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棉纱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0432发布日期:2019-08-27 19:35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纶棉纱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氨纶棉纱面料。



背景技术: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现有技术中,面料大多都为棉质面料和化纤面料,化纤面料透气性不佳,而棉质面料的弹性不佳,一般将两者结合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两者的形变能力以及强度不同,导致整体面料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的氨纶棉纱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氨纶棉纱面料,包括第一棉纱层,所述第一棉纱层两侧设置有第二棉纤维层,所述第二棉纱层外侧设置有镀膜层,所述第一棉纱层和第二棉纱层均由棉纤维组成,所述第一棉纱层和第二棉纱层的棉线纤维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棉纱层的棉纤维间隙中设置有截面为多边形的氨纶纤维,所述第一棉纱层的棉纤维间隙中设置有防潮纤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氨纶纤维截面为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防潮纤维为竹纤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镀膜层为PTFE膜。

在本实用新型中,整体面料由第一棉纱层和第二棉纱层构成,第二棉纱层位于第一棉纱层的两侧,这样就形成了三层棉纱组成主体面料,并且在最外侧附着有镀膜层用于保护整个面料,在这里优选PTFE膜作为镀膜层的材料,PTFE膜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透气性能,适合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应用。在第二棉纱层的棉纤维之间设置有氨纶纤维,并且氨纶纤维的截面优选三角形,这样可以在第二棉纱层在收到形变过程中,能够与氨纶纤维接触,使得弹性较好的氨纶纤维吸收形变能量,同时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侧的棉纤维抵触,形成的结构更加稳定。而防潮纤维设置在第一棉纱层的棉纤维的间隙中,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潮作用,在防潮纤维的选择上,优先选择竹纤维,竹纤维具有较好的抗菌防潮的效果,设置在中心的第一棉纱层中还能够保证内部结构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棉纱层;2、第二棉纱层;3、镀膜层;4、氨纶纤维;5、防潮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

一种氨纶棉纱面料,包括第一棉纱层1,所述第一棉纱层1两侧设置有第二棉纤维层,所述第二棉纱层2外侧设置有镀膜层3,所述第一棉纱层1和第二棉纱层2均由棉纤维组成,所述第一棉纱层1和第二棉纱层2的棉线纤维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棉纱层2的棉纤维间隙中设置有截面为多边形的氨纶纤维4,所述第一棉纱层1的棉纤维间隙中设置有防潮纤维5。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氨纶纤维4截面为三角形。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防潮纤维5为竹纤维。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镀膜层3为PTFE膜。

在本实用新型中,整体面料由第一棉纱层1和第二棉纱层2构成,第二棉纱层2位于第一棉纱层1的两侧,这样就形成了三层棉纱组成主体面料,并且在最外侧附着有镀膜层3用于保护整个面料,在这里优选PTFE膜作为镀膜层3的材料,PTFE膜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透气性能,适合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应用。在第二棉纱层2的棉纤维之间设置有氨纶纤维4,并且氨纶纤维4的截面优选三角形,这样可以在第二棉纱层2在收到形变过程中,能够与氨纶纤维4接触,使得弹性较好的氨纶纤维4吸收形变能量,同时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侧的棉纤维抵触,形成的结构更加稳定。而防潮纤维5设置在第一棉纱层1的棉纤维的间隙中,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潮作用,在防潮纤维5的选择上,优先选择竹纤维,竹纤维具有较好的抗菌防潮的效果,设置在中心的第一棉纱层1中还能够保证内部结构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