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8077发布日期:2019-07-27 11:0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合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将二压合材料紧密贴合,目前业界多会利用压合装置进行压合,但压合装置多为通过单一的升降机构进行压合,造成压合材料的周边可能会有翘曲的情况发生,导致产品的良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通过多轴升降机构使二压合材料于压合时的单位面积受力更为均匀,以避免发生翘曲,从而提升产品良率。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包含腔室本体、下压板、上压板以及多轴升降机构。下压板是位于腔室本体中。上压板是设置于腔室本体中,并相对于下压板。多轴升降机构包含主压合升降机及至少一周边压合升降机。主压合升降机是穿设于腔室本体,并包含主伺服马达、主升降结构以及主荷重元。主升降结构是受主伺服马达带动,其中主升降结构包含主支撑杆。主支撑杆穿设于腔室本体,并与上压板连接。主荷重元与主升降结构连接并用以反馈压合力道。至少一周边压合升降机是穿设于腔室本体,并包含周边伺服马达、周边升降结构以及周边荷重元。周边升降结构是受周边伺服马达带动,其中周边升降结构包含周边支撑杆,穿设于腔室本体,并推抵上压板。周边荷重元与周边升降结构连接并用以反馈另一压合力道。

根据前段所述的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其中主升降结构及至少一周边升降结构分别还包含至少一导杆。导杆设置于主支撑杆或周边支撑杆的周边,并与主支撑杆连动上压板的方向或周边支撑杆推抵上压板的方向平行连接于腔室本体。

根据前段所述的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还包含负压模块。负压模块与腔室本体连接。

根据前段所述的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其中主压合升降机及至少一周边压合升降机分别还包含减速机。减速机与主伺服马达或周边伺服马达连接,用以调整主伺服马达的转速及输出扭力或周边伺服马达的转速及输出扭力。

根据前段所述的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其中主压合升降机及至少一周边压合升降机分别还包含波纹管。波纹管是环绕设置于主支撑杆或周边支撑杆。

根据前段所述的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其中至少一周边压合升降机的数量为四。

根据前段所述的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其中腔室本体还包含上门板。上门板用以支撑固定多轴升降机构并供主支撑杆及周边支撑杆穿设。

根据前段所述的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还包含至少一加热装置。至少一加热装置是设置于下压板或上压板中至少一个。

根据前段所述的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其中腔室本体还包含隔热装置。隔热装置是设置于腔室本体,且隔热装置为冷却装置或阻热装置。

根据前段所述的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还包含至少一石墨纸。至少一石墨纸是设置于上压板以及下压板中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通过多轴升降机构使二压合材料于压合时的单位面积受力更为均匀,以避免发生翘曲,从而提升产品良率。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图1实施方式的多轴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图3绘示图1实施方式的主压合升降机的示意图;

图4绘示图1实施方式的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的俯视图;以及

图5绘示图1实施方式的石墨纸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

110:腔室本体

120:下压板

130:上压板

140:多轴升降机构

141:主压合升降机

141a:主伺服马达

141b:主升降结构

141c:主支撑杆

141d:主荷重元

142:周边压合升降机

143:导杆

144:减速机

145:波纹管

150:负压模块

160:上门板

170:石墨纸

171:石墨纸固定板

180:加热装置

190:隔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100的示意图,图2绘示图1实施方式的多轴升降机构140的示意图,图3绘示图1实施方式的主压合升降机141的示意图。由图1至3可知,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100包含腔室本体110、下压板120、上压板130以及多轴升降机构140。

详细来说,下压板120位于腔室本体110中。上压板130设置于腔室本体110中,并相对于下压板120。多轴升降机构140包含主压合升降机141以及至少一周边压合升降机142,其中所述周边压合升降机142毗邻设置于主压合升降机141。图1实施方式中,主压合升降机141连接于上压板130,周边压合升降机142则用以推底上压板130,而必须说明的是,主压合升降机141与周边压合升降机142的结构相同,仅于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100的配置以及与上压板130的连接关系不同。故,本公开内容仅于图3绘示及标示主压合升降机141的结构及元件,后续将配合图3的内容,以文字说明周边压合升降机142的结构及元件。

由图2及图3可知,主压合升降机141包含主伺服马达141a、主升降结构141b以及主荷重元141d。主升降结构141b受主伺服马达141a带动,并包含主支撑杆141c,其穿设于腔室本体110并与上压板130连接,以推动上压板130于压合方向进行升降。主荷重元141d与主升降结构141b连接并用以反馈压合力道,以与主伺服马达141a形成闭回路反馈控制,主伺服马达141a会依据主荷重元141d的感测结果调整其输出,以调整主压合升降机141的压合强度,除可稳定带动上压板130的升降外,还可适应性地调整施加于压合材料的受力,提升产品良率。

周边压合升降机142包含周边伺服马达(未另标示)、周边升降结构(未另标示)以及周边荷重元(未另标示),其中周边压合升降机142的周边伺服马达、周边升降结构以及周边荷重元与前述主压合升降机141的主伺服马达141a、主升降结构141b以及主荷重元141d结构相同,将不另标示。周边升降结构受周边伺服马达带动,并包含周边支撑杆,其穿设于腔室本体110并用以推抵上压板130。周边压合升降机142是可分离地推抵上压板130;也就是说,周边支撑杆未与上压板130连接,仅在压合过程中推抵上压板130,且于上压板130的上升过程中,周边支撑杆可朝远离上压板130的方向进行退位,以避免影响主压合升降机141连动上压板130上升的作业。周边荷重元与周边升降结构连接,并用以反馈另一压合力道,以与周边伺服马达形成闭回路反馈控制,周边伺服马达会依据周边荷重元的感测结果调整其输出,以调整周边压合升降机142的压合强度,从而使压合材料的单位面积受力更为均匀,以减少翘曲。配合参照图4,其绘示图1实施方式的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100的俯视图。具体而言,图1实施方式中,周边压合升降机142的数量可为四,其可对称地设置于主压合升降机141的周边,借以于压合作业中平均地推抵上压板130,使压合材料平均受力。值得一提的是,主压合升降机141以及周边压合升降机142皆各自独立,因此,可依照不同的压合材料及状况接收感测反馈压力并适应性调整施加于上压板130的压力,提升压合品质。

请继续参考图1及图2,为了使腔室本体110达到理想的压合加工环境,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100可还包含负压模块150及加热装置180。负压模块150与腔室本体110连接,用以调整腔室本体110中的压合加工环境。负压模块150可调整腔室本体110中的真空度,并于压合过程中使腔室本体110维持在理想的真空环境。加热装置180设置于下压板120或上压板130中至少一个。通过加热装置180的设置可提升腔室本体110中的环境温度,使压合材料上的贴合胶呈现较佳的贴合状态,以提升压合材料间的压合紧密性。通过负压模块150及加热装置180的设置可使腔室本体110达到理想的压合加工环境,从而提升压合产品的良率。压合加工环境可例如是真空度或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可例如是250℃。另外,上压板130与下压板120皆可配置有加热装置180,不以本公开内容为限。

为避免腔室本体110中的高温传递至腔室本体110外部,腔室本体110可还包含隔热装置190。隔热装置190设置于腔室本体110。隔热装置190可为冷却装置或阻热装置,其中冷却装置可为水冷管,而阻热装置的材质可为泡棉,但还可为其他利于隔绝热传导至装置及材料,不以本公开内容为限。

请继续参考图2及图3,主压合升降机141及周边压合升降机142可分别还包含减速机144及波纹管145。减速机144与主伺服马达141a或周边伺服马达连接用以调整主伺服马达141a的转速及输出扭力或周边伺服马达的转速或输出扭力;也就是说,减速机144可通过调整主伺服马达141a或周边伺服马达的输出,借以控制主升降结构141b或周边升降结构带动上压板130的压合强度。波纹管145环绕设置于主支撑杆141c或周边支撑杆,由于主支撑杆141c或周边支撑杆是分别穿设腔室本体110,可通过波纹管145的设置而有利腔室本体110保持压合加工环境。另外,为了提升多轴升降机构140于压合方向作动的稳定性,主压合升降机141的主升降结构141b及周边压合升降机142的周边升降结构可分别还包含至少一导杆143。导杆143设置于主支撑杆141c的周边或周边支撑杆的周边,并与主支撑杆141c连动上压板130的方向或周边支撑杆推抵上压板130的方向平行连接于腔室本体110。具体而言,图1实施方式中,主升降结构141b及周边升降结构中导杆143的数量分别可为二。

由图2及图4可知,腔室本体110可还包含一上门板160。上门板160用以支撑固定多轴升降机构140并供主支撑杆141c及周边支撑杆穿设。主压合升降机141的导杆143及周边压合升降机142的导杆143支撑固定于上门板160中,而主支撑杆141c则穿设于上门板160并与上压板130连接,周边支撑杆亦穿设于上门板160,用以推抵上压板130。借此,可支撑固定多轴升降机构140,并提升多轴升降机构140连动上压板130于压合方向的稳定性。

请参考图5,其绘示图1实施方式的石墨纸170的示意图。使用多轴压合方式的压合装置100可还包含至少一石墨纸170及石墨纸固定板171。石墨纸170设置于下压板120以及上压板130中至少一个。石墨纸固定板171可用以将石墨纸170固定于下压板120或上压板130中至少一个,其目的在于提升下压板120或上压板130的表面平整度,以使压合材料于压合过程中的单位面积受力更为均匀以提升产品良率,避免下压板120或上压板130于加工过程中因高温而导致形变,进而产生加工误差,造成产品良率降低。另外,石墨纸170及石墨纸固定板171可设置于下压板120及上压板130上,不以此公开内容为限。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后附的权力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