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天爆破炮孔填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0423发布日期:2019-05-11 00:04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露天爆破炮孔填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用爆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露天爆破炮孔填孔机。



背景技术:

在露天爆破中,尤其在大孔径的露天台阶爆破中,在完成炸药装填后,必须对炮孔进行有效填塞,炮孔填孔的好坏直接影响爆破的效果。在现有施工中,炮孔填孔工作主要由人工使用铁锹完成,劳动强度大,施工现场人员较多,填孔效率低,影响施工进度。随着大孔径高台阶爆破技术的推广应用,炮孔填孔工作量会不断增加,人工填孔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为此,需要一种机械化的填孔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人工填孔的不足,提供一种露天爆破炮孔填孔机。以替代人工填孔,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填孔效率,缩短爆破施工进度。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露天爆破炮孔填孔机,包括设在滑移装载机前端的填孔属具;所述填孔属具包含属具支架,属具支架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中推板,中推板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竖向铰接轴铰接有左推板和右推板;左推板和右推板与属具支架之间分别设有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的两端均呈铰接连接;所述左推板、右推板和中推板均呈圆弧形,三者能够形成C形围挡。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填孔属具借助滑移装载机形成露天炮孔填孔的移动作业平台,填孔属具由左右两块活动推板和中间的固定推板构成,三者可形成C形围挡。在作业时,利用中间推板将中间部分的岩屑推至正前方的炮孔内,利用左右两推板的向内摆动,将两侧的岩屑推动至炮孔内,由于左右两推板收拢后,三者形成C形围挡,因此,可极大的增加岩屑推送量,填孔效率高。滑移装载机由司机操纵行驶,中间推板由装载机的发动机提供动力,左右推板由液压缸驱动,实现全机械化作业,极大的降低了填孔作业劳动强度。在装载机的行驶过程中,可在距炮孔设定距离时,打开两侧推板,然后在继续前进的过程中,收拢两侧推板,继而完成填孔作业。

优选的,所述属具支架安装在滑移装载机设有的机械臂前端;属具支架与机械臂之间设有属具液压缸,属具液压缸用以控制所述填孔属具仰俯角度,机械臂后端连接有大臂液压缸,大臂液压缸用以控制所述填孔属具与地面的间隙。以通过俯仰角度调整,使左推板、右推板和中推板三者形成的C形围挡轴线与炮孔轴线平行,确保填孔完成后炮孔上平面平整,确保填孔质量;并利用大臂液压缸控制填孔属具与地面的间隙,从而在非填孔作业的滑移装载机行驶过程中,三个推板有足够的离地间隙,能有效避开岩屑类障碍物。

优选的,所述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均通过对应的液压软管和滑移装载机的液压系统接口连接。以适应填孔属具仰俯摆动和升降运行。

优选的,所述滑移装载机设有驾驶室,驾驶室内设有液压操控装置。以由驾驶员进行填孔属具的俯仰运动和左右推板的展开与收拢运行操作,从而完成填孔作业,节省人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可降低爆破施工现场填孔劳动强度,减少现场工作人员数量,显著提高填孔效率,保障爆破作业及时开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轴测图,其中左右推板处于展开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轴测图,其中左右推板处于收拢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揭示和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一种露天爆破炮孔填孔机,包括设在滑移装载机2前端的填孔属具1;所述填孔属具1包含属具支架1.3,属具支架1.3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中推板1.1b,中推板1.1b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竖向铰接轴铰接有左推板1.1a和右推板1.1c;左推板1.1a和右推板1.1c与属具支架1.3之间分别设有左液压缸1.2a和右液压缸1.2b,左液压缸1.2a和右液压缸1.2b的两端均呈铰接连接;所述左推板1.1a、右推板1.1c和中推板1.1b均呈圆弧形,三者能够形成如图 2所示的C形围挡。

其中,所述属具支架1.3滑移装载机2设有的机械臂2.2前端横向铰接的安装板上;属具支架1.3与机械臂2.2之间设有属具液压缸2.1,属具液压缸 2.1用以控制所述填孔属具1仰俯角度,机械臂2.2后端连接有大臂液压缸2.3,大臂液压缸2.3用以控制所述填孔属具1与地面的间隙。所述左液压缸1.2a和右液压缸1.2b均通过对应的液压软管和滑移装载机2的液压系统接口连接;所述滑移装载机2设有驾驶室,驾驶室内设有液压操控装置。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