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炮眼填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9818发布日期:2019-11-12 21:51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炮眼填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爆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炮眼填塞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矿爆破作业中,经常需要炸裂岩石,使土方分开。为了实现最佳爆破效果,需要设计炸药的位置和约束度,通常在矿石、岩石、煤层中钻取炮眼,并放置炸药。当炸药爆炸时,会向各方向施加一个强大的力,使炸药周围的土壤将沿着最小阻力线裂开。炮眼的直径、长度、角度和间隔等因素,对于爆破的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炮眼内的引爆装置、起爆药包和炸药的性质、数量和布置对于爆破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炮眼内并不全部装填炸药,在炸药药柱的顶端和炮眼孔口之间有一间隙,或者用炮泥等非爆炸性材料将它填满,炮泥通常是就地取材的,取自地表土壤现场和制。在炮眼内插入分层堵塞物,可以使炸药药柱不连续,有利于降低炮眼内的爆炸压力,与不分层爆破方法相比,能够实现更加均匀的能量分配。

目前炮泥填塞物无法适用于常规爆破作业的要求,如果采用现场和制,耗时长,还需要另外准备水,有时现场很难取到水;如果采用统一和制,携带到现场使用,经常因水分丢失,炮泥干硬板结无法使用,特别是分层爆破情况,这种炮泥更是无法使用,由于炮泥整体性较差,无法随意取出或调整位置。因此,实际爆破作业中往往不采用任何炮眼填塞物,其不足之处是,炮眼与周围土方相比,成为最小阻力线,释放掉相当大部分的炸药威力,而使周围土方受力减少,因此爆破的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炮眼填塞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预制件结构,不受现场水资源的影响,随用随取,整体性优良,方便携带,使用方便,适合于各种爆破炸药孔结构,可以很方便地用于分层爆破场合,堵塞效果稳定,能为炮眼提供足够大的阻力,使炮眼内爆炸力分布均匀,提高爆破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炮眼填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身部和裙部,所述裙部设于柱身部的外表面上,所述裙部数量为1~5个,沿柱身部长度方向排列。

所述裙部为单鳍形,根部厚度为8~20mm,由根到梢部,厚度渐变到1mm,所述裙部的外缘直径与炮眼直径具有3~10mm的过盈量。

所述裙部为双鳍形,根部厚度为8~20mm,由根部逐渐分叉到两个梢部,厚度渐变到1mm,所述裙部的外缘直径与炮眼直径具有3~10mm的过盈量。

所述裙部为垂直柱身部向外,或者沿长度方向向一侧弯曲。

所述裙部设有平行其轴线贯通的豁槽,该豁槽的直径与引爆控制线的外径匹配。

所述柱身部和/或裙部为橡胶注塑成型的空心结构,壁厚不少于5mm。

所述柱身部的空心内注有粘胶、黄泥、橡皮泥、木芯、发泡剂中的任一种填充物。

所述裙部优选数为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橡胶或其他环保低成本材料的预制件结构,填塞装置尺寸与炮眼标准尺寸匹配,不受现场水资源的影响,随用随取,整体性优良,方便携带,使用方便,可以适合于多种爆破炸药孔结构,使用范围广泛。

2)堵塞效果稳定,可以很方便地用于分层爆破场合,能为炮眼提供足够大的阻力,使炮眼内爆炸力分布均匀,经实验证明,与原来不堵塞相比,能提高爆破效率20~3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外观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鳍裙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柱身部,2-裙部,3-豁槽,4-填充物,5-炮眼孔,6-引爆控制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见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炮眼填塞装置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包括柱身部1和裙部2,裙部2设于柱身部1的外表面上,裙部数量为2个,裙部为单鳍形,根部厚度为8mm,由根到梢部,厚度渐变到1mm,沿柱身部1长度方向上下排列,鳍梢沿长度方向向一侧弯曲。柱身部1为橡胶注塑成型的空心结构,长110mm,直径50mm,壁厚8mm,柱身部1的空心内置有填充物4为木芯,木芯镶嵌在柱身部中。

实施例一中,炮眼孔径80mm,裙部2的外缘直径D为85mm,与炮眼直径具有5mm的过盈量,当将本实用新型堵塞装置送入炮眼孔内时,裙部2因过盈量紧紧卡住炮眼孔,形成足够大的气道阻力。

见图4至图6,是本实用新型炮眼填塞装置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裙部2为单鳍形,裙部数量为2个,根部厚度为12mm,由根到梢部,厚度渐变到1mm。柱身部1为空心结构,长130mm,直径70mm,壁厚12mm,空心内注有粘胶成分的填充物4。裙部2设有平行轴线贯通的豁槽3,该豁槽3的直径10mm与引爆控制线6的外径匹配。

实施例二中,炮眼孔径100mm,裙部2的外缘直径D为106mm,与炮眼直径具有6mm的过盈量,当将本实用新型堵塞装置送入炮眼孔5内时,裙部2因过盈量紧紧卡住炮眼孔,形成足够大的气道阻力。

见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鳍裙部结构示意图,柱身部1长55mm,直径25mm,壁厚5mm。裙部为双鳍形,裙部2的外缘直径D为45mm,适用炮眼孔径40mm,裙部2与炮眼直径具有5mm的过盈量,由根部逐渐分叉到两个梢部,裙部2为垂直柱身部向外,根部厚度为20mm,厚度渐变到1mm。柱身部1内注聚氨脂发泡剂。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矿山炸药炮孔的封堵,一般孔深10~20米,本实用新型封堵于孔口。

双鳍形裙部尤其适用于分层爆破场合,其特点是裙部方向性不强,可以在炮眼孔内做上下位置调节,而单鳍形状会在一个方向上具有很大的阻力,在调节位置时,甚至可能使裙部撕裂,使堵塞装置失效。

上述实施例中,柱身部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选择注入除粘胶以外的,如黄泥、橡皮泥中的任一种填充物,以环保低成本为首要选择。本实用新型优先选用橡胶制品,但也不排除其他环保低成本材料,其主要创新点在于这种预制件的构思和结构。

通过制作几种与炮眼标准尺寸匹配的标准产品,即可不受现场水资源的影响,随用随取,而且整体性优良,强度完全能满足要求,方便携带,使用方便,适合于多种炸药孔眼结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解决了目前因常规炮泥无法使用,造成的爆破操作不规范,以及炸药效能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问题,同时也能避免爆破中炮眼不封堵带来的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而选取的具体实例,但不应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种种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