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DC拉伸底膜及使用PVDC拉伸底膜的复合包装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7531发布日期:2019-04-09 21:49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PVDC拉伸底膜及使用PVDC拉伸底膜的复合包装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VDC拉伸底膜及使用 PVDC拉伸底膜的包装。



背景技术:

基于拉伸底膜的塑料软包装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基本工作过程是将拉伸底膜进行冲压,以形成用于包装内容物的容纳腔体,然后再利用盖膜与底膜的热封完成包装过程。这种包装形式通过特定包装膜的选取具有耐拉伸、高阻隔和耐蒸煮的优点,非常适用于食品等产品的快速包装。

公布号为CN104972725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耐拉伸高阻隔耐蒸煮的复合包装膜,包括盖膜(A膜)和拉伸底膜(B膜),拉伸底膜是由蒸煮聚丙烯 RCPP薄膜层、粘合剂层、聚偏二氯乙烯PVDC薄膜层、粘合剂层、特种聚丙烯SCPP薄膜层制备而成。聚偏二氯乙烯(PVDC)是公认的高阻隔包装材料之一,其加工成的薄膜具有优异的韧性、透明度,对众多的气体或蒸汽有很高的阻透性,以及极好的耐化学腐蚀性。

现有的PVDC拉伸底膜的断裂伸长率一般为150%左右,虽能满足一般商品的浅拉伸要求,但在面临需要中、深拉伸的内容物包装情形时,其拉伸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往往会有薄膜拉断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DC拉伸底膜,从而解决现有拉伸底膜的耐拉伸性能差,不能实现中、深拉伸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一种使用PVDC拉伸底膜的复合包装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VDC拉伸底膜,包括中间膜层和通过胶粘层复合在所述中间膜层两侧表面上的外膜层和内膜层,所述中间膜层为复合PVDC层,所述外膜层、内膜层均为聚丙烯共挤膜层或者均为聚乙烯共挤膜层,所述聚丙烯共挤膜层包括在远离中间膜层的厚度方向上依次设置的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电晕层、复合聚烯烃层A和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热封层;所述聚乙烯共挤膜层包括远离中间膜层的厚度方向上依次设置的茂金属催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电晕层、复合聚烯烃层B和茂金属催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封层;所述复合PVDC层由聚偏二氯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组成;所述复合聚烯烃层A由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和弹性体的共混物组成;所述复合聚烯烃层B由茂金属催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聚烯烃弹性体的共混物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PVDC拉伸底膜,采用复合聚烯烃层A或复合聚烯烃层B、胶粘层和复合PVDC层复合成拉伸底膜,在基本保持PVDC材料、聚烯烃材料的性能基础上,可提高各膜层的韧性,改善膜层之间的韧性匹配,从而使拉伸底膜的整体拉伸性能得到改善,满足特定包装内容物对中、深拉伸的需求。

优选的,聚丙烯共挤膜层的厚度为35-65μm。进一步优选的,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电晕层、复合聚烯烃层A、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热封层的厚度分别为 10-20μm、15-25μm、10-20μm。

优选的,聚乙烯共挤膜层的厚度为35-65μm。进一步优选的,茂金属催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电晕层、复合聚烯烃层B和茂金属催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封层的厚度分别为10-20μm、15-25μm、10-20μm。

所述中间膜层的厚度为10-30μm。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1-2.5μm。

在上述优选方案下,本实用新型的PVDC拉伸底膜,除了能满足中、深拉伸要求之外,还具有低温热封、热收缩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特点,非常适用于食品的快速包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PVDC拉伸底膜的复合包装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使用PVDC拉伸底膜的复合包装膜,包括PVDC拉伸底膜和盖膜, PVDC拉伸底膜具有用于盛装内容物的容纳腔体,所述PVDC拉伸底膜包括中间膜层和通过胶粘层复合在所述中间膜层两侧表面上的外膜层和内膜层,所述中间膜层为复合PVDC层,所述外膜层、内膜层均为聚丙烯共挤膜层或者均为聚乙烯共挤膜层,所述聚丙烯共挤膜层包括在远离中间膜层的厚度方向上依次设置的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电晕层、复合聚烯烃层A和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热封层;所述聚乙烯共挤膜层包括远离中间膜层的厚度方向上依次设置的茂金属催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电晕层、复合聚烯烃层B和茂金属催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封层;所述复合PVDC层由聚偏二氯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组成;所述复合聚烯烃层A由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和弹性体的共混物组成;所述复合聚烯烃层B由茂金属催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聚烯烃弹性体的共混物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使用PVDC拉伸底膜的复合包装膜,适用于具有中、高拉伸需求的包装内容物,相应的包装制品包装效果好,耐油性、耐腐蚀性、保味性、防潮防霉等效果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PVDC拉伸底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PVDC拉伸底膜的复合包装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PVDC拉伸底膜的复合包装膜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 至图2所示,包括PVDC拉伸底膜4和盖膜5,PVDC拉伸底膜4具有用于盛装内容物的容纳腔体40,PVDC拉伸底膜4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聚丙烯共挤膜层1、第一胶粘层20、聚偏二氯乙烯(PVDC)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共混物组成的中间膜层2、第二胶粘层21和第二聚丙烯共挤膜层 3。

第一聚丙烯共挤膜层1包括与第一胶粘层20贴合的丙丁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第一电晕层11、丙丁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第一热封层13和设于第一电晕层、第一热封层之间的丙丁二元无规共聚丙烯和弹性体共混物组成的第一中间层12,第一电晕层、第一中间层、第一热封层的厚度分别为15μm、20μm、15μm。第二聚丙烯共挤膜层3包括丙丁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第二电晕层31、丙丁二元无规共聚丙烯和弹性体共混物组成的第二中间层32、丙丁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第二热封层33,第二电晕层、第二中间层、第二热封层的厚度分别为 15μm、20μm、15μm。

中间膜层2的厚度为20μm。第一胶粘层20、第二胶粘层21为聚氨酯双组份胶粘剂,厚度均为1.5μm。

中间膜层可采用现有常规方法制备,如将PVDC树脂(89wt%-99wt%)、 EVA树脂(0.1wt%-10wt%)以及其他常规加工助剂(0.001wt%-5wt%)经高混机混合后由单螺杆挤出机挤出,最后用双膜泡法进行吹膜制备而成。

PVDC拉伸底膜的制备过程为:在中间膜层的一侧表面上涂上胶粘层,再将第一聚丙烯共挤膜层贴合在胶粘层表面;之后在中间膜层的另一侧表面上涂胶粘层,然后将第二聚丙烯共挤膜层进行复合,将所得复合膜置于烘箱中于30- 50℃恒温熟化72h,即得。

本实施例的使用PVDC拉伸底膜的复合包装膜在制备时,将PVDC拉伸底膜经拉伸在底膜的中部区域形成容纳腔体,将需要包装的内容物放入容纳腔体后,使用盖膜封装即可。盖膜可选择与底膜同种材质或不同材质,由于盖膜对拉伸性能的要求低,使用现有技术的常规盖膜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PVDC拉伸底膜的复合包装膜的具体实施例2,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表层、内层均为聚乙烯共挤膜层,聚乙烯共挤膜层包括沿远离中间膜层的方面设置的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电晕层、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聚烯烃弹性体(POE)的共混物组成的中间层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封层,电晕层、中间层、热封层的厚度分别为15μm、 20μm、15μm。PVDC和EVA共混物组成的中间膜层的厚度为20μm。聚烯烃弹性体(POE)为采用茂金属催化的乙烯和辛烯通过原位聚合合成的热塑性弹性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PVDC拉伸底膜的复合包装膜的其他实施例中,底膜中表层、中间层、内层的厚度可根据拉伸需要进行调整,胶粘层可使用其他符合安全规定的胶黏剂品种。

本实用新型的PVDC拉伸底膜的具体实施例中,与上述使用PVDC拉伸底膜的复合包装膜中,PVDC拉伸底膜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下面通过普通单层PVDC薄膜、PP/PVDC/PP复合底膜、实施例的拉伸底膜的性能对比,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拉伸底膜的特性。PP/PVDC/PP复合底膜的结构与各层膜的厚度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实施例的中间膜层由PVDC 和EVA的共混物组成,各性能指标的检测参照GB/T 1040.3-2006,GB/T1037- 1988,GB/T1038-2000的规定进行,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拉伸底膜与常规拉伸底膜的性能指标对比

由表1的试验结果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拉伸底膜的断裂伸长率高达300%以上,氧气透过性能、水蒸气透过性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可以满足市场上各类商品的中、深拉伸需求,具有热封性能良好、高强度、耐穿刺、透明度好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