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热致变色的防水透湿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460发布日期:2019-01-08 21:2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热致变色的防水透湿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热致变色的防水透湿面料,属于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户外运动,因此应运而生的户外运动品也越来越多,运动装逐渐成为了人们外出旅行、休闲的首选穿戴。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面料大多是成分及功能单一的化纤材料制成,无法满足人们对衣物美观的要求;尤其是,多数面料不具有防水、透湿功能,更加无法满足人们对衣物功能的要求。

因此,为满足人们对于衣物美观和功能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尝试开发一种可热致变色的防水透湿面料,填补现在的市场空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可热致变色的防水透湿面料,该面料能够在室温时呈现蓝、红等颜色,而在35℃及以上褪色而呈现基布里层的本身颜色,能满足人们对于衣物美观和功能的需求,填补现在的市场空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热致变色的防水透湿面料,此面料由下向上设置有基布里层(1)、热致变色层(2)、防水透湿层(3)和基布外层(4);所述热致变色层(2)包含热致变色粉体(5)与网眼布(6);所述热致变色粉体(5)附着于网眼布(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布里层(1)的材料为棉纺织物、麻纺织物或棉麻混纺织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眼布(6)的材料为合成纤维纺织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眼布(6)的材料为尼龙纤维纺织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透湿层(3)的材料为聚醚砜薄膜、聚氨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或聚偏氟乙烯薄膜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布外层(4)的材料为合成纤维纺织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布外层(4)的材料为涤纶纤维纺织物、尼龙纤维纺织物、丙纶纤维纺织物或聚酰亚胺纤维纺织物或涤纶纤维纺织物、尼龙纤维纺织物、丙纶纤维纺织物、聚酰亚胺纤维纺织物中的一种/几种的混纺织物。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热致变色防水透湿面料,通过在基布里层上设置热致变色层,能够在室温中呈现明显的红色、蓝色、紫色或绿色(也可以是其他与基布颜色不同的颜色,且根据所使用的变色粉体种类不同,颜色不同),而在35℃及以上褪色而变为透明或半透明;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热致变色防水透湿面料通过设置防水透湿层达到防水透湿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热致变色防水透湿面料通过设置基布外层为热致变色防水透湿面料提供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面料的横剖图;

其中,1基布里层、2热致变色层、3防水透湿层、4基布外层、5热致变色粉体以及6网眼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且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可热致变色的防水透湿面料由下向上设置有基布里层(1)、热致变色层(2)、防水透湿层(3)和基布外层(4);所述热致变色层(2)包含热致变色粉体(5)与网眼布(6);所述热致变色粉体(5)附着于网眼布(6)。

作为优选,所述基布里层1的材料为棉纺织物、麻纺织物或棉麻混纺织物。

作为优选,所述网眼布6的材料为合成纤维纺织物。

作为优选,所述网眼布6的材料为尼龙纤维纺织物。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透湿层3的材料为聚醚砜薄膜、聚氨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或聚偏氟乙烯薄膜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基布外层4的材料为合成纤维纺织物。

作为优选,所述基布外层4的材料为涤纶纤维纺织物、尼龙纤维纺织物、丙纶纤维纺织物或聚酰亚胺纤维纺织物或涤纶纤维纺织物、尼龙纤维纺织物、丙纶纤维纺织物、聚酰亚胺纤维纺织物中的一种/几种的混纺织物。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热致变色防水透湿面料在基布里层1上设置热致变色层2,热致变色层2包含热致变色粉体5与网眼布6,热致变色粉体5附着于网眼布6,其中,热致变色粉体5能够在室温中呈现明显的红色、蓝色、紫色或绿色(也可以是其他与基布颜色不同的颜色,且根据所使用的变色粉体种类不同,颜色不同),而在35℃及以上褪色而变为透明或半透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热致变色防水透湿面料的各层通过热熔胶等进行粘合,达到防水透湿和热致变色的目的;基布外层4为热致变色防水透湿面料提供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