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加网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5251发布日期:2018-08-10 22:0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加网无纺布。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刺无纺布作用清洁材料应用领域基本上都是混合纤维网水刺或者纤维网复合水刺生产而成,由于水刺材料本身的不足,产品强力不高,在使用过程中常常由于强度的原因而被破坏,使得水刺无纺布产品不能正常使用,同时也限制了水刺无纺布产品在清洁材料领域的应用推广。

同时,水刺无纺布作为清洁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刺无纺材料太柔软,使得其作为清洁材料在擦拭一些顽固污渍时,需要多次擦拭才能擦拭干净;再者由于其容尘量不足,在作用拖布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加网无纺布,能够提高水刺无纺布的强度和耐撕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加网无纺布,能够在水刺无纺布中加入刚性较大的材料,提高其清洁顽固污渍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加网无纺布,能够增加水刺无纺布在清洁时的容尘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加网无纺布,依次包括纤维层一、网格布和纤维网层二,且表面具有凹凸结构;所述的网格布的材质为热收缩材料;所述的凹凸结构包括凸部和凹部;所述的网格布通过纤维层一的纤维与纤维层二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纤维层一为平行铺网方式或交叉铺网方式;所述的纤维层二为平行铺网方式或交叉铺网方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纤维层一或纤维层二通过所组成该纤维层纤维之间的缠结加固;所述的网格布通过纤维层一的纤维与纤维层二的纤维之间的缠结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凹凸结构中凸部最高点与凹部最低点的高度差为1mm-10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优选的,所述的凹凸结构中凸部最高点与凹部最低点的高度差,优选为3mm-7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网格布为尼龙网、PP格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尼龙网格布为3目-5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尼龙网格布每平方米重量为5g-15g。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纤维层一与纤维层二的每平方米重量为10g-50g。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纤维层一与纤维层二至少含有粘胶纤维、涤纶纤维和超细纤维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加网无纺布,与现有的清洁用水刺无纺布相比,具有强度高和耐撕破等特征;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水刺无纺布具有尼龙加强筋,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更好的清除顽固污渍;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水刺无纺布表面具有凹凸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水刺无纺布在使用过程中可心容纳更多的灰尘和污渍。

附图说明

图1是未经热处理加网无纺布坯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热处理后的加网无纺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纤维层一;2-网格布;3-纤维层二;4-凸部;5-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本实施所涉及的一种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加网无纺布,依次包括纤维层一1、网格布2和纤维网层二3,且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网格布2的材质为热收缩材料;凹凸结构包括凸部4和凹部5;网格布2通过纤维层一1的纤维与纤维层二3固定。组成纤维层一1的纤维为超细纤维,组成纤维层二的纤维为涤纶纤维。所用纤维的长度均为38mm,细度为1.56D。

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加网无纺布的坯布生产过程中,取细度为1.56D,长度为38mm的超细短纤维作为纤维层一1的原料,细度为1.56D,长度为38mm的涤纶短纤维作为纤维层二3的原料。生产时,短纤维首先经过开包、开松、气流喂入和梳理后成网。生产该加网无纺布时,纤维层一1与纤维层二3的形成需要两台梳理机和一台铺网机,纤维层一1由第一台梳理机梳理成网,成网方式为平行铺网方式,纤维层二3由第二台梳理机梳理成网并经过铺网机成型,为交叉铺网方式,且要经过牵伸区域。纤维层一1成型后的平方米重量为15克,纤维层二3经过第二台梳理机、铺网机和牵伸区域成型后的平方米重量为20克。

在第一台梳理机与第二台梳理机之间,设置有放卷轴,尼龙网格布放置在放卷轴上,使得尼龙网格布位于两层纤维之间,输送至水刺机进行水刺加固。所使用的尼龙网格布为3目,平方米重量为5克。

在经过水刺机时,高压水流作用可使得纤维层一1与纤维层二3互相穿插交缠而紧密联结为一体,纤维层一1与纤维层二3相接触面的纤维相互缠结可使得网格布2固定在两层纤维网之间。

在经过烘干、成卷、分切后形成加网无纺布的坯布,坯布再经过150℃温度的处理,使得尼龙网格布得到收缩,使得凸部4最高点与凹部5最低点的距离为5mm。形成的凹凸结构可得作为擦拭材料使用时,可容纳更多的灰尘。

进一步使得固定尼龙网格布的两层纤维形成具有凹凸表面的加网无纺布的成品。把具有凹凸表面的加网无纺布的成品,再经过第二次分切,形成客户所需要求的宽度,打包即可出库。

对坯布的处理温度可根据需要得到的凹凸程度的不同进行调节,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纤维层一1与纤维层二3所使用的纤维不同、成网方式不同、纤维层一1与纤维层二3成型后的平方米重量不同,所使用的网格布的目数、平方米重量不同,以及凹凸的程度的不同;本实施例所使用的为PP网格布。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加网无纺布,纤维层一1与纤维层二3所使用的纤维均为超细纤维,纤维层一1与纤维层二3的成网方式均为交叉铺网。纤维层一1的平方米重量为30克,纤维层二3的平方米重量为30克。所使用的尼龙网格布目数为5目,平方米重量为10克。加网无纺布的凹凸程度是由对加网无纺布的坯布的处理问题所决定的,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加网无纺布的热处理问题为160℃,使得凹凸程度达到8mm,即凸部4最高点与凹部最低点的距离为8mm。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加网无纺布,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纤维层一1所使用的为涤纶纤维,纤维层二3所使用的纤维均为粘胶纤维,纤维层一1与纤维层二3的成网方式均为平行铺网。纤维层一1的平方米重量为50克,纤维层二3的平方米重量为15克。所使用的尼龙网格布目数为5目,平方米重量为15克。加网无纺布的凹凸程度是由对加网无纺布的坯布的处理问题所决定的,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加网无纺布的热处理问题为180℃,使得凹凸程度达到10mm,即凸部4最高点与凹部最低点的距离为10mm。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