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用放射性废弃物收集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3669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核医学科用放射性废弃物收集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核医学科用放射性废弃物收集桶。



背景技术:

放射性废弃物,顾名思义,为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

放射性废弃物的危害包括物理毒性、化学毒性和生物毒性。通常主要是物理毒性。物理毒性指的是辐射作用,大剂量照射可出现确定性效应,小剂量照射会出现随机性效应。

因此,在各大医院的核医学科室,则必然需要采用放射性废弃物收集桶来盛装医用放射性废弃物,而现有的医院所使用的放射性废弃物收集桶一般则包括采用防辐射材料制作的长筒状结构的桶体及盖合于相应桶体顶部敞口的桶盖,其虽然使用广泛,但其依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具体来说,一方面,在相应桶体内盛装满放射性废弃物并将相应桶盖密封盖合后,一般需要将整个的收集桶进行压实,以使提高放射性废弃物的浓缩性及减容比,以便于转运及后续处理,而对于压实硬度较大和/或形状不规则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时,相应桶体的侧壁受力会不均匀,继而会产生应力集中,使得压实过程不够平稳,相应桶体易发生不可控的变形,导致压实饼破损,进而导致放射性废弃物泄漏,使得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在相应桶体内投放放射性废弃物时,需要将整个的桶盖打开,如此,则使得较多的放射性废弃物敞露,使得会对医护人员投放放射性废弃物的手产生较大的辐射,以致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并且,因相应收集桶需要压实,故而,相应桶体的底部一般也没有设置滚轮,如此,则使得不便于搬移。

藉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核医学科用放射性废弃物收集桶。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医学科用放射性废弃物收集桶,包括采用防辐射材料制作的外桶体、外桶盖、内桶体及内桶盖;

其中,所述内桶体设置于所述外桶体内,所述内桶体的外底面与所述外桶体的内底面相固定形成一体,所述内桶体的侧壁与所述外桶体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所述外桶体的顶部及所述内桶体的顶部均形成为敞口,所述外桶盖可拆拿的盖合于所述外桶体的顶部敞口,所述内桶盖可拆拿的盖合于所述内桶体的顶部敞口,且所述外桶体的侧壁及所述内桶体的侧壁从上至下均成形为褶皱状。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外桶盖与所述外桶体的顶部敞口螺纹旋接,所述内桶盖与所述内桶体的顶部敞口螺纹旋接,且所述外桶盖的内顶面及所述内桶盖的内顶面均设有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外桶盖的外顶面的中部设有提手。

优选地,所述外桶体的外壁的中上部对称的固设有两把手。

优选地,所述内桶盖的外顶面的中部开设有一贯穿至其内顶面的垃圾投放口,所述内桶盖的外顶面固设有一可打开/盖合所述垃圾投放口的副盖。

优选地,所述内桶盖的外顶面靠近其中部竖向固设有一转轴,所述副盖的上端面的外沿竖向开设有一轴孔,所述转轴卡设于所述轴孔内,以使所述副盖与所述内桶盖转动连接;

当转动所述副盖至所述内桶盖的中部时,所述副盖将所述垃圾投放口盖合;当转动所述副盖至背离所述内桶盖的中部时,所述副盖将所述垃圾投放口打开。

优选地,所述副盖的上端面的外沿远离所述轴孔的一侧竖向固设有一转把,所述转把为塑胶材质。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用以托起所述外桶体的底座,所述外桶体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带有制动件的万向转动轮。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自其前端至其后端对称的开设有两卡槽,所述外桶体的下底面自其前端至其后端对称的开设有两与相应卡槽位置相对的卡块,两所述卡块对应可抽离的卡设于两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底座的前端面的两侧及后端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用以锁紧卡设于相应位置的所述卡槽内的卡块的锁紧件。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前端面的两侧所设有的所述锁紧件均包括与所述底座的前端面的两侧相抵贴的锁杆及分别将两所述锁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前端面的锁紧螺栓;所述底座的后端面的两侧所设有的所述锁紧件均包括与所述底座的后端面的两侧相抵贴的锁杆及分别将两所述锁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后端面的锁紧螺栓;

当拧松相应锁紧螺栓,旋转相应锁杆,以使相应锁杆的另一端挡设在相应卡槽外,再拧紧相应锁紧螺栓时,卡设于相应卡槽内的所述卡块被挡设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核医学科用放射性废弃物收集桶,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设置有所述外桶体及所述外桶盖,所述外桶体及所述外桶盖可起到二次防辐射保护,使得所述内桶体内所盛装的放射性废弃物所产生的辐射更加不易穿透出来,另一方面,在盖合所述外桶盖及所述内桶盖之后,从上往下压实本实用新型时,即便所述内桶体内所盛装的放射性废弃物硬度较大和/或形状不规则,因所述外桶体的侧壁及所述内桶体的侧壁从上至下均成形为褶皱状,相应的褶皱状可起到缓冲作用及分散压实力的作用,故而,在压实过程中,所述外桶体的侧壁及所述内桶体的侧壁也不会因受力不均而使得压实过程不够平稳,进而避免本实用新型发生不可控的变形,与此同时,因本实用新型压实过程平稳,不易发生不可控的变形,也使得本实用新型不易破损及能提高本实用新型压实的浓缩性及减容比,并且,即便所述内桶体在压实的过程中受到破损,通过所述外桶体的隔绝,也使得可避免所述内桶体内所盛装的放射性废弃物泄漏,使得避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故而,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其二、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所述外桶盖与所述外桶体的顶部敞口螺纹旋接,所述内桶盖与所述内桶体的顶部敞口螺纹旋接,如此,即使得所述外桶盖及所述内桶盖均不宜脱落,另一方面,在压实本实用新型之前或之后,通过两所述把手均可提拿本实用新型,使得便于操控,而在投放放射性废弃物时,直接旋转打开所述副盖即可,而不用打开所述内桶盖,使得可减小放射性废弃物的敞露面积,使得减少对医护人员投放放射性废弃物的手的辐射,进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其三、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用以托起所述外桶体的底座,使得所述外桶体放置稳固不易侧翻,另一方面,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设有的万向转动轮则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推移,而所述底座与所述外桶体可拆卸式连接,故而,在所述内桶体内装满放射性废弃物后,拆卸所述底座即可将所述外桶体及所述内桶体等进行压实,即所增设的底座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压实,而所拆掉的所述底座则可回收再利用,在后续使用时,则可直接装上至与相应底座配套的另一外桶体底部即可,使得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核医学科用放射性废弃物收集桶的主视图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

外桶体10;

把手101;卡块102;

外桶盖20;

提手201;

内桶体30;

内桶盖40;

垃圾投放口401;转轴402;

密封垫50;

副盖60;

转把601;

底座70;

卡槽701;锁紧件702;锁杆7021;锁紧螺栓7022;

万向转动轮8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结合图1及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核医学科用放射性废弃物收集桶,包括采用防辐射材料制作的外桶体10、外桶盖20、内桶体30及内桶盖40;

其中,所述内桶体30设置于所述外桶体10内,所述内桶体30的外底面与所述外桶体10的内底面相固定形成一体,所述内桶体30的侧壁与所述外桶体10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所述外桶体10的顶部及所述内桶体30的顶部均形成为敞口,所述外桶盖20可拆拿的盖合于所述外桶体10的顶部敞口,所述内桶盖40可拆拿的盖合于所述内桶体30的顶部敞口,且所述外桶体10的侧壁及所述内桶体30的侧壁从上至下均成形为褶皱状。

优选的,所述外桶体10、外桶盖20、内桶体30及所述内桶盖40则均采用金属纤维防辐射材料制作。

基于上述所述,可以明确的是,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所述外桶体10及所述外桶盖20,所述外桶体10及所述外桶盖20可起到二次防辐射保护,使得所述内桶体30内所盛装的放射性废弃物所产生的辐射更加不易穿透出来。

另一方面,在盖合所述外桶盖20及所述内桶盖40之后,从上往下压实本实用新型时,即便所述内桶体30内所盛装的放射性废弃物硬度较大和/或形状不规则,因所述外桶体10的侧壁及所述内桶体30的侧壁从上至下均成形为褶皱状,相应的褶皱状可起到缓冲作用及分散压实力的作用,故而,在压实过程中,所述外桶体10的侧壁及所述内桶体30的侧壁也不会因受力不均而使得压实过程不够平稳,进而避免本实用新型发生不可控的变形。

与此同时,因本实用新型压实过程平稳,不易发生不可控的变形,也使得本实用新型不易破损及能提高本实用新型压实的浓缩性及减容比。

并且,即便所述内桶体30在压实的过程中受到破损,通过所述外桶体10的隔绝,也使得可避免所述内桶体30内所盛装的放射性废弃物泄漏,使得避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故而,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桶盖20与所述外桶体10的顶部敞口螺纹旋接,所述内桶盖40与所述内桶体30的顶部敞口螺纹旋接,且所述外桶盖20的内顶面及所述内桶盖40的内顶面均设有密封垫50。

优选的,所述外桶盖20的下缘内壁及所述内桶盖40的下缘内壁均设有内螺纹,所述外桶体10的上缘外壁及所述内桶体30的上缘外壁则均设有与相应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以使在所述外桶盖20与所述外桶体10的顶部敞口螺纹旋接时将所述外桶体10的顶部敞口密封包合及以使在所述内桶盖40与所述内桶体30的顶部敞口螺纹旋接时将所述内桶体30的顶部敞口密封包合,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密封性好,使得所述外桶盖20及所述内桶盖40均不宜脱落。

再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桶盖20的外顶面的中部设有提手201,以使便于所述外桶盖20的提拿。

并且,所述外桶体10的外壁的中上部对称的固设有两把手101。

如此,在压实本实用新型之前或之后,通过两所述把手101则均可提拿本实用新型,使得便于操控。

更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桶盖40的外顶面的中部开设有一贯穿至其内顶面的垃圾投放口401,所述内桶盖40的外顶面固设有一可打开/盖合所述垃圾投放口401的副盖60。

优选的,所述内桶盖40的外顶面靠近其中部竖向固设有一转轴402,所述副盖60的上端面的外沿竖向开设有一轴孔,所述转轴402卡设于所述轴孔内,以使所述副盖60与所述内桶盖40转动连接;

当转动所述副盖60至所述内桶盖40的中部时,所述副盖60将所述垃圾投放口401盖合;当转动所述副盖60至背离所述内桶盖40的中部时,所述副盖60将所述垃圾投放口401打开。

并且,所述副盖60的上端面的外沿远离所述轴孔的一侧竖向固设有一转把601,所述转把601为塑胶材质。

如此,在投放放射性废弃物时,手握所述转把601,直接旋转打开所述副盖60即可,而不用打开所述内桶盖40,使得可减小放射性废弃物的敞露面积,使得减少对医护人员投放放射性废弃物的手的辐射。

进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用以托起所述外桶体10的底座70,所述外桶体10与所述底座70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底座70的底部四角分别设有带有制动件的万向转动轮80。

优选的,所述底座70的上端面自其前端至其后端对称的开设有两卡槽701,所述外桶体10的下底面自其前端至其后端对称的开设有两与相应卡槽701位置相对的卡块102,两所述卡块102对应可抽离的卡设于两所述卡槽701内,且所述底座70的前端面的两侧及后端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用以锁紧卡设于相应位置的所述卡槽701内的卡块102的锁紧件702。

具体实施时,所述底座70的前端面的两侧所设有的所述锁紧件702均包括与所述底座70的前端面的两侧相抵贴的锁杆7021及分别将两所述锁杆70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70的前端面的锁紧螺栓7022;所述底座70的后端面的两侧所设有的所述锁紧件702均包括与所述底座70的后端面的两侧相抵贴的锁杆(未图示)及分别将两所述锁杆(未图示)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70的后端面的锁紧螺栓(未图示);

当拧松相应锁紧螺栓7022,旋转相应锁杆7021,以使相应锁杆7021的另一端挡设在相应卡槽701外,再拧紧相应锁紧螺栓7022时,卡设于相应卡槽701内的所述卡块102被挡设固定。

如此,一方面,所增设的所述底座70,则使得所述外桶体10放置稳固不易侧翻,另一方面,所述底座70的底部所设有的万向转动轮80则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推移,而所述底座70与所述外桶体10可拆卸式连接,故而,在所述内桶体30内装满放射性废弃物后,拆卸所述底座70即可将所述外桶体10及所述内桶体30等进行压实,即所增设的底座70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压实,而所拆掉的所述底座70则可回收再利用,在后续使用时,则可直接装上至与相应底座70配套的另一外桶体10底部即可,使得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其他实施例等,在此,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核医学科用放射性废弃物收集桶,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设置有所述外桶体10及所述外桶盖20,所述外桶体10及所述外桶盖20可起到二次防辐射保护,使得所述内桶体30内所盛装的放射性废弃物所产生的辐射更加不易穿透出来,另一方面,在盖合所述外桶盖20及所述内桶盖40之后,从上往下压实本实用新型时,即便所述内桶体30内所盛装的放射性废弃物硬度较大和/或形状不规则,因所述外桶体10的侧壁及所述内桶体30的侧壁从上至下均成形为褶皱状,相应的褶皱状可起到缓冲作用及分散压实力的作用,故而,在压实过程中,所述外桶体10的侧壁及所述内桶体30的侧壁也不会因受力不均而使得压实过程不够平稳,进而避免本实用新型发生不可控的变形,与此同时,因本实用新型压实过程平稳,不易发生不可控的变形,也使得本实用新型不易破损及能提高本实用新型压实的浓缩性及减容比,并且,即便所述内桶体30在压实的过程中受到破损,通过所述外桶体10的隔绝,也使得可避免所述内桶体30内所盛装的放射性废弃物泄漏,使得避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故而,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此外,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所述外桶盖20与所述外桶体10的顶部敞口螺纹旋接,所述内桶盖40与所述内桶体30的顶部敞口螺纹旋接,如此,即使得所述外桶盖20及所述内桶盖40均不宜脱落,另一方面,在压实本实用新型之前或之后,通过两所述把手101均可提拿本实用新型,使得便于操控,而在投放放射性废弃物时,直接旋转打开所述副盖60即可,而不用打开所述内桶盖40,使得可减小放射性废弃物的敞露面积,使得减少对医护人员投放放射性废弃物的手的辐射,进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再次,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用以托起所述外桶体10的底座70,使得所述外桶体10放置稳固不易侧翻,另一方面,所述底座70的底部所设有的万向转动轮80则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推移,而所述底座70与所述外桶体10可拆卸式连接,故而,在所述内桶体30内装满放射性废弃物后,拆卸所述底座70即可将所述外桶体10及所述内桶体30等进行压实,即所增设的底座70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压实,而所拆掉的所述底座70则可回收再利用,在后续使用时,则可直接装上至与相应底座70配套的另一外桶体10底部即可,使得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易实施,易操作,实用性强,专用性强,在结构的改进及技术的改进中,均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使得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