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受力瓦楞纸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8074发布日期:2019-07-27 11:04阅读:1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承受力瓦楞纸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瓦楞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承受力瓦楞纸板。



背景技术:

瓦楞纸板经过模切、压痕、钉箱或粘箱制成瓦楞纸箱。瓦楞纸箱是一种应用最广的包装制品,用量一直是各种包装制品之首。包括钙塑瓦楞纸箱。半个多世纪以来,瓦楞纸箱以其优越的使用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逐渐取代了木箱等运输包装容器,成为运输包装的主力军。它除了保护商品、便于仓储、运输之外,还起到美化商品,宣传商品的作用,瓦楞纸箱属于绿色环保产品,它利于环保,利于装卸运输。

但是对于包装体积大,重量大的物品,现有方式是通过增加瓦楞纸板的厚度,使得瓦楞纸板内部的缓冲结构加厚,从而提高承受力,但是现有技术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承受力不足,很容易垮塌,造成瓦楞纸板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承受力瓦楞纸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承受力瓦楞纸板,包括下面板、上面板、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所述下面板左右两侧顶部设置有上面板,所述下面板顶部通过无机胶水粘接有第一缓冲板,所述上面板底部通过无机胶水粘接有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底部表面设置有橡胶固定柱,所述橡胶固定柱内侧缠绕有尼龙弹簧,所述橡胶固定柱底端设置有橡胶缓冲棒。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为平行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内侧设置有若干对橡胶固定柱、尼龙弹簧和橡胶缓冲棒,且均呈一字型直线分布。

优选的,所述橡胶固定柱与橡胶缓冲棒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橡胶固定柱上设置有两个橡胶缓冲棒,呈V型结构,且尼龙弹簧两端均固定于橡胶缓冲棒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板表面设置有滑道,所述橡胶缓冲棒底端设置于滑道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内侧的若干对橡胶固定柱、尼龙弹簧和橡胶缓冲棒,使得下面板和上面板的各个部位受力均匀,在物体对下面板和上面板进行受力时,通过V型的橡胶缓冲棒进行卸力,从而提高承受物体重量的能力,且尼龙弹簧两端固定于橡胶缓冲棒上,通过尼龙弹簧加强对两个橡胶缓冲棒之间的聚合力,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受力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橡胶固定柱和橡胶缓冲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固定柱、尼龙弹簧和橡胶缓冲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道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下面板,2、上面板,3、第一缓冲板,4、第二缓冲板,5、橡胶固定柱,6、尼龙弹簧,7、橡胶缓冲棒,8、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高承受力瓦楞纸板,包括下面板1、上面板2、第一缓冲板3和第二缓冲板4,下面板1左右两侧顶部设置有上面板2,下面板1顶部通过无机胶水粘接有第一缓冲板3,上面板2底部通过无机胶水粘接有第二缓冲板4,第二缓冲板4底部表面设置有橡胶固定柱5,橡胶固定柱5内侧缠绕有尼龙弹簧6,橡胶固定柱5底端设置有橡胶缓冲棒7,第一缓冲板3与第二缓冲板4为平行相对设置,第一缓冲板3与第二缓冲板4内侧设置有若干对橡胶固定柱5、尼龙弹簧6和橡胶缓冲棒7,且均呈一字型直线分布,使得下面板1和上面板2的各个部位受力均匀,提高承受物体重量的能力,橡胶固定柱5与橡胶缓冲棒7为一体结构,增强橡胶固定柱5与橡胶缓冲棒7之间的结构连接,提高受力程度,增加使用寿命,橡胶固定柱5上设置有两个橡胶缓冲棒7,呈V型结构,且尼龙弹簧6两端均固定于橡胶缓冲棒7上,通过尼龙弹簧6加强对两个橡胶缓冲棒7之间的聚合力,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受力程度,第一缓冲板3表面设置有滑道8,橡胶缓冲棒7底端设置于滑道8内部,使得橡胶缓冲棒7能够在滑道8朝着同一水平直线进行滑动,防止方向错乱。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承受力瓦楞纸板,在使用该高承受力瓦楞纸板,当下面板1和上面板2受到物体重量时,V型的橡胶缓冲棒7会滑道8上进扩大角度朝着同一水平直线进行滑动,从而在进行卸力,从而提高承受物体重量的能力,且尼龙弹簧6两端固定于橡胶缓冲棒7上,通过尼龙弹簧6加强对两个橡胶缓冲棒7之间的聚合力,当两个橡胶缓冲棒7之间角度扩大时,尼龙弹簧6两个可橡胶缓冲棒7相内侧拉回,将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受力程度,橡胶固定柱5与橡胶缓冲棒7为一体结构,增强橡胶固定柱5与橡胶缓冲棒7之间的结构连接,提高受力程度,增加使用寿命,从而可反复使用,降低了需要多次生产瓦楞纸板的生产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