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菌除臭内衬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268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抗菌除臭内衬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抗菌除臭内衬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美观,而是更加注重服装穿着的舒适感,尤其是内衬布,虽然不需要面料那样的美观,但内衬布本身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个服装的品质,目前内衬布的抗菌、透气性能差,不利于人体健康,如中国专利“一种抗菌透气衬布”,专利号为201320367594.0,其采用透气性良好的莫代尔纤维作为莫代尔内芯层,并在莫代尔内芯层外部包裹竹纤维和抗菌层,使得纱线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吸湿效果好,能有效抑制病菌的生长,可以更好的保障人体健康,但由于只设置了单一的抗菌层,导致其抗菌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抗菌除臭内衬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抗菌除臭内衬布,具备高效抗菌除臭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设置了单一的抗菌层,导致其抗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菌除臭内衬布,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组成,且经纱包括莫代尔内芯层、包裹层和抗菌层,纬纱包括芯丝和围丝,所述基布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暖层,所述基布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柔软剂层,所述柔软剂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竹炭纤维层,所述竹炭纤维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聚酯纤维层,所述聚酯纤维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PTT纤维网布层。

优选的,所述围丝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围丝之间的夹角相同。

优选的,所述围丝的单丝细度为3~5dtex,芯丝的单丝细度为9~13dtex。

优选的,所述基布层与保暖层和柔软剂层之间、竹炭纤维层与柔软剂层和聚酯纤维层之间以及聚酯纤维层和PTT纤维网布层之间均通过热熔胶层连接,且热熔胶层的厚度为200~400μm。

优选的,所述竹炭纤维层的上表面涂设有聚四氟乙烯层,且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150~350μm。

优选的,所述PTT纤维网布层的上表面涂设有聚偏二氟乙烯层,且聚偏二氟乙烯层的厚度为50~12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竹炭纤维层、聚酯纤维层和PTT纤维网布层的作用,可起到三重抗菌、除臭作用,有效提高了本内衬布的抗菌除臭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设置了单一的抗菌层,导致其抗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基布层的顶部固定连接了柔软剂层,可增加本内衬布的柔软性,提高了人体的舒适度,同时在基布层的底部固定连接了保暖层,在提高本内衬布的保暖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本内衬布与人体接触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经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纬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布层、11经纱、111莫代尔内芯层、112包裹层、113抗菌层、12纬纱、121芯丝、122围丝、2保暖层、3柔软剂层、4热熔胶层、5竹炭纤维层、6聚四氟乙烯层、7聚酯纤维层、8 PTT纤维网布层、9聚偏二氟乙烯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抗菌除臭内衬布,包括基布层1,基布层1由经纱11和纬纱12组成,且经纱11包括莫代尔内芯层111、包裹层112和抗菌层113,纬纱12包括芯丝121和围丝122,围丝122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围丝122之间的夹角相同,围丝122的单丝细度为3~5dtex,芯丝121的单丝细度为9~13dtex,基布层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暖层2,在提高本内衬布的保暖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本内衬布与人体接触时的舒适性。

此外,基布层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柔软剂层3,可增加本内衬布的柔软性,提高了人体的舒适度,柔软剂层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竹炭纤维层5,竹炭纤维层5的上表面涂设有聚四氟乙烯层6,且聚四氟乙烯层6的厚度为150~350μm,竹炭纤维层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聚酯纤维层7,聚酯纤维层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PTT纤维网布层8,可起到三重抗菌作用,有效提高了本内衬布的抗菌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设置了单一的抗菌层,导致其抗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PTT纤维网布层8的上表面涂设有聚偏二氟乙烯层9,且聚偏二氟乙烯层9的厚度为50~120μm,基布层1与保暖层2和柔软剂层3之间、竹炭纤维层5与柔软剂层3和聚酯纤维层7之间以及聚酯纤维层7和PTT纤维网布层8之间均通过热熔胶层4连接,且热熔胶层4的厚度为200~400μm。

使用时,通过竹炭纤维层5、聚酯纤维层7和PTT纤维网布层8的作用,可起到三重抗菌作用,有效提高了本内衬布的抗菌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设置了单一的抗菌层,导致其抗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基布层1的顶部固定连接了柔软剂层3,可增加本内衬布的柔软性,提高了人体的舒适度,同时在基布层1的底部固定连接了保暖层2,在提高本内衬布的保暖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本内衬布与人体接触时的舒适性。

综上所述:该新型抗菌内衬布,通过竹炭纤维层5、聚酯纤维层7和PTT纤维网布层8的作用,可起到三重抗菌作用,有效提高了本内衬布的抗菌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设置了单一的抗菌层,导致其抗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