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自动化装压药机自动补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172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单元自动化装压药机自动补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火工产品领域,尤其涉及单元自动化装压药机自动补药结构。



背景技术:

自动装药、伺服压药机,据我们了解,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用自动称量、自动装药、自动压药的自动化生产方式,在国内则大多使用手工称量、手工装药的生产方式;随着药剂生产技术进步和工艺方法的改进,威力更大的药剂的出现,由人工完成称药和装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自动称药、装药和压药的生产方式则实现了人机隔离,从而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和质量的稳定性,自动称药、装药和压药的生产方式也就成了我们的必要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单元自动化装压药机自动补药结构,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单元自动化装压药机自动补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装药部分,所述装药部分包含位于一侧的药勺运动加药系统,所述药勺运动加药系统包含固定的支架,固定的支架上包含药勺水平移动轨道,还包含能够在药勺水平移动轨道上左右移动的药勺移动固定板,药勺移动固定板上固定有一个支架,支架上固定有转动气缸,伸缩气缸位于板上,板和转动气缸的轴铰接,转动气缸的轴能够推动伸缩气缸转动,伸缩气缸端部伸出的轴为药勺杆件,药勺杆件端部包含药勺,所述药勺杆件伸缩的时候能够穿过下药漏斗上的孔,所述下药漏斗下方对着模具,模具中能放置壳体,壳体中能够被灌注物质;所述固定的支架上还包含补药平台,补药平台上包含中转药杯,还包含一侧的电子秤,还包含补药部分,所述补药部分包含补药漏斗,补药漏斗下方为二层补药漏斗,二层补药漏斗下方能放置中转药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子秤位于固定支架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补药漏斗上方包含补药加药结构,补药加药结构能够朝下往补药漏斗中加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模具位于工位平台上,所述工位平台上中部包含中部旋转轴,中部旋转轴能带动工位平台旋转,多个工位位于工位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工位平台上还包含加盖工位,所述加盖工位包含固定在盖帽机架上的盖帽水平移动气缸,盖帽水平移动气缸能带动整体支架运动,整体支架上固定有一个朝下的升降结构,升降结构的轴下方连接有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伸出有一个硬质管,硬质管能够吸起盖子。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实现的过程中,为了精确化生产,当加入的药物不够的时候,可以进行补药,补药的时候,现将预备加入的火药在中转药杯中进行称重,称重是采用电子秤进行称重的,确定需要补充的剂量,随后放置在二层补药漏斗下方,上方的药物进入补药漏斗,再次进入二层补药漏斗,加药后进一步进行称量,测算药量,最后时限火药的灌装。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实现方式,比如,直接对微量药剂进行补充,随后加入到壳体中。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浮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浮药部分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压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工位布置的结构图;

图6为带动力的勺形加药部分结构图;

图7为带动力的压药部分结构图;

图8为盖帽结构示意图;

图9为勺形加药结构布置的示意图;

图10 为勺形加药结构的立体图;

其中:1.移动板;2.混合杯移动轨道;3.药勺杆件;4.补药部分;5.补药漏斗;6.振动器;7.药勺水平移动轨道;8.模具;9.下药漏斗;10.伸缩气缸;11.转动气缸;12.水平移动气缸;13.药勺移动固定板;14.吸浮药升降结构;15.吸浮药边侧支架;16.盖帽平台;17.吸附口;18.模具安装板;19.被吸附物件;20.吸附空间;21.吸附玻璃瓶;22.水;23.上口;24.沉降板;25.进口;26.排放口;27.压药动力部分;28.压药动力外壳;29.杆件;30.杆件安装支架;31.触发杆;32.触发板;33.压力传感器;34.连接杆;35.压药边侧板;36.压药固定板;37.复位杆件;38.复位恢复头;39.压药杆;40.被压部分;41.工位平台;42.中部旋转轴;43.工位;44.工位边侧支架;45.动力部分;46.动力轮;47.中转动力部分;48.中转盘;49.勺状加药部分;50.压药部分;51.升降结构;52.真空发生器;53.下方杆件;54.待盖帽结构;55.盖帽机架;56.盖帽水平移动气缸;57.中转药杯;58.最终漏斗;59.模具;60.二层补药漏斗;61.电子秤;62.补药平台;63.补药漏斗;64.补药加药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单元自动化装压药机自动补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装药部分,所述装药部分包含位于一侧的药勺运动加药系统,所述药勺运动加药系统包含固定的支架,固定的支架上包含药勺水平移动轨道7,还包含能够在药勺水平移动轨道7上左右移动的药勺移动固定板13,药勺移动固定板13上固定有一个支架,支架上固定有转动气缸11,伸缩气缸10位于板上,板和转动气缸的轴铰接,转动气缸的轴能够推动伸缩气缸10转动,伸缩气缸10端部伸出的轴为药勺杆件,药勺杆件3端部包含药勺,所述药勺杆件3伸缩的时候能够穿过下药漏斗9上的孔,所述下药漏斗下方对着承具8,承具中能放置壳体,壳体中能够被灌注物质;所述固定的支架上还包含补药平台62,补药平台62上包含中转药杯57,还包含一侧的电子秤61,还包含补药部分,所述补药部分包含补药漏斗63,补药漏斗63下方为二层补药漏斗60,二层补药漏斗60下方能放置中转药杯。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实现的过程中,为了精确化生产,当加入的药物不够的时候,可以进行补药,补药的时候,先将预备加入的火药在中转药杯中进行称重,称重是采用电子秤进行称重的,确定需要补充的剂量,随后放置在二层补药漏斗60下方,上方的药物进入补药漏斗63,再次进入二层补药漏斗60,加药后进一步进行称量,测算药量,最后实现火药的灌装。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实现方式,比如,直接对微量药剂进行补充,随后加入到壳体中。

所述电子秤位于固定支架的下方。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当然,电子秤可以位于任何位置,类似的实现过程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补药漏斗上方包含补药加药结构,补药加药结构64能够朝下往补药漏斗中加药。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补药加药结构64可以是输送结构,也可以是其他任意的粉尘状物质的输送结构。

所述承具位于工位平台41上,所述工位平台41上中部包含中部旋转轴42,中部旋转轴42能带动工位平台旋转,多个工位位于工位平台上。

所述工位平台41上还包含加盖工位,所述加盖工位包含固定在盖帽机架55上的盖帽水平移动气缸56,盖帽水平移动气缸56能带动整体支架运动,整体支架上固定有一个朝下的升降结构51,升降结构的轴下方连接有真空发生器52,真空发生器52伸出有一个硬质管,硬质管能够吸起盖子。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该工况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对加完药后的壳体盖起来,使得整体的结构安全性更好,实现自动化加盖。先把盖子吸起来,随后盖上去。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下对整体技术进行说明:

单元自动化装压药机,包含装药部分、压药装置、吸浮药结构;

包含装药部分,所述药勺运动加药系统包含固定的支架,固定的支架上包含药勺水平移动轨道7,还包含能够在药勺水平移动轨道7上左右移动的药勺移动固定板13,药勺移动固定板13上固定有一个支架,支架上固定有转动气缸11,随后方案为如下任意一种:A.伸缩气缸10位于板上,板和转动气缸的轴铰接,转动气缸的轴能够推动伸缩气缸10转动,伸缩气缸10端部伸出的轴为药勺杆件,药勺杆件3端部包含药勺,所述药勺杆件3伸缩的时候能够穿过下药漏斗9上的孔,所述下药漏斗下方对着承具8,承具中能放置壳体,壳体中能够被灌注物质;B.板和转动气缸的轴铰接,转动气缸的轴能够推动药勺杆件转动,药勺杆件3端部包含药勺,所述药勺杆件3伸缩的时候能够穿过下药漏斗9上的孔,所述下药漏斗下方对着承具8,承具中能放置壳体,壳体中能够被灌注物质。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使用的过程中,对于方案A来说:药勺移动固定板13被推动着带动药勺杆件以及端部的药勺朝左运动,随后转动气缸11推动动伸缩气缸10转动,药勺在相对转动的过程中实现舀药,随后反向转动,伸缩气缸带动药勺杆件3进入下药漏斗9上的孔,随后进一步转动,药物从下药漏斗9朝下漏出,进入承具中的壳体,本处的壳体为火工产品的壳体,其可以是任何形状。对于方案B来说:即部件伸缩气缸10主体不存在,通过药勺移动固定板13整体左右运动来带动药勺运动,该种结构也是能够实现的,且是优选的实现。

压药装置包含压药动力部分27,所述压药动力部分27朝下布置,其伸出有动力轴能够朝下运动,所述动力轴最下端有压药杆39,压药杆朝下运动能置于被压部分40,所述被压部分40为承具,该承具中能放置壳体,该壳体中包含药物,杆件能够对药物进行压紧;

吸浮药结构包含工位平台41,所述工位平台上布置有一个吸浮药边侧支架15,所述吸浮药边侧支架上包含横向的支架,横向的支架上固定有一个吸浮药升降结构14,吸浮药升降结构14的动力轴朝下伸出有盖帽平台,盖帽平台包含中部的凹陷,盖帽平台边侧包含吸附口,盖帽平台能够扣在承具上,所述盖帽平台边侧包含一个吸附口17,吸附口17通过管道连接着吸引管道,吸引管道通向吸附玻璃瓶21中。

还包含自动补药结构,包含装药部分,所述装药部分包含位于一侧的药勺运动加药系统,所述药勺运动加药系统包含固定的支架,固定的支架上包含药勺水平移动轨道7,还包含能够在药勺水平移动轨道7上左右移动的药勺移动固定板13,药勺移动固定板13上固定有一个支架,支架上固定有转动气缸11,伸缩气缸10位于板上,板和转动气缸的轴铰接,转动气缸的轴能够推动伸缩气缸10转动,伸缩气缸10端部伸出的轴为药勺杆件,药勺杆件3端部包含药勺,所述药勺杆件3伸缩的时候能够穿过下药漏斗9上的孔,所述下药漏斗下方对着承具8,承具中能放置壳体,壳体中能够被灌注物质;所述固定的支架上还包含补药平台62,补药平台62上包含中转药杯57,还包含一侧的电子秤61,还包含补药部分,所述补药部分包含补药漏斗63,补药漏斗63下方为二层补药漏斗60,二层补药漏斗60下方能放置中转药杯。

所述的装药部分、压药装置、吸浮药结构、以及自动补药结构在工位平台41上布置,转动能够实现工位转换。

以下分别对各个单元的实现进行解释:

单元自动化装压药机压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压药动力部分27,所述压药动力部分27朝下布置,其伸出有动力轴能够朝下运动,所述动力轴最下端有压药杆39,压药杆朝下运动能置于被压部分40内部,所述被压部分40为承具,该承具中能放置壳体,该壳体中包含药物,杆件能够对药物进行压紧。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压药动力部分伸出的动力轴朝下运动,能够对药物进行压紧,对位准确,实现自动化压药。

所述动力轴下方通过连接杆34连接压药杆39,所述连接杆通过板状结构连接着压药边侧板35,压药边侧板35位于轨道上并能够顺着轨道升降,压药边侧板35连接着一个压药固定板,所述压药固定板36下方连接着复位恢复头,复位恢复头38中部包含孔,压药杆39能穿过复位恢复头38中部的孔。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在压药的过程中,有时壳体会随着压药杆的头部随之上升,该种情况下,由于压药杆39能穿过复位恢复头38中部的孔,复位恢复头38能抵紧壳体将其挡住降下来。

所述承具位于工位平台上。所述压药边侧板35一侧包含一个触发板32,还包含触发板上方的杆件29,杆件29安装在杆件安装支架30上,杆件29的端部包含触头。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工作的过程中,触发板32随着压药边侧板升降,在触发板接触到触头的时候,会传递信号,停止复位。

所述的压药动力部分可以是电缸,也可以是任何能实现上下送药的结构。类似的实现结构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承具位于工位平台41上,所述工位平台41上中部包含中部旋转轴42,中部旋转轴42能带动工位平台旋转,多个工位位于工位平台上。该结构是实现自动化工位转换的结构基础。

所述压药杆39上方包含压力传感器,其能检测压药杆朝下的压力。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采用该结构能够调整压力,使得压药的压力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单元自动化装压药机吸浮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工位平台41,所述工位平台上布置有一个吸浮药边侧支架15,所述吸浮药边侧支架上包含横向的支架,横向的支架上固定有一个吸浮药升降结构14,吸浮药升降结构14的动力轴朝下伸出有盖帽平台,盖帽平台包含中部的凹陷,盖帽平台边侧包含吸附口,盖帽平台能够扣在承具上,所述盖帽平台边侧包含一个吸附口17,吸附口17通过管道连接着吸引管道,吸引管道通向吸附玻璃瓶21中。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工作的时候,盖帽平台扣在承具上,随后吸附口17中的抽力对空隙中散发的火药碎屑进行回吸,避免壳体外附着药粉,保证整体的安全。

对吸附走的药物,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进行进一步净化,所述吸附玻璃瓶21中包含水,吸引管道通向吸附玻璃瓶21中的水中,吸附玻璃瓶21上方包含上口23,上口还引出一个管道连接进口25,进口连接着净化结构。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火药过水失效,保证药物不会对生产环境造成影响,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所述净化结构为往复板降尘结构24。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没有被水去掉的浮尘还能够在往复板降尘结构24进行沉降,其原理不用赘述,毫无疑问可以实现。

所述净化结构伸出有排放口。对于处理合格的空气,可以进行排放。

盖帽平台中部的凹陷包含一圈密封橡胶垫。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密封橡胶垫保证密封环境,保证吸附的情况。

所述承具位于工位平台41上,所述工位平台41上中部包含中部旋转轴42,中部旋转轴42能带动工位平台旋转,多个工位位于工位平台上。

毫无疑问,本专利的多个工位能够进行随意组合。

比如,可以采用如下工位布置进行实现:

工位:管壳装模

功能:人工将管壳正确地装入压药模具,不得漏装或反装。

工位:装药

功能:将药剂通过装药器精确计量后准确装入管壳内。

技术指标:药杯储存药量范围5g~20g(TNT当量)。本工位根据产品的药量少、敏感度大的特点选用勺型装药器。在保证装药精度的前提下,药勺大小形成系列,既满足不同产品的药量要求,又满足不同批次药剂假比重差异带来的药量变化;更换药勺方便、安全、可靠,剩余药剂也能安全、可靠、方便的退出;同时该装药器也能方便、安全的抽查药量。

勺形装药器的装药范围:20mg~350 mg,密度0.8g/ml。

本工位配置补药装置,采用不停机或者停机定量补药,人工间接操作,由机械手自动倒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工位:伺服压药(检测高度)

功能:将所装药剂按工艺要求的力压实在模具管壳内,同步完成药剂高度的检测。

技术指标:压力范围根据工艺定,输出压力精度±3﹪,高度测量系统精度±0.01mm,如发现该工序连续三次出现废品时,自动停机并报警。

工位:吸浮药。

功能:在压药完成后,自动吸收模具表面浮药并在吸附药玻璃瓶中沉淀,玻璃瓶中在生产前装适量的净水。

工位:卸产品

功能:人工将产品从模具中取出。当此工位的产品为废品时,系统便会发出一声警告提醒,且显示屏上会显示废品提示;当此工位的产品为正品时,系统无警告声音提醒,显示屏上会显示正品提示。

产品经由上述一系列工位的装配,会在压药环节检出废品,一旦检出废品,系统便会发出信息,在卸产品工位提示操作者对产品进行正、废品收集。

为了进一步实现自动化,还可以采用如下设计:防爆设计

1.整机防护,各工位护板采用钢板;整机顶部不封死,全部敞开,在意外爆炸时以利泄爆,在不影响泄爆的前提下,整机顶部加装金属网以防爆炸时碎片飞出伤人。

2.装药、压药需在单独的抗爆小室中。装药防爆小室抗爆护板的厚度应满足100克TNT当量的防护要求,压药防爆小室抗爆护板的厚度应满足2克TNT当量的防护要求。

3.储存药盒中的药剂意外爆炸时,仅破坏储药盒,不损毁设备其余部位。

4.设备各工位之间应隔离防护,一个工位意外爆炸,不损毁其余工位,并确保操作工位的操作者安全。

5.防爆门、窗自动联锁,确保防爆门、窗未关闭时设备不动作、设备未停机时防爆窗不打开,各工

位意外爆炸时防爆窗应有防止意外打开的技术措施。

6.在易产生摩擦、碰撞的运转部位均配置防护装置,进行软化、缓冲处理,防止摩擦、碰撞产生意外事故。

7.各触发讯号系统均采用本质安全型传感器,各讯号互锁,防止误动作产生,确保工序动作可靠无误。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火工产品生产线。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