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晕面热封流延聚乙烯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8847发布日期:2019-07-19 22:03阅读:9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晕面热封流延聚乙烯薄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晕面热封流延聚乙烯薄膜。



背景技术:

流延(Cast)是一种塑料成型技术,是将高分子聚合物的溶液或高分子聚合物的熔体通过刮刀或挤出机模头直接在钢带或冷却钢辊上铺展成型为一定厚度的未取向(或称未拉伸)薄膜。通过流延产出的聚乙烯薄膜与通过吹膜产出的聚乙烯薄膜相比,其特点是生产速度快,产量高,薄膜的透明性、光泽性、厚度均匀性等都极为出色。

现有的流延聚乙烯薄膜由电晕层、中间层和热封层依次相贴合构成,但是由于聚乙烯材料是非极性分子结构,由其共价键构成的分子链,既不能电离,也难以传递自由电子,一旦因摩擦使电子得失而带电后则很难消除。而聚乙烯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在聚乙烯材料制成聚乙烯薄膜后因为很难消除,所以可能会影响印刷效果或在使得制成的袋子难以分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晕面热封流延聚乙烯薄膜,具有抗静电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晕面热封流延聚乙烯薄膜,由电晕层、中间层和热封层依次相贴合构成,所述电晕层为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层,所述电晕层背离中间层侧设置有外涂型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为涂覆盖在电晕层背离中间层侧的外涂型抗静电剂层,所述热封层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所述热封层背离中间层侧设置有抗菌性薄膜,所述中间层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和ABS颗粒层复合而成,所述热封层和抗菌性薄膜占总厚度的20%,所述中间层占总厚度的60%,所述电晕层占总厚度的20%,所述电晕层、中间层、热封层以及抗菌性薄膜的总厚度在60μm到80μm之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聚乙烯材料制成聚乙烯薄膜后,在电晕层进行电晕,因为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韧性好、刚性好、热封性好,使得在电晕过程中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这样减缓了电晕值的衰减,会降低薄膜表面的电晕值,即降低了薄膜表面的粗糙度,使得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层与中间层彼此粘合面积增大,以达到较高的热封强度,从而提高了流延聚乙烯薄膜的整体热封性;设置在电晕层表面的抗静电层能够在聚乙烯薄膜上起到导电作用,将电子得失产生的静电荷引导出,以消除聚乙烯薄膜上静电并起到抗静电的作用,在使用外涂型抗静电剂时,需要将外涂型抗静电剂加到水里,这样外涂型抗静电剂分子中的亲水基就插入水里,而亲油基就伸向空气;将该溶液涂覆在电晕层表面后,外涂型抗静电剂分子中的亲油基就会吸附于电晕层的表面,经过干燥后溶于水中的外涂型抗静电剂将在电晕层表面形成抗静电层,此时外涂型静电剂层分子中的亲水基都向着空气一侧排列,易吸收环境水分或通过氢键与空气中的水分相结合,形成一个单分子导电层,使聚乙烯薄膜上产生的静电荷迅速泄漏,以消除聚乙烯薄膜上静电、达到抗静电目的,低密度聚乙烯韧性好、刚性好、热封性好,使得在电晕过程中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较高的热封强度,提高了流延聚乙烯薄膜的整体热封性,抗菌性薄膜能起到调节水分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效果,不会污染食品,安全性极高,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强度大、韧性好、刚性大、耐热、耐寒,熔化后流动性较好,ABS颗粒抗冲击性强、强度高、韧性好、透明度好,但熔化后流动性较差,两者结合,这样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能够将ABS颗粒层因流动性差而无法覆盖的区域填平,增加ABS颗粒层与电晕层或热封层的接触面积,使得热封层、中间层和电晕层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且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和ABS颗粒层复合而成的中间层使得流延聚乙烯薄膜刚性大、强度高,中间层占总厚度的60%,使得此流延聚乙烯薄膜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在一定程度增加了使用寿命,在保证了流延聚乙烯薄膜强度的同时,不影响流延聚乙烯薄膜的透明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一、电晕层表面的抗静电层能够在聚乙烯薄膜上起到导电作用,将电子得失产生的静电荷引导出,以消除聚乙烯薄膜上静电并起到抗静电的作用;

二、抗菌性薄膜能起到调节水分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效果,不会污染食品,安全性极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晕层;11、抗静电层; 2、中间层;2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22、ABS颗粒层;3、热封层;31、抗菌性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电晕面热封流延聚乙烯薄膜,由电晕层1、中间层2和热封层3依次相贴合构成,电晕层1、中间层2和热封层3因共挤流延形成复合膜。

其中,结合图1所示,电晕层1为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层,因为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制成的电晕层1在电晕过程中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较高的热封强度,而电晕环境温度较低能够减缓电晕值的衰减,这样能够降低薄膜表面的电晕值,即降低了薄膜表面的粗糙度,使得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层和低密度聚乙烯层彼此粘合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流延聚乙烯薄膜的整体热封性提高了流延聚乙烯薄膜的整体热封性。

如图1所示,在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层背离中间层2的一侧涂覆有外涂型抗静电剂以形成抗静电层11;在涂覆外涂型抗静电剂层时,先对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层表面进行电晕,电晕完成后,将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层表面清洗干净;然后需要将外涂型抗静电剂加到水里配成0.2-2%浓度的溶液,这样外涂型抗静电剂分子中的亲水基就插入水里,而亲油基就伸向空气;然后将该溶液涂覆在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层表面后,在温度30-40℃、湿度60-80%的条件下,干燥大约3个小时后,外涂型抗静电剂层分子中的亲水基都向着空气一侧排列,易吸收环境水分或通过氢键与空气中的水分相结合,形成一个单分子导电层,即形成抗静电层11,使聚乙烯薄膜上产生的静电荷迅速泄漏,以消除聚乙烯薄膜上静电、达到抗静电目的。

如图1所示,热封层3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由于低密度聚乙烯韧性好、刚性好、热封性好,提高了流延聚乙烯薄膜的整体热封性。

如图1所示,中间层2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21和ABS颗粒层22复合组成,制作时,将ABS颗粒加热熔化后,制成ABS颗粒层;因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强度大、韧性好、刚性大、耐热、耐寒,熔化后流动性较好;而ABS颗粒抗冲击性强、强度高、韧性好、透明度好,但熔化后流动性较差;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21位于ABS颗粒层22与电晕层1之间或位于ABS颗粒层22与热封层3之间,这样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21能够将ABS颗粒层因流动性差而无法覆盖的区域填平,增加ABS颗粒层22与电晕层1或热封层3的接触面积。

如图1所示,热封层3的背离中间层2侧设置有抗菌性薄膜31,抗菌性薄膜31主要利用具有抗菌性的银离子的作用,将具有抗菌性的银沸石混入塑料中开发而成,抗菌性薄膜31能起到调节水分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效果,不会污染食品,安全性极高。

如图1所示,热封层3和抗菌性薄膜31占总厚度的20%,中间层2占总厚度的60%,电晕层1占总厚度的20%,这样中间层2占比更大,使得此流延聚乙烯薄膜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在一定程度增加了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电晕层1、中间层2、热封层3以及抗菌性薄膜31的总厚度在60μm到80μm之间,使得在保证了流延聚乙烯薄膜强度的同时,不影响流延聚乙烯薄膜的透明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