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软耐磨的车用内饰金属纱面料及其方向盘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0435发布日期:2019-08-27 19:35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软耐磨的车用内饰金属纱面料及其方向盘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柔软耐磨的车用内饰金属纱面料及其方向盘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车用内饰面料,其耐磨性能和抗菌性能一般,并且因为面料本身相对较柔软,因此,强度较低,且通过此类普通的涤纶白丝,纤维之类形成的纹理图案耐磨性能很差,手感也不舒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柔软耐磨的车用内饰金属纱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车用内饰面料的抗菌性能,一种柔软耐磨的车用内饰金属纱面料,包括:

层叠设置的外层、中层、内层和底层,所述中层由复合纱线作为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包括金属纱线和缠绕在所述金属纱线表层的抗静电纱线,所述抗静电纱线包括作为芯层的涤纶纱线,作为皮层的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所述底层为表面涂覆有抗菌剂的胶泥;

所述内层为由抗菌纱线作为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其中,作为经线的相邻两个所述抗菌纱线之间的间隙之上为作为经线的所述复合纱线;作为纬线的相邻两个所述抗菌纱线之间的间隙之上为作为纬线的所述复合纱线,所述间隙的宽度与所述复合纱线的直径比为6:5;

当依次挤压所述外层、中层和内层时,所述底层依次穿插伸入所述内层和所述中层之间;

当压力消失时,所述底层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外层由加强纤维作为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加强纤维呈扁平状,作为经线的两个所述加强纤维之间紧贴,作为纬线的两个所述加强纤维之间紧贴。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纤维包括由S捻捻合的竹纤维纱线和Z捻捻合的碳纤维纱线,所述加强纤维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粘结点。

作为优选,所述抗菌纱线包括作为中芯层的弹力丝和包覆在该中芯层上的包覆纱线,所述包覆纱线为多股且呈螺旋状,所述包覆纱线为浸透有板蓝根提取液的棉纤维。

作为优选,所述抗静电纱线的芯层包括多股涤纶纱线,该多股涤纶纱线螺旋捻合成所述芯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柔软耐磨的车用内饰金属纱面料,首先,通过金属纱线,增强整体面料的强度以及保证整体面料的耐磨性能,其次,通过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进一步加强整体耐磨性能,以及抗静电性能,其次,底层为表面涂覆有抗菌剂的胶泥,胶泥能够吸灰同时配合抗菌剂实现杀菌效果;

内层与中层之间的错位设置,便于在挤压的时候,胶泥渗入各间隙中,粘取粘附在中层、内层和外层上的灰尘和粘物;同时,胶泥的质感,增强了整体面料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方向盘套,所述方向盘套由如上所述的车用内饰金属纱面料制成;其中,所述方向盘套包括环形套以及设置在所述环形套之内的覆盖包,

所述覆盖包的中部具有存储有杀菌膏的抗菌球袋,在所述抗菌球袋的周向设置有出膏口,在所述抗菌球袋的两侧的所述覆盖包上设置有适于与方向盘表面按压固定连接的按压扣;

当挤压所述抗菌球袋时,所述杀菌膏会从所述出膏口中挤出。

作为优选,所述覆盖包包括上半球形、下半球形和连接所述上半球形和所述下半球形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直径小于所述上、下半球形的直径;

所述出膏口开设在所述上半球形的侧壁的周向,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多个流通管道,所述下半球形内适于存储杀菌膏;

当挤压所述抗菌球袋时,杀菌膏适于被挤压并且依次通过所述流通管道和所述出膏口挤出。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套的内壁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底层粘合一体,所述缓冲层包括橡胶底面和密布于该橡胶底面的橡胶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向盘套,通过挤压抗菌球袋,使杀菌膏从抗菌球袋的出膏口处排至外部,通过人为实现方向盘套的表面的涂覆,同时,按压扣能够与方向盘的表面的钮扣结合相互压合固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软耐磨的车用内饰金属纱面料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层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纱线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抗静电纱线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层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层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层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纤维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抗菌纱线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向盘套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向盘的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向盘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抗菌球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外层1;

加强纤维11,竹纤维纱线111,碳纤维纱线112;

中层2,复合纱线21,金属纱线211,抗静电纱线212;

涤纶纱线2121,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2122;

内层3,抗菌纱线31,弹力丝311,包覆纱线312,间隙32;

底层4,抗菌剂41,胶泥42;

环形套5;

覆盖包6,抗菌球袋61,按压扣62;

方向盘7,凹口71,上半球形711,连接柱712,流通管道7121,下半球形 713,出膏口714,钮扣72;

橡胶底面8,橡胶块9。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实施例一:

如图1~9所示,

一种柔软耐磨的车用内饰金属纱面料,包括:层叠设置的外层1、中层2、内层3和底层4,所述中层2由复合纱线21作为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21包括金属纱线211和缠绕在所述金属纱线211表层的抗静电纱线212,所述抗静电纱线212包括作为芯层的涤纶纱线2121,作为皮层的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2122;所述底层4为表面涂覆有抗菌剂41的胶泥42;

所述内层3为由抗菌纱线31作为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其中,作为经线的相邻两个所述抗菌纱线31之间的间隙32之上为作为经线的所述复合纱线21;作为纬线的相邻两个所述抗菌纱线31之间的间隙32之上为作为纬线的所述复合纱线21,所述间隙32的宽度与所述复合纱线21的直径比为6:5;

当依次挤压所述外层1、中层2和内层3时,所述底层4依次穿插伸入所述内层3和所述中层2之间;当压力消失时,所述底层4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柔软耐磨的车用内饰金属纱面料,首先,通过金属纱线211,增强整体面料的强度以及保证整体面料的耐磨性能,其次,通过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2122,进一步加强整体耐磨性能,以及抗静电性能,其次,底层4 为表面涂覆有抗菌剂41的胶泥42,胶泥42能够吸灰同时配合抗菌剂41实现杀菌效果;

内层3与中层2之间的错位设置,便于在挤压的时候,胶泥42渗入各间隙 32中,粘取粘附在中层2、内层3和外层1上的灰尘和粘物;同时,胶泥42的质感,增强了整体面料的舒适度。

所述外层1由加强纤维11作为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加强纤维11呈扁平状,作为经线的两个所述加强纤维11之间紧贴,作为纬线的两个所述加强纤维11之间紧贴。其中,加强纤维11之间的紧贴,起到初步封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放置脏菌进入中层2和内层3,而即使进入中层2和内层3,在有涂覆有抗菌剂41的胶泥42的存在,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起到杀菌效果,同时阻碍胶泥42探出外层1。

所述加强纤维11包括由S捻捻合的竹纤维纱线111和Z捻捻合的碳纤维纱线112,所述加强纤维11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粘结点。粘结点的存在,加强整体强度,并且竹纤维纱线111和碳纤维纱线112,其韧性和强度也足够强,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

所述抗菌纱线31包括作为中芯层的弹力丝311和包覆在该中芯层上的包覆纱线312,所述包覆纱线312为多股且呈螺旋状,所述包覆纱线312为浸透有板蓝根提取液的棉纤维。板蓝根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菌杀菌效果,涂覆在棉纤维上,起到杀菌抗菌效果。弹力丝311的作用,保证抗菌纱线31的弹性。

所述抗静电纱线212的芯层包括多股涤纶纱线2121,该多股涤纶纱线2121 螺旋捻合成所述芯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10~13所示,一种方向盘7套,在之前,需要设置一种与这种方向盘7套相互配套的方向盘7,在方向盘7上开设有凹口71和两个按钮,参考图11和图12,方向盘7套由如实施例1中的车用内饰金属纱面料制成;其中,所述方向盘7套包括环形套5以及设置在所述环形套5之内的覆盖包6,

所述覆盖包6的中部具有存储有杀菌膏的抗菌球袋61,在所述抗菌球袋61 的周向设置有出膏口714,在所述抗菌球袋61的两侧的所述覆盖包6上设置有适于与方向盘7表面按压固定连接的按压扣62;当挤压所述抗菌球袋61时,所述杀菌膏会从所述出膏口714中挤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向盘7套,通过挤压抗菌球袋61,使杀菌膏从抗菌球袋61的出膏口714处排至外部,通过人为实现方向盘7套的表面的涂覆,同时,按压扣62能够与方向盘7的表面的钮扣72结合相互压合固定。

所述覆盖包6包括上半球形711、下半球形713和连接所述上半球形711和所述下半球形713的连接柱712,所述连接柱712的直径小于所述上、下半球形 713的直径;所述出膏口714开设在所述上半球形711的侧壁的周向,所述连接柱712上开设有多个流通管道7121,所述下半球形713内适于存储杀菌膏;当挤压所述抗菌球袋61时,杀菌膏适于被挤压并且依次通过所述流通管道7121 和所述出膏口714挤出。

当杀菌膏用尽以后,可以通过注射器再次由出膏口714处注入杀菌膏,从而实现循环使用,而在安装的时候,为了防止在安装的时候造成杀菌膏的被挤出,因此,是使上半球形711从上安装,这样,即使挤压上半球形711和连接柱712,也不会对下半球形713造成影响,

所述环形套5的内壁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底层4粘合一体,所述缓冲层包括橡胶底面8和密布于该橡胶底面8的橡胶块9。

橡胶底面8配合橡胶块9加强耐磨性保护背部的胶泥42,同时橡胶底面8 和底层4相互粘合,在胶泥42的抗菌剂41用尽时,便于及时涂覆。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