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搭载式反无人机电磁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3514发布日期:2018-09-11 21:40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搭载式反无人机电磁枪。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无人机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无人机,爱好无人机航拍。但是,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如何有效的监管无人机,如何不让无人机干扰正常的航空秩序,做到禁飞区内杜绝无人机的出现,及时发现并处理禁区内的无人机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依靠人为管制和驱赶之类的方法确实有很大的效果能够得以改善这种无人机扰乱航空秩序,但是采用人为的管制驱赶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财力,而且难免有漏网之鱼,而一旦出现无人机进入禁飞区,人为的反应速度和采取的措施都很有限,针对无人机的这种电子遥控设备采用电磁干扰最为合适,但是目前只有军用的电磁枪,这种技术还未大规模民用化,众所周知,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是最危险的,所以这种军用技术,应该被民航合理的应用化。

现有实用新型专利:CN201120073730.6,名称为一种自控式电磁枪,固定式管状电磁枪,包括枪管、至少一组主绕线圈、电源,还包括至少一组副绕线圈,所述主绕线圈与副绕线圈分别绕接于枪管上,所述副绕线圈穿过其前一主绕线圈的中心,所述电源分别和主绕线圈与副绕线圈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控制弹体的发射,通过多级加速,使弹体的运行速度更快,并能直观显示弹体在枪管中运行的速度,可应用于电磁现象的教学实验中,这种电磁枪无法应用到机场附近作为打击无人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需要认为操作,瞄准性差,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2.无法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不能做到及时发现,3.无法做到及时打击,从发现到打击目标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4.一次只能打击一个目标,而且采用电磁炮弹,不能做到持续性打击,防御效果差,5.由于不能和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以面对夜晚,雾天这种可视距离较短的时候,基本无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民航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受小型无人机干扰带来的危险进而提供一种反应速度快,安全,可靠的可搭载式反无人机电磁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搭载式反无人机电磁枪,包括枪体、信号接收端、电子开关、电流放大器、伺服控制单元、电源接口、智能控制系统、监测系统、壳体,所述枪体呈管状,设在伺服控制单元的顶部,枪体包括LC振荡器和电磁发射天线,所述LC振荡器设在枪体内部的左端,所述电磁发射天线设在枪体内部的右端,所述伺服控制单元包括转动轴一、转动轴二、控制器、电机一、电机二,所述转动轴一与枪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连接在转动轴一的轴端端头,所述转动轴二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一下方,所述壳体设在转动轴二的下端,且转动轴二相对于壳体可转动,所述电机二连接在转动轴二的轴端,所述控制器连接在电机二的下方,且与电机一和电机二电性连接,控制器依次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监测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电流放大器设在控制器的左方,所述信号接收端设在控制器的下方,所述电子开关设在控制器的右方,所述电源接口设在电子开关的下方,所述控制器采用常州市金坛四海电机电器厂生产的SH-3W型三维控制器,为市售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立方体,壳体底部设有四个固定腿,固定腿通过螺母固定在平台上,方便搭载在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左上角焊接有把手,方便安装在过程中的搬动。

进一步地,所述枪体内壁贴有电磁屏蔽膜,防止电磁波向周围扩散,影响周边电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枪体的远端设有光信号发射器,可给人们预警,人们通过光信号可以看到无人机在天空的那个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监测系统发现目标将目标信息传给智能控制系统;

S2:智能控制系统将对控制器和信号接收端发出信号,控制器调节转动轴一和转动轴二转动使枪体指向目标,由信号接收端调节电流放大器的强度,然后控制电子开关闭合,接通电源,对目标进行持续性打击;

S3:目标击落后,由监测系统对智能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智能控制系统将信号处理后发送给信号接收端,信号接收端控制电子开关断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打击机场内的无人机,检测系统做到全天候不停监控,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打击,打击反应速度迅速,与智能系统连接,比传统手持型电磁枪更能解放人力,而且反应速度快,打击的准确度高,预警的距离远,可做到跟踪式持续打击,相比于人为管控更节省成本,省时又省力,本实用新型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做到智能化,更具有人性化,提高了攻击无人机的主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其中,1-枪体、2-信号接收器、3-电子开关、4-电流放大器、5-伺服控制单元、6-电源接口、7-智能控制系统、8-检测系统、9-壳体、51-转动轴一、52转动轴二、53-控制器、54-电机一、55-电机二、91-固定腿、92-把手、11-LC振荡器、12-电磁发射天线、13-光信号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如附图1所示,一种可搭载式反无人机电磁枪,包括枪体1、信号接收端2、电子开关3、电流放大器4、伺服控制单元5、电源接口6、智能控制系统7、监测系统8、壳体9,枪体1呈管状,枪体1内壁贴有电磁屏蔽膜,防止电磁波向周围扩散,影响周边电器,设在伺服控制单元5的顶部,枪体1包括LC振荡器11、电磁发射天线12、光信号发射器13,LC振荡器11设在枪体1内部的左端,电磁发射天线12设在枪体1内部的右端,光信号发射器13设在枪体1的远端,伺服控制单元5包括转动轴一51、转动轴二52、控制器53、电机一54、电机二55,转动轴一51与枪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电机一54连接在转动轴一51的轴端端头,转动轴二52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一51下方,壳体9设在转动轴二52的下端,且转动轴二52相对于壳体9可转动,壳体9为立方体,壳体9底部设有四个固定腿91,固定腿91通过螺母固定在平台上,方便搭载在平台上,壳体9左上角焊接有把手92,方便安装在过程中的搬动,如附图2所示,电机二55连接在转动轴二52的轴端,控制器53连接在电机二55的下方,且与电机一54和电机二55电性连接,控制器53依次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7、监测系统8电性连接,电流放大器4设在控制器53的左方,信号接收端2设在控制器53的下方,电子开关3设在控制器53的右方,电源接口6设在电子开关3的下方,控制器53采用常州市金坛四海电机电器厂生产的SH-3W型三维控制器,为市售产品。

本实施例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监测系统8发现目标将目标信息传给智能控制系统7;

S2:智能控制系统7将对控制器53和信号接收端2发出信号,控制器53调节转动轴一51和转动轴二52转动使枪体1指向目标,由信号接收端2调节电流放大器4的强度,然后控制电子开关3闭合,接通电源,对目标进行持续性打击;

S3:目标击落后,由监测系统8对智能控制系统7发出信号,智能控制系统7将信号处理后发送给信号接收端2,信号接收端控制电子开关3断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