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纤维片、使用复合纤维片的一次性纤维产品、手套、雨衣以及一次性纤维产品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9222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复合纤维片、使用复合纤维片的一次性纤维产品、手套、雨衣以及一次性纤维产品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复合纤维片、使用复合纤维片的一次性纤维产品、手套、雨衣以及一次性纤维产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使用1次或多次后被废弃的所谓的一次性产品被广泛利用于内裤、衬衣、尿布、手套、雨衣等的衣料品,上述物品作为家庭用或医疗用等被广发普及。对于一次性产品使用的材料而言,大多将无纺布或合成树脂片作为主要的原料,具有轻量且容易加工这样的优点,但另一方面,使用这样的材料的一次性产品在水分蒸散性方面不好,因长时间的使用产生闷热感,或汗等体液黏在皮肤上等,在穿戴时的舒适性方面不好。虽然对于一次性产品用材料,出现了很多关于通气性的改善的技术方案,但现状是关于水分蒸散性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以往,提出了一些将无纺布、多孔质膜、纺纱用人造短纤维利用粘合剂进行层叠形成复合体,利用该复合体而具有通气性和防液体的衣料用品。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由无纺布构成的表面薄片和微多孔质膜与绵构成的内部薄片层叠而成的复合片。另外,也研究了一些作为一次性纤维产品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由外装部件和吸收性主体构成,吸收性主体以能够对于外装部件的裤裆部装卸的状态被结合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96/09165号手册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04503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发明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专利文献1记载的复合片具有微多孔质膜,但不具备足够的水分蒸散性。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外装部件由于是由无纺布形成,因此水分蒸散性不好,具有因汗等体液而产生闷热、黏着于皮肤表面这样的不良反应。并且,专利文献2虽然也公开了在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腰周围、腹部周围、脚周围配置伸缩材料,使穿戴者的舒适感良好,但使用了较多的伸缩材料,尤其是在脚周围的伸缩材料配置成曲线状,存在其制造不容易,也增加了成本这样的问题。本发明是为了实现具有良好的水分蒸散性,在穿戴时没有闷热感和黏着感的一次性纤维产品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用作所述没有闷热感和黏着感的一次性纤维产品的制造用材料的复合纤维片。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了所述复合纤维片的具有良好的水分蒸散性的一次性纤维产品。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作为具有良好的水分蒸散性的一次性纤维产品的手套以及雨衣。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且便宜地制造一次性纤维产品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提供如下的手段。(1)一种复合纤维片,其特征在于,由将具有通气性的纤维片和具有液扩散性的纤维材料片层叠而成的层叠片构成,所述纤维片和所述纤维材料片相互接触,在该相互接触面上,形成所述纤维片和所述纤维材料片接合的接合区域以及它们未接合的非接合区域,所述非接合区域具有空间部,在所述复合纤维片形成有所述空间部、所述纤维片的纤维空隙和所述纤维材料片的纤维空隙相互连通的水分蒸散通路,(2)一种一次性纤维产品,利用所述(1)记载的复合纤维片形成,(3)所述(2)记载的一次性纤维产品是手套,所述手套由将所述第1纤维片、所述纤维材料片、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第2纤维片层叠而成的手套用第1复合纤维片、和将所述第1纤维片、所述纤维材料片、所述第2纤维片层叠而成的手套用第2复合纤维片接合而成,(4)所述(2)记载的一次性纤维产品是雨衣,所述雨衣由将所述第1纤维片、所述弹性部件、所述纤维材料片、所述透湿性膜层叠而成的雨衣用第1复合纤维片、和将所述第1纤维片、所述纤维材料片、所述透湿性膜层叠而成的雨衣用第2复合纤维片接合而成,(5)一种一次性纤维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分别供给具有通气性的纤维片、具有液扩散性的纤维材料片,并将上述片通过接合单元部分地接合来形成层叠片,由此制造第1复合纤维片的步骤;利用与所述相同的步骤制造第2复合纤维片的步骤;将所述第1复合纤维片和所述第2复合纤维片接合的步骤;和与接合同时或在接合后裁断成规定形状的步骤。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片具有良好的水分蒸散性,能够适用于作为一次性纤维产品用的材料。另外,使用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片的一次性纤维产品在使用时不会感到闷热感或黏着感,实现了得到舒服的穿戴感的效果。并且本发明的手套、雨衣即使长时间穿戴肌肤也不会出汗,热量也不会蓄积,作为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雨衣具有能够提高商业价值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次性纤维产品的制造方法,具有能够容易且便宜地制造具备具有良好的水分蒸散性这样的以往不具备的特性的一次性纤维产品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a、图1b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纤维片的纵截面图。图2是将粘合剂的粘合位置错开的复合纤维片的纵截面图。图3是表示将复合纤维片应用于一次性短裤的状态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复合纤维片的制造工序的概要图。图5是用于说明复合纤维片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粘合剂涂布装置的概要图。图7a、图7b是用于说明折返处理的概要图。图8a、图8b、图8c是用于说明从开孔处理至接合处理的概要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纤维片的俯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图9的复合纤维片的褶部的图。图11是图9的复合纤维片的放大图。图12是图11的a-a线剖面图。图13是图11的b-b线剖面图。图14a、图14b是表示使用了作为一次性纤维产品的复合纤维片的手套的例子的图,图14a是从一面侧观察手套的图,图14b是从另一面侧观察手套的图。图15是表示使用了复合纤维片的通用手套的一个样式的图。图16是表示使用了复合纤维片的手套的制造工序的例子的概要图。图17是表示使用了复合纤维片的手套的制造方法的例子的流程图。图18是表示使用了复合纤维片的雨衣的一个样式的图。图19是表示使用了复合纤维片的雨衣的制造工序的例子的概要图。图20a、图20b是表示使用了复合纤维片的一次性短裤的一个样式的图,图20a是从后方观察穿着者时的图,图20b是横向观察穿着者时的图。图21是表示使用了复合纤维片的一次性短裤的制造工序的例子的概要图。图22是使粘合剂的粘合位置一致的复合纤维片的纵截面图。图23a、图23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片具备透湿性膜的情况下的样式之一的概要剖面图。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的另一样式之一的剖面图,是对应于图13的剖面的剖面图。图25是表示表1所示的实施例1至4以及比较例1中的蒸散率(%)的数值与经过时间的关系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图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里所记载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发明的实施的一例,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记载的内容。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纤维片1能够应用为各种一次性纤维产品用的材料。作为使用复合纤维片1的一次性纤维产品,可以列举以后述那样的手套310、310a(参照图14、15),雨衣311(参照图18),短裤10、312(参照图3、图20)为代表的、短裤以外的内衣、袜子、作业服等的一次性衣类、睡衣、枕套、床单、被罩等的寝具类、椅子、沙发等的家具的罩、靠垫、坐垫、盒装餐巾、马桶座等的杂货品的罩、汽车的座席或方向盘等的罩、毛巾、手帕、口罩、地毯、围裙等的日用品、各种商品的包装片、袋、提包、窗帘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1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纤维片1进行说明。图1b是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1的纵截面图。在图1b中,复合纤维片1具有具备通气性的第1纤维片2、同样具备通气性的第2纤维片3、夹设于第1和第2纤维片2、3之间的具有液扩散性的纤维材料片4,由将第1、第2纤维片2、3和纤维材料片4层叠而成的层叠片15构成。第1和第2纤维片2、3是构成具有通气性的纤维层的薄片,另外纤维材料片4是构成具有液扩散性的纤维层的薄片。由此,复合纤维片1由3层构成。在图1b中,示出了纤维片由第1纤维片2和第2纤维片3形成的方式,但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如图1a所示那样,纤维片仅由1层形成。即,也可以构成为将第1和第2纤维片2、3中的任意一方省略而由纤维片2或者3与纤维材料片4这2层形成复合纤维片1。在图1a的例中,复合纤维片1由将第1纤维片2和纤维材料片4层叠形成的2层的层叠片25形成。在图1a以及图1b所示那样的复合纤维片1中,也可以进一步层叠透湿性膜70。透湿性膜表示气体(空气)或水蒸气通过,但水等的液体不通过的膜材料。在复合纤维片1中,在能够一边确保利用第1纤维片2和纤维材料片4的层叠构造发挥水分蒸散功能,一边更有效地容易抑制液体从纤维材料片4向外部方向渗漏这一点上,优选透湿性膜70被层叠在直接朝向纤维材料片4的位置。此时,从确保利用第1纤维片2和纤维材料片4的层叠构造发挥水分蒸散功能的观点来看,优选避开对预定为位于皮肤表面侧的第1纤维片2直接朝向的位置而层叠。因此,在复合纤维片1具有第1和第2纤维片2、3以及纤维材料片4这3层的情况下,优选在复合纤维片1中,如图23b所示那样,在第2纤维片3和纤维材料片4之间夹设透湿性膜70。另外,在由第1纤维片2或者第2纤维片3和纤维材料片4的2层构造形成的复合纤维片1中层叠透湿性膜70的情况下,如图23a所示那样,在纤维材料片4中的与纤维片接合面相反的面上(即,在纤维材料片4的外表面侧),层叠透湿性膜70。在图23a中,示出了从图1b所记载的层叠片省略了第1纤维片2和第2纤维片3中的第2纤维片3的情况,但进一步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在针对从图1b所记载的层叠片省略了第1纤维片2和第2纤维片3中的第1纤维片2的情况层叠透湿性膜70的情况下,在纤维材料片4中的与纤维片接合面相反的面上(即,纤维材料片4的外表面侧),层叠透湿性膜70(未图示)。在构成为所述的由第1纤维片2或第2纤维片3和纤维材料片4的2层形成的复合纤维片的实施方式中,第1纤维片2或第2纤维片3与纤维材料片4相互接触。在这样的纤维片和纤维材料片的相互接触面上,第1、第2纤维片2或3与纤维材料片4通过粘合剂而被部分地接合。此时,在第1纤维片2、第2纤维片3和纤维材料片4之间,形成接合区域以及它们未接合的非接合区域,非接合区域具有空间部。例如,若是图1a所示的第1纤维片2与纤维材料片4的层叠,则第1纤维片2与纤维材料片4接触。第1纤维片2与纤维材料片4通过粘合剂7接合从而形成接合区域30和非接合区域8。并且非接合区域8具有空间部9。在这样构成的复合纤维片中,形成空间部9与第1纤维片2或第2纤维片3的纤维空隙和纤维材料片4的纤维空隙相互连通的水分蒸散通路。另外,“第1纤维片2或第2纤维片3”与纤维材料片4接触的情况包括“第1纤维片2或第2纤维片3”与纤维材料片4直接接触的情况和“第1纤维片2或第2纤维片3”与纤维材料片4通过粘合剂间接接触的情况这双方。在以朝向纤维材料片4的方式设置透湿性膜70的实施方式中,透湿性膜70的接合也是部分的接合,在纤维材料片4与透湿性膜70的相互接触面上,形成纤维材料片4与所述透湿性膜70接合的接合区域30和它们未接合的非接合区域8,非接合区域8具有空间部9。纤维材料片4与所述透湿性膜70接合的接合区域30与第1纤维片2或第2纤维片3和纤维材料片4的接合区域30的形成的情况相同,能够利用粘合剂7形成。如图1b所例示那样,在复合纤维片1以层叠了第1纤维片2、纤维材料片和第2纤维片3的3层构造形成的情况下,第1纤维片2和纤维材料片4相互接触。在第1纤维片2和纤维材料片4的相互接触面上,第1纤维片2与纤维材料片4通过粘合剂7部分地接合。由此,形成接合区域30和它们未接合的非接合区域8,非接合区域8具有空间部9。另外同样地,第2纤维片3与纤维材料片4相互接触,在第2纤维片3和纤维材料片4的相互接触面上,第2纤维片3和纤维材料片4通过粘合剂7部分地接合。由此,形成接合区域30和它们未接合的非接合区域8,非接合区域8具有空间部9。并且,在这样构成的复合纤维片1中,形成有形成于第1纤维片2与纤维材料片4的相互接触面上的非接合区域8的空间部9、形成于第2纤维片3与纤维材料片4的相互接触面上的非接合区域8的空间部9、第1纤维片2的纤维空隙、第2纤维片3的纤维空隙、纤维材料片4的纤维空隙相互连通的水分蒸散通路。在以朝向纤维材料片4的方式设置透湿性膜70的实施方式中,在透湿性膜70中通过水蒸气的部分进一步被包含于水分蒸散通路。在复合纤维片1中,由于形成所述的水分蒸散通路,因此通过该水分蒸散通路的作用,复合纤维片1能够发挥良好的水分蒸散性。另外,通过形成水分蒸散通路,也能够提高复合纤维片1中的放热性以及透湿性。在将透湿性膜层叠于外表面侧的实施方式中,透湿性膜虽然不使水等液体通过,但使水蒸气通过,因此在具备透湿性膜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能够提高水分蒸散性。另外,通过形成所述的水分蒸散通路,具有也能够提高复合纤维片1中的放热性以及透湿性的作用。复合纤维片1适合作为制造一次性纤维产品(例如手套、雨衣、短裤、床单等)的材料。在将一次性纤维产品穿戴于身体时,在从身体排出汗等体液的情况下,体液一边从与肌肤表面接触的第1纤维片2侧通过复合纤维片1的水分蒸散通路向纤维材料片4内扩散一边向外部蒸散。在复合纤维片1是第1纤维片2、纤维材料片4和第2纤维片3的层叠片的情况下,如图22的箭头所示,体液从与肌肤表面接触的第1纤维片2侧一边通过复合纤维片1的水分蒸散通路一边向纤维材料片4内扩散,并且进入复合纤维片1的水分蒸散通路向第2纤维片3转移,从而从第2纤维片3的表面向外部蒸散。此时的水分蒸散通路由第1纤维片2的纤维空隙→非接合区域8中的空间部9→纤维材料片4的纤维空隙→非接合区域8中的空间部9→第2纤维片3的纤维空隙这样的路径形成。另外,在将复合纤维片1应用于一次性纤维产品时,可以形成为第1纤维片2成为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的一侧(肌肤表面侧),第2纤维片3成为非肌肤表面侧,或者可以形成为它们的关系相反。上述的体液是除了汗以外,还包含尿、血液、淋巴液等的概念。如此,复合纤维片1具有水分蒸散通路,因此能够发挥良好的水分蒸散性,在穿戴一次性纤维产品时,不会产生汗等的体液带来的闷热感或黏着感,能够提高所述产品的使用时的舒适性。如后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纤维片2以及第2纤维片3都由无纺布材料形成,另外纤维材料片4由纸材料形成。纸材料在液扩散性方面良好且在水分蒸散性良好,但仅由纸材料形成一次性纤维产品用的材料也无法实用。这是由于,在仅是纸材料的情况下,若吸收水分则容易损坏。通过将纸材料层叠于无纺布材料,发挥了本实施方式中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纸材料是将含有纤维素系成分的植物纤维或植物纤维以外的纤维胶着或利用粘合剂结合而制造成的。具体而言,作为纸材料例如列举餐巾纸、绉纱纸、复合无纺布等。纸材料可以含有纤维素材以外的其他素材,这样的含有添加素材的物质也包含于纸材料的概念中。在一次性纤维产品是短裤的情况下,根据在第2纤维片3的外表面侧层叠透湿性膜的实施方式,在穿戴时发生失禁时,由于透湿性膜不使液体通过,因此能够防止尿向外部渗漏。在图1b所示的例中,以在第1纤维片2和纤维材料片4之间形成的空间部9与在纤维材料片4和第2纤维片3之间形成的空间部9隔着纤维材料片4对置的方式形成非接合区域8。若这样形成空间部9,则如图22的粗箭头所示,水蒸气通过层叠片1b内并向复合纤维片外部移动所用的最短路径被开通,能够高效地实现水分的蒸发,提高水分蒸散性的效果较大。图2示出在第1纤维片2和纤维材料片4之间形成的空间部9与在纤维材料片4和第2纤维片3之间形成的空间部9相互不对置,并在横向错开的实施方式。若这样将空间部9相互错开而形成,则即使在水蒸气通过层叠片1b内并向复合纤维片外部移动所用的路径是较短的路径的情况下(图2中的粗箭头),由于比图22的例子所示的最短路径长,因此成为汗或尿滞留于纤维材料片4的时间与图22的例子相比容易变长的状态,利用纤维材料片4容易吸收汗或尿。另外,也可以以夹着纤维材料片4相互对置的空间部9和夹着纤维材料片4相互不对置的空间部9混在的方式涂布粘合剂来形成空间部9。作为第1纤维片2,能够使用无纺布,作为该无纺布,能够使用2层或3层的纺粘无纺布。在将第1纤维片2用于一次性短裤10(图3)的外装片11的肌肤表面侧的情况下,作为第1纤维片2优选使用亲水性的无纺布。在复合纤维片1要求亲水性的情况下,例如,对复合纤维片1进行添加亲水化剂等的亲水化处理即可。第1纤维片2的基重作为一例优选10~50g/m2,从制造单价的观点来看更优选10~20g/m2,但不限于此。作为第2纤维片3,能够使用无纺布,作为该无纺布能够使用2层或3层的纺粘无纺布。在将第2纤维片3用于一次性短裤10的外装片11的非肌肤表面侧的情况下,作为第2纤维片3优选使用防水性的无纺布。作为防水性的无纺布,能够使用3层的纺粘无纺布,优选进行用硅酮系,氟系、石蜡金属系、烷基氯化铬系的防水剂进行覆盖的防水处理。防水性无纺布的基重作为一例优选10~50g/m2,从制造单价的观点来看更优选10~20g/m2,但不限于此。另外,也可以将第1纤维片2和第2纤维片3设为相同的基重。作为纤维材料片4,能够使用包含纤维素纤维的纸材料,此时,能够使用纸浆纸或由将纸浆作为主原料的材料形成的纸材料。作为原料纸浆,能够使用木材纸浆、合成纸浆、古纸纸浆等。另外,不限于纸浆等的天然纤维,也能够使用人造丝等的再生纤维等。纤维材料片4的基重作为一例优选10~50g/m2,优选比第1纤维片2的基重以及第2纤维片3的基重少。若列举一例,优选纤维材料片4的基重少第1纤维片2的基重的5%~25%。同样,优选纤维材料片4的基重少第2纤维片3的基重的5%~25%。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纤维材料片4的基重也不排除比第1纤维片2的基重多。另外,作为纤维材料片4,在使用纸材料的情况下,为了具有柔软性,优选对纤维材料片4例如施加压花加工。另外,在将复合纤维片1用作一次性短裤10的外装片11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该纸材料预先施加各种印刷,形成印刷层。也可以对该印刷层的表面例如进行清漆加工,或附加粘合剂,由此进行防脱色处理。作为粘合剂,可列举pva、cmc、eva、丙烯、油漆等公知的材料。另外,也能够使用进行了防脱色处理的油墨。作为透湿性膜,能够采用具有聚烯烃树脂和无机充填材料的物质,或具有聚乙烯树脂组成物和无机充填材料的物质等。具体而言,作为透湿性膜,能够使用聚乙烯系微多孔质膜,但不限于此。此时,作为纤维材料片4若使用纸材料,则蒸散性和放热性都良好,因此体内的热经由纤维材料片4和透湿性膜传递到外部。在将在第2纤维片3的外表面侧设置透湿性膜而成的复合纤维片1应用于例如手套310、310a、雨衣311、短裤10、312的材料的情况下,由于复合纤维片1如所述那样在蒸散性和放热性方面良好,因此能够实现使用时不会闷热的手套、雨衣、短裤、床单。另外,通过对纤维材料片4或透湿性膜进行各种印刷,也能够提高时尚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非接合区域8存在的空间9也是层叠片15的一部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纤维片2、第2纤维片3、纤维材料片4以大致相同的面积被层叠。但是,不一定必须是相同的面积,也可以有百分之几至百分之十左右的面积的偏差。纤维材料片4如后述那样,通过被图4的压花辊202a按压而被柔软化。因此,以下将施加机械压力来进行柔软化的处理称为机械柔软化处理。由于虽然施加机械柔软化处理,但因该机械柔软化处理导致有时其表面状态发生变化,或打开微小的孔,由此有时面积会发生改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允许百分之几至百分之十左右的面积的偏差。如上所述,在复合纤维片1中,第1纤维片2、第2纤维片3、纤维材料片4是大致相同的面积,这在复合纤维片1或一次性短裤10中,也称为第1纤维片2、第2纤维片3、纤维材料片4是相同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同形状允许因制造误差导致的或多或少形状的偏差。如所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纤维材料片4施加基于压花加工的机械柔软化处理,但能够通过该机械柔软化处理对纤维材料片4赋予用手揉搓纤维材料片4那样的柔软性。其结果,复合纤维片1整体带有柔软性,并且肌肤触感也有柔软的感觉。另外,在利用压花辊202a的压花加工时,能够在纤维材料片4打开微细的孔,在这样打开了微细的孔时,在利用粘合剂进行与第1、第2纤维片2、3的接合(制造工序中的接合步骤)时,粘合剂浸透所述孔,第1、第2纤维片2、3与纤维材料片4的粘合性提高,第1、第2纤维片2、3与纤维材料片4的接合力变大。另外,基于压花加工的孔起因于压花图案,能够是圆形、四边形、六边形、破断形状等各种形状。接合第1纤维片2和纤维材料片4时的粘合剂7的量以及接合第2纤维片3和纤维材料片4时的粘合剂7的量能够分别适当地决定,但若粘合剂量变多,则第1纤维片2与纤维材料片4的非接合区域8的面积变小且第2纤维片3与纤维材料片4的非接合区域8的面积变小,因此导致各自的非接合区域8中的空间部9的面积也变小。其结果,各非接合区域8、8中的空间部9、9、第1纤维片2的纤维空隙、第2纤维片3的纤维空隙、纤维材料片4的纤维空隙相互连通的水分蒸散通路的面积也整体变小,水分蒸散性或通气性降低。另外若粘合剂量变多,则复合纤维片1的柔软性下降(变硬),在将复合纤维片1用作一次性产品的材料时穿戴时的感触变差。第1纤维片2和纤维材料片4的接合面积以及第2纤维片3和纤维材料片4的接合面积优选都是第1纤维片2或第2纤维片3的面积的50%~90%,更优选70%~90%。根据上述的观点,接合1m2的第1纤维片2和纤维材料片4时的粘合剂的涂布量以及接合1m2的第2纤维片3和纤维材料片4时的粘合剂的涂布量优选都是0.8~5.0g/m2。在涂布量小于0.8g/m2时,第1、第2纤维片2、3和纤维材料片4的接合強度变小,在各片间容易发生剥离。若涂布量超过5.0g/m2,则水分蒸散通路的面积变小,水分蒸散性和通气性下降,另外复合纤维片1丧失了柔软性。所述粘合剂涂布量更优选1.0~3.5g/m2。并且,为了提供柔软性更好的复合纤维片1,优选将粘合剂的涂布量的上限值设为1.5g/m2。另外,第1纤维片2和纤维材料片4的接合以及第2纤维片3和纤维材料片4的接合都能够采用粘合剂、超声波、热封等通常使用的各种接合方法。在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热熔胶粘合剂、溶剂型粘合剂等。在进行接合时,可以使得空间部9经由纤维材料片4相互对置,或者可以使得空间部9相互错开。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纤维片1的制造方法而言,举出制造使用了复合纤维片1的一次性短裤10的情况作为例子在以下进行说明。图4是用于说明复合纤维片1的制造工序200的概略图,图5是用于说明复合纤维片1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制造工序200的各种装置的配置只不过是一例,并不限于此。另外,这里以复合纤维片1是图1b的层叠片15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步骤s1:第2纤维片3与纤维材料片4的接合)卷绕于片材辊201的纤维材料片4向图4中的x方向的负侧(水平方向的左方向)输送,被一对压花辊202a进行压花加工,并被进行机械柔软化处理。另外,在制造工序200中使用后述的压花辊202b,但压花辊202a和202b可以使用相同的压花辊,或者可以使用在压花图案、大小、材质等方面不同的压花辊。可以对卷绕于片材辊201的纤维材料片4预先印刷图案(参照图3),并对印刷有图案的纤维材料片4实施上述的压花加工。通过压花辊202a的纤维材料片4被粘合剂涂布装置203a涂布粘合剂。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粘合剂使用了热熔胶粘合剂,但不限于此。图6是表示粘合剂涂布装置203a的概略图。粘合剂涂布装置203a具有对纤维材料片4的第1面(与第2纤维片3的接合面)涂布粘合剂7的多个喷嘴204、收容粘合剂7并具备将粘合剂7加热至推荐温度的加热部的收容部205、对加热部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的控制器206。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在纤维材料片4涂布了粘合剂7的状态。另外,若在纤维材料片4中的未涂布粘合剂7的部分(图中空白的部分)涂布后述的功能性物质,则能够使粘合剂7和功能性物质不混合,或降低混合的程度。粘合剂涂布装置203a进行的粘合剂的涂布量如前述那样。(步骤s2:功能性物质的涂布)在纤维材料片4涂布功能性物质。作为功能性物质,列举消臭剂、除虫剂、香料、防水剂、防污剂、抗菌剂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消臭剂、香料以及柔软剂作为功能性物质进行涂布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功能性物质涂布装置150具有喷嘴,在纤维材料片4的第1面涂布(喷雾)功能性物质。功能性物质涂布装置150可以在纤维材料片4的第2面(与第1纤维片2的接合面)进行涂布,若不会被穿戴者触碰到则也可以涂布到纤维材料片4以外的片上。可以根据各功能性物质的数量设置多个功能性物质涂布装置150,也可以混合多个功能性物质,通过功能性物质涂布装置150将功能性物质涂布于纤维材料片4。作为是功能性物质的消臭剂,能够利用作为来自儿茶酚类或丹宁酸类等的植物的提取物的儿茶酚、没食子儿茶酚,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酚酸酯,没食子丹宁酸,鞣花单宁酸或铁-维生素c酸螯合化合物、锆氧氢氧化物、镧系元素的氢氧化物、zn、cu、fe等的金属盐(例如znso4)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明矾(钾明矾)或多酚通过功能性物质涂布装置150进行涂布。在明矾等的功能性物质中,有时使用溶解了金属的液体,因此优选在不直接触碰肌肤的部分(例如肌肤面侧以外的片)进行涂布。本实施方式的纤维材料片4不是肌肤面侧,因此不会被穿戴者触碰到金属物质。作为是功能性物质的香料,例如能够使用橙子、柠檬、酸橙、桃子等的果物、蔷薇或薰衣草等的花、薄荷、白檀等(草木)的精油等,也能够使用上述以外的香料。该香料也被功能性物质涂布装置150涂布(喷雾)即可。另外,香料也可以根据性別、大人、孩子、地域等被分开使用。作为是功能性物质的柔软剂,是使纤维材料片4柔软的物质,能够使用作为多元醇的多烃基化合物(例如甘油)。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接合第2纤维片3和纤维材料片4之前涂布功能性物质,但优选在压花辊202a的通过后进行涂布。这是由于若在压花辊202a的通过前涂布功能性物质(例如甘油),则纤维材料片4容易切断,在压花辊202a会附着纤维材料片4的切屑,可能对复合纤维片1的制造带来阻碍。功能性物质可以在第2纤维片3与纤维材料片4的接合后涂布于纤维材料片4或第2纤维片3。并且,也可以在纤维材料片4的制造阶段中事先涂布功能性物质。卷绕于片材辊207的第2纤维片3通过输送辊208a向z方向的负侧(下方向)输送,通过按压辊209a与涂布了粘合剂7a的纤维材料片4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2纤维片3与纤维材料片4的接合面积是按压辊209a通过后的面积。并且,接合后的第2纤维片3与纤维材料片4通过输送辊208b、208c向z方向的正侧(上方向)输送。(步骤s3:与第1纤维片2的接合)接合后的第2纤维片3与纤维材料片4为了与第1纤维片2进行接合,在纤维材料片4的第2面通过粘合剂涂布装置203b涂布粘合剂7。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粘合剂7使用了热熔胶粘合剂,但不限于此。另外,通过第2粘合剂涂布装置203b,粘合剂7被加热至规定温度(例如60℃~150℃),其涂布量如前述那样。卷绕于片材辊206的第1纤维片2通过输送辊208d向z方向的负侧(下方向)输送。一对按压辊209b将第1纤维片2和接合后的第2纤维片3与纤维材料片4的接合体进行按压并接合,由此,制造层叠片15(复合纤维片1)。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的第1纤维片2与纤维材料片4的接合面积是一对按压辊209b通过后的面积。层叠片15从z方向正侧(上侧)按第1纤维片2、纤维材料片4、第2纤维片3的顺序被层叠。可以在通过一对按压辊209b将第1纤维片2、纤维材料片4、第2纤维片3层叠时,使第1纤维片2、纤维材料片4、第2纤维片3成为相同面积、相同形状,也可以在裁断工序(例如由后述的裁断装置221进行的裁断)后,使第1纤维片2、纤维材料片4、第2纤维片3成为相同面积、相同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纤维材料片4位于第1纤维片2和第2纤维片3之间,由于通过一对压花辊202a对纤维材料片4进行压花加工,因此可以使设置于片材辊的第1纤维片2和第2纤维片3各自的片宽度方向的尺寸比纤维材料片4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层叠片15被一对压花辊202b压花加工,即实施机械柔软化处理。另外,也可以省略由压花辊202b进行的层叠片15的压花加工。作为第1纤维片2和第2纤维片3,可以使用无纺布,但无纺布是难以起皱的材料。另一方面,作为纤维材料片4能够使用含有纤维素纤维的纸材料,但纸材料是容易起皱的材料。这里,若在通过压花辊202a对纤维材料片4实施了开通多个微细的孔那样的较深的压花后设置层叠片15(复合纤维片1),则层叠片15(复合纤维片1)难以起皱。并且,若通过压花辊202b对层叠片15(复合纤维片1)实施压花加工,则更加难以起皱。因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1用作衣料的材料的情况下,无需进行消除褶皱的熨烫。在代替第2纤维片3而使用透湿性膜的情况下也可得到相同的效果。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纤维片1的制造方法如上所述。接着,使用图4和图5对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纤维片1制造一次性短裤10的方法进行说明。该一次性短裤10的制造工序从图5所示的步骤s4(第1折返处理)开始。(步骤s4:第1折返处理)层叠片15向图4中的x方向的正侧(右方向)输送,为了形成一次性短裤10的躯体穿戴部12(图3参照)而通过第1折返装置217在片宽度方向两端边缘被折返。图7是用于说明第1折返处理的概略图。如图7a所示,对于成为外装片11的层叠片15,片宽度方向两端的边缘部在图7a所示的虚线部分被向下折,成为图7b所示的形状。该折弯的部分成为一次性短裤10的躯体穿戴部12。第1折返装置217是具备将层叠片15折返的折返板和对被折返的层叠片15进行按压的按压部的公知的装置。另外,该折弯的部分通过热封、基于热熔胶粘合剂的接合、超声波接合等的各种接合方法进行接合。(步骤s5:开孔处理)通过第1折返装置217实施了第1折返处理的层叠片15在x方向的正侧(右方向)输送,为了形成一次性短裤10的脚部而被开孔装置218进行开孔。作为开孔装置218,例如能够使用冲切辊,但不限于此。图8是用于说明从开孔处理至接合处理的图,图8a示出了实施了开孔的层叠片15,在该例中示出了设置了通过层叠片15的中心线的椭圆状的孔的样子。另外,开孔处理也可以在第1折返处理前进行。另外,孔的形状不限于椭圆状。(步骤s6:第2折返处理)第2折返处理为了步骤s7的接合处理而设置,通过第2折返装置219,将层叠片15沿着图8a的中央的虚线在片宽度方向中央向上折。第2折返装置219具备为了将层叠片15的中央的虚线向上折而抬起的臂部件和对臂部件进行驱动以便被向上折的层叠片15设置于未图示的输送部件的驱动部。图8b示出沿着图8a的中央的虚线被向片宽度方向折返的层叠片15。即,层叠片15成为被向上折的状态。作为第2折返处理,也可以代替将层叠片15的中央的虚线向上折,而通过未图示的反转机构将层叠片15的表里反转,并将该反转的层叠片15的中央部向下折。(步骤s7:接合处理)在片宽度方向中央向上折的层叠片15为了形成一次性短裤10而通过接合装置220沿着片宽度方向被接合。作为接合装置220,能够使用超声波接合装置、热封装置、热熔胶粘合剂涂布装置等的各种接合装置。图8c示出通过接合装置220接合的层叠片15,在层叠片15沿着片宽度方向形成多个接合部16。在图8c中,示出成为肌肤面侧的第1纤维片成为露出的面(外表面),接合部16也露出的状态。在接着的裁断处理工程(步骤s8)之后,将该切断体的表里反转,由此第1纤维片2位于非露出面(内面侧),另外接合部16也位于内面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者穿戴一次性短裤10的情况下,接合部16形成于肌肤面侧,因此接合部16不会被视觉确认,能够提高一次性短裤10的时尚性。并且,在因轻微失禁等而穿戴纸尿布时能够缓和感觉到阻力的使用者的阻力感。(步骤s8:裁断处理)形成有接合部16的层叠片15为了成为1枚一次性短裤10而被具备刀具的裁断装置221裁断。即,裁断装置221将接合部16的中心部沿着层叠片15的宽度方向裁断。由此,制造出图3所示那样的1枚一次性短裤10。另外,也能够同时进行接合处理和裁断处理,此时,例如能够采用通过焊接刀与接合同时进行裁断的方法。如上述那样制造的一次性短裤10具有外装片11和穿戴于使用者的腰部的躯体穿戴部12。外装片11从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一侧开始按第1纤维片2、纤维材料片4、第2纤维片3的顺序被层叠。躯体穿戴部12将外装片11折弯而形成。复合纤维片1不使用弹性部件(例如聚氨酯等的弹性部件),但在躯体穿戴部12可以使用弹性部件。若在躯体穿戴部12使用弹性部件,则在穿戴一次性短裤10的情况下,一次性短裤10难以向下侧偏移。另外,躯体穿戴部12也可以不使外装片11折弯地形成。如此形成的一次性短裤10如图3所示,能够安装吸收体14。另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在吸收体14的与肌肤面侧相反侧的安装面,例如设置粘着带(例如2位置),能够对一次性短裤10装卸。也可以不将吸收体14设为装卸式,而是固定于一次性短裤10进行安装。该吸收体14具有粉碎纸浆和作为粒子状的高吸水性树脂的高吸水性聚合物(superabsorbentpolymer),对尿、汗、血液等的体液进行吸收。即使从吸收体14渗漏了尿或汗等的体液的情况下,由于如上述那样复合纤维片1在蒸散性方面优异,因此也能够使水蒸气高效地向外部发散,使用者的穿戴感良好,另外由于吸收液体,因此没有弄脏裤子或裙子的担忧。一次性短裤10能够适应多次的洗涤,因此若对吸收体14(图3)进行交换,则能够使用一定程度的期间。(第2实施方式)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纤维片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具备在第1纤维片302和纤维材料片304之间具有弹性部件305,通过所述弹性部件305对层叠片315赋予伸缩性的构成。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纤维片300的俯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复合纤维片300的褶部306的图,图11是复合纤维片300的放大图。在图9中,复合纤维片300在作为长度方向的x方向连续。弹性部件305设置于复合纤维片300内部,由于多个弹性部件305而形成多个凹凸面,通过该多个凹凸面,如图10所示,褶部306沿x方向反复形成多个。并且,在弹性部件305和弹性部件305之间,形成由凹部306b和凸部306a的反复构成的凹凸列380,通过多个凹凸列380形成褶部306的集合体亦即褶形成部。根据图9、10可知,弹性部件305沿x方向设置,对复合纤维片300赋予x方向的弹性力。这样的弹性部件305在宽度方向(y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设置多个。弹性部件305是线状且圆柱状,即,横剖面形状是圆形。弹性部件305由将氨基甲酸乙酯、硅胶、丁二烯或苯乙烯·丁二烯作为基体的合成橡胶或天然橡胶等形成。另外弹性部件305也可以是将上述合成橡胶或天然橡胶的任一材料适当组合而成。另外,弹性部件305不限于圆柱状,也可以是三角柱状、四角柱状、其他的多角柱状或椭圆柱状。另外,弹性部件305也可以是将多个线状部件打成捆,或撚合而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弹性部件305使用具有伸缩性的线状弹性体305a,作为该线状弹性体305a,能够使用将氨基甲酸乙酯、硅胶作为基体的合成橡胶或天然橡胶。另外,也能够使用格子形状的弹性部件,此时,能够在1个格子形状形成上述的多个褶部306。另外,也可以代替多个弹性部件305而使用伸缩性膜。作为伸缩性膜,能够使用氨基甲酸乙酯膜、硅胶膜、人造橡胶膜等。图12是图11的a-a线剖面图,图13是图11的b-b线剖面图。如图12、图13所示,复合纤维片300由具有作为具有通气性的片的第1纤维片302、同样作为具有通气性的片的第2纤维片303、夹设于第1和第2纤维片302、303之间的具有液扩散性的纤维材料片304,并将第1和第2纤维片302、303以及纤维材料片304层叠而成的层叠片315构成。第1和第2纤维片302、303构成具有通气性的纤维层,另外纤维材料片304是构成具有液扩散性的纤维层的片。如此,层叠片315由3层构成。作为复合纤维片300,不限于具有将第1和第2纤维片302、303以及纤维材料片304层叠而成的3层构造,如图24所示,也可以具有形成为将第1纤维片302和纤维材料片304层叠而成的2层构造且在第1纤维片302和纤维材料片304之间配置弹性部件305的层叠片345。另外,在复合纤维片300,也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1同样,在直接朝向纤维材料片304的位置层叠透湿性膜。另外,从确保复合纤维片1的水分蒸散性的观点来看,优选避开对预定位于肌肤面侧的纤维片亦即第1纤维片302直接朝向的位置而层叠。另外,复合纤维片300的构成可以实施各种变形,这些也可以使用于后述的复合纤维片301a或复合纤维片301c。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述那样,在将复合纤维片300应用于手套310、310a、雨衣311、短裤10、312、床单(未图示)的情况下,第1纤维片302成为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一侧(肌肤面侧),第2纤维片303成为外侧(非肌肤面侧)。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300无论是在2层构成的情况下还是在3层构成的情况下,复合纤维片300都如图13、图24所示,第1纤维片302和纤维材料片304通过涂布于弹性部件305的周面的粘合剂307接合,在该粘合剂307的涂布部形成接合区域330。另一方面,在弹性部件305不存在的部分的第1纤维片302与纤维材料片304的相互接触面不存在粘合剂307,因此形成第1纤维片302和纤维材料片304不接合的非接合区域308,在该非接合区域308形成空间部309。这样,第1纤维片302和纤维材料片304的接合成为在弹性部件5的配置位置接合的部分接合。另外,在弹性部件305不存在的部分也可以部分地接合。在复合纤维片300是层叠片315所示那样的3层构成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那样,纤维材料片304和第2纤维片303相互接触。此时,纤维材料片304和第2纤维片303的相互接触面通过粘合剂307而部分地接合,形成接合区域330和非接合区域308,在非接合区域308形成空间部309。对于在该纤维材料片304和第2纤维片303之间形成的非接合区域308以及空间部309,在图13中省略了图示。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复合纤维片300中,形成在第1纤维片302和纤维材料片304的相互接触面的非接合区域308形成的空间部309、在第2纤维片303和纤维材料片304的相互接触面的非接合区域308形成的空间部309、第1纤维片302的纤维空隙、第2纤维片303的纤维空隙、纤维材料片304的纤维空隙相互连通的水分蒸散通路。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纤维片300形成所述的水分蒸散通路,因此通过该水分蒸散通路的作用,复合纤维片300能够发挥良好的水分蒸散性。另外由于水分蒸散通路的形成,也具有能够提高复合纤维片300的放热性以及透湿性的作用。如图10、图11、图12所示,凸部306a和凹部306b连续地形成,由此形成多个褶部306。作为形成凸部306a和凹部306b构成的褶部306的方法,如前述那样在复合纤维片300的内部配置弹性部件305。如上述那样,作为弹性部件305使用具有伸缩性的线状弹性体305a,作为该线状弹性体305a,例如使用聚氨酯。如图9、图10所示,对于线状弹性体305a而言,其线的延伸方向配置在与长度方向(图9,图10中x方向)同一方向,并且隔开规定间隔而平行配置多个线状弹性体305a。即,线状弹性体305a在y方向上设置有间隔地配置多个,形成线状弹性体列。将线状弹性体305a在y方向设置的间隔可以是大致均等的间隔,也可以是不同的间隔。另外,线状弹性体305a的弹性力可以全部相同,也可以全部或一部分不同。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在将复合纤维片300用作一次性短裤312时,以躯体穿戴部313(参照图20)的弹性力比其他部分的弹性力大的方式配置线状弹性体305a即可。线状弹性体305a如前述那样,设置于第1纤维片302和纤维材料片304之间。褶部306形成在图9以及图10的x方向形成多个从而在x方向延伸的凹凸列380,这样的凹凸列380在y方向形成多个列,作为整体形成褶形成部。每单位面积的线状弹性体305a的根数能够任意地设定,但若增多线状弹性体305a的根数从而线状弹性体305a相互的间隔变小,则在向x方向延伸的一列褶列中,能够将在不同位置形成的褶部306的凸部306a和凹部306b的形状形成均一形状且保持该形状。由此褶部306的型不会变形,褶列的形状也稳定,成为从增大复合纤维片300的柔软性、水分蒸散性、放热性以及透湿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构成。根据这样的情况,褶部306相互的间隔、即凸部306a相互间的间距间隔优选2.00mm~7.00mm,更优选3.00mm~6.25mm。通过使凸部306a相互间的间距间隔变小,能够形成纹理细致的褶,因此外观变美,另外每1个褶与肌肤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肌肤触感变好,并且由于表面积变大,因此提高了汗等的体液的吸收性。另一方面,通过使凸部306a相互间的间距间隔变大,能够适度地抑制线状弹性体305a的弹性力,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由于层叠片315是长条尺寸,因此进行用于使层叠片315的长度方向(图1,图2中x方向)的长度尺寸成为规定的长度的裁断。在该裁断中,第1和第2纤维片302、303、纤维材料片304以及弹性部件305被切断。通过切断弹性部件305,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部件305从拉伸力释放而通过复原力收缩。通过此时的收缩应力,层叠片315在使长度变短的方向受力,因此在层叠片315形成凹凸面,由此形成褶部306。由此,通过弹性部件305的复原力,层叠片315成为非拉伸状态,形成多个在与处于该非拉伸状态的层叠片315长度方向(x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延伸的褶部306,在层叠片315褶部的列形成图案,制造出具有多个褶部306的复合纤维片300。另外,通过在裁断前使输送复合纤维片300的未图示的输送装置(输送辊)的输送速度变慢,由此复合纤维片300可以从伸长的状态成为收缩的状态。利用配置于层叠片315的内部的弹性部件5,对层叠片315赋予弹性力。因此,若将复合纤维片300在图9、图10中向x方向拉,则弹性部件305拉伸,从而复合纤维片300也拉伸并扩展。另外,若解除该状态,则弹性部件305因其复原力收缩,由此复合纤维片300也恢复至原始的状态。由此,复合纤维片300由于具有伸缩性,因此在将复合纤维片300用作一次性衣料的情况下在对身体的匹配感方面良好。另外,对于复合纤维片300而言,利用因弹性部件305的复原力收缩的尺寸,作为一次性衣料的尺寸被决定,因此能够增大每单位体积的表面积。作为将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复合纤维片1、及/或第2实施方式所示的复合纤维片300适当地用作材料而制造的一次性纤维产品的具体例,针对手套、雨衣、短裤以及床单,分别作为第3、第4、第5、第6实施方式在以下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至第6实施方式,对于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使用与在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第3实施方式)(手套310的构造)在图14a、图14b中,示出了作为一次性纤维产品的使用了复合纤维片的手套310的例子。手套310使用复合纤维片301a和复合纤维片301b形成。如图14a、图14b所示,手套310是指尖部分分离成5根的手套,例如在手背侧配置复合纤维片301a,在手掌侧配置复合纤维片301b,并将它们接合而形成。作为接合手段,使用超声波接合或热封等。另外,在图14a、图14b中,为了便于说明,图示了左右一对手套中的一个(在图14的例子中,主要设想右手),而省略了另一个。对于另一个,构成为具有与一个同样的层构造即可。在手套310中,复合纤维片301a使用第2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成为从与手背接触的一侧开始按照第1纤维片302、弹性部件305、纤维材料片304和第2纤维片303的顺序层叠的构成。复合纤维片301a不限于该例,也可以代替第2纤维片303而使用膜(例如透湿性膜)。通过在手背侧设置弹性部件305,手套310根据穿戴者的手而伸缩,能够与穿戴者的手匹配。因此,不会发生手套310和手之间的间隙,另外手套310也不会滑落。另外,弹性部件305以在手掌的拇指和小指之间横断的方式(图中的横方向)配置,但也可以以在从手腕到指尖之间横断的方式(图中的纵方向)配置。对于复合纤维片301b而言,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与图1b的复合纤维片同样地构成。复合纤维片301b成为从与手掌接触一侧开始按第1纤维片302、纤维材料片304和第2纤维片303的顺序层叠的构成。复合纤维片301b不限于该例,也可以代替第2纤维片303而使用膜(例如透湿性膜)。并且,复合纤维片301b也可以将弹性部件305设置于第1纤维片302和纤维材料片304之间或纤维材料片304和第2纤维片303之间,由此使用第2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另外,也可以将复合纤维片301a和复合纤维片301b设为相同构成。此时,如后述那样,能够容易地制造将一对手套无论左右哪只手都能够使用的通用手套310a。手套310由于手背和手掌分别接触第1纤维片302,因此在穿戴手套310时有柔软的感觉且通气性良好。由于在第1纤维片302接合了纤维材料片304,因此在手背以及手掌出汗时纤维材料片304对汗进行吸附。另外,在第1纤维片302和纤维材料片304的相互接触面以及纤维材料片304和第2纤维片303的相互接触面分别形成图13所示那样的接合区域330和具有空间部309的非接合区域308(对于纤维材料片304和第2纤维片303的相互接触面中的非接合区域308在图13中省略了图示),由于形成各非接合区域308、308中的各空间部309、309、第1纤维片302的纤维空隙、第2纤维片303的纤维空隙和纤维材料片304的纤维空隙相互连通的水分蒸散通路,因此汗不会停留在纤维层内而是有效地向手套外部蒸散放出。由此,手套310与以往的手套(例如尼龙制手套)相比,没有手套使用中的闷热感、黏着感那样的不适感,能够舒服地使用。图15示出将一对手套无论左右哪只手都能够使用的通用手套310a,与手套310相同,在一个面配置复合纤维片301a,在另一面配置复合纤维片301b,并将它们接合来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那样将指尖部分设为3分割的类型,但也可以是2分割的类型。本实施方式的通用手套310a除了左右的互换性,还具有表里(手背侧,手掌侧)的互换性。复合纤维片301a以及复合纤维片301b是与前述的手套310(图14)中的复合纤维片301a以及复合纤维片301b分别相同的层叠构造。若将复合纤维片301a侧作为手背侧使用,则通过弹性部件305的伸缩,与使用者的手相匹配,并且在手掌侧没有弹性部件305,因此容易抓握物体,合适作为组装等的作业用手套。另一方面,在触碰热的物体(例如水壶的把手)时,若将具有弹性部件305的复合纤维片301a侧作为手掌侧,则借助通过弹性部件5形成的褶部306触碰热的物体,因此能够减少把手与手触碰的接触面积,或者热的传递变慢,因此难以感到热度。作为手套310、310a的用途,能够使用于防寒用、医疗用、作业用(组装、调整、扫除、清扫)、体育用等各种用途。另外,在用于医疗用的情况下,优选使用由纤维直径是2~20微米的范围的极细纤维形成,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的熔胶无纺布。此时,可以在层叠片315上层叠熔胶无纺布层,也可以在第1、第2纤维片302、303的至少一方使用熔胶无纺布。另外,作为手套的形状,也可以采用连指手套形状。(手套310的制造)图16是表示手套310的制造工序400的概略图,图17是表示手套31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6的制造工序400的各种装置的配置只是一例,并不限于此。另外,这里,对手套3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但通用手套310a和连指手套的制造方法也相同。(步骤s1:复合纤维片301a的制造)卷绕于片材辊404a的纤维材料片304向x方向输送,被一对压花辊410a压花加工,即进行机械柔软化处理。在卷绕于片材辊404a的纤维材料片304的里面(与第2纤维片303对置的面),图案被预先印刷,对印刷了图案的纤维材料片304实施所述的压花加工。对于通过压花辊410a的纤维材料片304,为了与第1纤维片302接合,通过粘合剂涂布装置411涂布了粘合剂307。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粘合剂307能够使用热熔胶粘合剂,但不限于此。粘合剂涂布装置411具有多个喷嘴,将热熔胶粘合剂以雾状喷出。利用粘合剂涂布装置411,粘合剂307加热至规定温度(例如60℃~150℃),以0.8g/m2~2.0g/m2的涂布量涂布热熔胶粘合剂。卷绕于片材辊402a的第1纤维片302通过输送辊412a向z方向的负侧(下方向)输送,与涂布了粘合剂307的纤维材料片304通过按压辊413a接合。卷绕于弹性辊405的弹性部件305通过粘合剂涂布装置411涂布粘合剂307。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涂布于弹性部件305的周面的粘合剂307,能够使用热熔胶粘合剂,但不限于此。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热熔胶粘合剂在各工序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粘性不同)。利用粘合剂涂布装置411,粘合剂307被加热至规定温度(例如60℃~150℃)。根据使用的弹性部件5的个数来配置多个弹性辊105。卷绕于片材辊403a的第2纤维片303通过输送辊412b向z方向的正侧(上方向)输送。另一方面,如上述那样接合的第1纤维片302和纤维材料片304向z方向的负侧(下方向)输送。一对按压辊413b借助涂布了粘合剂307的弹性部件305,将第2纤维片303、第1纤维片302和纤维材料片304的接合体按压接合。由此,制造复合纤维片301a。复合纤维片301a形成为从z方向的正侧起按照第1纤维片302、纤维材料片304、弹性部件305、第2纤维片303的顺序层叠而成的层叠片。(步骤s2:复合纤维片301a的热处理)在如上述那样的复合纤维片301a的内部配置弹性部件305,由此对复合纤维片301a赋予弹性力。通过弹性部件305的弹性力的选择,能够将复合纤维片301a的表面积扩大至1.5倍至5倍左右。例如,若在图9中的x方向上弹性部件305收缩的状态下所需的尺寸为100mm,则在弹性部件305伸长的状态下使用150mm至500mm的复合纤维片301a。若将通过弹性部件305的复原力,从伸长为规定的长度的状态收缩至最收缩的状态的比率亦即收缩率(目录值或理论值)设为3分之1,则对于复合纤维片301a的伸长状态下的x方向的尺寸而言,需要是将弹性部件305的收缩率的倒数与收缩的状态下所需的尺寸100mm相乘而得的300mm。但是,实际上有时即使借助弹性部件305将第1纤维片302、第2纤维片303和纤维材料片304接合后进行裁断,或者使输送辊的输送速度减速从而解除伸长状态,收缩率也为2分之1。这是起因于例如制造车间的温度或湿度的问题,尤其是未进行温度管理从而气温较低的情况,或弹性部件305本身的问题(例如,弹性部件5的残余变形),因涂布于弹性部件305的粘合剂307的硬化导致的弹性部件305的收缩的下降以及纤维材料片304的刚性等。并且,认为粘合剂307的涂布条件(涂布温度、涂布量、粘性等)也会有影响。因此,对复合纤维片301a利用加热装置414进行加热处理,弹性部件305的残余变形被退火除去。由此使得弹性部件305的收缩率接近理论值。加热装置414例如是供给30℃~80℃的空气的非接触的加热装置。在加热处理中,复合纤维片301a在伸长的状态下被输送。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加热处理,进行基于加热装置414的非接触加热,但也可以将未图示的加热辊与复合纤维片301a接触来进行接触方式的加热。通过上述加热处理,第1纤维片302、第2纤维片303、纤维材料片304的接合更好,能够防止褶皱的发生或接合剥离等的发生。其也能够适用于后述的复合纤维片301b的制造。(步骤s3:复合纤维片301b的制造)卷绕于片材辊404b的纤维材料片304向x方向的正侧(右方向)输送,被一对压花辊410b压花加工,即进行机械柔软化处理。对卷绕于片材辊404b的纤维材料片304也可以预先实施印刷。对于通过压花辊410b的纤维材料片304,为了进行与第2纤维片303的接合,通过粘合剂涂布装置411涂布粘合剂307。卷绕于片材辊403b的第2纤维片303通过输送辊412c向z方向的负侧(下方向)输送,利用一对按压辊413c与涂布了热熔胶粘合剂的纤维材料片304接合。然后,为了与第1纤维片302接合,在纤维材料片304利用粘合剂涂布装置411涂布粘合剂307。卷绕于片材辊402b的第1纤维片302通过一对按压辊413d与第2纤维片303和纤维材料片304的接合体接合。由此,制造复合纤维片301b。在复合纤维片301a和复合纤维片301b是相同构成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复合纤维片301b的制造部分而使制造工序400简化。(步骤s4:复合纤维片301a与复合纤维片301b的接合)复合纤维片301a和复合纤维片301b被按压辊413e按压,成为在复合纤维片301a之上载置有复合纤维片301b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复合纤维片301a和复合纤维片301b不接合。接合装置415通过热封或超声波接合等将复合纤维片301a和复合纤维片301b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与手套310(310a)的外形对应的接合。基于接合装置415的接合是考虑后述的裁断工序中的裁断误差而包含预留出粘合部分的接合。作为接合装置415可以使用粘合剂进行接合,或者也可以进行基于缝制的接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复合纤维片301a具备弹性部件30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未必要一定设置弹性部件305。即,也可以代替复合纤维片301a而使用复合纤维片301b。(步骤s5:裁断)与手套310的外形对应地接合的复合纤维片301a和复合纤维片301b被具有刀具的裁断装置416裁断,由此,制造手套31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复合纤维片301a和复合纤维片301b的接合后进行了裁断,但也可以改变其顺序。另外,也可以在进行基于热封的复合纤维片301a与复合纤维片301b的接合时利用热封的热量进行裁断。并且,也可以使用组合了超声波接合与刀具的封条刀进行复合纤维片301a与复合纤维片301b的接合、裁断。由此,能够同时进行复合纤维片301a和复合纤维片301b的接合与裁断,因此能够提高手套310的制造效率。(第4实施方式)接着对作为一次性纤维产品的雨衣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的第2、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图18是表示将复合纤维片301c和复合纤维片301d接合来形成雨衣311的例子的图。复合纤维片301c可以适用第2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图18、图19的例子所示的复合纤维片301c由从穿戴者的肌肤面开始按第1纤维片302、弹性部件305、纤维材料片304、透湿性部件亦即透湿性膜320的顺序层叠而成的复合纤维片形成。复合纤维片301c不限于该例,也可以适用第1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对于复合纤维片301d,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也如图19所示那样,是从穿戴者的肌肤面开始按第1纤维片302、纤维材料片304、透湿性膜320的顺序层叠的构成。另外,对于复合纤维片301d,也可以采用从穿戴者的肌肤面开始按第1纤维片302、纤维材料片304、第2纤维片303的顺序层叠的构成。并且,复合纤维片301d也可以使用第2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这能够通过例如将弹性部件305设置于第1纤维片302和纤维材料片304之间或纤维材料片304和第2纤维片303之间来具体地实现复合纤维片301d。另外,也能够将复合纤维片301c和复合纤维片301d设为相同的构成。图18中示出了雨衣311的实施方式。虽然未特别图示,但在作为雨衣311的材料的复合纤维片301c和/或301d是第2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的情况下,优选以弹性部件305在图18中的x方向伸缩的方式配置复合纤维片。这是因为能够将雨衣311构成为与穿戴者的身体匹配。另外,也不排除以在y方向伸缩的方式配置弹性部件305。另外,在复合纤维片301c和/或301d是第2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作为雨衣311的材料的复合纤维片的至少一部分沿图18中的y方向配置弹性部件305,雨衣311的一部分沿y方向伸缩。在雨衣311中,复合纤维片的通气性较好的第1纤维片302配置于肌肤面侧,在第1纤维片302隔着弹性部件305配置纤维材料片304。由此,即使在穿戴者出汗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汗迅速传递至纤维材料片304,并由纤维材料片304吸收该汗。因此,本第4实施方式的雨衣311与以往的雨衣相比,穿戴者不会感到闷热感,实现了穿戴舒适的作用效果。另外,透湿性膜320将湿气向外部放出,并且防止雨从外部浸入,因此穿戴者能够舒服地穿戴雨衣311。图19是表示雨衣311的制造工序500的概要图。对于与前述的制造工序400重复的部分省略说明。所述的复合纤维片301a与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纤维片301c的不同点在于,代替卷绕于片材辊402a的第2纤维片303而使用卷绕于膜辊420a的透湿性膜320这一点、和保持第1纤维片302的片材辊402a配置于下方,保持透湿性膜320的膜辊420a配置于上方这一点。复合纤维片301b和复合纤维片301d的不同点在于,代替卷绕于片材辊403b的第2纤维片303而使用卷绕于膜辊420b的透湿性膜320这一点、和保持第1纤维片302的片材辊402b配置于上方,保持透湿性膜320的膜辊420b配置于下方这一点。根据这样的配置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复合纤维片301c的透湿性膜320和复合纤维片301d的透湿性膜320成为接合面。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复合纤维片301a的第1纤维片302和复合纤维片301b的第1纤维片302成为接合面,但将透湿性膜20彼此作为接合面的情况下接合強度变強。由此,能够实现提高了针对风雨等的耐久性的雨衣311。另外,透湿性膜320彼此接合的情况下,与纤维材料片304彼此接合的情况相比接合強度变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复合纤维片301c的透湿性膜320和复合纤维片301d的透湿性膜320接合从而得到接合体后,追加将该接合体裁断并且将接合体的表里通过翻转装置(未图示)进行翻转的工序。因此,在接合体的状态下在内侧接合的透湿性膜320在制成雨衣311时构成外侧面。另外,作为翻转装置,能够采用利用机械臂将复合纤维片301c、301d翻转的方法等的各种方法。这样,若在内侧将透湿性膜320接合并翻转,则在穿戴雨衣311时透湿性膜320成为外侧且接合面成为内侧,因此能够提高复合纤维片301c、301d的接合強度,并且实现外观好的雨衣311。在前述的手套310(310a)的制造中,若代替第2纤维片303而使用透湿性膜320,并且追加基于翻转装置等的翻转工序,则能够实现外侧是透湿性膜,接合面是内侧的手套310(310a)。如上述那样,在图18、图19的例子中,在制造雨衣311时,实施复合纤维片301d和复合纤维片301c的接合工序。在雨衣311中存在不仅进行复合纤维片301d和复合纤维片301c的接合,还通过适当改变雨衣311的部件设计从而实施复合纤维片301d彼此、复合纤维片301c彼此的接合工序的情况。例如,对于图18、图19的例子所示的雨衣311,是将由1枚复合纤维片301d形成的部分分割成多个部分来零件化,并将各部件接合的情况等。这样的复合纤维片301d和复合纤维片301c的接合、或复合纤维片301d彼此、复合纤维片301c彼此的接合能够如图19所示那样通过接合装置415实现。作为接合装置415,如也在第3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示出的那样,能够适当选择热封或超声波接合等的方法,但能够优选采用使用超声波缝纫机的超声波接合的方法。对于雨衣311而言,尽可能抑制雨从纤维片301d与复合纤维片301c的接合部分、或复合纤维片301d彼此的接合部分、复合纤维片301c彼此的接合部分这样的接合部分浸入的情况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根据使用超声波缝纫机的超声波接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水从接合部分侵入。根据使用超声波缝纫机的超声波接合的方法,能够实现线状的接合、断续线中的接合等合适的模式下的接合。特别是,在是多根(例如2~4根)平行的断续线,且断续部分不平行的模式下,能够抑制在接合部分水侵入,并且使空气通过。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设想具有前身和后身的雨衣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作为雨衣也可以是所谓的雨披类型,此时,利用一枚复合纤维片来形成。作为该复合纤维片,能够使用本实施方式列举的复合纤维片301c和301d。(第5实施方式)接着对作为一次性纤维产品的短裤进行说明。对于作为一次性纤维产品的短裤,有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但另外在图20示出了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短裤。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图20是示出与手套310同样地,将复合纤维片301a和复合纤维片301b作为一次性短裤312使用的例子的图。作为一次性短裤312,复合纤维片301b构成前侧和后侧,复合纤维片301a将前侧的复合纤维片301b和后侧的复合纤维片301b接合。另外,躯体穿戴部313由复合纤维片301b构成。复合纤维片301a使用第2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具有从内侧(肌肤面侧)开始按第1纤维片302、弹性部件305、纤维材料片304、第2纤维片303的顺序层叠的层叠构造。复合纤维片301a可以代替第2纤维片303而使用透湿性膜320,或者是在所述层叠构造的非肌肤面侧层叠透湿性膜320的构造。复合纤维片301b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具有从内侧(肌肤面侧)开始按第1纤维片302、纤维材料片304、第2纤维片303的顺序层叠的层叠构造。复合纤维片301b可以代替第2纤维片303而使用透湿性膜320,或者是在所述层叠构造层叠有透湿性膜320的构造。在本实施方式中,复合纤维片301b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第2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即,在复合纤维片301b还可以设置弹性部件305。作为设置弹性部件305的位置,能够具体地列举第1纤维片302和纤维材料片304之间。另外,虽省略了图示,但能够对纤维材料片304实施印刷,由此能够提高一次性短裤312的时尚性。图21是表示短裤312的制造工序600的概要图。对与上述的制造工序400(图16)重复的部分省略说明。在复合纤维片301a和复合纤维片301b的制造中,使第1纤维片302和第2纤维片303的配置不同这一点与制造工序400的不同。由此,复合纤维片301a和复合纤维片301b的接合面成为短裤312的内侧(肌肤面侧),接合面不会露出到外部,能够提高短裤312的时尚性。(第6实施方式)在第6实施方式中,对作为一次性纤维产品的床单进行说明。作为一次性纤维产品的床单能够利用将第1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和/或第2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用作材料,并将这样的材料裁断成适当尺寸的构成,但在能够使材料的尺寸更加稳定这一点上,优选利用第1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在能够形成具有厚度和弹力的床单这一点上,优选利用第2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可以根据这样基于床单的目的等的条件得到的片材的性质选择由第1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构成的材料或第2实施方式的复合纤维片,可以适当选择构成复合纤维片的纤维片或纤维材料片的材质等的属性。作为床单,从优选构成在与肌肤面的接触面侧具有汗等的水分吸收性且能够抑制向与肌肤面的非接触面侧的水的侵入这样的观点来看,在将第1纤维片2设为与肌肤面接触的面的情况下,优选采用图23a、图23b的例子所示那样的复合纤维片。以上所述的作为一次性纤维产品的手套310、雨衣311、短裤312、床单是一次性且能够进行数次洗涤,因此很经济,另外能够有助于节省资源,也能够照顾到环境。另外,手套310、雨衣311、短裤312、床单能够与年龄(孩子用,大人用),性別(男性用,女性用),或体型无关地使用,且也能够适用于宠物等的动物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纤维片具有在纤维材料片(纸材料)将纤维片(无纺布)部分地接合这样的基本构造,具有良好的水分蒸散性。在这样具有良好的水分蒸散性这一点上,各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纤维片可以说是与纸材料同质的材料且同效的材料。然而,纸材料欠缺柔软性,而各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纤维片在柔软性方面优异,从这一点来看,能够视为对纸材料附加了柔软性这一性质的新型纸材料。换句话说,通过与纤维片(无纺布)的组合,能够定位于改善了性质的新型的纸材料。实施例以下列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纤维片的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实施例1的复合纤维片是按第1纤维片、纤维材料片、透湿性膜、第2纤维片的顺序层叠的构成。在实施例1中,作为第1纤维片使用亲水性的纺粘无纺布(基重15g/m2),作为纤维材料片,将纸浆100%的纸(餐巾纸用的纸片:基重13g/m2)直接不经过印刷使用。作为透湿性膜使用乳白膜(基重18g/m2),作为第2纤维片,使用防水性的纺粘无纺布(基重15g/m2)。将把这些各片通过热熔胶粘合剂(热熔胶粘合剂的总基重1.2g/m2)粘合而得的总基重62.2g/m2的层叠片作为实施例1的复合纤维片。(实施例2)将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层构成下对纤维材料片(纸)实施了印刷的层叠片作为实施例2的复合纤维片。(实施例3)实施例3的复合纤维片也是与实施例1同样的层构成。在実施例3中,作为第1纤维片使用防水性的纺粘无纺布(基重15g/m2),作为纤维材料片,将纸浆100%的纸(餐巾纸用的纸片:基重13g/m2)不进行印刷而使用。作为透湿性膜使用乳白膜(基重18g/m2),作为第2纤维片,使用防水性的纺粘无纺布(基重40g/m2)。把将它们通过热熔胶粘合剂(热熔胶粘合剂的总基重1.2g/m2)粘合得到的总基重87.2g/m2的层叠片作为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4的复合纤维片是将第1纤维片、纤维材料片层叠的构成。在实施例4中,作为第1纤维片使用防水性的纺粘无纺布(基重15g/m2),作为纤维材料片,将纸浆100%的纸(餐巾纸用的纸片:基重13g/m2)不进行印刷而使用。把将它们通过热熔胶粘合剂(热熔胶粘合剂的总基重1.2g/m2)粘合得到的总基重29.2g/m2的层叠片作为实施例4的复合纤维片。(比较例1)比较例1的复合纤维片是按第1纤维片、透湿性膜、纤维材料片、第2纤维片的顺序层叠的构成。在比较例1中,作为第1纤维片使用防水性的纺粘无纺布(基重15g/m2),作为透湿膜使用乳白膜(基重18g/m2)。另外,作为纤维材料片,将纸浆100%的纸(餐巾纸用的纸片:基重13g/m2)不进行印刷而使用,作为第2纤维片,使用亲水性的纺粘无纺布(基重15g/m2)。把将它们通过热熔胶粘合剂(热熔胶粘合剂的总基重1.2g/m2)粘合得到的总基重62.2g/m2的层叠片作为比较例1。对所述的实施例1至4以及比较例1的层叠片的吸水速干性(蒸散率)进行评价。吸水速干性(蒸散性)进行蒸散性(ii)试验(boken标准bqea028),并对吸水性和速干性两方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实施例1至4以及比较例1的层叠片,分别制作直径约9cm的试验片,测量各试验片和玻璃皿的质量(w)。接着在玻璃皿上滴下水0.1ml,在其上载置试验片,测量质量(w0)。将其放置在标准状态(20℃,湿度65%rh)下,测量每经过规定时间(5分钟,10分钟,以下每隔10分钟至60分钟)的质量(wt)。根据测量的质量w、w0、wt,利用下式(1)计算出每经过规定时间的蒸散率(%)。将结果在表1中示出。[数式1]蒸散率(%)={(wo-wt)/(wo-w)}×100····(1)[表1]根据表1所示的蒸散率的结果可知(参照图25的图表),在比较例1中即使经过60分钟蒸散率也在15%以下,而在实施例1~4中,在经过10分钟后蒸散率超过20%,在经过20分钟后蒸散率超过40%,之后,经过30分钟后蒸散率超过70%,经过40分钟后蒸散率超过85%,经过50分钟后蒸散率超过95%,经过60分钟后蒸散率超过98%。在boken标准bqea028中,作为评价的基准,可知试验开始后20分钟的蒸散率在体育用途的情况下优选对于编织物是50%以上,对于针织是40%以上,在一般用途的情况下优选对于编织物是40%以上,对于针织是30%以上。因此,实施例1的片材材料能够得到40%以上的蒸散率,因此无论在体育用途还是一般的用途,都能够舒服地穿戴。综上所述,可知由实施例1~4的层叠片构成的本实施例的复合纤维片保持了极高的吸水速干性(蒸散率)。对于层叠片的总基重,例如若调整第1纤维片和第2纤维片的基重设为50g/m2~100g/m2,则能够得到上述的较高的吸水速干性(蒸散率)。另外,评价材料的吸水速干性的蒸散性(ii)试验(boken法)被iso17617采用。若将上述的表1的数据应用于该试验方法则如以下的表2所示。[表2]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比较例1干燥速度2.872.342.364.170.17干燥时间35.042.642.323.857.9在表2中,干燥速度(每单位时间的蒸散率的増加dryingrate)的单位是%/分钟,干燥时间(蒸散率达到100%的时间dryingtime)的单位是分钟。根据表2可知,对于实施例1至4的层叠片而言,干燥速度是2.0以上且干燥时间是50分钟以下。以上,针对本发明列举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实施方式的记载,当然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或适当的组合。即,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范围。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附加各种变更或改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附加了变更或改良的方式也能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是显而易见的。附图标记说明1、300、301a、301b、301c、301d复合纤维片2、302第1纤维片3、303第2纤维片4、304纤维材料片8、308非接合区域9、309空间部15、315层叠片30、330接合区域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