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炮击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2167阅读:5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炮击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火炮击针,属于武器研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火炮还是采用击针击发炮弹。击针通常安装在炮闩内,在炮闩关闭后,击针簧释放能量,推动击针通过炮闩上击针孔打击药筒底火。

正常击发时,击针体前端抵住击针室台阶面,击针头部与击针孔并无接触。但是出于平时拆装保养考虑,击针和击针体之间的连接是不牢靠的,在火炮射击过程中,击针和击针体很容易自动旋松,击针体前端未与击针室台阶面接触上时,击针头部已经与闩体镜面附近的击针孔发生撞击,也即击针向前伸出过多,此时会带来两个不好的结果,其一是击针突出量过大,容易刺破底火;其二是容易在闩体镜面上形成突起,阻碍开关闩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火炮击针结构,避免由于击针和击针体之间的旋松而引起的击针刺破底火和击针在闩体镜面打出突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炮击针,其包括击针体和击针;所述击针体包括柱形的击针本体、贯穿击针本体的固定孔以及设置在击针本体端部的连接槽;所述击针包括穿置在固定孔内的击针杆和设置在击针杆端部的击针头;所述击针头包括柱形击针座、设置在击针座顶端且与击针座同底的阻挡锥台以及设置在阻挡锥台尖端的击针尖;所述击针座与连接槽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击针座尾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击针座为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常规击针头部设置圆柱形击针座,阻挡锥台与炮闩击针孔内相应圆锥面一致。这样一来,即使击针与击针体旋松,由于击针头部阻挡锥台的限位作用,击针也不会向前伸出过多。新型击针可以与原有的击针体等零件配合,便于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原有击针的结构避免了击针使用过程中的潜在故障隐患。本发明可用于院校、科研所和武器生产厂的火炮击针研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常击发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击针与击针体旋松后击发图。

其中,1击针本体、2固定孔、3连接槽、4击针杆、5击针座、6阻挡锥台、7击针尖、8外螺纹、9内螺纹、10炮闩。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火炮击针,其包括击针体和击针;所述击针体包括柱形的击针本体1、贯穿击针本体1的固定孔2以及设置在击针本体1端部的连接槽3;所述击针包括穿置在固定孔2内的击针杆4和设置在击针杆4端部的击针头;所述击针头包括柱形击针座5、设置在击针座5顶端且与击针座5同底的阻挡锥台6以及设置在阻挡锥台6尖端的击针尖7;所述击针座5与连接槽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所述击针座5尾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8,所述连接槽3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9。所述击针座5为圆柱体。

新型击针未与击针体旋松击发时的情况如图1所示,击针体前端抵住击针室台阶面,阻挡锥台与击针孔锥面贴近,击针尖不会与炮闩10的击针孔接触,击针突出量是正常的。

击针与击针体旋松后击发的击发情况如图2所示,在击针体前端与住击针室台阶面接触前,阻挡锥台首先与击针孔锥面相接触,限制了击针进一步向前移动,击针尖仍然不会与炮闩击针孔接触,击针突出量正常,不会刺破底火。另外,阻挡锥台相碰部位距离炮闩镜面较远,且接触面积较大,压强较小,也不会在炮闩镜面打出突起。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并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