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聚能爆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5215发布日期:2019-01-08 20:48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非接触式聚能爆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能爆破装置领域,尤其属于非接触式聚能爆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部队、科研院所、各类型的靶场以及军工生产单位存在大量旧的、失效的、废弃的炮弹以及各种类型的含易燃易爆药物成分的战斗部或者零部件,对它们的销毁通常采用爆炸或燃烧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销毁模式需要将销毁物堆积并将引爆物体或引燃材料附着于销毁物堆积体上,这种销毁模式不安全而且存在引爆或引燃不充分彻底的弊病,操作过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销毁各种类型的含易燃易爆物品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销毁过程安全的非接触式聚能爆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接触式聚能爆破装置 ,其要点在于它由聚能装药装置、起爆装置、发射装置三个部分组成,三个部分分别存放,聚能装药装置、起爆装置分装于器材防爆箱和雷管防爆箱中,所述的聚能装药装置由压紧螺塞、壳体、锁紧螺母、药型罩、聚能药柱、密封端盖组成,聚能药柱覆盖在药型罩外,与药型罩压制成型为一体,装在壳体的一端内腔中,由锁紧螺母拧紧固定,壳体的另一端处设计有外螺纹,与密封端盖相配合,密封端盖上设计有点火导线通孔;所述的起爆装置由电雷管、点火导线、导线固定柱组成,导线固定柱外径与壳体的顶部内腔相配合,点火导线穿过导线固定柱制成一体;所述的发射装置主要由固定座、转盘、伸缩支架、梅花头旋钮、地脚组成,伸缩支架固定在地脚上,梅花头旋钮用于固定伸缩支架的内外杆,转盘固定在伸缩支架上方,固定座固定在转盘上,固定座的内孔与壳体的外径相配合,壳体套在固定座的内孔中由梅花头旋钮紧定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基本原理是:点火引线接入起爆器,通电,电雷管引爆聚能药柱,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药型罩形成金属射流,高温、高速的金属射流可穿透金属等障碍物后引爆或引燃销毁物堆积体。

壳体的形状为中空的长颈瓶,上下两段为上小下大的圆柱形,中间为过渡锥形,小端长颈部的内孔用于安装电雷管,药柱的形状为上段锥形,下段为柱形,装在壳体的大端内腔中,与壳体的内腔过渡锥形段及大端相吻合。聚能药柱装入壳体内由锁紧螺母紧固后,聚能药柱与壳体大端内腔紧密配合,减少运动过程中聚能药柱的晃动,同时起固定作用。

在药型罩与锁紧螺母之间设计有密封垫片Ⅰ,聚能药柱的顶端通过密封垫片Ⅱ与壳体内腔相接,压紧螺塞与壳体之间设计有O型密封圈。

所述的密封垫片对壳体内腔的聚能药柱进行密封,起防潮、防湿作用。

所述的起爆装置中设计有定位套,定位套的内孔与电雷管外径相配合,定位套的外径与上段长颈部的内孔相配合。定位套由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制成,将点火导线连接好的起爆装置的电雷管嵌入定位套的内孔中,把连成一体的定位套、电雷管送入壳体内腔,使电雷管紧密固定在壳体中,提高安全性。

所述的起爆装置电雷管的顶端设计有板型插座、短路套,点火导线上接有与板型插座相配合的板型插针。在存放状态下,板型插座与短路套连接(短路),保证电雷管的安全,使用时再卸掉短路套,将板型插针与板型插座连接。

锁紧螺母外表面为与壳体下方螺孔相配合的外螺纹,中间为通孔,下端面有旋紧缺口。电雷管引爆聚能药柱,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药型罩形成金属射流,锁紧螺母中间的通孔用于引导金属射流射向要销毁的易燃、易爆物品。

起爆装置的制作:将两条点火导线预先穿过导线管,导线管位于模具内孔中心处,向导线固定柱压制模具内孔装填适量的浸有树脂胶粘剂的高硅氧酚醛混合物,而后进行模具热压制,制成导线固定柱和点火导线为一体的密封固定装置,将导线固定柱一端的点火导线与板型插针上的引线焊接牢固,另一端作为点火引线。电雷管上的引线与板型插座上的引线焊接牢固,将短路套插针插入板型插座的二个导电孔中,形成短接,确保安全。将起爆装置各部件装盒储存待用。

锁紧螺母外表面为与壳体大端螺孔相配合的外螺纹,中间为通孔,端面有旋紧缺口。

压紧螺塞、壳体、锁紧螺母、密封端盖均采用铝合金制作。制作的零件整体轻、容易加工,具有高度的耐散热性,耐磨性好 ,抗腐蚀性能、抗氧化性好,易于再生、有利于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电雷管引爆聚能药柱,药型罩形成金属射流,穿过锁紧螺母孔而出,壳体不会破碎,可回收,发射装置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轻便、销毁过程安全,药型罩和聚能药柱压制成一体,操作简便、快捷,本实用新型在不工作的贮存状态下,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存放,保证安全。聚能装药装置、起爆装置分装于器材防爆箱和雷管防爆箱,具有隔爆、防震功能,可靠性能高,装药量小(聚能药柱质量60g),能量利用率高,破甲引爆、引燃能力强,可在10mm~600mm范围内击穿40mm厚装甲钢壳体并引爆、引燃其内部钝感装药的各种战斗部。器材重量轻、携带方便,环境适应性强,具备防水、防潮、耐高低温。使用时通过电雷管引爆聚能药柱,使药型罩形成的高温、高速、高压金属射流穿透金属等障碍物后引爆或引燃销毁物堆积体,安全、方便、快捷地达到销毁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聚能装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起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药型罩结构示意图

图6为药型罩生产工艺流程图

其中:1:压紧螺塞 2: O型密封圈 3:壳体 4:锁紧螺母 5:密封垫片Ⅰ6:药型罩 7:聚能药柱 8:密封垫片Ⅱ 9:密封端盖10:定位套 11:电雷管 12:板型插座 13:短路套 14:板型插针 15:点火导线 16:导线固定柱17:固定座 18:转盘 19:伸缩支架 20:梅花头旋钮 21:地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视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所列举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聚能爆破装置,它由聚能装药装置、起爆装置、发射装置三个部分组成,在不工作的贮存状态下,三个部分分别存放,聚能装药装置、起爆装置分装于器材防爆箱和雷管防爆箱中,保证安全,所述的聚能装药装置见附图1,由压紧螺塞1(铝合金)、O型密封圈2(橡胶)、壳体3(铝合金)、锁紧螺母4(铝合金)、密封垫片Ⅰ5(聚乙烯)、药型罩6(无氧铜)、聚能药柱7(JH-2炸药,聚能药柱质量60g)、密封垫片Ⅱ8(聚乙烯)、密封端盖9(铝合金)组成,密封端盖上设计有点火导线通孔,壳体的形状为中空的长颈瓶,上(小端)、下(大端)两段为圆柱形,中间为过渡锥形,小端长颈部的内孔用于安装电雷管,聚能药柱覆盖在药型罩外,与药型罩压制固定成一体,药柱的形状为上段锥形,下段为柱形,与壳体的内腔过渡锥形段及下段相吻合,密封垫片Ⅰ为外径与壳体下段内径相配合的圆片,密封垫片Ⅱ为外径与壳体过渡锥形顶端内径相配合的圆片,锁紧螺母外表面为与壳体下方螺孔相配合的外螺纹,中间为通孔,通孔的目的在于药型罩形成的高温、高速的金属射流从通孔穿过,下端面有旋紧缺口,便于锁紧螺母拧紧。

安装过程为:将密封垫片Ⅱ一面圆周均匀涂满适量粘胶,一般使用GD-407硅橡胶,将涂胶面朝上放在药柱小端(即顶端)随药柱一起压入壳体内腔处,再放入密封垫片Ⅰ,将壳体尾端的螺纹根部(与密封垫片Ⅰ相近端)涂敷适量GD-407硅橡胶,将锁紧螺母倒角端(与密封垫片Ⅰ相接端)均匀涂满适量GD-407硅橡并锁紧到位,这样通过密封垫片Ⅰ和密封垫片Ⅱ,将壳体内腔的聚能药柱进行密封,对聚能药柱的保护起防潮、防湿作用。聚能药柱的小端通过密封垫片Ⅱ与壳体内腔相接,密封端盖旋入壳体小端,压紧螺塞与壳体之间设计有O型密封圈,对壳体下方的聚能药柱起防潮、防湿保护作用,与密封垫片Ⅰ和密封垫片Ⅱ进行双重保障。在锁紧螺母外还固定有压紧螺塞,壳体的上方设计有外螺纹,密封端盖固定在壳体上方的螺纹外径上。

采用铝合金制作压紧螺塞、壳体、锁紧螺母、密封端盖,是利用铝合金材料轻、容易加工,具有高度的耐散热性等特性,电雷管引爆聚能药柱,药型罩形成金属射流,穿过锁紧螺母孔而出,壳体不会破碎,可回收,发射装置可重复使用。

药型罩结构见图5,药型罩作为聚能装药的核心部件在爆炸产物的推动下形成射流最终对目标进行侵彻,因此,药型罩的质量决定了爆炸战斗部的侵彻和破甲能力,本聚能装药装置的药型罩为中空的单锥形体罩,内锥顶角为50-60度,图中为55度,底端外径为38mm,聚能药柱质量60g,其威力和破甲稳定性较好,如图6所示,采用TU1无氧铜材料冲压毛坯成形、成形毛坯强力变薄旋压、机加旋压成形工件、工件表面镀锡处理等工艺制作药型罩,具体的工艺流程是:下料→落圆片→旋压毛坯成形→旋压毛坯整形(2mm厚)→强力变薄旋压(0.8mm厚)→切除大端飞边→车球头、平总高→外表面镀锡处理(表面处理:EP·Sn 3~5 WJ542-82(镀锡))。产品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成形后的材料晶粒变细,并具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强度和硬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兵器工业中,试验证明,用强力旋压成形制造的药型罩,较之棒料机加成形或冷冲压成形的药型罩,其静破甲性能更稳定。

起爆装置见附图2,由:定位套10 (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电雷管11、板型插座12、短路套13、板型插针14、点火导线15、导线固定柱16 (高硅氧酚醛混合物)组成。定位套由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制成,内孔与电雷管外径配合,外径与壳体上端内腔配合,起爆装置电雷管11的顶端引线与板型插座12 的引线焊接牢固,在不使用时,将短路套插针插入板型插座的二个导电孔中,形成短接,确保安全。点火导线15 上接有与板型插座相配合的板型插针14,导线固定柱外径与壳体的上端内腔相配合,点火导线15穿过导线固定柱制成一体。将起爆装置各部件装盒储存待用。

点火导线与导线固定柱之间的连接配合:

将两条点火导线预先穿过导线管,导线管位于模具内孔中心处,向导线固定柱压制模具内孔装填适量的浸有树脂胶粘剂的高硅氧酚醛混合物,而后进行模具热压制,制成导线固定柱和点火导线为一体的密封固定装置,将导线固定柱一端的点火导线与板型插针上的引线焊接牢固,另一端作为点火引线。

发射装置见附图3,主要由:固定座17 (圆钢管)、转盘18 (钢结构)、伸缩支架19 (方形钢管)、梅花头旋钮20(工程塑料加螺栓)、地脚(铸铁件)21 等组成,发射装置可重复使用。

伸缩支架固定在地脚上,梅花头旋钮用于固定伸缩支架的内外杆,转盘固定在伸缩支架上方,固定座固定在转盘上,固定座的内孔与壳体的外径相配合,壳体套在固定座的内孔中由梅花头旋钮固定,壳体的下方内孔与导线固定柱相配合。

由于本实用新型要应用于野外作业,所以固定件多使用梅花头旋钮,松紧可直接操作。使用时聚能装药装置固定在发射装置上,即壳体套入固定座,用固定件(梅花头旋钮)固定,拧下顶端的密封端盖,放入定位套;将电雷管嵌在定位套内孔中,板形插座与板形插针连接,将导线固定座压入壳体下方内腔,点火引线穿过密封端盖导线孔,旋紧密封端盖。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引爆、引燃作业实现原理,见附图4: 将发射装置的伸缩支架19打开到使用姿态,调整长短到位后用梅花头旋钮20锁紧伸缩支架19,地脚21附着于地面,旋转转盘18到合适的角度用梅花头旋钮20锁紧转盘18。将聚能装药装置的壳体3小端套进固定座17,放置到位后用梅花头旋钮20锁紧。拧下压紧螺塞1和密封端盖9,组装起爆装置:板型插座12卸除短路套,将导线固定柱上的点火导线上的板型插针插入电雷管的板型插座,各点连接可靠。将点火导线连接好的起爆装置的电雷管嵌入定位套的内孔中,把连成一体的定位套、电雷管送入壳体小端内腔,电雷管端面轻触密封垫片处到位,压入连接好点火导线的导线固定柱,将另一端的两条点火导线穿过密封端盖穿线孔作为点火引线,拧紧密封端盖9,确保安装到位,完成聚能爆破装置的安装。微调伸缩支架19,确保引爆装置姿态正确,最后将起爆器电源连接到点火引线上,准备引爆、引燃。

起爆器通电,电雷管11引爆聚能药柱7,聚能药柱7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到达药型罩6后强烈压缩金属,形成高温、高速、高压金属射流,射流前端的速度可达8000m/s~9000m/s,温度通常在900℃~1000℃左右,药型罩6形成的高温、高速、高压金属射流可穿透金属等障碍物后引爆或引燃销毁物堆积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