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透明度防潮湿PET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2480发布日期:2018-11-27 23:1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透明度防潮湿PET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透明度防潮湿PET膜。



背景技术:

PET膜又名耐高温聚酯薄膜。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透明性、可回收性,可广泛的应用于磁记录、感光材料、电子、电气绝缘、工业用膜、包装装饰、屏幕保护、光学级镜面表面保护等领域。

目前,通常家用的窗帘或者浴帘都会采用不透光或者低透光的材料制成,为了达到避免隐私外泄的效果,一般的做法就是在塑料薄膜上涂覆一层涂料,但这种涂料在高温下容易脱落,且气味较大,导致遮蔽效果不佳,用户体验差。另外,由于窗帘或者浴帘的使用会经常受到雨水等的腐蚀,所以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霉,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低透明度防潮湿PET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透明度防潮湿PET膜,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PET聚酯基层、非导电镀层和下层PET聚酯基层;所述上层PET聚酯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聚丙烯酰胺层,且所述第一聚丙烯酰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聚氯乙烯层,所述聚氯乙烯层的上表面设置纳米氟聚合物粒子层;所述下层PET聚酯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聚丙烯酰胺层;且所述第二聚丙烯酰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纳米氟聚合物粒子层。

其中,所述第一聚丙烯酰胺层的厚度为2-4um,所述第二聚丙烯酰胺层的厚度为1-3um。

其中,所述纳米氟聚合物粒子层中粒子的粒径在20-30n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非导电镀层使PET膜的水氧阻隔率下降到最低,接近于零,能大大提高PET膜整体的张力,延长PET膜的使用寿命;由于在上层PET聚酯基层的上表面设有聚氯乙烯层,使得PET膜上表面具有更高的耐热性、柔韧性和抗老化的特点,并且能够达到很低的透光率,使得光线基本不会穿入PET膜,这样通过该结构PET膜制作的窗帘或者浴帘就可以很好做到遮蔽的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置了第一聚丙烯酰胺层和第二聚丙烯酰胺层,使得PET膜整体能有效阻隔氧气、水蒸气透过PET膜,并且在聚氯乙烯层的上表面和第二聚丙烯酰胺层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纳米氟聚合物粒子层,可进一步的防止PET膜遭受潮湿空气、水分等的腐蚀,能够大大延长PET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涉及一种低透明度防潮湿PET膜,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PET聚酯基层1、非导电镀层2和下层PET聚酯基层3;上述三层材料采用共挤技术经双向拉伸制得。

为了防止PET膜长潮湿发霉,设计时,可在所述上层PET聚酯基层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聚丙烯酰胺层11,且所述第一聚丙烯酰胺层11的上表面设置有聚氯乙烯层110,所述聚氯乙烯层110的上表面设置纳米氟聚合物粒子层111;所述下层PET聚酯基层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聚丙烯酰胺层31,且所述第二聚丙烯酰胺层31的下表面设置有纳米氟聚合物粒子层111。

由于设置了第一聚丙烯酰胺层和第二聚丙烯酰胺层,使得PET膜整体能有效阻隔氧气、水蒸气透过PET膜,并且在聚氯乙烯层的上表面和第二聚丙烯酰胺层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纳米氟聚合物粒子层,可进一步的防止PET膜遭受潮湿空气、水分等的腐蚀,能够大大延长PET膜的使用寿命。

其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所述第一聚丙烯酰胺层11的厚度为2-4um,所述第二聚丙烯酰胺层31的厚度为1-3um。

其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所述纳米氟聚合物粒子层111中粒子的粒径在20-30nm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