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3821发布日期:2018-06-02 04:3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具备舒适感以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功能。市场上的服装面料多以轻薄、舒适为主,但其对人体的保护功能也有所下降,尤其是做剧烈运动的时候,例如对抗性激烈的比赛、高负荷工作中,所使用的衣物应具备一定的抗拉、防撕扯功能;同时在工业生产和野外作业、部队训练等场合,通常采用化纤面料作为纺织材料,抗撕裂性能差,衣服容易被挂在树枝撕破,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包括尼龙纤维层、锦纶单丝层和竹炭纤维层,所述的锦纶单丝层位于尼龙纤维层和竹炭纤维层之间,所述的尼龙纤维层、锦纶单丝层、竹炭纤维层分别由尼龙纤维、锦纶单丝、竹炭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尼龙纤维层的内外表面上设有抗辐射层,所述抗辐射层的厚度为0.1~0.2mm,所述锦纶单丝层和竹炭纤维层之间设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为光触媒纤维面料层,所述竹炭纤维层的内外表面上设有银离子抗菌剂层。尼龙纤维强度高,同时具有较高的耐磨性、抗断裂性和弹性回复率,在锦纶单丝层与竹炭纤维层之间设置抗菌层提高面料的抗菌除臭的效果,并在竹炭纤维的内外表面设置银离子抗菌剂层能够进一步增强面料的抗菌效果,锦纶单丝层在抗菌层和尼龙纤维层之间起到支撑和过渡作用。

作为优选,尼龙纤维层与锦纶单丝层之间还粘结有网眼层,所述的网眼层包括经向尼龙纤维和纬向尼龙纤维,纬向尼龙纤维之间相互绞合形成绞合孔,经向尼龙纤维从所述的绞合孔中穿过,所述网眼层内外表面设有银离子抗菌剂层。该网眼层用于增强布料的抗撕裂强度,同时由于网眼的存在,布料的透气性强,通过在网眼层内外表面设有银离子抗菌剂层进一步增强面料的抗菌效果。

作为优选,还包括斜向尼龙纤维,经向尼龙纤维和纬向尼龙纤维之间形成网眼,所述的斜向尼龙纤维在网眼之间穿插,斜向尼龙纤维用于增强面料的抗拉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网眼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网眼层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穿插有斜向尼龙纤维的网眼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尼龙纤维层、2—网眼层、 21—经向尼龙纤维、22—纬向尼龙纤维、23—绞合孔、24—斜向尼龙纤维、25 —网眼、3—锦纶单丝层、4—竹炭纤维层;5-抗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防辐射抗菌除臭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尼龙纤维层1、锦纶单丝层 3和竹炭纤维层4,所述的锦纶单丝层3位于尼龙纤维层1和竹炭纤维层4之间,所述的尼龙纤维层1、锦纶单丝层3、竹炭纤维层4分别由尼龙纤维、锦纶单丝、竹炭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尼龙纤维层1的内外表面上设有抗辐射层,所述抗辐射层的厚度为0.1~0.2mm,所述锦纶单丝层3和竹炭纤维层4之间设有抗菌层5,所述抗菌层5为光触媒纤维面料层,所述竹炭纤维层4的内外表面上设有银离子抗菌剂层。

如图2、图3所述,尼龙纤维层1与锦纶单丝层3之间还粘结有网眼层2,所述的网眼层2包括经向尼龙纤维21和纬向尼龙纤维22,纬向尼龙纤维22之间相互绞合形成绞合孔23,经向尼龙纤维21从所述的绞合孔23中穿过,所述网眼层内外表面设有银离子抗菌剂层。

如图4所述,还包括斜向尼龙纤维24,经向尼龙纤维21和纬向尼龙纤维 22之间形成网眼25,所述的斜向尼龙纤维24在网眼25之间穿插。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抗辐射层可采用二氧化钛涂层,以达到抗紫外线辐射的目的;或者所述防辐射层是以棉纤维为经纱,以具有抗辐射性能的碳纤维为纬纱编织而成,从而达到抗辐射效果。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