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吸湿复合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6343发布日期:2019-05-11 01:0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静电吸湿复合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纤维,具体为一种抗静电吸湿复合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者随机的纤维而所构成,是新一代的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利用等特点。无纺布本身不抗静电,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产生静电,影响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吸湿复合无纺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吸湿复合无纺布,包括无纺布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主体的上部设置有pva海绵层,pva海绵层上部设置有机硅弹性体层,所述有机硅弹性体层的顶部设置有表面沟槽,表面沟槽的一侧设置有凸块,表面沟槽中心设有吸液微孔,所述表面沟槽经过吸液微孔与pva海绵层连接,所述无纺布主体上贯穿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无纺布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吸湿排汗纤维,所述吸湿排汗纤维与pva海绵层通过连接孔连接,所述吸湿排汗纤维的底部设置有金属纤维面料。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微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的竖截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纤维面料(9)为一种金属纤维材料和普通纤维材料混合制成的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无纺布主体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a.将100份涤纶纤维、10份玉米秸秆纤维、3份竹纤维、2份麻纤维,按比例投入到输送平帘上,送入到粗开松机,使块状卷曲压实的纤维得到初步开松,经过初步开松的混合纤维,通过风送,使其均匀分布在混棉仓进行沉积,保证棉层高度一致,通过平帘和角钉斜帘的共同作用,使其输送到精开机;

b.原料经过混棉充分混合后,喂入精开松机,在精开松机内进行充分开松和预梳理,使纤维进一步开松、拉直;

c.经过精开机的纤维通过风送管道进入到气压棉箱的上棉箱,通过给棉罗拉和道夫的作用使纤维落到下棉箱中,然后以均衡压力的方式把纤维定积给出,保证棉层体密度一致;

d.梳理机接收气压棉箱按照工艺设定重量给入的纤维,进入到给棉辊后,通过双锡林双道夫的作用,梳理成均匀的10-15克/平方米双层纤维网状薄层;

e.双层纤维网状薄层经过夹持碳帘的握持输送,通过往复作用,使其铺网达到7—18层,棉网厚度为15cm供下道工序使用;

f.在针刺机前喂入,使纤维网在针刺前均匀的夹持喂入针区;将经过梳理、铺网形成的纤维网通过预针刺工序将纤维网初步缠结定型,保证原纤维网的方向不变,将经过预针刺机初步缠结的纤维网通过主针刺机进一步针刺缠结,针刺5-8次,将经过主针刺加固缠结的纺粘无纺布通过修面针刺机正反两面针刺,达到成型针刺无纺布表面平整,无毛刺、骨痕现象,经过储布张力架进行坯布储布;

g.用30-35份聚丙烯酸、40-50份聚乙烯醇、20-30份戊二醛、3-4份乙酸、4-5份甲醇快速搅拌混合,将搅拌好的混合物均匀涂刮在坯布上,将布面加固粘合,再送入干燥箱内80—90℃下烘燥约1—1.5小时,取出得到针刺无纺布层,即得。

本发明表面沟槽的一侧设置有凸块,可以使纤维成起伏状,在吸附汗液的时候避免了纤维整体粘黏在皮肤表面,通过设置金属纤维面料,可以控制静电干扰,通过吸液微孔和表面沟槽,水分通过吸液微孔进入pva海绵层,随后使得水分容易通过连接孔进入吸湿排汗纤维间,因此具有良好的吸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静电吸湿复合无纺布:包括无纺布主体1,无纺布主体1的上部设置有pva海绵层4,pva海绵层4上部设置有机硅弹性体层2,有机硅弹性体层2的顶部设置有表面沟槽12,表面沟槽12的一侧设置有凸块13,凸块13的竖截面为半圆形,表面沟槽12中心设有吸液微孔3,吸液微孔3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孔8的直径,表面沟槽12经过吸液微孔3与pva海绵层4连接,无纺布主体1上贯穿设有多个连接孔8,无纺布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吸湿排汗纤维6,吸湿排汗纤维经过烧毛、平染、定型、染色、拉幅、预缩步骤,染整前处理采用酶处理,染色时选用低温型染料,在加工过程中不会损伤纤维,后整理不采用任何助剂,提高纤维的吸湿快干能力强。吸湿排汗纤维6与pva海绵层4通过连接孔8连接,所述吸湿排汗纤维6的底部设置有金属纤维面料9,金属纤维面料9为一种金属纤维材料和普通纤维材料混合制成的构件。

无纺布主体1、有机硅弹性体层2、pva海绵层4等各层可以按照一般工艺复合即得本发明。

以下为部分本发明主要材料的生产工艺:

一.本发明中无纺布主体由以下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无纺布主体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制成:a.将100份涤纶纤维、10份玉米秸秆纤维、3份竹纤维、2份麻纤维,按比例投入到输送平帘上,送入到粗开松机,使块状卷曲压实的纤维得到初步开松,经过初步开松的混合纤维,通过风送,使其均匀分布在混棉仓进行沉积,保证棉层高度一致,通过平帘和角钉斜帘的共同作用,使其输送到精开机;

b.原料经过混棉充分混合后,喂入精开松机,在精开松机内进行充分开松和预梳理,使纤维进一步开松、拉直;

c.经过精开机的纤维通过风送管道进入到气压棉箱的上棉箱,通过给棉罗拉和道夫的作用使纤维落到下棉箱中,然后以均衡压力的方式把纤维定积给出,保证棉层体密度一致;

d.梳理机接收气压棉箱按照工艺设定重量给入的纤维,进入到给棉辊后,通过双锡林双道夫的作用,梳理成均匀的10-15克/平方米双层纤维网状薄层;

e.双层纤维网状薄层经过夹持碳帘的握持输送,通过往复作用,使其铺网达到7—18层,棉网厚度为15cm供下道工序使用;

f.在针刺机前喂入,使纤维网在针刺前均匀的夹持喂入针区;将经过梳理、铺网形成的纤维网通过预针刺工序将纤维网初步缠结定型,保证原纤维网的方向不变,将经过预针刺机初步缠结的纤维网通过主针刺机进一步针刺缠结,针刺5-8次,将经过主针刺加固缠结的纺粘无纺布通过修面针刺机正反两面针刺,达到成型针刺无纺布表面平整,无毛刺、骨痕现象,经过储布张力架进行坯布储布;

g.用30-35份聚丙烯酸、40-50份聚乙烯醇、20-30份戊二醛、3-4份乙酸、4-5份甲醇快速搅拌混合,将搅拌好的混合物均匀涂刮在坯布上,将布面加固粘合,再送入干燥箱内80—90℃下烘燥约1—1.5小时,取出得到针刺无纺布层,即得。

经过上述制备的针刺无纺布层,以下是实验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刺无纺布层采用环保材料制成。由聚丙烯酸、聚乙烯醇、戊二醛、乙酸、甲醇组成的整理剂具有成膜时间快、透气性能好、韧性大、弹性好等优点。针刺无纺布层后期经过整理剂刮涂处理,有良好的结构强度、组织紧密性等性能,而且还有棉质的感觉,并且指标优越,已经超过现有同类产品,尤其适用于制作医用防护面料或其他多功能无纺布防护产品。

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吸液微孔3和表面沟槽12,可以使得水分容易进入纤维间,水分通过吸液微孔3进入pva海绵层4,再通过连接孔8进入到吸湿排汗纤维6中,因此纤维有良好的吸水性.吸水之后也不出现像棉那样因吸水而膨润的现象,而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以及通过吸湿排汗纤维6,水分很容易输送到纤维表面而挥发掉,进而使其具有了吸湿排汗的功能,吸湿排汗纤维6的底部设置有金属纤维面料9,可以控制静电干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