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镜倍率照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4285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瞄准镜倍率照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一种瞄准镜倍率照明结构。



背景技术:

瞄准镜是射击类武器的必备部件,能显著提高瞄准的速度、精度和射击命中率,而瞄准镜通过变倍手轮灵活调整倍率;在晚间或光线不好时,变倍手轮上的倍率刻度很难看清,影响射击的速度和效率;在野外射击时,通常环境较差,瞄准镜或变倍手轮容易积累油污、尘土,调整变倍手轮时容易发生打滑,难以保证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瞄准镜倍率照明结构,以解决在晚间或光线不好时,变倍手轮上的倍数数字很难看清,以及调整变倍手轮时容易发生打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瞄准镜倍率照明结构,包括通过电筒转轴3连接的电筒1和电筒固定座2,所述电筒固定座2靠近电筒1位置设有通光孔座5,导光条8一端位于通光孔座5的通光孔内部或靠近通光孔;所述通光孔座5与所述通光孔垂直方向设有垂直孔,且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导电杆4与正极弹簧6,所述第二导电杆4与电筒1的正极接触,所述正极弹簧6下部设有发光源7。

优选地,所述电筒1内部从上之下依次设有负极弹簧102、电池103和第一导电杆105,所述电筒1外部包括电池盖101和电筒外壳104,所述电筒外壳104底部为半球形且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导电杆105通过该通孔伸出电筒,所述第一导电杆105两端分别与电池103正极、第二导电杆4接触。

优选地,所述电筒固定座2一侧设有导光条固定座9,所述导光条8固定于导光条固定座9。

优选地,所述发光源7为LED灯。

优选地,所述导光条8为光纤。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通光孔内部或靠近通光孔的导光条,将光传导至外部;导出的光将手轮上的刻度照亮,便于在光线较弱环境中快速调整瞄准镜倍率。电筒部分处于垂直时,可以充当手轮的拨杆,使用方便省力。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平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状态示意图。

图中:1-电筒,101-电池盖,102-负极弹簧,103-电池,104-电筒外壳,105-第一导电杆;

2-电筒固定座,3-电筒转轴,4-第二导电杆,5-通光孔座,6-正极弹簧,7-发光源,8-导光条,9-导光条固定座,10-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瞄准镜倍率照明结构,包括通过电筒转轴3连接的电筒1和电筒固定座2,所述电筒固定座2靠近电筒1位置设有通光孔座5,导光条8一端位于通光孔座5的通光孔内部或靠近通光孔;所述通光孔座5与所述通光孔垂直方向设有垂直孔,且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导电杆4与正极弹簧6,所述第二导电杆4与电筒1的正极接触,所述正极弹簧6下部设有发光源7。

所述电筒1内部从上之下依次设有负极弹簧102、电池103和第一导电杆105,所述电筒1外部包括电池盖101和电筒外壳104,所述电筒外壳104底部为半球形且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导电杆105通过该通孔伸出电筒,所述第一导电杆105两端分别与电池103正极、第二导电杆4接触。

发光源7通过正极弹簧6、第二导电杆4、第一导电杆105与电池正极连接,且通过电筒固定座2、电筒外壳104、电池盖101与电池负极连接,从而实现发光,光通过通光孔座5垂直方向的垂直孔进入水平方向的通光孔,设置在通光孔内部或靠近通光孔的导光条,将光传导至外部;如图5所示,导出的光将手轮10上的倍率刻度照亮,便于在光线较弱环境中快速调整瞄准镜倍率。

所述电筒固定座2一侧设有导光条固定座9,所述导光条8被固定在导光条固定座9,导光条固定座通过螺丝固定于手轮10,导光条更加稳固,在剧烈使用或抖动时不容易松动掉落。

所述发光源7为LED灯,LED灯响应时间短,效能和稳定性高,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所述导光条8为光纤,光纤重量轻,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

在野外射击时,通常环境较差,瞄准镜或变倍手轮容易积累油污、尘土,调整变倍手轮时容易发生打滑,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筒部分处于垂直时,可以充当手轮的拨杆,使用方便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