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反射光的手机强化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8708发布日期:2018-10-13 00:1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保护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反射光的手机强化保护膜。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如果发生磕碰、摔落等会有很大几率造成屏幕裂纹或破碎,为了减少屏幕的破碎以及磨损,一般都采用对手机屏幕粘贴一张钢化膜。

目前,钢化膜主要包括钢化玻璃层,在钢化玻璃层与手机屏幕接触的一面设有粘贴层,通过粘贴层粘贴吸合在屏幕上。这种手机膜虽然成本低,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柔性较差,十分容易出现裂纹;在张贴过程中,容易出现空气;长时间观看手机后,反射光刺激眼睛较为厉害,会有眩晕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手机膜存在易开裂、贴合效果差和反射光对眼部刺激严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反射光的手机强化保护膜,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反射光的手机强化保护膜,包括外边框和钢化玻璃层;所述钢化玻璃层的下面设有通过粘合剂层连接的底面PET保护层;所述钢化玻璃层的上面设有通过粘合剂层连接的哑光层;所述哑光层的上面设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的上面设有正面PET保护层;所述外边框设在正面PET保护层的上面;所述正面PET保护层四周设有垂直向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底端与底面PET保护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边框设在正面PET保护层上面的四周;与手机非触屏位置相对,所述外边框上设有垂直贯通至底面PET保护层的垂直切孔,垂直切孔用于前摄像头、听筒和触摸键等。

进一步的,所述正面PET保护层上设有防指纹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外边框的四周设有圆弧角。

进一步的,所述外边框上设有烤漆装饰层。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厚度为0.35±0.03mm,其中钢化玻璃层的厚度为0.28±0.05mm。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剂层采用硅胶或纳米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张贴方便,并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手机膜存在易开裂、贴合效果差和反光严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中:1、外边框2、正面PET保护层3、抗静电层4、哑光层5、钢化玻璃层6、底面PET保护层7、装饰层8、圆弧角9、粘合剂层10、连接部11、垂直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根据图1和图2,一种防反射光的手机强化保护膜,包括外边框1和钢化玻璃层5;所述钢化玻璃层5的下面设有通过粘合剂层9连接的底面PET保护层6;所述钢化玻璃层5的上面设有通过粘合剂层9连接的哑光层4;所述哑光层4的上面设有抗静电层3;所述抗静电层3的上面设有正面PET保护层2;所述外边框1设在正面PET保护层2的上面;所述正面PET保护层2四周设有垂直向下的连接部10;所述连接部10的底端与底面PET保护层6连接。

将本实用新型的底面PET保护层与手机屏幕相贴合,正面PET保护层的连接部与底面PET保护层相接,对哑光层和抗静电层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哑光层可以有效阻隔蓝光、紫外光射线、短波蓝光射线、柔和炫目光源刺激,并且与钢化玻璃层紧密贴合,使手机膜的手感和硬度做到完美结合。

所述外边框1设在正面PET保护层2上面的四周;与手机非触屏位置相对,所述外边框1上设有垂直贯通至底面PET保护层6的垂直切孔11,垂直切孔11用于前摄像头、听筒和触摸键等。

所述正面PET保护层2上设有防指纹涂层。

所述外边框1的四周设有圆弧角8。

所述外边框1上设有烤漆装饰层7。

本实用新型的厚度为0.45±0.03mm,其中钢化玻璃层5的厚度为0.28±0.05mm。

所述粘合剂层9采用硅胶或纳米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张贴方便,并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手机膜存在易开裂、贴合效果差和反射光刺激眼部严重的技术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