动机盖板与发动机连接处的凹槽,也可以是发动机内部的凹槽,只要是维修手册上可以施加作用力搬动的部位所存在的凹槽,均为本方案所指的机体凹槽13。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动机搬运工件还包括一个手持部11,所述的手持部11设在所述上侧板8的后部,所述的把持部11与上侧板焊接连接,所述的左侧板9和右侧板10的下侧边为弧形,所述的扣件2与左侧板9、右侧板10为一体成型,所述的连接部6的前端设有一个连接孔12,通过连接孔12与皮带链连接。
[0024]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搬运发动机机体凹槽13,只需要手持把持部11,将扣件2导入到发动机的机体凹槽13中,并通过卡合凹槽5将其紧紧的固定在发动机的机体凹槽13的外表面。将皮带链与连接孔12连接,另一端与葫芦连接,通过移动机械葫芦带动发动机移动。
[0025]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搬运工件,包括支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主体(I)的下侧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L形的扣件(2),所述的扣件(2)的突出端(3)朝向支架主体(I)的前侦牝所述的突出端(3)与所述支架主体(I)的下侧边构成扣合凹槽(4);所述扣件(2)的背部设有一个卡合凹槽(5);所述的支架主体(I)的前侧的中部连接有一个连接部(6),所述的连接部(6)用于与外设的机械葫芦的皮带链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搬运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主体(I)包括前侧板(7)、上侧板(8)、左侧板(9)和右侧板(10),所述的前侧板(7)分别与上侧板(8)、左侧板(9)和右侧板(10)连接形成一个中空的椅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搬运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手持部(11),所述的手持部(11)设在所述上侧板(8)的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搬运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部(11)与上侧板(8)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搬运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板(9)和右侧板(10)的下侧边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搬运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件(2)与左侧板(9)、右侧板(10)为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搬运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6)的前端设有一个连接孔(12),所述的外设的机械葫芦的皮带链与连接孔(12)连接。
【文档编号】B66C1/22GK203728396SQ201420028034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7日
【发明者】范佳宇 申请人:襄阳朗源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