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贴合的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692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用于贴合的载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薄膜贴合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贴合的载具。



背景技术:

目前大尺寸1:1(即显示面板与视景分离膜组件的长宽尺寸相同,视景分离膜组件包括各种能够形成多个视景的光学膜组件,例如能够针对左右眼形成两个视景的3D显示光学膜组件,或者为多个用户提供不同视景影像的多视景光学膜)液态胶全贴合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视景分离膜组件上进行图案点胶再与显示面板进行接触式压合,直到胶水溢满整面即可;另一种是在视景分离膜组件的表面上印刷涂布液态胶水,形成液态胶水层,再将视景分离膜组件直接盖合在显示面板上,然后进行抽真空压合。

对于上述的第一种方法,其的缺点主要有:胶水溢流速度慢,作业效率低;在进行图案点胶之前,胶水需进行除泡处理,以避免点胶后气泡无法排出,处理过程较繁琐;并且,该方法图案点胶过程对机台稳定性/平稳性要求高,若机台稳定性/平稳性较差,则会导致点胶不均匀,压合后会形成气泡;另外,因胶水到视景分离膜组件各边缘距离不一致,胶水无法同时溢到视景分离膜组件边缘,先溢到视景分离膜组件边缘的胶水会溢流出来,形成溢胶,清洁困难。

对于上述的第二种方法,该方法虽然克服了第一种方法中的部分缺点(比如作业效率低、处理过程繁琐等),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以下的缺点:视景分离膜组件刷胶后直接与显示面板接触,容易形成大量中间空气气泡,并且,这些气泡在抽真空压合过程中难以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贴合的载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视景分离膜组件刷胶后直接与显示面板接触造成的气泡且气泡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难以排出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贴合的载具,该载具用于承载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并将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在压合方向上由初始状态变为压合状态,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的形状与大小均相同,其中,上述载具包括:载框与至少一个弹性件,载框具有放置上述第一部件的容纳腔;各弹性件设置在上述载框上,上述弹性件包括支撑部,上述弹性件用于将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由上述初始状态变为上述压合状态,当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处于初始状态时,上述支撑部支撑上述第二部件,且上述支撑部在第一平面的投影位于上述容纳腔的内部;当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处于上述压合状态时,上述支撑部在上述第一平面的投影位于上述容纳腔外,上述第一平面为上述容纳腔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部用于支撑上述第二部件的表面为倾斜面,上述倾斜面为倾斜平面或者倾斜曲面。

进一步地,上述弹性件还包括:固定部,上述固定部固定设置在上述载框上且避让上述容纳腔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支撑部包括弹性支撑片与凸块,上述弹性支撑片与上述固定部连接;上述凸块设置在上述弹性支撑片上,上述凸块具有倾斜面,且上述倾斜面为倾斜平面。

进一步地,上述容纳腔沿与上述压合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为矩形,上述载具包括多个上述弹性件,且至少有两个上述弹性件关于上述矩形的对称轴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载框上设置有定位件,当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处于上述压合状态时,上述支撑部靠近上述容纳腔的一侧突出或平行于上述定位件。

进一步地,上述定位件为多个,且成对设置在上述载框的四个顶点两侧,各上述定位件距离相应顶点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上述载具还包括用于承载上述第一部件的载台。

进一步地,上述载台与上述载框连接,且上述载台与上述载框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部件为显示面板,上述第二部件为视景分离膜组件,上述视景分离膜组件包括视景分离膜,上述视景分离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依次排列的微结构。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使用该载具进行贴合时,将第一部件放置在容纳腔中,将第二部件放置在弹性件的支撑部上,支撑部支撑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不完全接触,这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处于初始状态,上述支撑部在第一平面的投影位于上述容纳腔的内部;当抽真空结束后,对第二部件或者支撑部施加压力,使得支撑部的弹性形变逐渐增大,直到上述支撑部在上述第一平面的投影位于上述容纳腔外时,上述支撑部不再支撑第二部件,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完全接触贴合,处于压合状态。该载具可以在抽真空之前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不完全接触,避免了二者接触造成的气泡问题,进而提高了贴合产品的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贴合的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部分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载具在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另一种实施例提供具有胶层的视景分离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1、第一部件;02、第二部件;1、载框;2、弹性件;3、定位件;4、载台;21、固定部;22、支撑部;221、弹性支撑片;222、凸块;2221、倾斜平面;020、胶层;021、玻璃基板;022、3D显示光学膜;0220、微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的视景分离膜组件刷胶后直接与显示面板直接接触会造成气泡,且气泡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难以排出,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贴合的载具。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贴合的载具,如图1与图2所示,该载具用于承载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并将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在压合方向上由初始状态变为压合状态,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的形状与大小均相同,上述载具包括载框1与至少一个弹性件2,其中,载框1具有放置上述第一部件的容纳腔;弹性件设置在上述载框1上,上述弹性件2包括支撑部22,上述弹性件2用于将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由上述初始状态变为上述压合状态,当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处于初始状态时,上述支撑部22支撑上述第二部件,且上述支撑部22在第一平面的投影位于上述容纳腔的内部;当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处于上述压合状态时,上述支撑部22在上述第一平面的投影位于上述容纳腔外,上述第一平面为上述容纳腔所在的任何一个平面。

在使用该载具进行贴合时,将第一部件放置在容纳腔中,将第二部件放置在弹性件的支撑部22上,支撑部22支撑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不完全接触或者完全不接触,这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处于初始状态,上述支撑部22在第一平面的投影位于上述容纳腔的内部;当抽真空结束后,对第二部件或者支撑部22施加压力,使得支撑部22的弹性形变逐渐增大,直到上述支撑部22在上述第一平面的投影位于上述容纳腔外时,上述支撑部22不再支撑第二部件,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完全接触贴合,处于压合状态。该载具可以在抽真空之前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不完全接触甚至完全不接触,减少或者消除了二者接触造成的气泡问题,进而提高了贴合产品的性能。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支撑部22用于支撑上述第二部件的表面为倾斜面,上述倾斜面为倾斜平面或者倾斜曲面。在施加压力时,第二部件沿着倾斜面平稳向下移动,支撑部 22由于倾斜面受力向远离容纳腔的方向运动,直到支撑部22与第二部件脱离,支撑部22不再支撑第二部件,第二部件在压力作用下与第一部件压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将支撑第二部件的表面设置为倾斜平面或者倾斜曲面,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也可以根据施加的压力、对第二部件移动速度等要求来设置。如图3所示的结构中,支撑部22用于支撑上述第二部件的表面为倾斜平面2221。

为了将弹性件进一步牢固地固定在载框上,如图3所示,本申请优选上述弹性件2还包括固定部21,该固定部21固定设置在上述载框上且避让上述容纳腔设置.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支撑部22包括弹性支撑片221与凸块222,上述弹性支撑片221与上述固定部21连接;凸块222设置在上述弹性支撑片221上,上述凸块222具有倾斜面,且上述倾斜面为倾斜平面2221。

本申请的再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载框1为矩形载框,由于大部分的贴合部件都是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因此这样的载具适用于多种部件的贴合。

本申请优选上述载具包括多个弹性件,另外,多个弹性件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在初始状态时,完全不接触,进一步避免了气泡的产生,提高了贴合产品的性能。

为了以更加简单的方式保证在初始状态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完全不接触,本申请优选至少有两个上述弹性件关于上述矩形载框的对称轴对称设置。

为了更好地固定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上述载框1上设置有定位件3,并且当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处于上述压合状态时,上述支撑部22靠近上述容纳腔的一侧突出或平行于上述定位件3,使得定位件3与支撑部22在压合时最大的形变朝向容纳腔的最外端平齐或者比该最外端更远离容纳腔,这样保证了定位件3不影响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压合。

本申请的又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定位件3为多个,且成对设置在上述载框的四个顶点两侧,各上述定位件3距离相应顶点的距离相等。

载框的具体形状,弹性件的数量与弹性件的设置位置均不限于上述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或者选择。在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弹性件2设置在多个定位件之间的间隔中,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弹性件2与定位件3占据的空间更紧凑,也能通过定位件3对弹性件2进行一定保护。当然,定位件3也可以设置为连续的L型结构,而弹性件2也可以设置在载框的四个直角以外的区域(例如四个边的各自中心附近)。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3所示,上述载具还包括用于承载上述第一部件的载台4。该载台的上表面可以与载框的上表面平齐,也可以高出载框的上表面,也可以低于载框的上表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载台的位置。

为了简化上述载具的制备工艺,如图1所示,本申请优选上述载台4与上述载框1连接,且上述载台4与上述载框1为一体结构,且该实施例中,载台的上表面高于载框的上表面。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部件为显示面板,上述第二部件为视景分离膜组件,上述视景分离膜组件包括视景分离膜,如图4所示,上述视景分离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依次排列的微结构0220。即该实施例中的视景分离膜组件与显示面板的贴合采用上述的载具实施,能够使得在抽真空前,视景分离膜组件与显示面板不完全接触,进而避免压合后的视景分离膜组件与显示面板之间存在气泡,进一步避免气泡影响压合后的结构的性能,保证压合后的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视景分离膜组件与上述显示面板通过胶层贴合,胶层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上,也可以设置在视景分离膜组件上,现有技术通常的做法是设置在视景分离膜组件上。上段提到的“视景分离膜组件与显示面板之间存在气泡”是指胶层与显示面板之间不存在气泡和/或胶层与视景分离膜组件之间不存在气泡。

上述的微结构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何可以实现视景分离(例如实现3D显示的两视景分离)微结构,例如视差光栅与柱状棱镜(直排列或斜排列的方式均可)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微结构。

上述的视景分离膜组件可以只有视景分离膜,也可以同时具有视景分离膜与用来保护视景分离膜的玻璃基板。胶层可以设置在视景分离膜的远离玻璃基板的表面上,也可以设置在玻璃基板远离视景分离膜的表面上。

采用上述载具对显示面板与视景分离膜组件贴合的过程包括:步骤S1,在视景分离膜组件的一个表面上设置胶层,上述视景分离膜组件与上述胶层形成预贴合结构,当视景分离膜组件包括玻璃基板与视景分离膜时,胶层可以设置在玻璃基板远离视景分离膜的表面上,也可以设置在视景分离膜的远离玻璃基板的表面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在这两个表面中的任意一个;步骤S2,将上述显示面板放置在上述载具的容纳腔中,将上述预贴合结构放置在上述载具上,上述载具的弹性件的支撑部支撑上述预贴合结构,上述视景分离膜组件与上述显示面板处于初始状态;步骤S3,去除上述预贴合结构与上述显示面板之间的空气,一般是采用抽真空的方式去除上述预贴合结构与上述显示面板之间的空气;步骤S4,对上述预贴合结构或者上述弹性件施加压力,上述支撑部的弹性形变逐渐变大直到上述支撑部在第一平面的投影离开上述容纳腔,上述预贴合结构与上述显示面板处于压合状态,形成贴合成品,其中,上述第一平面为上述容纳腔所在的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胶层设置在玻璃基板远离视景分离膜的表面上时,玻璃基板位于视景分离膜与显示面板之间,此时玻璃基板起到增大3D显示光学膜和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的作用,是处于光学设计的需要。如果将胶层设置在视景分离膜的远离玻璃基板的表面上时,玻璃基板处于最外侧,这时仅起到保护的作用。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上述“视景分离膜”的内涵包括各种能够形成多个视景的光学膜,例如能够针对左右眼形成两个视景的3D显示光学膜,或者为多个用户提供不同视景影像的多视景光学膜,这些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中。

实施例

该是实施例中的视景分离膜组件为3D显示光学膜组件,采用图1与图2所示的载具对3D显示光学膜组件与显示面板进行贴合,其中,弹性件的结构见图3,其中,3D显示光学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为图4,包括玻璃基板021与设置在玻璃基板021上的3D显示光学膜022,其中,3D显示光学膜022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上具有多个依次排列的微结构0220,3D显示光学膜022中与玻璃基板021接触的为第一表面,且微结构0220为柱状透镜。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像素。

在贴合之前,在3D显示光学膜组件的玻璃基板的远离3D显示光学膜的表面设置胶层020,具体的贴合步骤为:

首先,如图3所示,将显示面板(即第一部件01)放置在载台4上,将具有胶层的3D显示光学膜组件(即第二部件02)放置在凸块222上,凸块222支撑具有胶层的3D显示光学膜组件,并且,与凸块222接触设置的为胶层。这时,显示面板与具有胶层的3D显示光学膜组件之间完全不接触,二者处于初始状态。

其次,采用抽真空的方式去除上述具有胶层的3D显示光学膜组件与上述显示面板之间的空气。

最后,对具有胶层的3D显示光学膜组件施加压力,该压力使得弹性件的支撑部发生形变,并逐渐沿垂直于压合方向的方向远离3D显示光学膜组件运动,直到凸块与3D显示光学膜组件脱离,上述凸块的投影在上述载具的容纳腔外,3D显示光学膜组件与显示面板处于压合状态,形成贴合成品。

该方法使得3D显示光学膜组件与显示面板在抽真空之前,二者完全不接触,进而在压合时,二者之间也不会存在气泡,避免了气泡对贴合产品性能的影响。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载具在可以在抽真空之前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不完全接触,避免了二者接触造成的气泡问题,进而提高了贴合产品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