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性能蒸煮膜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1026发布日期:2018-10-16 22:10阅读:1229来源:国知局
高热性能蒸煮膜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蒸煮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热性能蒸煮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食品包装行业所用的高温蒸煮膜大多是cpp(聚丙烯)高温蒸煮膜,由于聚丙烯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决定了cpp蒸煮膜在高温蒸煮包装上的物理性能的不足,其对食品的加热性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热性能蒸煮膜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高热性能蒸煮膜具有良好的热辐射性能,可以提高蒸煮膜的蒸煮效率。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热性能蒸煮膜,包括:第一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膜层上的中间膜层和设置在所述中间膜层上的第二膜层,其中:

所述第一膜层为聚丙烯树脂、弹性体、尼龙和爽滑剂的混合层,弹性体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12~15%,尼龙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0~55%,爽滑剂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1~2%;

所述中间膜层为尖晶石、氮化硼和水性树脂的混合层,尖晶石与水性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8%,氮化硼与水性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3~5%;

所述第二膜层为聚丙烯树脂、防粘剂和爽滑剂的混合层,防粘剂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3~5%,爽滑剂与聚丙烯树脂的质量的重量百分比为2~4%;

所述第一膜层、所述中间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的重量比为30~35:30~35:30~40。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高热性能蒸煮膜基于中间膜层的设置,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可以有效辐射出自身所吸收的热量,从而提升食物的加热效率。

具体的,所述第一膜层中:所述弹性体选自丁苯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或丁腈橡胶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的,所述第一膜层中:所述爽滑剂选自油酰胺、芥酸酰胺或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的,所述第二膜层中:所述防粘剂为二氧化硅。

具体的,所述第二膜层中:所述爽滑剂选自油酰胺、芥酸酰胺或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的,所述中间膜层中:尖晶石为镍铬尖晶石或铜锰尖晶石。

具体的,所述中间膜层中:所述水性树脂为水性酚醛树脂或水性丙烯酸树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热性能蒸煮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第一膜层的材料、中间膜层的材料和第二膜层的材料,将第一膜层的材料、中间膜层的材料和第二膜层的材料通过挤出螺杆分别挤出,再通过三层共挤分配器将各膜层材料导入挤出机模头挤出成型,得到成型薄膜;

2)对步骤1)得到的成型薄膜进行冷却,得到高热性能蒸煮膜。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现有的设备生产得到高热性能蒸煮膜。得到的高热性能蒸煮膜具有良好的热辐射性能,可以提高蒸煮膜的蒸煮效率。

具体的,步骤2)中,将成型薄膜冷却至10~15℃,得到高热性能蒸煮膜。

在上述温度区间进行冷却,可以实现高的成品率,避免冷却阶段膜层和膜层之间发生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高热性能蒸煮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

1、第一膜层,2、中间膜层,3、第二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高热性能蒸煮膜包括第一膜层1、设置在第一膜层1上的中间膜层2和设置在中间膜层2上的第二膜层3。

实施例1

第一膜层为聚丙烯树脂、弹性体、尼龙和爽滑剂的混合层,弹性体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15%,尼龙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0%,爽滑剂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2%。弹性体为丁苯橡胶。爽滑剂为油酰胺。

中间膜层为尖晶石、氮化硼和水性树脂的混合层,尖晶石与水性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8%,氮化硼与水性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3%。尖晶石为镍铬尖晶石。水性树脂为水性酚醛树脂。

第二膜层为聚丙烯树脂、二氧化硅和爽滑剂的混合层,防粘剂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爽滑剂与聚丙烯树脂的质量的重量百分比为2%。爽滑剂为油酰胺。

第一膜层、中间膜层和第二膜层的重量比为35:30:40。

其制作方法为:

1)将第一膜层的材料、中间膜层的材料和第二膜层的材料通过挤出螺杆分别挤出,再通过三层共挤分配器将各膜层材料导入挤出机模头挤出成型,得到成型薄膜;

2)对步骤1)得到的成型薄膜冷却至12℃,得到高热性能蒸煮膜1。

实施例2

第一膜层为聚丙烯树脂、弹性体、尼龙和爽滑剂的混合层,弹性体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12%,尼龙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5%,爽滑剂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1%。弹性体为异戊橡胶。爽滑剂为芥酸酰胺。

中间膜层为尖晶石、氮化硼和水性树脂的混合层,尖晶石与水性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8%,氮化硼与水性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3%。尖晶石为铜锰尖晶石。水性树脂为水性丙烯酸树脂。

第二膜层为聚丙烯树脂、二氧化硅和爽滑剂的混合层,防粘剂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爽滑剂与聚丙烯树脂的质量的重量百分比为2%。爽滑剂为芥酸酰胺。

第一膜层、中间膜层和第二膜层的重量比为35:30:35。

其制作方法为:

1)将第一膜层的材料、中间膜层的材料和第二膜层的材料通过挤出螺杆分别挤出,再通过三层共挤分配器将各膜层材料导入挤出机模头挤出成型,得到成型薄膜;

2)对步骤1)得到的成型薄膜冷却至15℃,得到高热性能蒸煮膜2。

实施例3

第一膜层为聚丙烯树脂、弹性体、尼龙和爽滑剂的混合层,弹性体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14%,尼龙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2%,爽滑剂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1.5%。弹性体为丁腈橡胶。爽滑剂选为乙撑双硬脂酰胺。

中间膜层为尖晶石、氮化硼和水性树脂的混合层,尖晶石与水性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6%,氮化硼与水性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4%。尖晶石为镍铬尖晶石。水性树脂为水性丙烯酸树脂。

第二膜层为聚丙烯树脂、二氧化硅和爽滑剂的混合层,防粘剂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4%,爽滑剂与聚丙烯树脂的质量的重量百分比为3%。爽滑剂选自油酰胺、芥酸酰胺或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膜层、中间膜层和第二膜层的重量比为30:30:40。

其制作方法为:

1)将第一膜层的材料、中间膜层的材料和第二膜层的材料通过挤出螺杆分别挤出,再通过三层共挤分配器将各膜层材料导入挤出机模头挤出成型,得到成型薄膜;

2)对步骤1)得到的成型薄膜冷却至15℃,得到高热性能蒸煮膜3。

对比例1

蒸煮膜包括第一膜层和设置在第一膜层上的第二膜层。

第一膜层为聚丙烯树脂、弹性体、尼龙和爽滑剂的混合层,弹性体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15%,尼龙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0%,爽滑剂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2%。弹性体为丁苯橡胶。爽滑剂为油酰胺。

第二膜层为聚丙烯树脂、二氧化硅和爽滑剂的混合层,防粘剂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爽滑剂与聚丙烯树脂的质量的重量百分比为2%。爽滑剂为油酰胺。

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重量比为3540。

其制作方法为:

1)将第一膜层的材料和第二膜层的材料通过挤出螺杆分别挤出,再通过三层共挤分配器将各膜层材料导入挤出机模头挤出成型,得到成型薄膜;

2)对步骤1)得到的成型薄膜冷却至10~15℃,得到蒸煮膜4。

对比例2

第一膜层为聚丙烯树脂、弹性体、尼龙和爽滑剂的混合层,弹性体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15%,尼龙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0%,爽滑剂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2%。弹性体为丁苯橡胶。爽滑剂为油酰胺。

中间膜层为水性酚醛树脂层。

第二膜层为聚丙烯树脂、二氧化硅和爽滑剂的混合层,防粘剂与聚丙烯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爽滑剂与聚丙烯树脂的质量的重量百分比为2%。爽滑剂为油酰胺。

第一膜层、中间膜层和第二膜层的重量比为35:30:40。

其制作方法为:

1)将第一膜层的材料、中间膜层的材料和第二膜层的材料通过挤出螺杆分别挤出,再通过三层共挤分配器将各膜层材料导入挤出机模头挤出成型,得到成型薄膜;

2)对步骤1)得到的成型薄膜冷却至12℃,得到蒸煮膜5。

采用如下实验,验证各蒸煮膜的热性能:

在加热板上铺设同样大小的各蒸煮膜,并在各蒸煮膜上放置同样的金属容器,容器中装入等量的温度相同的冷水。加热板设置加热温度为95℃,加热10和12分钟后分别测试水温,测试结果如下: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热性能蒸煮膜可以明显提升蒸煮加热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