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凝胶隔热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3612发布日期:2019-10-08 23:33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凝胶隔热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隔热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凝胶隔热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更新,智能手机、电脑等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随着配置越来越来强,功耗及发热量越来越来大,而自然散热空间越来越小;同时,随着燃油的耗尽及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而新能源汽车对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更高要求,热管理方案也越来越重要,传统的隔热、散热方案已经不能适用越来越高的社会需求。目前的电子产品传热大都产生在CPU即发热端,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安全保障,对电子产品的发热部位进行合理的热管理以保证散热的均匀性,对智能化电子设备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电子设备CPU发热端过热,造成的使用安全隐患和体验较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气凝胶隔热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凝胶隔热片,包括气凝胶隔热结构,气凝胶隔热结构内置于PET膜封装层内;所述气凝胶隔热结构包括铜箔,铜箔上方贴合设置有保温组件,保温组件上方贴合设置有石墨烯导热膜,石墨烯导热膜上贴合设置有气凝胶毡;其中,保温组件包括若干个平行排列且相互间隔的保温块,铜箔、石墨烯导热膜、气凝胶毡均为方形,铜箔、石墨烯导热膜的面积相同并且大于气凝胶毡的面积。

较好地,所述保温块为不导热的硅橡胶。

较好地,所述气凝胶毡为二氧化硅气凝胶毡。

较好地,所述气凝胶毡为石墨烯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毡。

较好地,铜箔、石墨烯导热膜、气凝胶毡均为长方形,铜箔、石墨烯导热膜、气凝胶毡的宽度相同,但铜箔、石墨烯导热膜的长度相同并且大于气凝胶毡的长度。

较好地,铜箔、保温块、石墨烯导热膜、气凝胶毡之间通过导热胶粘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铜箔、保温块、石墨烯导热膜和气凝胶毡分别通过导热、散热、隔热三个方面对发热端进行管理,解决了传统的导热材料虽然能够进行散热但是热量分布不均匀、发热端温度过高等问题;保温块的加入使铜箔和石墨烯导热膜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降低热量在垂直方向的传递速率,使其能够大范围地沿石墨烯导热膜的水平方向进行传递,避免热量在发热端部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采用橡胶类作为保温块具有可压缩特性,在保证较佳的隔热前提下能够使气凝胶隔热片厚度减薄;引入石墨烯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毡能够进一步减少甚至阻断热量向CPU发热端上方的传递,促使热量向CPU发热端平面周围进行快速传热,避免了热量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使用户体验效果更佳;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气凝胶隔热片能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视、数码相机、车载导航、智能穿戴设备、动力电池电芯/模组、动力汽车电池仓等产品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PET膜封装层,2-铜箔,3-保温块,4-石墨烯导热膜,5-气凝胶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气凝胶隔热片,包括气凝胶隔热结构,气凝胶隔热结构内置于PET膜封装层1内;所述气凝胶隔热结构包括铜箔2,铜箔2上方贴合设置有保温组件,保温组件上方贴合设置有石墨烯导热膜4,石墨烯导热膜4上贴合设置有气凝胶毡5;其中,保温组件包括若干个平行排列且相互间隔的保温块3;铜箔2、石墨烯导热膜4、气凝胶毡5均为长方形,铜箔2、石墨烯导热膜4、气凝胶毡5的宽度相同,但铜箔2、石墨烯导热膜4的长度相同并且大于气凝胶毡5的长度;铜箔2、保温块3、石墨烯导热膜4、气凝胶毡5之间通过导热胶粘接;所述保温块3为不导热的硅橡胶,所述气凝胶毡5为石墨烯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毡(为申请人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5414834中自己研制的产品--耐高温隔热气凝胶毡)。

工作原理:使用时,气凝胶隔热片的铜箔2一端靠近CPU发热端、气凝胶毡5一端远离CPU发热端,将气凝胶隔热片通过导热胶粘接在CPU发热端上方;当CPU发热端产热时,热量通过铜箔2和石墨烯导热膜4进行热量扩散,在铜箔2与石墨烯导热膜4之间设置保温块3,形成一定的密闭空间,能够降低热量沿垂直方向的传热速率,增加水平方向沿石墨烯导热膜4的散热量,促使热量的均匀分布;气凝胶毡5铺设于CPU发热端上部,进一步阻止热量向CPU发热端上方传递造成局部热量过高,促使热量通过铜箔2和石墨烯导热膜4沿平面方向扩散,保证热量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在隔热片的四周采用PET膜进行封装,避免了气凝胶毡5的掉粉情况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