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PVB隔热胶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1923发布日期:2019-04-16 22:42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高性能PVB隔热胶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热保温材料制造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性能PVB隔热胶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保温隔热材料正朝着高效、节能、薄层、隔热、防水外护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发展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及符合结构保温节能技术同时,更强调有针对性使用保温绝热材料;现有技术中的气囊隔热膜虽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却难以具备很好的强度和缓冲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且隔热效果良好的PVB隔热胶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PVB隔热胶膜,包括PVB膜本体。所述的PVB膜本体由外向内依次为第一PVB基层、气凝胶玻璃层、聚四氟乙烯层、ITO铟锡氧化物层及第二PVB基层;其中所述的第一PVB基层与第二PVB基层的厚度为70~150μm,所述的气凝胶玻璃层的厚度为100~200μm,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120~180μm。所述的第一PVB 基层及第二PVB基层均由(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经增塑剂三甘醇二异辛酸酯或己二酸二正己酯混合挤出塑化流延成型的高分子材料层。在所述的第一PVB 基层与气凝胶玻璃层之间及ITO铟锡氧化物层与第二PVB基层之间均设置有一层加强层,所述的加强层由材质为玻璃纤维的纤维丝纵横交织并粘结而成的纤维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VB膜本体包括设置在两侧的第一PVB基层及第二PVB基层与设置在第一PVB基层及第二PVB基层之间的气凝胶玻璃层、聚四氟乙烯层及ITO铟锡氧化物层;第一PVB基层及第二PVB基层使PVB膜本体具备有透明、耐热、耐寒、耐湿、机械强度高的特性;气凝胶玻璃层不仅能够阻隔室内与室外热量的传导,减低热传导效果,还能够使PVB膜本体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四氟乙烯层具有很好的韧性和抗撕裂性,能阻止外力冲击、从而使PVB 膜本体具有很好的防爆效果;ITO铟锡氧化物层对近红外线(760nm~2000nm) 的发射率可达80%以上,从而使PVB膜本体具有非常好的光学特性。通过第一 PVB基层与气凝胶玻璃层之间及ITO铟锡氧化物层与第二PVB基层之间均设置有一层由材质为玻璃纤维的纤维丝纵横交织并粘结而成的纤维网的加强层,从而能进一步提高PVB膜本体的的结构强度,且加强层为纤维网,即使出现局部受力,也能很好的将力分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ITO铟锡氧化物层之间设置有纳米气囊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聚四氟乙烯层、ITO铟锡氧化物层之间设置有纳米气囊层,由于纳米气囊层实现了阻燃、减震和反射热量的一体化,可用于比较恶劣的环境中用于隔热以及减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PVB膜本体的隔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气凝胶玻璃层与聚四氟乙烯层之间设置有二氧化钛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气凝胶玻璃层与聚四氟乙烯层之间设置有二氧化钛层,由于射二氧化钛可以反射红外线又可以一定的可见光的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而且窗外可隔离紫外线99%以上,隔离红外线80%以上,而且可以根据光照强度变色,光照越强变色越深,从而提高了PVB膜本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处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第一PVB基层、2-气凝胶玻璃层、3-聚四氟乙烯层、4-ITO铟锡氧化物层、5-第二PVB基层、6-加强层、7-纳米气囊层、 8-二氧化钛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性能PVB隔热胶膜,包括PVB膜本体。所述的PVB膜本体由外向内依次为第一PVB基层1、气凝胶玻璃层2、聚四氟乙烯层3、ITO铟锡氧化物层4 及第二PVB基层5;其中所述的第一PVB基层1与第二PVB基层5的厚度为70~ 150μm,所述的气凝胶玻璃层2的厚度为100~200μm,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3 的厚度为120~180μm。所述的第一PVB基层1及第二PVB基层5均由(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经增塑剂三甘醇二异辛酸酯或己二酸二正己酯混合挤出塑化流延成型的高分子材料层。

PVB膜本体包括设置在两侧的第一PVB基层1及第二PVB基层5与设置在第一PVB基层1及第二PVB基层5之间的气凝胶玻璃层2、聚四氟乙烯层3及ITO 铟锡氧化物层4;第一PVB基层1及第二PVB基层5使PVB膜本体具备有透明、耐热、耐寒、耐湿、机械强度高的特性;气凝胶玻璃层2不仅能够阻隔室内与室外热量的传导,减低热传导效果,还能够使PVB膜本体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四氟乙烯层具有很好的韧性和抗撕裂性,能阻止外力冲击、从而使PVB膜本体具有很好的防爆效果;ITO铟锡氧化物层4对近红外线(760nm~2000nm)的发射率可达80%以上,从而使PVB膜本体具有非常好的光学特性。

在所述的第一PVB基层1与气凝胶玻璃层2之间及ITO铟锡氧化物层4与第二PVB基层5之间均设置有一层加强层6,所述的加强层6由材质为玻璃纤维的纤维丝纵横交织并粘结而成的纤维网。通过在第一PVB基层1与气凝胶玻璃层2之间及ITO铟锡氧化物层4与第二PVB基层5之间均设置有一层由材质为玻璃纤维的纤维丝纵横交织并粘结而成的纤维网的加强层6,从而能进一步提高 PVB膜本体的的结构强度,且加强层6为纤维网,即使出现局部受力,也能很好的将力分散。

进一步:在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层3、ITO铟锡氧化物层4之间设置有纳米气囊层7。通过在聚四氟乙烯层3、ITO铟锡氧化物层4之间设置有纳米气囊层7,由于纳米气囊层7实现了阻燃、减震和反射热量的一体化,可用于比较恶劣的环境中用于隔热以及减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PVB膜本体的隔热性能。

进一步:在所述的气凝胶玻璃层2与聚四氟乙烯层3之间设置有二氧化钛层8。通过在气凝胶玻璃层2与聚四氟乙烯层3之间设置有二氧化钛层8,由于射二氧化钛可以反射红外线又可以一定的可见光的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而且窗外可隔离紫外线99%以上,隔离红外线80%以上,而且可以根据光照强度变色,光照越强变色越深,从而提高了PVB膜本体的实用性。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