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卤素覆铜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42498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覆铜板生产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卤素覆铜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覆铜板广泛用于制造各类家用电器、电子信息产品及工业电子产品所用的印制电路板(简称PCB)。它作为印制电路板的基板材料,起着承载装联电子元器件、形成导电线路图形及在层间和线路间绝缘的三大功能,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基础材料。

覆铜板的阻燃性是电子产品重要的安全性能之一。卤素类阻燃材料(含Cl、Br)以及锑类阻燃材料以其经济性与可靠性,在印制电路基材产业中已应用多年,但含卤产品在燃烧过程中发烟量很大,会释放出剧毒物质卤化氢,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因此无卤素覆铜板被广泛应用,目前的无卤素覆铜板,存在韧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卤素覆铜板的制备方法,通过此方法制成的覆铜板,具有韧性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无卤素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玻璃毡用树脂胶液:按重量份计,将85-90份无卤环氧树脂、10-14份苯并恶嗪树脂、6-8份含氮酚醛树脂、8-12份固化促进剂和5-10份二氧化硅加入搅拌机中,在25-30℃搅拌3-4h;

2)将步骤1)制得的树脂胶液涂覆在玻璃毡双面,在真空以及200-250℃的条件下烘干2-4分钟,制得玻璃毡浸胶料片;

3)根据最终制备的覆铜板所需的厚度和形状结构,取多张步骤2)制得的玻璃毡浸胶料片叠置在一起,并进行裁切,裁切得到的边角料填充入玻璃毡浸胶料片之间,最后在单面或双面覆有一张铜箔,在10-15MPa、170-180℃条件下热压90-130min,冷却,制得覆铜板。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固化促进剂按重量份计包括:磷酸二烷基酯4-7份、钨粉1-3份、含氮碱和羟基官能溶剂10-12份。

进一步,步骤1)中,在失重状态下对物料进行搅拌。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覆铜板,具有如下优点:苯并恶嗪树脂以及固化促进剂增加了覆铜板的韧性,使覆铜板具有韧性好的优点;充分利用了边角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1)制备玻璃毡用树脂胶液:按重量份计,将85份无卤环氧树脂、10份苯并恶嗪树脂、6份含氮酚醛树脂、8份固化促进剂和5份二氧化硅加入搅拌机中,在25℃搅拌3h;

2)将步骤1)制得的树脂胶液涂覆在玻璃毡双面,在真空以及200℃的条件下烘干2分钟,制得玻璃毡浸胶料片;

3)根据最终制备的覆铜板所需的厚度和形状结构,取多张步骤2)制得的玻璃毡浸胶料片叠置在一起,并进行裁切,裁切得到的边角料填充入玻璃毡浸胶料片之间,最后在单面或双面覆有一张铜箔,在10MPa、170℃条件下热压90min,冷却,制得覆铜板。

步骤1)中所述固化促进剂按重量份计包括:磷酸二烷基酯4份、钨粉1份、含氮碱和羟基官能溶剂10份。

步骤1)中,在失重状态下对物料进行搅拌,能使得物料搅拌得更加均匀。

实施例2

1)制备玻璃毡用树脂胶液:按重量份计,将87份无卤环氧树脂、12份苯并恶嗪树脂、7份含氮酚醛树脂、10份固化促进剂和7份二氧化硅加入搅拌机中,在28℃搅拌3.5h;

2)将步骤1)制得的树脂胶液涂覆在玻璃毡双面,在真空以及220℃的条件下烘干3分钟,制得玻璃毡浸胶料片;

3)根据最终制备的覆铜板所需的厚度和形状结构,取多张步骤2)制得的玻璃毡浸胶料片叠置在一起,并进行裁切,裁切得到的边角料填充入玻璃毡浸胶料片之间,最后在单面或双面覆有一张铜箔,在12MPa、175℃条件下热压110min,冷却,制得覆铜板。

步骤1)中所述固化促进剂按重量份计包括:磷酸二烷基酯6份、钨粉2份、含氮碱和羟基官能溶剂11份。

步骤1)中,在失重状态下对物料进行搅拌,能使得物料搅拌得更加均匀。

实施例3

1)制备玻璃毡用树脂胶液:按重量份计,将90份无卤环氧树脂、14份苯并恶嗪树脂、8份含氮酚醛树脂、12份固化促进剂和10份二氧化硅加入搅拌机中,在30℃搅拌4h;

2)将步骤1)制得的树脂胶液涂覆在玻璃毡双面,在真空以及250℃的条件下烘干4分钟,制得玻璃毡浸胶料片;

3)根据最终制备的覆铜板所需的厚度和形状结构,取多张步骤2)制得的玻璃毡浸胶料片叠置在一起,并进行裁切,裁切得到的边角料填充入玻璃毡浸胶料片之间,最后在单面或双面覆有一张铜箔,在15MPa、180℃条件下热压130min,冷却,制得覆铜板。

步骤1)中所述固化促进剂按重量份计包括:磷酸二烷基酯7份、钨粉3份、含氮碱和羟基官能溶剂12份。

步骤1)中,在失重状态下对物料进行搅拌,能使得物料搅拌得更加均匀。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