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微光枪瞄物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3522发布日期:2018-09-11 21:4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镜,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微光枪瞄物镜。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微光枪瞄物镜中,调焦手轮通常是套在镜筒外的环形结构,调焦手轮与镜头光学系统的光轴同轴,通过旋转或推拉调焦手轮实现调焦。镜头口径越大,镜筒直径越大,调焦手轮等调焦传动机构也随之增大。在镜头需要限定重量,需要达到很高的密封防水要求,且要在-40度至+70度温度下正常工作时,这种结构的动配合面较多,动配合面积较大,密封难度大,要满足温度在-40度到+70度时都能防水且正常工作,密封难度更大。密封处过多过紧时,会出现调焦手感过紧,甚至卡死现象。密封处过少过松,浸水时则会进水,起不到密封作用,防水可靠性不强。同时,也因为过多的密封结构,使镜头体积、重量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微光枪瞄物镜,防水调焦装置设于镜体一侧,能够有效提高密封效果,减小体积和重量。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水微光枪瞄物镜,包括镜头光学系统、镜体和设于镜体一侧的防水调焦装置。

进一步,所述防水调焦装置包括调焦轮,调焦轮固定连接一调焦杆的一端,调焦杆的另一端连接一调焦镜组,调焦镜组能随调焦杆的转动而左右移动,调焦杆位于调焦镜组与调焦轮之间的部分设有密封机构。这样使得整个镜头动配合密封部位全部集中设置在防水调焦装置内部,更有利于提高防水效果。此外,密封机构设置在调焦杆上,调焦杆的尺寸可尽量减小,因此密封面积也大为缩小,很大程度地减小了密封部位的运动位移量,密封难度大大降低,能满足-40度至+70度温度下的密封要求,能够避免在极端温度下零件配合间隙因热胀冷缩产生变化引起的调焦卡死、松动等问题,同时也减小了整个镜头的体积和重量。

进一步,所述调焦杆穿过调焦镜组,调焦杆位于调焦镜组与调焦轮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一限位机构,调焦杆穿出调焦镜组的部分设有第二限位机构,使得调焦镜组只能在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之间左右移动。这样能够防止调焦镜组左右移动幅度过大。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为限位台阶。

进一步,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为限位螺钉。

进一步,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圈,调焦杆位于第一限位机构与调焦轮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圈设于第一密封槽内,且第一密封圈外表面周围的缝隙充满了密封脂。这样使得第一密封圈的三面受到调焦杆上第一密封槽的挤压,第四面受到镜体的挤压,消除了配合间隙,同时,第一密封圈外的其余缝隙充满了密封脂,共同形成第一道防水密封结构。

进一步,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设于第一限位机构与镜体之间的夹缝内,且第二密封圈外表面周围的缝隙充满了密封脂。这样使得第二密封圈的两面受到调焦杆和第一限位机构的挤压,另外两面受到镜体的挤压,同时,第二密封圈外的其余缝隙充满了密封脂,共同形成第二道防水密封结构。第二道防水密封结构是为了防止第一道防水密封结构失效出现渗漏而加设的,水在渗过第一道防水密封结构之后,水压已经变得很小,通过第二道防水密封结构就能完全阻止水继续渗到镜头内部。

进一步,所述调焦杆通过螺纹与调焦镜组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微光枪瞄物镜,将防水调焦装置设置在镜体的一侧,也即镜头光学系统光轴与防水调焦装置旋转轴不在同一轴线上,使得防水调焦装置不受镜筒直径大小的影响,能够尽量减小防水调焦装置的尺寸和重量,大大降低了密封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物镜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物镜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介绍。

本具体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防水微光枪瞄物镜,如图1所示,包括镜体2、设于镜体2内部的镜头光学系统和设于镜体2一侧的防水调焦装置1。如图2所示,防水调焦装置1包括调焦轮11,调焦轮11固定连接一调焦杆12的一端,调焦杆1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一调焦镜组17,使得调焦镜组17能随调焦杆12的转动而左右移动,调焦杆12位于调焦镜组17与调焦轮11之间的部分设有密封机构。

如图2所示,调焦杆12穿过调焦镜组17,调焦杆12位于调焦镜组17与调焦轮11之间的部分设有限位台阶15,调焦杆12穿出调焦镜组17的部分设有限位螺钉16,使得调焦镜组17只能在限位台阶15与限位螺钉16之间左右移动。需要调焦时,转到动调焦轮11,带动调焦杆12原位转动,调焦杆12另一端的螺纹再带动调焦镜组17做轴向运动,以实现调焦。

密封机构设置在调焦杆12与镜体2的孔轴配合面上,该配合面为动配合面,是镜头浸水时最有可能出现渗漏的部位,是需要密封的关键部位,该动配合面上设有两道防水密封结构。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密封机构的结构。

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14,调焦杆12位于限位台阶15与调焦轮11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圈13设于第一密封槽内,且第一密封圈13外其余间隙充满了密封脂,形成了第一道防水密封结构。第二密封圈14设于限位台阶15与镜体2之间的夹缝内。调焦杆12与镜体2的配合面为动配合面,是需要密封的关键部位。因此,第二密封圈14是为了防止第一密封圈13出现渗漏而加设的第二道防水密封结构,水在渗过第一密封圈13之后,水压已经变得很小,通过第二密封圈14就能完全阻止水继续渗到镜体2的内腔。第二密封圈14在装配后已被调焦杆12和镜体2压得很紧,且表面有密封脂,能够完全阻止水的渗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