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7860发布日期:2019-06-13 16:0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特别是涉及冰箱的门的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具备如下构造的冰箱:该冰箱具备钢板制的旋转门,在用于对旋转门进行开闭的把手部使用形成为凹形状的树脂制部件,该树脂制部件埋入于旋转门的前表面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63100号公报

冰箱的门的把手部是使用者在对门进行开闭时用手勾住而接触的部分,并且是使用者在冰箱中接触次数最多的部分。然而,若该把手部的部分由树脂制部件构成,则在门的开闭时使用者的手与树脂制部件接触时,使用者有时难以通过树脂制部件所带有的触感而对产品感觉到高级感、厚重感,从而存在对产品产生廉价的印象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门的开闭时使用者的手与把手部接触时,使用者通过其触感而对产品感觉到高级感、厚重感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冰箱具备:隔热箱体,其具有开口部;以及箱状的门,其设置为对隔热箱体的开口部进行开闭,门具备:钢板,其构成门的前壁部;内表面件,其形成与前壁部对置的面,并构成门的后壁部;以及树脂部件,其在门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设置在钢板与内表面件之间,并构成门的侧壁部的一部分,在门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钢板形成朝内表面件侧弯折而与前壁部对置的中间后壁部,中间后壁部构成供使用者在对门进行开闭时用手指勾住的把手部,树脂部件具有与钢板的中间后壁部对置的中间前壁部、从中间前壁部向前壁部侧弯折的中间侧壁部,并且在门的进深方向上位于前壁部侧的中间侧壁部的缘端部形成有与钢板卡合的卡合部,卡合部具有被分成两股而成的内缘部与外缘部,并在内缘部与外缘部之间形成槽部,钢板通过将钢板的边缘部插入槽部,从而与树脂部件卡合,通过钢板的边缘部与卡合部卡合,使得钢板与树脂部件被固定。

并且,卡合部可以形成为:内缘部的前端部与外缘部的前端部朝向门的宽度方向,内缘部形成为:从中间侧壁部的壁面到内缘部的前端部为止的突出长度A为5mm以下。

并且,内缘部的厚度可以形成为2mm以下。

并且,可以构成为:在钢板插入卡合部的槽部的状态下,外缘部配置于前壁部侧,内缘部配置于中间前壁部侧,从中间侧壁部的壁面到外缘部的前端部为止的外缘部的突出长度B形成为:比从中间侧壁部的壁面到内缘部的前端部为止的内缘部的突出长度A长。

并且,把手部可以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在门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从门的高度方向的上端部向下端部延伸。

并且,在门关闭的状态下,卡合部配置于从位于冰箱的前壁部侧的使用者无法直接看到的位置。

并且,中间前壁部与中间侧壁部之间的连接部可以由曲面构成。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冰箱还可以构成为,具备:隔热箱体,其具有开口部;门,其为箱状,设置为对隔热箱体的开口部进行开闭,门具备:钢板,其构成门的前壁部;内表面件,其形成与前壁部对置的面,并构成门的后壁部;以及树脂部件,其在门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设置在钢板与内表面件之间,构成门的侧壁部的一部分,在门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钢板形成向内表面件侧弯折而与前壁部对置的中间后壁部,中间后壁部构成使用者在对门进行开闭时供手指勾住的把手部,树脂部件具有与钢板的中间后壁部对置的中间前壁部,并且在门的进深方向上位于钢板侧的中间前壁部的缘端部形成有与钢板卡合的卡合部,卡合部具有被分成两股而成的内缘部与外缘部,并在内缘部与外缘部之间形成槽部,内缘部的前端部与外缘部的前端部被设置为朝向前壁部侧,钢板通过将钢板的边缘部插入槽部,从而与树脂部件卡合,通过钢板的边缘部与卡合部卡合,从而钢板与树脂部件被固定。

并且,门在中间前壁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对冰箱进行操作的操作功能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冰箱成为如下构造:在使用者对门进行开闭时供手勾挂的把手部由钢板形成,因此在使用者将冰箱的门打开时,手指与钢板接触。因此,使用者能够在对门进行开闭时通过指尖的触感而对冰箱感觉到金属所带有的厚重感、高级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所使用的冷藏室门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冷藏室门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把手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冰箱的把手部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1的立体图。图1所示的X轴表示冰箱1的宽度方向,Y轴表示冰箱1的进深方向,Z轴表示冰箱1的高度方向。更详细而言,在X轴中以X1侧为左侧,以X2 侧为右侧,在Y轴中以Y1侧为前侧,以Y2侧为后侧,在Z轴中以Z1 侧为上侧,以Z2侧为下侧来对冰箱1进行说明。另外,说明书中的各构成部件彼此的位置关系(例如,上下关系等)原则上是将冰箱1设置为能够使用的状态时的关系。

图1所示的冰箱1是间冷式的冰箱,其具备隔热箱体2,隔热箱体 2由钢板制的外箱以及树脂制的内箱构成,并具有开口部。隔热箱体2 通过在外箱与内箱之间发泡填充隔热材料而构成。另外,在隔热箱体2 的内部的收容空间,针对每个开口部而分别形成有冷藏室3、制冰室4、切换室5、冷冻室6以及蔬菜室7这5种储藏室。冷藏室3、制冰室4、切换室5、冷冻室6以及蔬菜室7分别被分隔部件分隔,并被隔热。此外,各储藏室的位置是任意的,例如可以在冷冻室6的位置配置蔬菜室 7,也可以在蔬菜室7的位置设置冷冻室6。另外,冰箱1所具备的储藏室的种类以及数量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

冷藏室3是被设定为冷藏温度带(例如,约3~5℃),并对食品等被冷却物进行收纳的储藏室。制冰室4是在室内设置有制冰机,并保存由该制冰机制造出的冰的储藏室。切换室5是能够根据用途来切换温度带的储藏室。冷冻室6是被设定为低于0℃的冷冻温度带(例如,-18℃以下),并对储藏品进行冷冻收纳的储藏室。蔬菜室7是被设定为设定温度比冷藏室3高的冷藏温度带(例如,约3~7℃),并特别适于对蔬菜进行冷藏的储藏室。

冰箱1具有以对隔热箱体2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方式设置的箱状的门。具体而言,在冷藏室3、制冰室4、切换室5、冷冻室6以及蔬菜室 7的各储藏室中,以对各储藏室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方式而设置有冷藏室门8和冷藏室门9、制冰室门10、切换室门11、冷冻室门12、以及蔬菜室门13。通过对上述门进行开闭,从而使冷藏室3、制冰室4、切换室5、冷冻室6以及蔬菜室7的各储藏室对外部空间敞开或者与外部空间截断。冷藏室门8和冷藏室门9是对开式的旋转门,制冰室门10、切换室门11、冷冻室门12以及蔬菜室门13是抽出式门。此外,冷藏室 3的门也可以不是对开式的门,而是单扇的旋转门。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所使用的冷藏室门的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的冷藏室门的A-A剖视图。使用图2以及图 3对构成冷藏室3的门的冷藏室门9进行说明。此外,冷藏室门8的基本构造与冷藏室门9相同,因此省略冷藏室门8的说明。冷藏室门9是箱状的门,如图3所示,其具备钢板20和内表面件21,钢板20构成冷藏室门9的前壁部9a,内表面件21形成与前壁部9a对置的面,并构成冷藏室门9的后壁部9c。另外,冷藏室门9在冷藏室门9的宽度方向(X 轴方向)的一侧的端部9e具备树脂部件24,树脂部件24设置在钢板20与内表面件21之间并构成冷藏室门9的侧壁部9d的一部分。另外,如图2所示,冷藏室门9具备以从上下方向将钢板20夹住的方式而配设于冷藏室门9的上盖部22与下盖部23。并且,如图3所示,冷藏室门9具备填充于冷藏室门9的内部空间的聚氨酯泡沫等发泡隔热件25,其中,冷藏室门9是由钢板20、内表面件21、上盖部22、下盖部23、以及树脂部件24构成的。此外,在图3中,虽然在该空间中具备发泡隔热件25,但也可以与发泡隔热件25一同或者代替发泡隔热件25而使用真空隔热件。

如图3所示,钢板20是被实施了多个弯曲加工的金属板。钢板20 具有前壁部20a和后壁部20c,前壁部20a构成冷藏室门9的前壁部9a,后壁部20c构成冷藏室门9的后壁部9c的一部分。另外,钢板20在冷藏室门9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一侧的端部9e形成中间后壁部20e,中间后壁部20e朝冷藏室门9的进深方向(Y轴方向)的内表面件21 侧弯折并与前壁部9a对置。另外,钢板20在冷藏室门9的宽度方向(X 轴方向)的旋转轴27侧的端部9f具有侧壁部20b,侧壁部20b从前壁部20a朝向后壁部20c侧延伸配置,并将前壁部20a与后壁部20c连接而构成冷藏室门9的侧壁部9b。并且,钢板20在冷藏室门9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端部9e具有侧壁部20d,侧壁部20d从前壁部20a 朝向内表面件21侧延伸配置并与中间后壁部20e连接,构成冷藏室门9 的侧壁部9d的一部分。

钢板20形成有朝内表面件21侧弯折并与前壁部9a对置的中间后壁部20e,中间后壁部20e构成供使用者在对冷藏室门9进行开闭时用手指勾住的把手部26。把手部26在冷藏室门9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 的一侧的端部9e,以从图1所示的冷藏室门9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 的上端部9g1向下端部9g2延伸的方式形成。此外,把手部26可以连续地形成于冷藏室门9的整个端部9e,也可以形成于端部9e的一部分。

钢板20可以不必像图3所示那样地以明确分成前壁部20a、侧壁部 20d、以及中间后壁部20e这3个构成部分的方式形成,例如上述部件可以一体地形成。另外,在图3中,前壁部20a在水平剖面形状中,以在冰箱1的进深方向(Y轴方向)上从端部9f直至端部9e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平缓的弯曲形状。但是,前壁部20a只要是形成冷藏室门9的前表面侧的壁的部件即可。因此,前壁部20a的形状可以是不在端部9e 与端部9f之间变形的平坦的形状,或者也可以在端部9e与端部9f之间具有凹凸形状。

图2所示的上盖部22在钢板20的上端侧以遍及冷藏室门9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方式配置。另外,下盖部23在钢板20的下端侧以遍及冷藏室门9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方式配置。此外,在冰箱1 中,作为一个例子而对设置有上盖部22以及下盖部23这2个盖部的冷藏室门9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冷藏室门9的上下的任一方设置有门盖部的方式。

如图3所示,内表面件21形成与冷藏室门9的前壁部9a对置的面,并构成冷藏室门9的后壁部9c。换言之,内表面件21设置为经由发泡隔热件25而与钢板20的前壁部20a对置。内表面件21借助作为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一端的连接端部21a而与钢板20的后壁部20c卡合。另外,如图2所示,在内表面件21的上侧配置有上盖部22,在下侧配置有下盖部23。此外,省略了根据需要而安装于或者形成于内表面件21的例如搁板、搁板支架、固定部等。

如图3所示,树脂部件24设置于冷藏室门9的进深方向(Y轴方向),并构成冷藏室门9的侧壁部9d的一部分。树脂部件24具有与钢板20 的中间后壁部20e对置的中间前壁部24a。中间前壁部24a构成冷藏室门9的前表面侧的侧壁的一部分。另外,树脂部件24具有从中间前壁部24a向内表面件21侧延伸配置并与钢板20的侧壁部20b对置的侧壁部24b。并且,树脂部件24具有构成冷藏室门9的后壁部9c的一部分的后壁部24c。后壁部24c在内表面件21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借助作为与连接端部21a相反的一侧的缘端部的连接端部21b而与内表面件21卡合。

图4是图3所示的把手部的部分放大图。树脂部件24在冷藏室门9 的进深方向(Y轴方向)上位于钢板20侧的缘端部24k具有与钢板20 卡合的卡合部24f。更详细地进行说明,树脂部件24具有从中间前壁部 24a向前壁部9a侧弯折的中间侧壁部24e,在前壁部9a侧的中间侧壁部24e的缘端部24k形成有卡合部24f。另外,对于树脂部件24而言,中间前壁部24a与中间侧壁部24e之间的连接部由缓缓弯折的弯曲部24d构成。而且,中间前壁部24a与中间侧壁部24e的连接部的把手部 26侧的面由平缓的曲面24d1构成。但是,中间前壁部24a与中间侧壁部24e的连接部也可以不必形成为具有平缓的曲面。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中间前壁部24a与中间侧壁部24e的连接部不具有弯曲部24d,而使得中间前壁部24a与中间侧壁部24e以90度或者90度左右的角度连接。

卡合部24f是通过与钢板20的边缘部20g卡合从而将树脂部件24 与钢板20固定的部分。卡合部24f形成于树脂部件24的缘端部24k,并在冰箱1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从树脂部件24的上端部遍及至下端部而形成。此外,卡合部24f可以连续地形成于树脂部件24的整个缘端部24k,也可以形成于缘端部24k的一部分。

卡合部24f具有被分成两股的内缘部24g与外缘部24h,并且在内缘部24g与外缘部24h之间形成有槽部24i。钢板20通过将钢板20的边缘部20g插入槽部24i而与树脂部件24卡合。卡合部24f以使内缘部 24g的前端部24j1与外缘部24h的前端部24j2朝向冷藏室门9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方式形成。另外,在钢板20插入卡合部24f的槽部24i的状态下,外缘部24h配置于前壁部9a侧,内缘部24g配置于中间前壁部24a侧。

对于从供手指的前端接触的中间侧壁部24e的手指侧的壁面24e1 到外缘部24h的前端部24j2为止的、外缘部24h的突出部B的长度,其形成为比从中间侧壁部24e的壁面24e1到内缘部24g的前端部24j1 为止的、内缘部24g的突出部A的长度长。对于内缘部24g,从中间侧壁部24e的壁面24e1到前端部24j1为止的突出部A的长度优选形成为 5mm以下。另外,对于内缘部24g的厚度,从与钢板20的接触面到相反侧的面为止的厚度C优选为以2mm以下为基准形成,并且优选为在考虑了使用树脂的流动性的基础上使内缘部24g的厚度尽可能地变薄。

对于冷藏室门9,若钢板20与树脂部件24卡合,则借助中间后壁部20e、中间侧壁部24e、以及中间前壁部24a而形成凹状部28。凹状部28在冷藏室门9中是当使用者打开冷藏室门9时能够供手指插入的区域。使用者将手指插入凹状部28,并用手指勾住把手部26来拉动冷藏室门9,由此能够将门打开。凹状部28在冷藏室门9的宽度方向(X 轴方向)的一侧的端部9e沿冷藏室门9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形成。凹状部28与把手部26一同在冷藏室门9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一侧的端部9e,从图1的冰箱1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的上端部9g1遍及至下端部9g2而形成。此外,凹状部28可以连续地形成于冷藏室门9 的整个端部9e,也可以形成于端部9e的一部分。卡合部24f形成于作为凹状部28的最底侧的中间侧壁部24e侧,因此卡合部24f在冷藏室门 9被关闭的状态下,配置于从位于冰箱1的前壁部9a侧的使用者无法直接看见的位置。

如图4所示,冷藏室门9在中间前壁部24a设置有用于对冰箱1进行操作的操作功能部件31,其中上述中间前壁部24a在使用者用手勾住冷藏室门9的把手部26时位于手背侧。操作功能部件31内置于中间前壁部24a的里侧的门构造的内部空间30,在中间前壁部24a例如设置有液晶显示等显示部件、按键式或者触摸面板式的操作开关等。这样的构造也能够在冷藏室门8中加以应用。此外,操作功能部件31的配设是任意的,冷藏室门9也可以不设置有上述部件。

如以上那样,冰箱1形成为如下构造:在使用者对冷藏室门9进行开闭时供手勾挂的把手部26由钢板20形成,因此在使用者将冰箱1的冷藏室门9打开时手指与钢板20接触。因此,使用者能够在对冷藏室门9的开闭时通过指尖的触感而感觉到冰箱1的金属所带有的厚重感以及高贵感。另外,在钢板20与树脂部件24的卡合部24f,从手指的前端所接触的中间侧壁部24e的手指侧的壁面24e1至前端部24j1的、内缘部24g的突出部A的长度形成为5mm以下。因此,冰箱1形成为如下构造:在使用者为了打开冷藏室门9而将手指伸进凹状部28并用手指勾住把手部26时,指肚不与树脂部件接触而与金属接触。并且,对于内缘部24g的厚度,从与钢板20的接触面到相反侧的面的厚度C以 2mm以下为基准而形成。因此,冰箱1形成为如下构造:当使用者打开冷藏室门9时,指肚不与树脂部件接触而与金属接触。其结果是,使用者能够从冰箱1感觉到金属所带有的厚重感以及高贵感。并且,当使用者将手指插入于冷藏室门9的凹状部28时,由于上述卡合部24f的结构,从而也不存在指甲进入钢板20与树脂部件24之间的担忧,使用上的安全性也比较优良。

另外,相比内缘部24g,卡合部24f的外缘部24h从中间侧壁部的壁面到前端部的长度较长。因此,成为如下构造:在使用者为了将冷藏室门9打开而用手指勾住把手部26来拉动冷藏室门9时,外缘部24h 从后方对钢板20的中间后壁部20e进行支撑。其结果是,外缘部24h 能够对卡合部24f的卡合强度进行强化,从而能够强化冷藏室门9的刚性。另外,在弯曲部24d,把手部26侧的曲面24d1形成为平缓的曲面。因此,在使用者将手指插入凹状部28时,手指沿着曲面移动,由此手指不会强烈地抵靠于树脂部件24,能够将手指顺利地引导至把手部26。

另外,在现有的冰箱中,具备将把手部的凹形状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构造的门,钢板与树脂部件的卡合在门的前表面部进行。但是,钢板与树脂部件的卡合部分设置于使用者容易看见的位置,因此损害外观设计性。另外,作为其对策,大多情况下在树脂部件侧的卡合部分使用电镀部件或热压部件,由此存在成本增加的担忧。并且,在现有的冰箱中,在构成门的前壁的钢板与树脂部件的卡合部分,在填充于门的内部的发泡隔热件泄漏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从发泡隔热件的泄漏部将固化的发泡隔热件剥离的作业。但是,难以将泄漏的发泡隔热件全部除去,另外,卡合部分设置于使用者容易看见的位置,因此若发泡隔热件的泄漏部分的美观性较差,则会将门废弃。

与此相对,在冰箱1中,在门被关闭的状态下,卡合部24f配置于从位于冰箱1的前壁部9a侧的使用者无法直接看到的位置。因此,冰箱1即便设置卡合部24f也不会损害设计性。另外,在冰箱1中,由于卡合部24f配置于从位于冰箱1的前壁部9a侧的使用者无法直接看到的位置,所以即便发泡隔热件泄漏,也不会因泄漏了的发泡隔热件而使得冷藏室门9的美观性变差。因此,能够抑制美观性较差的产品流出,进而能够减少产品的废弃,由此改善成品率并提高生产性。

另外,在冰箱的门的构造中,考虑为了将构成门的一部分的树脂性部件组装于钢板,而需要设置将树脂性部件与钢板连接的独立部件的情况。在门为这种构造的情况下,需要以不使注入至门的内部的发泡隔热件泄漏的方式,对树脂性部件与钢板的连接部分实施密封等,从而会导致制造工时、制造成本增加。

与此相对,对于冰箱1而言,钢板20的边缘部20g插入于树脂部件24的槽部24i,由此钢板20与树脂部件24卡合而被固定。因此,树脂部件24与钢板20紧密卡合,不需要设置用于将树脂部件24组装于钢板20的独立部件。另外,树脂部件24与钢板20紧密卡合,不需要对树脂性部件与钢板的卡合部分实施密封等。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冰箱 1的制造工时、制造成本。

另外,把手部在门的开闭动作时被反复施加负荷,因此若把手部由树脂构成,则考虑使用增加树脂部件的壁厚、追加肋形状、设置配设强度加强件等的追加手段,来确保把手部的强度的情况。在门为这种构造的情况下,树脂制部件的把手部的采用会导致冰箱的制造成本的增加。

与此相对,对于冰箱1而言,把手部26由钢板20形成。因此,无需增加树脂部件的壁厚、追加肋形状、甚至配设强度加强件等来确保把手部的强度,能够抑制用于设置这些结构的制造成本。另外,把手部26 由钢板20形成,从而与使用树脂的情况相比,具有因反复负荷所引起的把手部26的劣化的情况减少的优点。

另外,在冰箱的门的构造中,考虑对1张钢板施加复杂的弯曲加工而在门形成把手形状的情况。并且,也考虑门的把手部分由2张钢板形成的情况。然而,在前者的冰箱中,钢板的弯曲加工比较复杂,因此存在尺寸的差别变大的情况。因此,在前者的冰箱中,存在难以进行弯曲的钢板与配设于钢板的上下的树脂制的盖部的组合作业,从而导致门的组装的作业性变差或者门的做工变差的情况。并且,在前者的冰箱中,为了对钢板实施复杂的弯曲加工而对制造冰箱的设备加以限定,从而导致设备所花费的成本也升高。另外,在后者的冰箱中,为了将2张钢板卡合,需要设置用于将钢板彼此卡合的另外的卡合部件。因此,用于对门进行制造的部件件数增加,从而导致组装门的作业性变差。并且,在后者的冰箱中,一般使用与树脂(例如ABS树脂)相比高价的钢板,从而导致供应部件的成本增加。

与此相对,对于冰箱1而言,为了形成把手部26而能够利用1张钢板20来形成,另外,无需为了形成把手部26或者为了与卡合部24f 卡合而对钢板20实施复杂的弯曲加工。因此,冰箱1能够减少对钢板施加弯曲加工的工时,无需设置用于对钢板施加复杂的弯曲加工的设备。另外,无需设置用于将钢板彼此连接的另外的卡合部件。其结果是,冰箱1能够抑制制造所花费的材料成本、设备所花费的成本以及制造成本。

另外,在冰箱的门的构造中,存在对门的钢板贴附用于提高设计性而进行了装饰的层压膜或PET膜、或者实施涂覆或印刷处理的情况,存在门的钢板成为更高价的材料的情况。因此,在冰箱1的制造中,通过减少钢板20的使用量来实施成本抑制。在冷藏室门9中,使用钢板 20的构造仅仅涉及至把手部26为止,从把手部26开始到之前的内表面件21为止的冷藏室门9的构造使用树脂部件24来构成。冰箱1抑制了作为高价材料的钢板20的使用量,因此能够实现材料成本的抑制。

并且,冰箱1能够在中间前壁部24a配设操作功能部件31等。中间前壁部24a为树脂制,因此在树脂部件24的制造工序中容易在中间前壁部24a设置操作功能部件31的安装形状。因此,冰箱1能够省去用于向钢板20安装操作功能部件31的孔的加工,另外,无需追加用于将操作功能部件31向钢板20安装的部件,能够抑制冰箱1的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2.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冰箱的把手部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对于具有与图1~图4的冰箱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冰箱而言,卡合部的配设位置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冰箱不同。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冰箱1A的外观图与图1的冰箱1相同,因此省略图示。

如图5所示,冷藏室门9A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钢板20 追加弯曲加工而成的门。钢板20在冷藏室门9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 的一侧的端部9e,形成向冷藏室门9的进深方向(Y轴方向)的内表面件21侧弯折并与前壁部9a对置的中间后壁部20e。另外,钢板20在冷藏室门9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端部9e,具有从前壁部20a朝向图 2所示的内表面件21侧延伸配置并与中间后壁部20e连接而构成冷藏室门9的侧壁部9d的一部分的侧壁部20d。

钢板20形成有向内表面件21侧弯折并与前壁部9a对置的中间后壁部20e,中间后壁部20e构成使用者在对冷藏室门9进行开闭时供手指勾住的把手部26。把手部26在冷藏室门9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 的一侧的端部9e,以从图1所示的冷藏室门9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 的上端部9g1向下端部9g2延伸的方式形成。此外,把手部26可以连续地形成于冷藏室门9的整个端部9e,也可以形成于端部9e的一部分。另外,钢板20可以不必像图5所示那样地以明确分成前壁部20a、侧壁部20d、以及中间后壁部20e这3个构成部分的方式形成,例如上述部件可以一体地形成。

钢板20具有与中间后壁部20e连接并向内表面件21侧延伸配置的侧壁部20f。侧壁部20f构成冷藏室门9的侧壁部9d的一部分,并且构成当使用者用手勾住把手部26时供手指的前端抵靠的面的壁部。

树脂部件24设置于冷藏室门9的进深方向(Y轴方向),并构成冷藏室门9的侧壁部9d的一部分。树脂部件24具有与钢板20的中间后壁部20e对置的中间前壁部24a1。中间前壁部24a1构成冷藏室门9的前表面侧的侧壁的一部分。另外,树脂部件24具有从中间前壁部24a 向内表面件21侧延伸配置,并与钢板20的侧壁部20b对置的侧壁部 24b。

另外,树脂部件24在冷藏室门9的进深方向(Y轴方向)上位于钢板20侧的缘端部24k1,具有与钢板20卡合的卡合部24f1。更详细地说明的话,树脂部件24在中间前壁部24a1的缘端部24k1形成有卡合部24f1。

卡合部24f1是供钢板20的边缘部20g卡合,从而将树脂部件24与钢板20固定的部分。卡合部24f1形成于树脂部件24的缘端部24k1,并在冰箱1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上从树脂部件24的上端部遍及至下端部而形成。此外,卡合部24f1可以连续地形成于树脂部件24的整个缘端部24k1,也可以形成于缘端部24k1的一部分。

卡合部24f1具有被分成两股而成的内缘部24g1与外缘部24h1,并且在内缘部24g1与外缘部24h1之间形成有槽部24i1。钢板20通过将钢板20的边缘部20g插入槽部24i1而与树脂部件24卡合。对于卡合部 24f1而言,内缘部24g1的前端部24j1与外缘部24h1的前端部24j2以朝向前壁部9a侧的方式设置。外缘部24h1被配置为位于由钢板20、内表面件21、上盖部22、下盖部23、以及树脂部件24所构成的冷藏室门9A的内部的空间的内侧,内缘部24g1被配置为位于该空间的外侧。另外,外缘部24h1形成为:从被分成两股的基部到前端部为止的长度比内缘部24g1的长。此外,内缘部24g1形成为:在与中间前壁部24a1 的连接部24g2中,把手部26侧的面成为平缓的曲面。但是,连接部24g2 也可以不必形成为具有平缓的曲面。

对于冷藏室门9A而言,若钢板20与树脂部件24卡合,则由中间后壁部20e、侧壁部20f、以及中间前壁部24a1形成凹状部28。凹状部 28在冷藏室门9A中是当使用者将冷藏室门9A打开时能够供手指插入的区域。使用者将手指插入于凹状部28,并用手指勾住把手部26来拉动冷藏室门9A,由此能够将门打开。凹状部28在冷藏室门9A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一侧的端部9e,沿冷藏室门9A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形成。凹状部28与把手部26一同在冷藏室门9A的宽度方向(X 轴方向)的一侧的端部9e,从图1的冰箱1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的上端部9g1遍及至下端部9g2而形成。此外,凹状部28可以连续地形成于冷藏室门9A的整个端部9e,也可以形成于端部9e的一部分。卡合部24f1形成于作为凹状部28的最底侧的侧壁部20f侧,因此卡合部 24f1在冷藏室门9A被关闭的状态下,配置于从位于冰箱1A的前壁部 9a侧的使用者无法直接看到的位置。

冷藏室门9A在当使用者用手勾住冷藏室门9A的把手部26时位于手背侧的中间前壁部24a1设置有用于对冰箱1进行操作的操作功能部件31。操作功能部件31内置于中间前壁部24a1的里侧的门构造的内部空间30,在中间前壁部24a1例如设置有液晶显示等显示部件、按键式或者触摸面板式的操作开关等。这样的构造也能够在冷藏室门8中加以应用。此外,操作功能部件31的配设是任意的,冷藏室门9也可以不设置上述部件。

如以上那样,冰箱1A形成为如下构造:在使用者对冷藏室门9A进行开闭时供手勾挂的把手部26由钢板20形成,从而在使用者打开冰箱 1A的冷藏室门9A时手指与钢板20接触。因此,使用者能够在对冷藏室门9A进行开闭时根据指尖的触感而感觉到冰箱1A的金属所带有的厚重感、高贵感。另外,卡合部24f1设置于当使用者将手指伸进凹状部28时位于手背侧的中间前壁部24a1的缘端部24k1。因此,形成为如下构造:在使用者将手指伸进凹状部28时,使用者的指肚仅与钢板 20抵靠。因此,冰箱1A成为如下构造:在使用者将冷藏室门9打开时,指肚不与树脂部件接触而与金属接触。其结果是,使用者能够从冰箱1A 感觉到金属所带有的厚重感、高贵感。并且,在使用者将手指插入冷藏室门9A的凹状部28时,由于上述卡合部24f1的结构,因此也不存在指甲进入钢板20与树脂部件24之间的担忧,使用上的安全性也比较优良。

另外,在冰箱1A中,在门被关闭的状态下,卡合部24f1配置于从位于冰箱1A的前壁部9a侧的使用者无法直接看到的位置。因此,冰箱 1A即便设置卡合部24f1也不会损害设计性。另外,在冰箱1A中,由于卡合部24f1配置于从位于冰箱1A的前壁部9a侧的使用者无法直接看到的位置,所以即便发泡隔热件泄漏,也不会因泄漏了的发泡隔热件而使得冷藏室门9A的美观性变差。因此,能够抑制美观性较差的产品流出,进而能够减少产品的废弃,由此改善成品率并提高生产性。

另外,对于冰箱1A而言,钢板20的边缘部20g插入树脂部件24 的槽部24i1,由此钢板20与树脂部件24卡合而被固定。因此,树脂部件24与钢板20紧密卡合,不需要设置用于将树脂部件24组装于钢板 20的独立部件。另外,树脂部件24与钢板20紧密卡合,不需要对树脂性部件与钢板的卡合部分实施密封等。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冰箱1A的制造工时及制造成本。

另外,对于冰箱1A而言,把手部26由钢板20形成。因此,无需增加树脂部件的壁厚、追加肋形状、甚至配设强度加强件等来确保把手部的强度,能够抑制用于设置上述结构的制造成本。另外,把手部26 由钢板20形成,从而与使用树脂的情况相比,具有因反复负荷所引起的把手部26的劣化的情况减少的优点。

另外,对于冰箱1A而言,为了形成把手部26而能够利用1张钢板 20来形成,另外,无需为了形成把手部26或者为了与卡合部24f1卡合而对钢板20实施复杂的弯曲加工。因此,冰箱1A能够减少对钢板实施弯曲加工的工时,无需设置用于对钢板实施复杂的弯曲加工的设备。另外,无需设置用于将钢板彼此连接的另外的卡合部件。其结果是,冰箱1A能够抑制制造所花费的材料成本、设备成本以及制造成本。

另外,在冰箱的门的构造中,存在对门的钢板贴附为了提高外观设计性而进行了装饰的层压膜或PET膜、或者实施涂覆或者印刷处理的情况,存在门的钢板成为更高价的材料的情况。因此,在冰箱1A的制造中,通过减少钢板20的使用量来实施成本抑制。在冷藏室门9中,使用钢板20的构造仅仅涉及至把手部26为止,从把手部26开始到之前的内表面件21为止的冷藏室门9的构造使用树脂部件24来构成。冰箱1抑制了作为高价材料的钢板20的使用量,因此能够实现材料成本的抑制。

另外,卡合部24f1的连接部24g2形成为把手部26侧的面成为平缓的曲面。因此,在使用者将手指插入于凹状部28时,即便手指抵靠于树脂部件24,也由于手指沿着连接部24g2的曲面移动,所以手指不会强烈地抵靠于树脂部件24,能够将手指顺利地引导至把手部26。

并且,冰箱1A能够在中间前壁部24a1配设操作功能部件31等。中间前壁部24a1为树脂制,因此在树脂部件24的制造工序中容易在中间前壁部24a1设置操作功能部件31的安装形状。因此,冰箱1A能够省去用于向钢板20安装操作功能部件31的孔的加工,另外,无需追加用于将操作功能部件31向钢板20安装的部件,能够抑制冰箱1A的制造成本。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冰箱;1A...冰箱;2...隔热箱体;3...冷藏室;4...制冰室;5...切换室;6...冷冻室;7...蔬菜室;8...冷藏室门;9...冷藏室门;9A...冷藏室门; 9a...前壁部;9b...侧壁部;9c...后壁部;9d...侧壁部;9e...端部;9f...端部;9g1...上端部;9g2...下端部;10...制冰室门;11...切换室门;12...冷冻室门;13...蔬菜室门;20...钢板;20a...前壁部;20b...侧壁部;20c... 后壁部;20d...侧壁部;20e...中间后壁部;20f...侧壁部;20g...边缘部; 21...内表面件;21a...连接端部;21b...连接端部;22...上盖部;23...下盖部;24...树脂部件;24a...中间前壁部;24a1...中间前壁部;24b...侧壁部; 24c...后壁部;24d...弯曲部;24d1...曲面;24e...中间侧壁部;24e1...壁面;24f...卡合部;24f1...卡合部;24g...内缘部;24g1...内缘部;24g2... 连接部;24h...外缘部;24h1...外缘部;24i...槽部;24i1...槽部;24j1... 前端部;24j2...前端部;24k...缘端部;24k1...缘端部;25...发泡隔热件; 26...把手部;27...旋转轴;28...凹状部;30...内部空间;31...操作功能部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